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果農不得不改的幾個錯誤認識,改變才能賺錢

近年來由於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的重視,很多人流轉承包土地發展桃樹種植,桃園面積在快速增加,質量卻沒有大的提升,量大質劣也導致了桃的經濟效益不太穩定,果農對於發展桃樹信心不足,本文針對桃樹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誤區,分別從桃園的建立、品種選擇、樹形選擇、整形修剪、土壤管理、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供果農參考。

果農不得不改的幾個錯誤認識,改變才能賺錢

桃樹


打錯算盤

很多果農投資新建果園前市場分析沒有做好,只是參照一些品種市場價格進行分析,算出種植桃樹畝效益可以在2萬元以上,實際操作不是那麼一回事。一哄而上,盲目發展,導致價格大起大落。因此在發展桃樹生產時一定要做好前期調查和規劃,進行科學合理建園。

建園時選擇地塊不適宜

桃樹雖然對土壤適應能力較強,但也不能種植在低窪、易積水的地塊,應該選擇土壤沙、黍佔適中,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光照好的地塊建園,以肥沃的沙壤土最為適宜。調查發現不少果農將原來的水稻田、小麥田直接建桃園,加上建園時沒有起壟改造,雨水大的地方當年就有澇死的桃樹,即使沒有澇害的果園,由於直接栽植,沒有進行果園土壤科學改良,品質也就難以提升。不僅是新果園是這種情況,老果園也是因當初選擇位置不當,生產不出優質果。在種植時儘量採用深挖坑淺栽苗的方法,以增加根量,提高植株在天氣乾旱時的抗旱能力和養分的吸收能力。

果農不得不改的幾個錯誤認識,改變才能賺錢

建園時選擇地塊要適宜

桃樹品種選擇和搭配不合理

果農在種植桃樹時多半是隨大流,不敢創新,用市場上什麼貴發展什麼的簡單思想來選擇品種,且很多果農往往選擇省心的早熟品種,造成成熟季節桃子集中上市,缺少價格競爭優勢。品種的選擇取決於不同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選擇一個主栽品種,適當種植一些早、晚熟品種。如早熟品種種植面積過大,遇春夏季雨量過大時,會引起嚴重裂果、品質下降,給果農造成經濟損失。

果農不得不改的幾個錯誤認識,改變才能賺錢

要選擇合適品種

幼樹整形修剪工作不到位

首先是樹形選擇上,目前生產中有三主枝開心形、Y形、主幹形、一邊倒等樹形,可果農在種植時盲目崇拜樹形,其實每種樹形都有其優點和缺點,選擇哪種樹形都要有相應的配套技術跟進才行;其次是對幼樹修剪認識不足,有些果農還是老觀念,認為桃樹第1年就是先長樹,除了栽植時定一下幹,全年不再進行修剪,忽略了當年幼樹就應建立各種樹形的骨架。無論採取哪種樹形,整形與修剪都是實現一年建園、二年掛果、三年豐產目的的一項關鍵技術。幼樹整形修剪的原則是因形整樹,要先設計好要採取樹形模型方案,全年要按照這方案來進行操作。修剪的目的是使桃樹保持一定的外觀形狀,並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使之正常生長、結果。在生產中通過人工整形修剪塑造合理的骨架和形狀,控制樹冠大小,充分、合理地利用架面空間和光能,達到豐產、穩產的目的。尤其是對於種植面積大的果農,這一項工作必須重視。

果農不得不改的幾個錯誤認識,改變才能賺錢

幼樹整形修剪工作

培肥地力技術應用不到位

實踐證明,土壤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是生產優質果品的重要條件,桃樹不是粗放管理能行的,桃對土壤肥力的要求也較高。果園土壤肥力狀況,是獲得優質、高產、高效的基礎,直接影響到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進行土壤管理時必須圍繞優化土壤結構、培肥地力、平衡增加有機質含量這一主題來展開工作,進行果園行業生草、種草,樹盤覆蓋秸稈等。

桃樹種植過程中,沒有根據不同生長時期的不同需求偏施某些養分含量的肥料。桃的生產週期中,不同的生長時期對肥料的要求和敏感度是不一樣的,施肥需要掌握的一個原則是:幼齡桃樹和生長早期宜多施氮磷肥,生長中期控制氮肥的使用,生長後期切忌再用氮肥,要以磷鉀肥為主,以便於抑制桃樹枝葉的生長,使營養轉向果實,促進果實養分的積累,提高桃果的品質和耐貯運性。

水分管理不到位

桃樹的萌芽期和開花期需水較多,如果水分充足,芽會萌發得比較整齊;桃膨大期,桃果生長和新梢旺長需要水的支持,加之氣溫升高,葉片水分蒸發越來越大,也需要較多的水分;果實成熟期,應嚴格控水,如大量供水,會引起油桃裂果和影響果實的品質;採果後需灌水,此時正值桃根系的二次生長高峰,採收後可以適當灌水,增大土壤的含水量,有利於根系的生長和對養分的吸收及積累,為來年豐產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果農不得不改的幾個錯誤認識,改變才能賺錢

水分管理

冬季修剪粗放

一般在每年冬季桃樹落葉後、進人休眠期時進行冬剪。修剪過早過遲對桃樹的生長結果都不利,過早桃樹當年製造的營養尚未完全迴流,導致桃樹樹勢衰弱。在冬季修剪時,很多果農就是疏除些背上旺枝就完事。冬季修剪必須根據培養樹形目標或老果園改造目標採取截、疏、放、縮等綜合修剪技術措施。主側枝的培養,通過冬季修剪必須調整主側枝間的從屬關係,主枝、側枝都要單軸延伸,主側枝的分佈必須株距不交叉、不重疊,株距大枝通過冬剪相互避讓互不影響,行距間應有光路,至少行間有0.8---1.2米的空間,切實達到通風透光。枝組的培養及更新枝組,每年冬季修剪應該注重於枝組的不斷更新修剪,使枝組內抽生足夠的中長果枝。方法有兩種:一是先放後縮法,二是先截後放法。一般來說,枝組應分佈在主側枝的兩側,狀態應水平及斜生。通過冬季修剪還可以對幼樹果枝的形成、衰老枝蔓的更新以及樹形的調整和改造,控制其結果部位的過快上移或外移,達到幼樹早結果,老樹老當益壯不減產,結果枝分佈均勻,負載合理,高產穩產的目的。

病蟲害防治存在治重於防的誤區

桃樹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多種病蟲害的危害,尤其在果實成熟時處於夏季,高溫多溼給病害的人侵創造了有利條件,如防治不及時,就會降低果實品質,給果農帶來難以彌補的巨大經濟損失。

果農對於眾多的病害蟲害往往是見病蟲後才開始噴藥,往往還是藥不對症。無論是哪種病害都要掌握的一個防治原則就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增強樹勢,提高樹體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保持果園的通風透光良好,不給病蟲害提供適宜的生長繁殖環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另外,病蟲害的防治一定要趁早,抓住病蟲害發生的關鍵時期進行防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