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引子:

提起惠民縣王判魚池,在濱州市附近的釣魚人基本都能知曉,那也是小編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在那裡進步並結識了很多朋友。從開池的艱難、發展、鼎盛直到歇業,筆者有幸見證了她的整個成長過程。身為一名釣魚愛好者,漁池老闆曾無數次從困難中走出來,一度把魚池做到了小有名氣,可最終事與願違,讓他放棄了繼續運營黑坑的想法。他為何要開黑坑?遇到了哪些困難?發展的怎麼樣?為什麼最後不幹了?今天我就以一名旁觀者的身份來和大家一起長話短說,來追憶這一段快樂的日子,當然其中也不乏心酸、噓唏和感嘆: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開塘起因:

初識李老闆(因為他比我歲數小,暫且稱他為小李吧)還是在一次到惠民野釣的時候。那天我們一行四人在徒駭河野釣,正好碰上了小李他們。因為他們對本地魚情非常熟悉,還特意幫我們介紹了幾個釣點。熟悉後瞭解到小李在惠民姜樓鎮開了家漁具店,因為酷愛釣魚,所以結識了一大批釣友,經常帶著大家到處釣魚,過著愜意的小日子。作為一名有遠見的有志小青年,小李發現了一個商機:當時黃河以北這一塊幾乎沒有黑坑,而黃河以南那邊黑坑已經大行其道,而且有的黑坑老闆已經賺的盆滿缽餘了。正好他在本村承包了一家魚塘,鑑於這麼得天獨厚的條件,便有了開家魚塘擴大收入的打算。

前期謀劃:

因為惠民縣當時幾乎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黑坑,如果小李做的話,他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做生意嘛,抓住商機是很關鍵的,尤其是黑坑已經在其他縣市大行其道的時候,把這種本地區沒有的模式引入進來,不正是大多數商業的運營模式嗎。開黑坑,唯一擔心的就是人氣,只要人氣上來了,不愁沒利潤。當時的現實情況是他的魚池建在黃河北邊,黃河南邊玩黑坑的釣友相對多一些,本地因為一直沒有黑坑這個玩法,有多少人願意玩黑坑是個未知數。另外,他所處的地理方位是徒駭河和黃河之間,水資源比較豐富,因此野釣資源比較豐富,也就是說免費垂釣場所比較多。為此,小李四處打聽、諮詢和反覆推敲,野釣大部分只能釣小魚,享受不到連連中大魚的刺激。如何吸引這一部分野釣手轉移到黑坑,如何吸引黃河南邊及遠處的釣友到這邊來消費是他重點考慮的問題。為此,他還特意加了好多釣魚群,力爭把一手垂釣信息發送到釣友手裡。

室外池運作:

說幹就幹,在身邊一眾釣友們的幫助下,小李開始整理魚塘:清底,換水,整理釣位。塘子面積比較大,是一個天然的土塘子,如果全部硬化的話代價有點高,所以他借鑑別人的經驗,在塘子四周鋪了一層防塵布類的東西,池子底保持土底,釣位上鋪上石板,然後就等放魚了。那時購魚的地方就是白雲湖魚市場了,到魚販子那邊選上魚,過好斤量,然後再找個專門拉魚的車給運到漁池上。這樣費用就有兩塊了,一塊是買魚費用,另一塊是拉魚運費。為了節省運費,小李單獨購置了一輛二手車自己去拉魚,來降低投入成本。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說實話,不管是魚塘還是其它行當,當時只要新開業,一般人氣還是比較旺的。清晰的記得開塘那天,一共去了三十來位釣友,我們俱樂部就去了一半來人,其他的基本就是本地釣友了。開業當天魚口不錯,大家釣了一場嗨魚。我由衷的為他高興,當地釣友也反映不錯,最起碼釣魚人又多了一個玩大魚的地方了。喜出望外之際,小李乘勝追擊,加大投放魚的頻率。這時問題就來了。有個遠處的釣友靠著打一個窩子,連著釣了好幾天,次次爆護。本地釣友卻後繼乏力。釣到魚的還能再來,釣的少的就不願來了,所以來的人數越來越少。這也是每家魚塘都要面對的一個難題:偏池。偏池有兩個方面造成,一個是水底地形,再一個就是人為性做窩。因此,他開始平底,統一進場時間、杆長、用餌規則,又是一個繁瑣的整改過程。
偏池治理有所改善了,放上魚開口差的問題又接踵而至。當時,我也在場,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給小李提意見。提議最多的就是建議安裝衝氧機。眾所周知,在保證魚質量的情況下,魚不開口與氧含量有很大關係,尤其魚起伏的時候,開動打氧機攪動水流,能起到促魚下底的作用。於是,他開始停業整頓,安打氧機。等打氧機安完了,我再次去釣魚的時候,發現小李整個人都變了。在我的印象中,小李以前都是打扮的乾乾淨淨,風流倜儻的小帥哥一枚。現在呢,頭髮好幾天沒洗了,滿臉烏黑,身上全是泥,宛然變成了一個邋遢男。我打趣說:開漁池真鍛鍊人啊,最近沒少受累吃苦吧?他打哈哈說:這個倒沒什麼,為釣友服務,只要能讓咱混上飯吃就行。做到這一步了,就爭取做得更好吧。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步入正規:

