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十堰为什么叫做十堰?

a398181531


十堰作为地名,其来历有几张说法:

拦水用的堤坝叫作“堰”,十堰,即十道拦水堤坝。十堰作为地名存在,其来历有两和说法。一说:十堰的地名来源于十堰镇。相传,古时此地原名张家庄,后改名陈家街。清代中叶,人们在陈家街东侧的百二河拦河筑坝,沿河先后筑起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在花果园犟河上拦河修起了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两处共有十个堰。自从筑起十个堰以后,十堰便成为行政区划的一个专名。另一说:明代志书记载堰有10处,即十堰、九倾坪堰、虎尾堰、白龙堰、尖山堰、黄龙堰、双龙堰、佃户堰(白浪上堰)、么堰(白浪中堰)、谭家堰(白浪下堰)。十堰作为地名,便由此而来。

“十堰”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一本志书中?

十堰,在县南,因溪筑十堰,以溉田。”这是十堰作为地名在省志《湖广图经志》中首次出现。该书出版于1848年,是由薛刚编纂的。当时韩弼作的一首《十堰春秋》诗,也收入该书中,诗曰:“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睛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

十堰市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全市下辖哪些县、市、区?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与河南、陕西、四川三省交界,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87米。全市下辖五县一市两区,它们分别是:那县、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全市有117个乡、镇、街办,其中乡43个、镇62个、街办12个。

十堰市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

十堰市的土地资源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土地类型复杂多样。按地貌类型分,全市土地可分为河谷、丘陵、盆地、低山、二高山、高山六类;按土壤类型分,全市可分为水稻士、潮士、石灰岩土、紫色土、棕壤土、黄棕壤土、暗棕壤土七类。第二,宜林面积最大。全市土地的自然结构以宜林地为主,约占总土地面积的66%。第三,耕地土质较差。全市耕地耕层偏浅,土地的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也偏低。第四,开发利用上垂直差异显著。全市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坡度平缓、土壤种类多,是本市粮油经济作物和果木经济林的集中产地;低山和二高山是玉米、红薯和耳林资源的主要生长地;高山降雨量大、湿度大,宜林地和药材用地资源最为丰富。

十堰市约有河流多少条?境内最大的河流是哪一条?

十堰市约有大小河流2460条,总长在17万公里左右,其中50公里以上的有堵河、滔河、马栏河、神定河等30余条。境内的最大河流是汉水,它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流经郧西、郧县、丹江口两县一市,境内全长209公里,流域面积15.9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517亿立方米,是十堰市最大的水上通道。

十堰市有什么旅游资源?

十堰市旅游资源富集。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鄂西北的旅游中枢城市。它东有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一丹江水库;南有“野人迷踪”的世界绿色宝库神农架、神秘莫测的野人洞及房县温泉;西有竹溪楚国古长城和奇美秀丽的18里长峡及竹山驴头峡堵河探险漂流风景;北有郧县猿人遗址和世界罕见的白垩纪恐龙蛋透迹。还有郧西县起源于魏晋的上津古城、悬鼓观、龙潭河暴布,市内有以东风汽车公司总装配线为象征的现代汽车工业区文明景观和赛武当自然风景保护区、四方山植物园、牛头山森林公园、黄龙水上乐园等一批融自然界和现代美感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十堰旅游景观令人神往。

十堰市林特资源怎样?

十堰市的林特资源十分丰富,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调查,全市有维管束植物变种1900多种,约占全省植被种类的2/3。全市有耳林、桐林、漆林等经济林400多万亩,其中,黑木耳常年产量占全省的一半,桐油占全省的40%,生漆占全省的1/3。此外,肚倍、龙须草、蜜橘等产量在全省也占重要地位。

十堰市有哪些药用生物资源?

药用生物资源方面,中药材是十堰的一大山宝。全市药用生物资源达250科、1300多种,国家规定的363个重点品种中,十堰有230多种,占一半以上,李时珍《本草纲目》所列的1800多种中草药,仅武当山就占有400多种。珍稀名贵药物有麝香、熊胆、豹果、水獭肝、人参、杜仲、天麻等20余种,大宗药仁有枣仁、木瓜、五味子等百余种,中药材资源居全省第2位。

十堰市动植物资源情况如何?

动植物资源方面,十堰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多种森林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已查明,全市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3种,其中一类4种,二类12种,三类7种;全市有国家级保护植物32种,其中一类2和,二类14种,三类16种。

十堰市矿产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状况如何?

