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比楼兰神秘,《鬼吹灯》中的精绝古国竟真的存在|进藏第九线系列


公元79年,暴躁的维苏威火山压制不住怒火,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在顷刻间毫不留情将庞贝城全部湮没,1754年这座城被重新发现时,城内的街道、商店、宗教场所等建筑仍完美保留着1700年前的面貌。

在中国的新疆有一座足以媲美庞贝城的精绝古城,1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茫茫沙漠中将其发掘出来时,这座在2000多年前汉朝使臣张骞、班固出使西域时报道的极具代表性的小王国顿时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当楼兰神秘的面纱一点点被揭开,然而精绝国的祖先是谁?来自哪里?为何湮灭?何时湮灭?这些问题至今都是未解之谜。 人们仅能凭借着手中的几样物件,悄悄地窥视着历史尽头那遥远的精绝国...

一、尼雅,是个遥远的名字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尽管如此,那时我国以古代文明的再发现而闻名遐迩,成为全世界探险家、地理学家以及考古学家向往的圣地。 譬如我们熟知的甲骨文,又如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穿越罗布泊时因遗落一把铁锨发现一处拥有佛塔、民宅等建筑的遗址,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楼兰。

就在斯文·赫定为其发现楼兰古国而欢欣鼓舞的时候,1901年,英国人斯坦因在尼雅河流域下游发现了古城遗迹,废墟里有精美的木椅、雕刻品以及许多稻谷,最后经鉴定这里是精绝古城遗址。 当时斯坦因刚结束对丹丹乌里克遗址的调查,重新回到了民丰县,也许是命中注定,他偶然地听到人们讲起不远处的沙漠里埋藏着一处遗址。 正巧有一天,斯坦因意外得到一位磨坊主人收藏的写有像蝌蚪一样的佉卢文字的木牍。


佉卢文是公元1世纪贵霜王国的官方语言,随着这个王朝的灭亡,这种文字也消亡了,成为无人能识的文字,直到19世纪中期才有英国学者释破其奥秘。 除了佉卢文木简,斯坦因还发现用梵文书写的佛经、汉文木简、陶器、铜铁器、玻璃和木器、漆器残片、各类织物,遗址的周围有佛寺、民居、果园、古桥、墓地等遗迹,可想而知,这个文明曾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高度。

由于靠近尼雅河,斯坦因就给遗址起名为尼雅遗址,不过由于随身携带的给养有限,他只能结束这次发掘,并暗下决心一定会尽快重返尼雅。 尼雅河起源于昆仑山,这条河流的名称来源于一个更古老的地名“尼壤”,河水自南向北流入大沙漠,在流经地势平缓的民丰县时形成了一片冲击绿洲。 在维语中,民丰县城所在的绿洲一带被称作“尼雅巴扎”,意为“尼雅河上的集市”,这个名称至今还有人使用。

二、东方文化的混血文明 《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精绝国离长安有8820里,住着480户人家,有3360人,养着500名士兵,有官有民,有兵有将,五脏俱全。


当时的西域三十六国有大有小,精绝国只是一个小国,但它位于丝绸之路南道,是东西交通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过在东汉末年,鄯善国征服丝绸之路南道的楼兰、且末、精绝等国,精绝国成为其治下的一个州,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中原汉字和佉卢文先后出现在尼雅出土的木简上。 有专家认为佉卢文使用时正是佛教对外传播的重要发展时期,有许多佛经是用这种文字记载的,因而随着佛教的传播,在中亚和中国西部广泛使用。

在尼雅,古希腊艺术风格的家具和犍陀罗的壁画图案,还有丝织物、铜器、漆器等物品都显示了这个独特的文明是由东西方文化汇流而成。 罗布泊荒原上的楼兰,尼雅绿洲上的精绝,两者虽间隔数百公里,但都是西汉王朝管辖下的两个王国,也都是当时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中转站,又在东汉时同归鄯善国的大旗之下,最后又都随着这个国度的灭亡而销声匿迹。 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三、尼雅发掘的黄金时代 随着斯坦因带回的文物震惊了欧洲,这个遗址的劫难就此开始,其它各国的探险家纷至沓来,他们高价收购文物,刺激了塔里木盆地的寻宝热潮,导致这一地区的盗掘文物之风长盛不衰。 而后担心其他探险者来到尼雅遗址,经过周密的准备、筹划,斯坦因在1906年重返新疆,他先后四次进入新疆,盗走了包括敦煌文书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


1931年,斯坦因再次进入新疆时,只不过那时的相关部门已不能再容忍他的强盗行为,多次勒令其离开中国,但他依然用尽一切手段,背着监管人员不得动土的指令,让随从在废墟中挖掘出26枚汉代木简。 就在这些木简中,斯坦因终于找到期盼以久的记载,“汉精绝王承书从……”尽管只有7个字却肯定了木简出土的废墟就是《汉书西域传》中的精绝国,这枚珍贵的汉简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

从1988年至1997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对170多平方公里的尼雅遗址进行了持续考察和发掘,原新疆考古所所长王炳华称这一段岁月是尼雅古国考古的黄金时代。 大家公认1995年的尼雅遗址考古工作收获最为丰硕,成为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尤其是在尼雅古墓群8号墓葬中发现一处双人合葬墓,出土大批珍贵文物以及一块令世人震惊的织锦护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同时出土的另外一块织锦上有“讨南羌”三字,两块织锦可以合为一句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精美的汉式典型图案。 在楼兰、尼雅这两处遗址,令人叹服的除了斯坦因发现的佉卢文书,还有就是大量的纺织品,这些织锦上的图案有西方的几何图形、吉祥的方块字、美丽的花草纹,又有繁复的翼马对羊图案,充分说明了精绝扼守着丝绸之路南道的要冲。 图by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四、精绝国缘何消失 精绝国的神秘消失,让后来者无不大开脑洞猜测其湮灭在沙海中的原因,有人说是灾难性的天气,比如在精绝古国的传说中那席卷七天七夜的黑沙暴。 有人说是原本赖以生存的绿洲环境突然恶化,然而20世纪初探险家们还可以从孔雀河划船进入罗布泊,可见并没有断流。 也有说是敌人的入侵或国家政变,据已破译的木简中记载,精绝国长期受到苏毗人的侵略,可是考察了现有的遗址并没有见到人为破坏及战争的痕迹。

相比环境和战争因素,精绝国故址的废弃更有可能的是它丧失了丝路中心地位,随着漫漫黄沙的到来,路越来越难走,人们不得不重新选择新的道路,之后为商旅服务的相关机构撤离,这座城市很快就荒废了。 类似的情景在近代历史上还可以看到,比如海运、铁路、高速公路的兴起,原来繁华的城市地位直线下降。

由于紧靠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这恶劣的沙漠环境中,民丰人随时面临着干旱。但凭借着先人的经验,民丰人用耐旱、固沙、耐盐的胡杨建房屋、喂骆驼,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个现代化的县城里会深藏着一个2000年前的古国。 但精绝已成为过去,如今民丰县依靠着出产昆仑雪菊、尼雅黑鸡和甜瓜这独有的优势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其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图by《中国自驾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