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萧山:“亚运治水”水更清岸更美

杭州日报讯 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浙江,治水的意义十分重大。2018年,“美丽河湖”建设第一次写进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2019年,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目标,以4年时间,高质量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建设,实现河湖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形成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

作为杭州亚运会筹备工作的核心区、主阵地、主战场,萧山坚定不移将“五水共治”推向纵深,一步步赋能环境立区战略,为赶超发展提供最优的水系生态。从浙江省剿灭劣Ⅴ类水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到踌躇满志筹备保障“亚运”,萧山治水路径进一步升级,进入“亚运治水”新时代。

智慧治水再创新

先锋河是萧山沿钱塘江南岸一条东西向的河道,它的西端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南侧的七甲河相通,从“大莲花”出发,沿着江岸线,它经过钱江世纪公园,直抵亚运村。而后,它又经过萧山科技城,经红山农场后往东北方向,再次与钱塘江汇合。可以说,先锋河见证了萧山的钱塘江滩涂时代,也见证着当下的拥江时代,更见证着杭州城市新中心的起步与辉煌。

四年前,为迎接G20峰会召开,萧山对先锋河实施了景观整治和提升工程;三年前,在先锋河靠近亚运村区块、与后解放河交汇的地方,萧山正式启用一个4座节制闸——钱江枢纽,它担负着钱江世纪城的防洪排涝、引水配水和水质提升的任务。

最近,在钱江枢纽,萧山又为它引入了一位治水“最强大脑”——杭州亚运会场(钱江世纪城)智慧水利平台,目前已正式通过验收,它负责钱江世纪城范围内的“全域治水”。钱江枢纽站副站长朱翔说:“这套系统能控制世纪城范围内所有枢纽站、节制闸以及站内所有设备,负责科学调度及管理世纪城7条河道的防洪排涝及水质问题。”

基于这样的“物联”,它就能实现实时智慧预测分析——利用仿真模拟、专家控制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水动力计算模型、水质分析模型,自动生成调度方案。比如台风、暴风雨来之前,该平台可以给出一张综合预测风险图,根据不同雨量给出相应的调度方案。另外,通过淹没趋势演示,还可以看到区域内降雨若干小时后的淹没趋势,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未处理的情况下,会有哪些区域将会被淹。通过对区域淹没与处理后水退的情况进行演示,大屏幕上出现了不同的调度方案。

该平台的另一重要本领,是引钱塘江“清水”入城。据钱塘江灌区管理处水利机电安全管理站副站长胡力宾介绍,钱江枢纽站每年要从钱塘江向内河引水2.3亿立方米,解决江水中泥沙含量高等问题后,让清水入世纪城。钱江世纪城智慧水利平台启用后,它能进一步改善世纪城范围内的水环境。当河道水质超标时,对应的指标会进行相应警示,此时该平台通过水质模型计算,可以推荐最优化的活水调度方案。

今年一场建设美丽萧山行动大会上,萧山正式启动实施“环境立区”战略,这是加快萧山转型升级、优化宜居宜业环境的重要路径。更为重要的是,把萧山建成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将为全力筹备亚运、推进萧山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而先锋河的“治水之变”,无疑是萧山环境立区战略生动的“展览品”,当然也强烈表达着一个治水新信号,即萧山“亚运治水”已全面进入智慧化新时代。

萧山“智慧治水”早在2018年就开始小范围试点。以“智慧河道云平台”为例,它整合起萧山大部分的涉水数据,包括“四个平台”以及全区7000多名网格员。在万向河的试点中,网格员巡河时发现的涉水问题,可以及时上传至系统,如遇本网格无法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四个平台”派单调度,实现“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整合力量,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这一平台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有着敏锐的“触觉”和“视觉”,比如实时水质监测,基本可以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以及预警河道问题。再比如河岸边的窨井盖一“抬头”,就能自动发出“求救信号”,附近的物联网接收器可以同时捕捉到这信号,并第一时间向“萧山区河道智慧云平台”传回信息,同时辖区内河长也能第一时间收到警示短信。另外,它还可以根据动态数据分析自动生成电子档案。

目前,萧山已在城市大脑总体框架下设立“河道小脑”,致力于推广这项在全省创新应用的智慧河道云平台。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萧山城区71条河道也有望纳入该平台,让萧山河道更“聪明”。

最近,在试点推行智慧河道云平台后,萧山又把智慧治水的触角延伸到了小微水体。在党湾镇,当地把188个池塘、88个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池和镇域内10多条主要河道全部纳入一个自主研发的全域水体信息平台,等于为党湾镇的全域治水画出一张精准的“画像”。目前,萧山智慧河道云平台信息呈现还不能精准到一个村的一个池塘。而党湾这款治水管水APP的研发运用,可以作为党湾全域治水的有效补充。它将镇域内的水体信息在地图上精准标注,并添加基础信息档案,为小微水体精准“画像”。另外,该APP还可实现巡查情况同步上传、数据资源共享、问题实时交办处理等多种功能。接下来,小微水体的管网走向,也将在地图上精准标注。

萧山区五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治水改变以往治水缺乏精准性的缺点,让涉水管理部门和河长可以对整个流域河面和沿河情况一目了然,第一时间预警涉水违法行为和水质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污水源头治理再攻坚

