03.04 李渊起兵成功是因为李世明吗?有没有别人相助?

鲜花盔甲之主人


唐朝的开国皇帝为李渊,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是西凉开国君主的后裔,世世代代都非常显赫,很小的时候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并且李渊的母亲是独孤皇后的姐姐,李渊的为人也非常的低调,这也使得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特别的喜爱李渊,在李渊长大成人之后,也得到了隋文帝的重用,李渊的势力也在快速的增长,李渊的地位在隋朝是非常高的,那么为何李渊会选择起兵反隋呢?

李渊在起兵反隋的时候,隋文帝已经去世了,当时在位的是隋炀帝,隋炀帝与李渊虽然是表兄弟,但是隋炀帝对李渊并没有那么的宠信,甚至有些讨厌李渊,隋炀帝继位之后,修隋朝大运河,频繁的发动战争,让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大范围的农民起义,李渊最初的时候也在尽心尽力的帮助隋炀帝平定起义,可是隋炀帝不知悔改,农民起义也越来越多,如果李渊继续平定起义,一旦隋炀帝倒下,李渊也会受到波及,所以最后李渊选择起兵反隋。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反隋,有许多的记载都是说李世民劝说李渊造反,因为隋炀帝对李氏家族一直十分反感,一直想除掉李氏家族,再加上当时农民起义众多,这时候李世民就劝说李渊起兵反隋,这样还可以拯救天下苍生,但是这个说法是无从考证的,不排除李世民是称帝之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才这么说的。

在隋朝时期关陇贵族的势力是非常大的,隋炀帝的一个做法触碰到了关陇贵族的利益,隋炀帝继位之后开始重用江南的文人,开科举取士,打压关陇贵族,这已经动摇了关陇贵族的地位,关陇贵族已经开始对隋炀帝不满,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又让关陇贵族损失惨重,隋炀帝与关陇贵族之间已经分崩离析。

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隋炀帝与关陇贵族关系恶化之后,李渊就成为关陇贵族的领军人物,得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在得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后,李渊起兵反隋是必然的事情。

李渊最后成功的推翻了隋朝,成为了一个王朝的开国君主,虽然称帝之后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这并不能磨灭李渊的功绩。

因此,个人觉得李渊起兵应该与李世民关系没那么紧密!更多是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关东贵族及下属等怂恿导致,李世民可能也是其一!


小夕夕的监护人


李渊能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靠的不仅仅只是自己的雄才大略,还和一个女人有莫大的关系。有句话叫“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离不开一个贤良女人的支持”。而李渊背后的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妻子窦皇后。如果没有窦皇后背后的鼎力相助,不能说李渊就当不了皇帝,但起码没那么容易。

窦皇后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小就聪颖伶俐,读书能过目不忘,而且有见识,有远见。她嫁给李渊是采用“比武招亲”的方式进行的。她的父亲窦毅规定:“无论是谁,只要能一箭射中他家大门上的孔雀眼睛,就将女儿嫁给谁”。可惜很多人都没有射中,最后竟被李渊射中了。当时李渊的职务是“歧州刺史”,隋朝的“唐国公。”

隋炀帝时期,杨广喜欢好马。而李渊养有几匹好马,窦氏就曾劝李渊投其所好,挑几匹好的送给隋炀帝。李渊不同意,后来果然被人告发,隋炀帝也开始对李渊起了猜忌之心,逐渐不是那么信任李渊了。

李渊能统一天下,这还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窦皇后给他生了几个能打天下的儿子,长子李建成,二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四子李玄霸早死。李建成主政,李世民主军。

有了几个儿子的鼎力相助,李渊从公元-617年晋阳起兵,到公元-624年,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先后消灭了河北的窦建德,河南的王世充和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以及全国各地的叛军,统一天下,建立了大唐,李渊也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如果不是窦皇后给他生下的这几个儿子帮他打天下,李渊能当得了皇帝么?

