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如何選擇創業機會?經濟危機陰影下的非常選擇……

如何選擇創業機會?經濟危機陰影下的非常選擇……

導讀

99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一年,一家小公司,18名初創員工,在杭州湖畔花園的一個居民樓裡開始了創業。如今它是全球最知名的互聯網巨頭之一,阿里。

危機之下,也許是契機……

背景說明

經濟的發展自有它的運行軌跡,在中國卻有它獨特的一面。

迄今為止,經濟危機幾乎在全世界的所有發達國家,每到一個週期的臨界點都會毫無例外的爆發,但只有中國從未發生。不得不說,這本身歸結於社會制度的優越性——無論經濟如何下行加速或者面臨外界的負面衝擊有多大,我們都能昂首屹立:藉助宏觀調控的縱橫捭闔,以舉國之巨力,消解經濟的負面壓力於無形。

當有一天普羅大眾感受到經濟下行那冰冷的一刻時,希望的曙光已漸次踏來。

如果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上升到一定的成熟階段(股市結構及金融衍生品的產生)時,往往意味著每一次經濟危機都將演化為金融危機。

時間穿梭至21世紀,我對中國巨大的調控能力仍堅信不疑。因此筆者把這一“國外陷於經濟危機之時,而中國經濟已開始進入的撫平期”,稱之為修復期。

中國的宏觀環境是一個重要參考基礎,只有沃土才有可能支撐每一個充滿鬥志的個體……財富的崛起。

如何選擇創業機會?經濟危機陰影下的非常選擇……

本文宗旨不在於經濟俢復期下如何藉助於金融手段謀利,而重在探索危機之下如何尋找並佈局潛在的創業機會。

觀點闡述

雷軍說過一句臺詞:

人是不能推著石頭往山上走的,這樣會很累,而且會被山上隨時滾落的石頭給砸下去。

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頂,哪怕是隨便踢塊石頭下去。

這句臺詞後來轉變成了一句經典︰“站在風口,豬都能飛”。對創業者而言,每次經濟危機不要過分沉浸於自我垂憐,而應視危機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風口”。

每一個寒冬,都是在給有準備的創業者一次大好的機會。

99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一年,一家小公司,18名初創員工,在杭州湖畔花園的一個居民樓裡開始了創業。

如今它是全球最知名的互聯網巨頭之一,阿里。

09年,全球金融海嘯後一年,一個辭職的公司高管,40歲重新創業。

他叫雷軍,9年後,小米上市,1000多個小米員工實現財富自由。

《權力的遊戲》裡有段經典對白,小指頭得意地闡述自己的價值觀:混亂不是一落到底的深淵,混亂是向上成長的階梯。

如何選擇創業機會?經濟危機陰影下的非常選擇……

金融危機與產業轉型

如果做大數據分析,您會發現金融危機發生時期意味著新產業(也包括新產業結構)由快速成長期開始步入成熟期的轉折點,成長期非理性的投入帶來所謂泡沫推動證券市場的危機,成長期的熱錢或快錢帶來的貨幣供需不均衡的弊端顯現,然後債務危機,銀行業危機……進而匯率危機,通脹通縮,購買力信心下行乃至政治危機。

29年的電氣化,87年的微電子,97年的通信系統,07年的互聯網,現在的人工智能,可以說都是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後理性化迴歸的結果,當然更要警惕由此而引發的負面馬蹄釘效應。

如何選擇創業機會?經濟危機陰影下的非常選擇……

從歷史的經驗中選擇你未來創業的座標

美國第33任總統-杜魯門說:“你不能預測未來的唯一原因,就在於你不瞭解歷史。”

1.選擇最貼近民生的實業

危機看似無法避免的,但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最貼近民生的實業是否能抵禦部分風險?完全可能,但欲壑難平,能躺著掙錢誰又坐著?人心不可測,誰又知道呢。所以抑制你的“貪心”,把身子俯下來到處是妥妥的商機。

德國aldi廉價超市就是在經濟危機中成長起來的。例行節約控制成本、實行門店商品專供,雖然商品相對單一(每個細分品類顧客只有兩三個品牌可選),但銷量巨大,從而在保證了質量的前提下做到了性價比最優。生意一度紅紅火火。

2.選擇被危機破壞最嚴重的行業

首當其衝的就是金融業,其次是奢求品行業,第三房產與汽車,第四不要忘了引爆危機的那個“幸運行業”……經濟學有個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物極必反”——要堅信波谷之後必有波峰的到來!