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小李的仗義為人,魚池人氣越來越旺。他經營有道,隔三差四的搞些小活動,比如放標魚獎勵、釣得多的獎勵,還經常搞個釣魚比賽,吸引了大批外地釣魚人前來垂釣,同時本地釣魚人也大量的參與進來。一年下來,這小小的魚塘已經遠近聞名了,甚至他的事蹟被一家當地報社寫成當地致富帶頭人來報道,這也是他一直引以為豪的事情。在他的帶動下,惠民附近陸續有新的魚池開業,有的向他學習,有的甚至與之形成了緊張的競爭關係。而這些魚池,終歸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堅持到最後,全部敗倒在小李的“石榴裙”下。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作為一家常年運營的放釣塘,對水質的調節有很高的要求。你想啊,每天都有釣魚人不停的打窩,天冷的時候還會用膠類餌,魚吃不完的剩餘餌料時間長了就會在水底變質,積攢多了就會臭底。一旦臭底,魚兒就不願意下底就餌,這時釣友就很難釣到魚了。當然還有水質的檢測,比如水的肥瘦、有沒有寄生蟲等,這些就需要找專業的水質專家來對症下藥了。我非常佩服小李的就是,經過幾次和專家的請教和實踐,他自己已經學會調水了,比如清底、調水自己拿來石灰和藥物就全辦了,真應了那句老話:久病成良醫。

做黑坑難免就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小李也遇到過很多貴人。比如放魚沒錢了,有人幫他墊底。當然,也會遇到很多不遵守規矩的人。比如流氓杆、不按規定佔號等。為了照顧到大多數人,小李扮演起了黑臉角色。每一次開場前,他都表情嚴肅的大聲吆喝,圍著塘子轉,目的就是預防個別人破壞了規矩。其實,絕大部分釣魚人是喜歡到這種統一、規範的地方釣魚的。玩黑坑,大家都交一樣的錢,就得公平、公正、公開,不光抽號這樣,整個過程也應該這樣。比如有一家黑坑,去了20個人,限杆3.6,有一個人偷偷用3.9,如果老闆放之任之,傷害的是其他19個釣友的心,或許以後大部分人就不去這家魚塘了。小李的這種做法就是想一碗水端平了,給大家營造一個公平釣魚的場所。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開發室內棚: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釣友建議他多放魚,收費高一點沒事,過癮就行。放魚多,收費高,那麼人氣上來的話,利潤肯定會高的。於是,他開始多放魚,滿足了相當一部分喜歡玩高密度釣魚人的要求,最起碼他們不用再跑遠路到外地釣魚了。只是這個高密度也伴隨著高風險,一旦出現魚開口差退票的情況,魚塘就得多少賠點。小李本身又不是什麼土豪,幾場不出魚就經不住折騰,一度出現了低迷期。放魚量少,人氣上不來,放魚量大,風險也大,陷入了被動局面。

