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蒋介石被冠以“运输大队长”浑号,最早是哪一仗被叫开传开的?

蒋介石被冠以“运输大队长”浑号,很多影视及文学作品都有桥段和反映。但这一浑号到底从哪一仗被叫开传开,说法不一。有学者撰文认为是1947年1月的鲁南战役,因该战役缴获了快速纵队的好多重型装备。

帅克经研究认为:蒋介石的这一浑号被叫开传开是1946年7月的七战七捷第五仗,即丁堰、林梓之战。应该说,在七战七捷当中第五仗规模算是比较小的。不过,仗虽小却很特殊。

蒋介石被冠以“运输大队长”浑号,最早是哪一仗被叫开传开的?

这一仗的作战地域很特殊

所谓作战地域特殊是指,丁堰、林梓是南通如皋公路上的两个集镇,属于敌侧后方。在这个侧后方,国民党构筑了东西百余里、南北数十里的封锁圈。它南临长江天堑,东、北、西三面是许多据点构成的封锁线。

面对这样的封锁圈,常人是绝不敢用兵的。但粟裕居然敢率领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多人到封锁圈内去打仗。对此,粟裕曾形象地说:“这个行动好比孙行者打牛魔王的办法,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带有危险性。”无疑,粟裕这一着既是险着,但也更是奇着。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这一仗歼灭的敌人很特殊

驻守在丁堰、林梓的敌人是国民党交通警察总队的6个大队和第26旅1个营约3700多人。不要小看这个交通警察总队,它可是大有来头的。该总队号称是国民党的“袖珍王牌军”,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忠义救国军”和上海税警团等改编而成。名义上虽然属于交通部,但实际上却归“军统”指挥,由“美国特务梅乐斯和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合作训练”。

交通总队配备的都是美械装备,每人不仅配短枪一支,还配有一支长枪,应该算是够奢侈阔气的。

蒋介石被冠以“运输大队长”浑号,最早是哪一仗被叫开传开的?

这支部队在政治上较之其他部队要反动得多,可谓是臭名昭著。特别是同地主武装“还乡团”同流合污,血腥镇压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沾满了人民的鲜血,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

这一仗缴获的装备很特殊

丁堰、林梓之战,我歼敌3500多人,生俘敌少将副总队长熊剑东以下2000多人,解救出许多被捕的地方干部、民兵和土改积极分子。真是大快人心。

最主要是的该战缴获了大批军火物资,“包括美国制造的十轮卡车、机枪、卡宾枪以及堆满几间房子的标有‘USA’字样的手铐脚镣。”

这一仗蒋介石首次被冠上“运输大队长”浑号

缴获这些美式装备,华中野战军的战士们高兴至极。战争期间,对于指战员们来说,没有比换上新式先进武器装备更开心的事了。很多战士们抚摸着缴获来的崭新卡宾枪议论纷纷:“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真不错,知道我们的汉阳造不好用,就给送来了卡宾枪,连收条都不要。我们来多少,收多少,欢迎再来!”

从此以后,蒋介石就以‘运输大队长’这个浑号名播中外。

主要参考文献:《粟裕传》

蒋介石被冠以“运输大队长”浑号,最早是哪一仗被叫开传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