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一村一品”贵在“一招鲜”

□ 张彧 钊阳

“一村一品”不能搞村村着火、户户冒烟,而应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突出生态、人文、民俗等内涵,在特色和品牌上做文章,变比较优势为产业优势,促产业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品”与“村”的互促互进。

9月底,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九批44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山东24个村镇上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招鲜,吃遍天,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受益于此。”“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养殖业、林果业、园艺业,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近年来,“一村一品”在全国蓬勃发展,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推动农民脱贫致富,激发农村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村一品”通过专业化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品质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有助于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社会化、一体化的服务,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得以延长、提升和完善。

培育产业集群,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一村一品”有助于形成农业产业的规模效应,通过规模化发展,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并通过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提高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市场谈判能力,激发农户创新创业动力,进而增进农村经济动力。

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新六产”发展。“一村一品”作为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推动龙头企业与特色资源、主导产业的结合,壮大产业化联合体,拓展生产、加工与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从而变比较优势为产业优势,促产业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模式,可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丰富发展创意农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有效促进农村“新六产”融合发展。

提升要素效率,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发展“一村一品”,实施产业兴农惠农,可带动就地就近务工,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完善公共服务。同时,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能够促进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推进土地、劳动力与资本的结合,实现要素优化配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当前,发展“一村一品”模式,已成为提升农村综合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根据各地经验,在推动“一村一品”建设中,必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人才支撑”的思路,坚持“市场化运营、特色化布局、组织化实施”的原则。

市场化运营,就是在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市场需求布局开展“一村一品”,防止简单依靠行政命令生产经营,避免损害群众利益、挫伤群众积极性。

特色化布局,就是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突出生态、人文、民俗等内涵,明确特色产业定位及发展重点,不搞村村着火、户户冒烟,追求亩产效益、比较效益、特色效益,防止同质化现象和恶性竞争,避免生命力不久和活力不足。

组织化实施,就是立足生活富裕这一出发点、落脚点,鼓励农民、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不同类别的经营主体开展合作、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个体农户的能力,防止资源闲置浪费。

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不同的地方应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做好如下几项工作,创新制度供给,完善要素保障,实现“品”与“村”的互促互进。

加强政府引导作用。科学制订“一村一品”实施方案,将“一村一品”发展与城乡融合、精准扶贫、乡村生态保护、农业结构调整等协调联动。对“一村一品”在科技指导、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一村一品”专项发展基金,探索社会资本支持“一村一品”的财政奖补机制,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特色产业,开发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加快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引领带动形成特色鲜明、精致有序的品牌农村。

优化金融支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一村一品”资本投入,大力推广“政银保”模式,支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向基层延伸,建立“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授信模式。创新“线上化”融资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农村金融”等形式,为“一村一品”项目提供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稳步扩大“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范围。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探索实施基础设施共建共用,生产资料联合采购,产品协同运输销售,提升社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建设“一村一品”农业信息集成服务系统和特色农业数据库,搭建统一开放的科技创新服务公共平台,提供技术咨询、供求发布、价格监测等信息,完善技术、工艺、专利等支持。加强特色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物流企业整合农村物流资源,提高流通能力。

提升品牌经营水平。建立健全品牌农产品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提高品牌识别度和品牌价值。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做好宣传推介,加强品牌传播,提高知名度、认可度,助推末端销售。加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快“三品一标”优质特色产品认证登记,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的保护和授权机制,防止违法滥用品牌,保护和开发品牌价值。

强化乡村人才培育。围绕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立足本地实际,坚持需求导向,完善育才、引才、用才机制,普及应用知识,加强农技推广,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一批应用型人才队伍,提升农民专业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出台支持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农村创业、智力扶贫的相关政策,优化发展“软环境”,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为“一村一品”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