正當小李對室外池如何消費定位舉棋不定時,他又看到冬棚這個商機。那時冬釣棚更少,大批釣魚人冬天苦於無處下杆,所以他一鼓作氣,在室外池邊上又修建了個小小的冬釣棚。這個棚有22個釣位,定位是小密度池,放上一千來斤魚就能搶一陣魚過把癮,冬天遠處的釣友也吸引了過來。那個棚是簡易大棚,用硬塑罩起來的,白天太陽一照,裡面很暖和。晚上就不行了,那種冷是一種刺骨的冷,和野外沒有什麼區別。於是他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個小鍋爐,還有兩匹空調,徹底解決了晚上夜釣冷的窘境,著實下了一番功夫。至今我還記得大家在大棚火爐邊一邊烤火一邊喝白酒還時不時望望浮漂的情景。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冬棚池子深,放鯽魚開口不好,放鯉魚卻非常合適。每次正釣他就放標魚,我記得標魚有大草魚,還有那種不多見的蛔魚,而且頭場還有保底,比如收費280,保底150,辛辛苦苦賺個良心錢,贏得了遠近好多釣魚人的認可。釣魚人一般都認為黑坑老闆撒上魚,回收魚便宜,是個賺大錢的活。其實這只是看到外表,黑坑老闆的支出有以下幾塊:投放魚、釣友回魚、人工、水電及其他護理費用,收入主要是釣友交的釣費和賣出的回魚錢。小李的冬棚人氣還可以,只是釣位有限,最主要的還是當地高消費人群相對稀少,這一個小小的棚不足以撐起全家人的消費。為此,小李的對象選擇了去打工,只留小李一人負責魚池運營。開過黑坑的人應該知道,釣友時間長了就成了朋友,男子漢大丈夫,礙於情面,砍價的情況難免出現。女老闆收錢的話還好,男老闆收費就抹不開嘴了,這一來二去,喝個小酒了,管頓飯了,喝瓶水了,拿點東西用了,釣費少給幾個了便成了正常現象。整體算下來,冬棚還是有利潤的,只是額外的其他費用相對多了一些。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魚池尾聲:

我非常欣賞下面這句話:奮鬥是有目的的,修煉自己的本事只是手段,結果是要賺錢。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奮鬥,就是耍流氓。很多奮鬥者,他們的奮鬥可歌可泣,但是自己的經濟收入很低,也很苦惱,有為但無錢。到了第四年頭上小李一算帳,手頭上還是緊張,當然這其中有投資建設大棚的費用。所以過了年開春,小李邊張羅室外池邊開始張羅別的生意,比如開網店、幹物流都有過考慮,對於沒有什麼網絡基礎和經驗的人來說,這些都比較難運營。更巧的是屋漏偏遭連夜雨,聽說是因為冬棚佔用了規劃用地被要求填平了。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開始對漁池經營產生了迷茫情緒,慢慢撒魚頻率越來越少,直到撒上了一些魚苗,自己去找了展示櫃的銷售工作。至此,小李的黑坑池畫上了句號。魚池雖然暫停了,但小李留給大家的印象仍然是一個耿直、善良的小夥子形象,至今小李的朋友圈裡還留著這麼一句話:”做生意久了,就會發現,其實最開心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賺到了多少陌生人的信任,久而久之成為朋友,並且一直信任你,支持你,選擇你;這是用錢都買不到的人格魅力!窮死不要撒謊,難死不要騙人!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遠不要丟掉別人對你的信任,因為別人信任你,是你在別人心目中存在的價值!否則有一天當別人把你看清了,也就看輕了!!!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產。永遠相信誠信可贏天下。守信方得人心。沒錢就沒正事了“。我知道,最後一句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這時,耳畔響起了那首熟悉的歌曲“年少有為”:“電視一直閃 聯絡方式都還沒刪 你待我的好 我卻錯手毀掉 也曾一起想 有個地方睡覺吃飯 可怎麼去熬 日夜顛倒連頭款也湊不到 牆板 被我砸爛 到現在還沒修 一碗熱的粥 你怕我沒夠 都留一半帶走 給你形容 美好今後你常常眼睛會紅 原來心疼我 我那時候不懂 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 懂得什麼是珍貴 那些美夢 沒給你 我一生有愧 假如我年少有為 知進退 才不會讓你替我受罪...”。我由衷的祝福小李往後的人生道路年少有為。不管什麼時候,如果他再把魚池開起來,我還會和他第一次開坑一樣,第一時間衝過去,釣一場黃河以北的魚。

李老闆的黑坑創業記:是非成敗轉頭空,漁塘依舊在,往事留風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