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科創板上市,實行註冊制,能有效阻止大股東減持的硬傷嗎?

淡淡禪風


科創板和註冊制,並不是大股東或者大小非減持的原因,也不能有效阻止大小非減持。

大股東和大小非的減持,是我國股市的一個痼疾和頑疾,其根源在於持股成本太低和持有的股本太大,以及上市後沒有全流通和沒有全面做空機制。其中,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大小非蚩尤股本比例過大以及按照未全流通的價格享受持有股本市值,是大小非長期堅堅持的最主要原因。

從美國股市來看,大股東控股持股比例非常低,多數都在10%左右甚至以下,這導致他們沒有減持的慾望和衝動。而反觀我國股市,大股東和控股股東往往持有比例在50%-90%,而流通股本則在10-25%,對他們來說,減持衝動是長期存在的。

其次,我國上市公司在發行前業績普遍存在包裝盒造假,大小非也因此獲得更多的持股股本比例。且因為大小非非常清楚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和價值,因此他們會持續減持。只要解禁基本上都是減持甚至清倉減持。

而不能做空,則助推了大小非減持的痼疾和頑疾。一個公司,當你的流通股本比例非常低而獲得非常高的價格和估值時,尤其是大股東利用其控股股東地位在解禁前做好業績或者資本運作或者送股,拉高股價,隨後減持。如果有全面的個股做空機制,在新股開板的價格可以長期和全面做空,在大小非減持解禁前可以全面做空,那麼,就會壓縮大股東和大小非的減持股價空間。

按照香港的股市定價和估值體系,這些主業空心,業績造假,頻繁重組的公司,往往股價被長期做空,市值只有幾百萬,股價都是幾分幾毛的仙股,加上每天成交僅僅幾萬元,大股東和大小非就無法減持,也無所謂減持。

按照美國,內部人士要減持超過5萬美元,就要提前向美證監會報備。在報備後才可以減持。而且內部人士減持後如果股價大跌,就會涉及知情內幕信息而被訴訟為內幕交易。

因此說,大小非減持,本質上是我國股市的機制問題。和科創板或者註冊制沒有任何關係,只要監管機制不變,大小非減持現象就不會改變。

以科創板新上市25家為例,股本在1億多的公司比較多,而大股東持股超過1億的也非常普遍,但是上市交易流通的股本都是一兩千萬股,甚至幾百萬股,這也為未來減持創造了條件。


屠龍刀fei0598


大股東的減持是很多投資者買入股票後最為討厭的一件事,原本走勢好好股票上市公司一發布減持公告後個股隔天基本或多或少受到減持影響,很多個股從大股東減持開始可能股價一蹶不振,國家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對於股東減持也是逐步規範,減持條件更為苛刻下,但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情況仍舊屢見不鮮。

目前科創板上市制度跟之前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是中國資本市場上實施註冊制的一次探索,註冊制實施後讓很多無法上市的公司能夠獲得上市資格,由於審核條件的放寬後很多科創板的上市公司出現了破發的現象,並未像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個股一上市後股價就一路上行,由於新股沒有炒作的熱情後,所以很多投資者就會想到如果股票上市制度全部變成註冊制後能夠有效阻止大股東的減持,通過最新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今年上市公司減持規模創10年新高,並且在市場並未出現牛市結構情況下,通過數據顯示大部分集中在這幾年剛上市的次新股中,參考下圖:

那註冊制能否減少股東的減持呢,下面我來說說我個人的觀點。

減持對象分析

通過最近幾年新上市的公司減持對象中我們發現持股的大股東很多屬於資本運作類公司,公司高管和工作實際控制人減持規模和比例相對較小,減持規模較大或者清倉式減持的大部分還是公司的在上市之前一些創投類公司,而這部分創投類公司大多數屬於資本運作方,下面給大家列舉一個案例:

通過上圖案例發現國海投資減持長城軍工的股份,目前該公司減持規模已經過半,並且減持並未完畢,屬於典型的清倉式的減持,並未該股近一年股價並未出現明顯的上漲圍繞區間進行震盪,在未大漲後的減持主要原因就是上市之前的創投類公司持股成本較低,即使股價上市後並未出現明顯的上漲,很多創投類公司仍舊會大規模的減持。

通過減持對象瞭解到很多大規模減持的對象集中在創投類公司之中,那在科創板實施的註冊制的條件下個股上市股價走勢情況,我個人認為無法阻止股東減持。


註冊制下的科創板

通過目前註冊制的科創板走勢來分析,上市首日或多或少都能出現一定漲幅,而且很多科創板的在上市之前定價較高,股價普遍高於主板,這跟科創板上市行業類型有著很大的關係,公司基本都屬於科技類公司,參考下圖目前科創板公司股價:

很多公司股價相對偏高,成長性較好,目前上市後在二級市場交易過程中股價相對主板明顯較高,再回到這類公司在未上市之前的,各種天使輪,A輪、B輪等,當時參與公司融資的創投類公司,天投和風投的持股股價肯定較低,而且這類公司在科創板佔比較高,具體以一家科創板公司為案例:

所以這類公司很對一部分並不在乎公司後期的發展情況,而在乎是公司上市後二級市場股份流通後減持出局。


總結:通過目前減持對象分析和目前科創板行業的特點參與公司大多數為投資類公司, 科創板上市並不能阻止上市公司的減持現象,反而科創板的減持規模會遠遠大於主板市場。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道破天際