3.選擇危機前已具備成熟的技術條件和具有一定需求認知基礎的新興產業

比如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大家都知道的特斯拉、董明珠投資銀隆,甚至微軟也在打造新能源汽車……據傳華為內部也有類似的想法。

在這一行業,目前為止幾乎沒有哪家企業真正賺錢,又為什麼“飛蛾撲火”似的湧入?原因就是技術已成熟,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認知基礎越來越龐大。

4.選擇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行業

這裡的“高附加值”意味著用戶認知中的“物超所值”,更意味著用戶在消費習慣乃至由此產生的生活方式的依賴。我甚至認為,從商家角度而言,關於產品後續服務可以產生不菲利潤的行業,也應歸結到這一類。但也有一個重要前提:你的服務在用戶的心智中有鮮明的亮點並保證沒有“物理性”的硬傷。

5.選擇教育和醫療等用戶需求高度剛性的行業

經濟運行平穩時,教育與醫療的表現就異常搶眼,但競爭的形勢過分劇烈,如果借危機之手抹去一半,你想想看:復甦後的市場會怎樣?

如何選擇創業機會?經濟危機陰影下的非常選擇……

6.選擇歷史上需求被極度壓抑而今天有待釋放的行業

這一點,是筆者長期思考的一個重要創業選擇維度。筆者的一位鄉黨,在1999年經營成人洗液用品,最初只是嘗試酒店客房渠道。沒想到,銷售額一觸及發……兩年時間就突破了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後來我分析這個案例時,猛然發現被壓抑的需求一旦找到出口得到釋放,就會如山洪般瞬間爆發。

7.選擇那些通過現有技術(或某種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生產力水平的行業

說一下AI機器人吧,對於某些要求工藝精密而又追求極致效率的工廠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選擇。

8.選擇能夠準確預示並代表未來生活方式的行業

關於智能家居,我一直的理解:不是為人類追求美好生活而生,恰恰是抓住人類的某種劣根性進行誘導,比如懶惰。現在的市場行情的確不盡人意,但假以時日隨著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形成習慣,就會有更多人在從眾心理的牽引下點燃市場……

如何選擇創業機會?經濟危機陰影下的非常選擇……

再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案例。

美國著名主持人拉里•金,採訪了當時世界上最有名的一位人物——比爾蓋茨。

她問比爾蓋茨“你為什麼這麼成功,這麼富有”?

蓋茨回答非常簡單,就是”遠見“——對未來生活方式的精準預見。

蓋茨那個年代是有電腦的,但並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家家都是掌上電腦,那時的電腦也不稱為電腦,叫做pc機,當時人們把pc機生產出來後,缺少一種語言,這種語言叫”DOS語言“,它是一種軟件。比爾蓋茨就預見到了未來的PC機會演變,而他的軟件是每臺電腦都必不可少的裝備!

9.選擇即時政策大力扶持並時效相對恆久的行業

我說農業,相信很多人會有異議。因為農業投資成本高、週期長以及不可控的風險巨大。但有沒有想過,切一個相對精緻的細分市場?

別忘了,農業可是國家目前補貼最大的行業,而且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還將持續下去……

10.選擇個人可以鍾愛一生並能實現有效商業落地的行業

其實,經濟危機的鴻溝,未必比許多人的心理陰影面積更大。有很多前輩創業人都能有效跨越危機,實現企業的持續贏利和增長。

我們知道,即使經濟危機下總會有幾家企業贏利,雖然大部分企業虧損。原因複雜,比如某種差異化放大的壟斷優勢、非常階段創始人強悍的融資能力、更貼近民生屬性的產品系列的推出……但最終歸根於創始人(或者掌舵人)堅定的信念,而之所以有這樣一份信念,還是源自其人對事業的那一份執著的熱愛。

總結

最後,我想說的是經濟危機的確是一個巨大的風口,也是普通人通過創業改變命運的重要機會,因為在那一刻大部分以前看似不平等的人……又都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上。

更何況,人的一生、又能恰逢幾次?!

如何選擇創業機會?經濟危機陰影下的非常選擇……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