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开炮时会把炮手震得耳鼻流血

火炮最初的作用因为技术限制局限于轰击中世纪的城墙等目标,那时候大口径的前膛装火炮一个小时内也开不了几炮。等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冶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较小的火炮口径实现更强的打击威力成为可能,拿破仑时代法军就对火炮有高度的依赖,不管条件多么恶劣总要携带几门加农炮行军。

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开炮时会把炮手震得耳鼻流血

B-4“斯大林之锤”榴弹炮

之后化学工业也为火炮的发展之路提供动力,炮弹动力和内部填充物摆脱了对传统黑火药的依赖,火炮开始了飞速发展。苏联成立后随即确定了大炮兵思想,军队的建设强调重炮火力输出能力,于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苏联开始了一系列的新式火炮设计工作,其中口径达203毫米的重型榴弹炮就是其中一个。

B-4榴弹炮的研发经历

1926年5月,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和炮兵总局召开扩大会议商讨火炮的研发计划,此会确认了新式203毫米重型支援火炮计划,并且仓促地打算在次年完成各部件的供应任务,对于这样一款具有不低设计要求的火炮,这样的要求太苛刻了。

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开炮时会把炮手震得耳鼻流血

苏芬战争中的B-4

最终的火炮设计方案在1928年完成,开始进入制造阶段。在制造过程中,兵工厂发现图纸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地方,预想中的性能数据根本无法实现,加工设备也不足以应对一些特殊制造要求,就这样断断续续的边改边造,中途还停止过好几次,直到1930年才把所有零部件完成开始组装实验。

到年底时实验工作进入尾声,提出了140多项改进意见,同时还存在许多项安全隐患。为了彰显苏联的军事工业实力,这款203毫米火炮还是B-4的型号开始量产,同时修改工作也在继续。

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开炮时会把炮手震得耳鼻流血

大仰角状态的B-4

B-4榴弹炮的具体性能

火力打击能力是火炮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数据,B-4虽然存在不少的毛病,但是也不是全无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弹道性能和射击精度。B-4拥有17.5千米的最大射程,比起同时期普遍10千米左右的火炮要强出不少,加上炮弹威力大,能够更加有效的打击目标。

炮弹上主要有榴弹、混凝土穿透弹和特种尾翼稳定弹等几种,采用分装式弹药结构,发射特种尾翼稳定弹的时候,能够依靠4片钢制弹翼稳定炮弹,合金弹头对混凝土的最大穿深达4米;可以说大部分的堡垒都经不住它的打击。射速上相对较满,只有1~2分钟每发的射速。

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开炮时会把炮手震得耳鼻流血

牵引状态的B-4

如此大口径的火炮,带来的是巨大的重量,要想拖曳移动就成为一个大难题,设计师特意将“共产国际”重型履带式拖拉机改装成一个自带机动性的履带式炮架,全炮整体重量为15.8吨,可以在摆脱外部动力的情况下,以近乎人类步行的速度进行短距离机动调整炮位,在远距离机动时,也可以由牵引车牵引,时速约为15千米每小时。

服役历史

在服役初期,也就是1939年苏芬战争之前的几年里,许多人对该炮都不看好,主要还是因为该炮功能的局限性,它最擅长的是轰击厚重的工事,至于火力覆盖这样的任务其他口径的火炮也能完成,因此就显得多余。

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开炮时会把炮手震得耳鼻流血

打开炮栓的B-4

那几年里该炮最大的功能就是参与阅兵,毕竟如此巨大的火炮很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在宣传上也十分有利,因此每次阅兵它都排在重要的位置。苏军高层一些将领对它也很看好,强调该炮不能和其他火炮一样经常使用要加倍珍惜,毕竟一根203毫米炮管造价不低而且加工困难,这间接造成炮手们操作技能生疏的情况。

该炮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苏军进攻部队被阻挡在“曼纳海姆防线”上,面对这种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坚固工事,苏军常规炮兵无能为力。情急之下指挥官向上级请示出动B-4。B-4一出动果然瞬间扭转局势,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清除出一条道路,许多芬军士兵在还没有遭到打击的情况下就放弃堡垒逃生了,B-4经过这一战总算可以为自己正名了。

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开炮时会把炮手震得耳鼻流血

积雪覆盖的B-4

​此战也暴露出B-4的一些问题,那就是炮兵成员严重缺乏训练,虽然火炮本身有很高的精度和杀伤力,但是击毁一个芬军工事需要耗费十几发炮弹,这样的消耗是难以承受的。而且缺乏训练的炮兵一开始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躲避火炮开火时的冲击,以至于一轮炮击过后许多炮兵都被震得耳鼻流血。

德国闪击苏联之后,前期因为B-4转移困难,被德军俘获了一些并投入使用,没有太多的德军服役记录,估计是因为炮弹太少的原因。进入1943年后,苏联展开全面的反击,B-4的作用再次发挥。整个反击战中,B-4都在一线拔除德军的碉堡工事,打开德军的防线缺口,特别是1944年的列宁格勒战线上,一发炮弹打穿地下三层楼板爆炸,从此赢得了“斯大林之锤”的称号。据说库尔斯克会战时曾有一辆倒霉的“斐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被B-4击中,瞬间成为零件状态。

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开炮时会把炮手震得耳鼻流血

城市攻坚战中的B-4

在柏林战役期间,B-4经常被苏军直接驶抵目标前几百米距离,以直瞄火力打击那些隐藏在建筑物底部的暗堡,中上层的火力点则交给76.2毫米炮和SU-152这样的装备,有效的加强了苏军的攻坚能力,加快了德国的灭亡。

二战后B-4的生产还维持了4年之久,在苏军中继续装备,总产量高达1211门,对于这样一款有着特殊作用的火炮,这样的产量也是高产了。

被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开炮时会把炮手震得耳鼻流血

博物馆中的B-4

结语

二战的火炮发展更加注重机动性,自行火炮得到快速发展,B-4虽然有机动底盘,但终究速度太慢无法满足需求,只是作为一种特种火炮加以保留。后来拥有机动性更高的2B1自行火炮之后就逐渐退役,成为军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