可惜的是窦皇后这样的才女,仅活了45岁就去世了。如果窦氏不死那么早,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书古论今谈史官


首先纠正提问者一个问题,“李世民"不是“李世明",这个错误不太应该。好了,言归正传,李渊下定起兵造反的原因很是复杂。有可能多数读者不是太了解李渊所处的位置,李渊是隋朝的皇亲国戚,再加上在关陇集团中的地位一直不低,他的起兵首先就要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说个例子大家也许就会明白关陇集团的厉害之处了,隋炀帝大家也不陌生吧?隋朝本来也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才得以存续,但是到了隋炀帝之时为了不再受到关陇集团的限制,最终却是没有成功,被关陇势力赶下了皇位。

客观上的原因是有了关陇集团的这一个大靠山他才敢起兵,主观上也是因为李渊本人就很有能耐,是个文武双全的统帅之才。而通过和柴氏等家族的联姻又保证了粮草军费的来源,使得李渊有了和隋朝相抗衡的资本,但也正是具有了内在外在的因素,才使得关陇贵族集团铁定了支持李渊的决心。这两个因素也许是相辅相成的。

一切准备就绪,只差这个东风了,而这个“东风“就是李世民,当时的李世民年龄虽不是很大,却有着非常良好的远见卓识,他为李渊做了详细的利害分析,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帮助李渊下定了最后的决心,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就骑虎难下的李渊早就有与隋朝撕破脸的意思,只不过决心难下而已,李世民的这一“助攻“无疑是“正中下怀“而已。

而李渊起兵成功,不仅有着李世民的功劳,还有太子李建成的功劳,就在李渊为起兵作者准备之时,李建成也在各地积极的为李渊联络着各方势力,以备起兵之用,这些“伏兵“在大唐建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里还有一个人在李渊起兵后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她就是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也就是武将柴绍的妻子。这也是个不简单的人,她的才华不在兄弟李世民之下。就在李渊起兵之前,平阳公主就是十分的支持他。所以就秘密的为李渊筹集了7万娘子军,不要小看了这群女兵,她们可是多次打败隋军的巾帼英雄。

在李渊拿下关中地盘后,为了保障后方不受到外地威胁,平阳公主就率领这支部队替父镇守山西苇泽关,解除了李渊的后顾之忧。由于平阳公主曾率女兵在这里镇守,并战死与战场,后人就将苇泽关改名娘子关。


由此可见,李渊起兵的成功并不是李世民一人之功,他是受到了各方势力的支持最终荣登大宝的。


新不二说


李渊起兵成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李世民。

当然李唐江山的建立是由高祖与太宗两人共同建立成功的. 唐朝开国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李家出身豪门,对于当时的政治与军事形式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各路起义军还在为着一点蝇头小利争斗不休时,李家却先占领了当时全国最重要的地区关中.关中和其他地区相比,不但易守难攻,而且在粮草与兵源上占着重要的地位.李家利用关中基地打败了北方的王世充与割据南方的窦建德部,并乘机招降了南方其他一些农民起义军,从而统一了北方。而南方当时的起义军有实力与李家争雄的也只不多了,统一之势已成必然。

第二,对于统一天下的战略上,李唐的对手在思想上还是差上一大步的.李家初起兵时,实力并不强大,李家采取了与突厥结盟称臣的方式取得了外援与支持。战争初期时,盟友的力量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在乱世之中,谁更懂得利用人才谁更会打仗,谁最终就会取得逐鹿中原的胜利.在军事上,唐太宗的军事才能在当时也少有匹敌对手.在唐太宗征战的过程中收降了不少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名将与谋臣,这也是李家在战争中取胜的原因。



星星读历史


李渊起兵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李世民固然是文韬武略,但是并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夸张,关陇集团是8柱国12将军制,算下来有20个豪门大族,而杨广倒行逆施的原因其实也是为了摆脱关陇集团的势力所做出的一系列举动,但是最终还是被关陇集团给推翻了。


凡间世


李渊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后,看到隋朝即将败亡,萌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他左右的裴寂、刘文静及次子李世民亦纷纷建议起兵以举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