十堰市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50余种,已探明23种矿产储量,矿产地110多处。以石煤、银金矿、砂金矿、绿松石、兰石棉矿等的开发潜力较大。铜、银金、硫、铁、、大理石、花岗石、石厌石等矿产潜在资源较多,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石煤主要集中分布在竹溪、竹山和房县,全市石煤总储量居全省之首。大型矿床有3处:丹江口市杨家保矿区、郧县叶大矿区、竹山占探岩矿区。

银金矿和砂金矿在全省有突出的地位。竹山县银铜沟银金矿为一大型银矿,具有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和易采、易选、回收率高等特点,填补了湖北省大型独立银矿床的空白。郧县、郧西县、丹江口市境内汉水流域段的河岸阶地上,广泛分布着砂金矿,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10处,预测储量12153.87公斤,为全省第一。银稀土矿探明储量为92.9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99%,主要分布在竹山县用和杀熊洞一带。全市共探明矿泉水6处,其中房县3处,其水量之大全国少见,已被用于酿酒、制作饮料等。


熙泽云天


我是行走在车城(十堰),我来回答十堰为什么叫做十堰。

十堰地名的由来

人们现在说的十堰市一座充满朝气活力的现代汽车城,那当处为什么叫做十堰,而不是五堰、八堰或其它什么的呢?致此我们要追溯到明朝。首先我们来了解“堰”的意思,从百度我们可以了解到:堰,形声,字从土,从匽(yàn),匽亦声,"匽"意为"帝王退休"。"土"与"匽"联合起来表示"让水结束流淌,停下来休息的土坝",本义:拦河蓄水大坝。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十堰即十个拦水的坝。《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记载:“十堰,在县(今郧阳区)南,因溪筑十堰,以灌溉农田而得名,这就是十堰不叫别的名字的来由。

十堰的十个堰今何在

在十堰的人们经常说:我在五堰、六堰、三堰等啥地方,那么十堰的十个堰究竟在哪个地方呢?

一堰:一堰不叫一堰而叫头堰,在花果街办花果村、蔡家村、岔河村三村交界处;

二堰:在人民南路二堰桥附近,现在是茅箭区二堰街办所在地;

三堰:在三堰客运站,三堰日报社,这个大家比较清楚;

四堰:老十堰大学(现万秀城)与人民小学之间的巷子就叫四堰巷,也就是四堰;

五堰:柳林沟口至邮电街那段;

六堰:人民商场到人民广场那段;

七堰:七堰巷,起点汉江路,终点市车桥厂后院,也就是七堰;

八堰:八堰路,起点汉江路,终点为原市福利院,也就是八堰;

九堰:在东风轮胎北村那儿;

十堰:十堰就是现在的火车站。

其中五堰、六堰为市区中心地段,人流量最多,其次为三堰、十堰等。

如今的十堰借助以东风商业车为首的工业产业和以武当山为首的旅游产业支柱,正快速发展,具备以汉江域流,汉十、十漫高速,武十、西十高铁等,武当山航空等水陆空交通运输,加上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等工程,十堰已发展成文明城市、宜居城市。


行走在车城


謝谢遐请!

自古以来,十堰地域就有南跨荆襄,北枕商洛,东抚南阳,西液汉中,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衡,三千里汉江坐镇中流五百里。

十堰,三线建设前隶属郧阳,三线建设,成立十堰市。

民间相传,十堰在清朝嘉靖年间,有一贫民女子貌似鲜花,美若天仙,被一当地财主看上,女子至死不从,在迎亲的那一天,女子逃于山上,被后面财主家丁追赶,当逃到山顶,山下万丈深渊,一片汪洋,女子为反对抢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纵身跳下山崖。

当地百姓,亲人,四处寻找,围堵堰渠,围了十个堰,都未见下落。

为纪念可怜贞洁的烈女,立碑立传,这地方从此就叫着十堰。

实际上,清朝嘉靖年间,大雨倾盆,洪水犯乱,灾年不断,清政府为安抚民意,治理水土,派钦差大臣,围堰堵渠,修了十个堰,以利灌溉,防洪。

所以,十堰的由来,叫十堰。

谢谢分享!


