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如果遇到和信托同款的定融,该如何选择?

如果遇到和信托同款的定融,该如何选择?

从2018年开始,各地金交所注册发行的以“定向融资计划”名义融资的项目多了起来,2019年以后更是越来越多,受制于资管新规的禁止性规定,和2017年以前成立的资管、私募基金频频爆雷的现状,非标固收类的资管计划、私募基金发行实际上已经近乎停滞;但另一方面,“定向融资计划”倒是开展的如火如荼。不少更是打着“信托同款”的旗号,那么,这类称之为“信托同款”的定融,究竟能不能投资,有什么风险点呢?

1、低门槛,高收益,短期限

定向融资计划之所以能火起来,基本上是由于它几乎完美填补了“信托”的槽点,信托门槛100万,大部分要300万才能买,定融则低至10万20万就能买,几乎和银行的高端理财差不多;信托收益低于同期的资管、私募基金,定向融资计划就“反其道而行之”,收益不但高于信托,还高于同期资管、私募基金,宣称是“去管理人”带来的优势;信托往往两年起步,定融就宽松的多,如果你耐心找耐心等,连6个月的产品都出现过,1年期的更是不在话下。

在项目结构上,以债权为底层的交易结构也往往和信托项目大同小异,打眼一看,都是“AA融资+AA担保+其它风控”,市场上也因此有不少打着“低门槛信托”的旗号宣传定融产品,那么,定向融资计划真的有这么好吗?

当然不全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即可说明,如果门槛更低的定融期限更短,收益更高,那高净值投资者为啥还要买信托呢?

定融有这么多“优点”,也就必然有不得不承受的“风险点”。

2、什么才叫同款呢

如果仔细研究那些宣称“同款”的项目,不难发现,那些同款往往是“表面的”,一般是以下几种情况:

同一地区有信托项目发售,宣称同款;

同一担保方,宣称同款;

同一融资方,宣称同款;

实际上,一个完整的信托项目中,最重要的要素包括融资方、担保方、所在区域、抵押物等多个方面,一个要素相同就号称“同款”,其实是名不副实的,举个例子:

同一区域的,定融项目是小城投,信托是当地最大城投,算同款吗?

同一担保方的,定融项目无抵押,信托项目有抵押,算同款吗?

同一融资方的,定融项目抵押土地在郊区,信托项目抵押土地在市中心,算同款吗?

其他种种,恕不一一列举。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你举的例子都是信托资源优质一些,难道没有定融项目更优质一点的吗?

对于信托来说,还真没有。原因就在于信托比所有定融都多的一个要素-信托公司。

众所周知,信托投资者和信托公司之间是“信任-委托”关系,信托公司作为被委托方,一方面,对投资者负有管理责任;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作为传统融资口径,能为融资方解决规模较大的融资问题。同样的项目,信托公司可以发3个亿,定融只能发5000万,站在融资方的角度,更优质的资源当然要倾斜到能解决更大问题的角色手中。因此,融资方本身也更倾向于和信托公司合作。

定向融资计划中,没有“管理方”,投资者直接把钱打给融资方,金交所只作为一个“交易场所”,收取发行费用,说白了只要流程合规,主体资质审核不会严格。也因此,常常会看到某些县排名靠后的、规模较小、难以发行信托的城投公司通过金交所发行定融项目。

3、如何选择定融和信托

权衡下来,定融与信托都有各自的好与不好,至于如何选择定融和信托?首先要看投资者的资金存储量,信托100万起投门槛高,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所以笔者认为如果你的资金有多于一百万的最好选择信托产品。如果投资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可以分散投资于定融产品。

最后,阅读更多及时讯息、投资理财(着重关注信托/海外资产/政府定融项目),可以搜索联系微信公众号: daguanjia018com,欢迎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