“智慧治水”水常青。今年5月,萧山继2017年后再次捧起浙江治水最高奖——“大禹鼎”。萧山区五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萧山依水而生、凭水而兴,我们将以成功捧起‘大禹鼎’为起点,秉承大禹精神,守护优美水环境,进一步借水而起、勇立潮头,为萧山区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和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作为纵深推进新一轮“五水共治”的龙头工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防止水质反弹的治本之策。2018年,萧山全面启动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对全域水体进行综合整治、美丽打造,治水的重点也从最初的“治污”和“剿劣”,向“美丽”和“智慧”延伸。萧山为此也列出了“时间表”:到2020年底,完成80%以上镇街;到2021年底,实现镇街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覆盖。

污水零直排,意味着排水管道要进入生活小区、公建单位、工业园区和八小行业,通过推进全面彻底的污水纳管和严格的雨污分流,基本实现全区雨污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做到“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

以生活小区为例,以往萧山的小区住宅下水系统一般为两套,污水管道连接厨房和卫生间,雨水管道连接屋顶和阳台,这意味着摆放在阳台的洗衣机产生的污水,直接进了河道,污染了环境。现在,像广宁小区、丰瑞南苑和茗香庭等老住宅小区,都已启动“雨污分离”,即重新增设雨水立管,让雨污水彻底分流,而对新建小区则严格实行雨污分流,阳台污水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在雨污分流改造中,还清晰标注了雨污水管网的标识。这样一来,省去了以往在判断管网时要查看许多资料、翻看窨井、往上游查找等繁琐工作,可快速判断雨水管或污水管,既能提高效率,又避免了装修或维修时的错接现象。

同时在农村地区,农村污水提标改造工程也在快速推进。在河上镇凤凰坞村,一座农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中心建成了休闲公园。从去年底开始,河上镇对该处理中心进行扩容增容,将347户、1000多人的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日处理能力达到150吨。同时进一步提升处理工艺,通过沉淀、好氧、缺氧、厌氧等处理流程,实现处理后水体全部达标排放。“改造后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心采用微动力模式,遵循水体自然落差原理,全程节能环保。而且水资源还能高效回用,用于终端植被养护和周边农田灌溉。” 萧山区五水办农污提标组负责人俞祖兴说,今年萧山将完成350个农村污水提标改造项目。

另外,污水零直排建设过程中,萧山也引入跟踪审计这一创新模式,结合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对工程进行统筹规划。同时建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排名机制,以“五个一”行动,即一周一排名、半月一培训、一月一交流、一季一比武、一年一考核,督促各镇街全力推进。

随着“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深入,萧山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也迅速进入“快车道”。据了解,临江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完成后,该厂污水处理规模将从现有的每天30万吨提高到50万吨,大大缓解现有处理压力。另外,萧山还在快速推进钱江污水处理厂的四期扩建工程,到2021年,该厂处理能力有望达到每天74万吨,将有效保障亚运会顺利进行。此外,由萧山环境集团投资建设的4000吨/日污泥处理项目也已拔地而起,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理基地之一。

美丽河湖再归来

随着五水共治的纵深推进,“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道也开始遍及萧山城乡。越来越多“记忆中”的小溪、小河回到人们身边,实现了水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幸福感双提升。

浦阳江素有“浙江小黄河”之称,是浙江4条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如今,浦阳江萧山段沿线11座排灌站、5座排涝机埠已全部提标改造,使强排能力由原先的每秒117立方米提升至每秒235立方米。目前,浦阳江已成功构建起“洪能防、涝能排、旱能抗”的沿江水系。

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堤塘建设,萧山在浦阳江治理过程中强化了旅游等配套功能,通过江、滩、堤、城的有机结合,构建水、陆双行景观和滩地自然生态景观,形成集生态、休闲、旅游、商业于一体的游览通道,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景观。

当前,12.2公里的浦阳江治理三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这是萧山浦阳江治理的“收官之作”。待三期工程完成后,整个浦阳江治理工程的堤防工程将全部完成,与钱塘江、富春江相连接,形成有机整体,展现“一江秀水、两岸青山”的好风光,进而实现浦阳江治理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共享。

而类似的“立体治水”思维在萧山愈发普遍。最近,萧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推开,让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和凤凰村史馆成为“初心之旅”的首站。站在官河之畔,看尽千年古运河两岸的复与兴。要知道几年前,这条美丽的“绿丝带”还是一片“污染带”,经过“三清一配”的治水攻坚,清清官河重回人们的视野。

还有千年古韵欢潭,结合古村落保护重新恢复了水系,今年10月1日前夕,这座有着“千古南宋情”的古村落惊艳各界。另外,有着“浙东唐诗之路重要源头”的渔浦义桥,它也重新开挖曾经被填埋的里河,还建起里河公园,而里河连着浦阳江、浦阳江又通往三江口,这也预示着“因水而兴、因水而变”新义桥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

而位于萧山中心城区的吕才庄河,曾经它的部分河段也被淤泥堵塞,在综合整治下,这条记忆中的河道又回来了,而且带来了更多惊喜。河道护岸采用松木桩,河岸边绿植交错,建设仿古建筑、码头,并通过游步道沟通河岸,成为居民们赏景散步亲水的好去处。它还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通过透水铺装和排水沟渠,增强雨水消纳功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像一块可以呼吸吐纳的海绵一样,形成一个雨水调蓄系统,缓解城市内涝。

美丽河湖再归来无疑是萧山治水结出的“美丽果实”。今年萧山投入2.2亿元,打造33条“美丽河湖”,总计长58.3公里。同时,萧山也计划从今年起,每年完成不少于3条市级以上美丽河道创建任务,通过3年努力,实现美丽河道镇街(平台)全覆盖。萧山五水办常务副主任葛仲欢说,美丽河湖再归来,更“绣”出一个美丽萧山。随着全民治水、亚运治水等载体深入推进,接下来萧山治水也将以文化开题,让“人文治水”引领文明新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