黑水岛


我是十堰原住民。十堰在清朝时期还比较荒凉,大大小小的堰塘参差不齐。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堰塘很多是没有起到一丁点作用。最著名的当属茅箭堂,因为这里是郧阳最著名的万人坑,乱葬岗。直至1947年郧阳地区解放,建国前夕还有部分地区在国民党手中。十堰乡因战略位置重要,才陆续开始有军民生产。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作为一个乡的建制隶属郧阳地区管辖。1969年因二汽主要厂区落户在十堰乡,丹江口水库移民建坝等多项建设项目上马,十堰乡撤乡建市,成立县级市十堰市(与现在的丹江口市一个级别),仍隶属于郧阳地区管辖。这就是今年建市50周年的由来。


易燃易潮


十堰市名称的由来

十堰这个名字是在何时命名的?

我来答

CAOJUNcaojunCJ

LV.5 2017-10-02

十堰地名由来:十堰历史悠久,过去农民为了饮水灌溉,在当地的白二河和张湾河上修建了10个小水库,分别为一堰二堰。。。。十堰由此得名。后来历尽变迁,堰就成了地名。

很有意思的是:十堰人问你住在那里时,喜欢问:你在几堰?呵呵。

个人认为十堰这个地名是无比优美的,让人想到田野阡陌,小桥流水,山岚叠翠,清泉淙淙。民风纯朴,情意浪漫。夏天想到这个地名就透出清凉无比,冬天想到这个地名就透出暖意融融。一些人主张把十堰市改为武当市车城市东风市南水北调市,我看纯粹是瞎折腾。这么多地名,叫也叫不过来啊!干脆一年改一个,轮番着叫。那才不落俗套呢,呵呵。

据地方志记载,十堰最早的地名叫陈家街。曾经是郧县的一个区。实际上“十堰”这个地名早就有了,是个村庄名,在现今火车站附近,后来推而广之,泛指整个市区。

拦水用的堤坝叫做“堰”,十堰,即十道拦水堤坝。十堰作为地名存在,其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十堰的地名来源于十堰镇。相传,古时此地原名张家庄,后改名陈家街。清代中叶,人们在陈家街东侧的百二河拦河筑坝,沿河先后筑起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在花果园犟河上拦河修起了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两处共有十个堰。自从筑起十个堰以后,十堰便成为行政区划的一个专名。另一说:明代志书记载堰有10处。即十堰、九倾坪堰、虎尾堰、白龙堰、尖山堰、黄龙堰、双龙堰、佃户堰(白浪上堰)、么堰(白浪中堰)、谭家堰(白浪下堰),十堰作为地名,便由此而来。


十堰水哥


此文的解答只会引起歧义。

堰,漫水坝。现在比较认同“十堰”地名解释是:在原郧县十堰区的大川河(大川口至与张湾河、神定河交汇)段的现毛巾厂附近修有一堰,在擂鼓台附近修有二堰,在长途汽车站附近修有三堰,在人民小学附近修有四堰,在邮电街桥附近修有五堰,在人民商场附近修有六堰。在原郧县黄龙区的犟河上游的枧堰沟与桃子沟交汇处的砚台湾附近修有头堰,在现二汽四八厂东门附近修有二堰,在现二汽花果医院附近修有三堰,在放马坪修有岳竹堰。两个河上共有十个堰。

现在十个堰的地名分别是:一堰路(毛巾厂前),二堰路(二堰桥小学前),三堰巷(长途汽车站对面)和三堰河巷(二汽花果医院铁路附近),四堰巷(人民小学南),五堰南街北街,六堰山路(改名市府路)和六堰巷(六堰小学附近),七堰巷(市七中),八堰路(市福利院),九堰路(轮胎厂北山小区),十堰大道(郧十一级路)。


严重66133628


十堰,简称“堰”,别称“车城”,是中国卡车之都,湖北省地级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十堰地处中国中央山地,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汉江中上游,北抵秦岭,南依巴山,汉江和武当山横贯全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拥有“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全境面积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6万。
十堰有着悠久的历史,1995年在郧阳发现中国唯一一处白垩纪龙蛋共存的化石群,1975年发现于郧阳的轰动古人类考古学界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中国现存唯一巡抚志《郧台志》揭示了十堰郧阳明清时期曾经是鄂豫川陕四省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堰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9年,成立县级十堰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1994年,成立新的地级十堰市。
十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形成了汽车产业为主导,以生态文化旅游、能源、现代服务业、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以智能装备制造、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为重点的“一主四大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是十堰的三张世界级名片。十堰是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 十堰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至诚智客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中国有很多有历史的地名,并且有不少地名,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要素。

就说以水利设施命名的地名。

如三门峡、如都江堰,等等,今天说的十堰,也是一个以人工水利设施为地名的一个典型。

顾名思义,十堰这个地名,就是源于十道堰。

什么是堰呢。

堰和坝相似,都是人工修建的水坝,去阻挡正常水流的。

堰是比较低一点的堤坝: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

意思就是说,堰是阻挡水流,以形成一个蓄水池,供人利用水利。但是堰比较低矮,可以在水涨之时,漫过堰身。

而坝则是高出水面的,能够阻挡约束水流的工程,一般不会有水流漫过。

十堰这个地名,就是说这个地方,原来是有不少阻挡水流的“堰”的。

据当地的方志记载,十堰这个地方,古名叫张家庄,可能是一群姓张的迁徙到此地,繁衍生息。后来改名叫陈家庄。

清朝早中期,人们在此地兴建水利,在陈家庄东边的一条河上修建拦河堤堰,共修了六条。分别命名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之后又在另一条河上修建了头堰、二堰、三堰、四堰四条堤堰。

总共合在一起有十个堰,所以叫十堰。

其实早在清朝之前的明朝,这里就修建了不少堰,明代方志上能叫出名字的有白浪上、中、下堰,黄龙堰,佃户堰,尖山堰,虎尾堰,双龙堰,九倾坪堰,白龙堰。正好也是十个堰。

我们都知道,水利设施是需要不断人工去维护的,要不就不能正常用。

很有可能,清代时候对这十个堰进行了一次大重修,并重新命名,十堰这个地名,就是从这十个堰而来的。

在长江流域,堰这个地名非常常见,在湖北,就有近千个叫“堰”的地名。

说明堰这个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对于地方社会是很重要的。


更多历史地理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人们现在说的十堰市一座充满朝气活力的现代汽车城,那当处为什么叫做十堰,而不是五堰、八堰或其它什么的呢?致此我们要追溯到明朝。首先我们来了解“堰”的意思,从百度我们可以了解到:堰,形声,字从土,从匽(yàn),匽亦声,"匽"意为"帝王退休"。"土"与"匽"联合起来表示"让水结束流淌,停下来休息的土坝",本义:拦河蓄水大坝。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十堰即十个拦水的坝。 “堰”作为十堰农耕文明的根源和载体,作为山区灌溉田地的水利工程形式,十堰本身就是一个山城,沟壑众多,早期农耕的时候,当地百姓就拦起来一道堰,二道堰.....其实十堰何止十道堰,起码百余道堰。十堰一词最高可追溯到清朝嘉靖年间,现存十堰地方志书是有记载的:《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十堰,在县(今郧阳区)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就是说嘉靖明成化年间,十堰是在郧阳县的南面,因为灌溉农田,而筑起来的十个堰。 现在十个堰的地名分别是:一堰路(毛巾厂前),二堰路(二堰桥小学前),三堰巷(长途汽车站对面)和三堰河巷(二汽花果医院铁路附近),四堰巷(人民小学南),五堰南街北街,六堰山路(改名市府路)和六堰巷(六堰小学附近),七堰巷(市七中),八堰路(市福利院),九堰路(轮胎厂北山小区),十堰大道(郧十一级路)。


家有倆闺女


很多湖北人都知道“堰”这个字其实在当地有类似“水库”的意思,湖北方言有个“堰塘”一词,啥意思呢,就是蓄水的地方。那么在我国最早的百科词典《广雅》中是有记载的:“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因河流而诞生,因农事而发展。十堰的名称由此而来。我国另外一个城市也是由堰而得名,那就是都江堰市。十堰虽无都江堰名气大,但是十堰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

“堰”作为十堰农耕文明的根源和载体,作为山区灌溉田地的水利工程形式,十堰本身就是一个山城,沟壑众多,早期农耕的时候,当地百姓就拦起来一道堰,二道堰.....其实十堰何止十道堰,起码百余道堰。十堰一词最高可追溯到清朝嘉靖年间,现存十堰地方志书是有记载的:《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十堰,在县(今郧阳区)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就是说嘉靖明成化年间,十堰是在郧阳县的南面,因为灌溉农田,而筑起来的十个堰。

以上就是十堰的地名来源,感谢大家阅读,我是美天怡乐,祝大家每天开心一乐。也欢迎大家关注我并下方发表不同观点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