要阻止大股東減持,從目前看,註冊制還是很難做到。

註冊制的特點

這裡說的特點,是指與核准制的區別。

首先,最大的特點就是放寬了准入標準;

二. 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更加嚴格,這也是放寬准入門檻的前提。

三. 在發行上市場化程度更高,從科創板的交易方式就可以看到,漲跌幅設置在20%,相信以後還會有其他方面的放鬆,比如T+0模式。

四. 監管將更加嚴格,發行機構的責任更重,同時限制首發原始股的減持,要求企業盈利前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

能否阻止大股東減持

可以看到,規則中加強了監管,同時限制了減持,不過這裡還是有一個問題,就是違規的處罰是否能夠限制住減持衝動。

現在的企業上市,有很多本身動機就不純,就是瞄準套現而上市,所以一定會想出種種理由來減持,為此甚至不惜編造謊言。

從主板市場目前的情況來看,財務數據作假不斷爆出,減持根本無法控制,多數違規者被發現後,痛快的認罰,根本原因就是處罰力度太輕。

放在科創板來看,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減持,先把財務報表做好,等減持完成之後再爆出問題,這時候木已成舟,等待處罰就好。這樣的故事主板發生過很多了,除了罰一點錢外,毫無辦法,對減持的金額來說,罰款近乎於無。

要有效阻止減持,不但要管理制度跟得上,還需要大幅提高處罰力度,對既得利益者不但要罰到傾家蕩產,還要將嚴重的違規行為歸於違法範圍,這樣才能有效阻止減持行為。



海色民生


股東減持是對方的權利,關鍵是股東的減持是否符合大家的利益。

一、符合原始股東的利益,二、流通股股東利益。

目前的現象是大股東利用自己信息的優勢,逢高減持或者企業經營情況即將變壞的時候,仍然維持需求的繁榮,這一次減持或者清倉是減持。最後落得一地雞毛,高價衝進去的小股東變成了接盤俠。

註冊制的目的是簡化公司上市交易的成本,增加公司直接融資的比例。這樣整個股市的盤面將迅速擴大。將股票的市盈率可以降下來。

目前A股市場的市盈率高於港股市場太多。說明中國股市估值非常高。大股東辛辛苦苦幾十年都掙不回的利潤,在上市之後通過減持股票輕輕鬆鬆就掙回來了,而且是無風險。通過業績造假違規減持的方式獲取大量利益受到懲罰也相對比較小,罰款也不過幾十萬。

當股市的指向下來之後,假如公司的司機率只有2倍或者3倍的時候,對那些只是為了上市套現的公司股東自然吸引力就降低了。再通過嚴重的處罰。只要大股東的行為損害了其他股東的利益就將其把獲得的收益全部吐出來。這個時候,股市上的投資才能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老楊會計


對於股東減持這件事一定要理性的去對待,不見得所有的減持都是壞事,只是A股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質量本身就不是很過關,而股東的惡意減持行為很容易讓人們感到反感,覺得這是兌現,當初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和兌現,從這點講醜化了股東減持。

但是實際過程中不見得所有的現象都是如此,一些質地比較好的公司出現減持行為很正常,主要還是為了企業發展資金進行的良性減持行為,這種減持對企業的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一定要正確看待股東減持這件事。

無論是科創板還是主板,即便是實施註冊制,也是無法阻止大股東的減持行為,當然科創板相對主板對股東的減持做了合理的安排,比如說企業沒有盈利那麼你的減持就向後拖延時間,這會促使一些企業奮力先將企業做到盈利,對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有激勵作用,直到盈利了為止,而且每年每個股東的減持數量不能超過1%,這個量其實相對比較小,也不會對市場造成過大的拋壓。

總之,大股東的減持行為一定要理性,不能超出市場預期的惡性減持,那樣一定會遭到未來越來越嚴格的規則制裁。


春意萌生


我不這樣認為。能有阻止大股東減持與科創板的設立沒有半毛錢關係,反而認為科創板的設立是上交所與深交所中小板創業板相互競爭的結果。上交所設立科創板是件利國利民好事,為科技企業融資提供快捷方便,為中小微科技企業成長與發展有著積極影響。雖然短期對大A主板資金分流有一定影響,時間長了能融入主板,會產生聯動作用的。但是作為證券監督管理者,制度創新應該從兩市全盤出發,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分塊治理,人為分治,即不符合證券發展國際趨勢,也沒有中國股市優勢特色,更不利於股市健康發展。


土豆詩


大股東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目的就是為了融資,減持是合法合規的行為,唯一要杜絕的是惡意減持和違規減持。實行註冊制後仍是不能阻止大股東減持需求,反而隨著新的股票增加減持需求會更加強烈,只是科創板與主板方面的減持不同,科創板此次存在一些變動,多了一些規則受限,避免科創板也出現主板的減持亂象。

不過,A股市場目前減持成風也在於股市自身就是存在融資為主的市場,以鼓勵股東減持,卻缺少了相應的對各種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重懲和杜絕惡劣事件發生的制度,大部分時期對股東的減持僅僅是警示函等各種難以改正股東瘋狂減持行為的作用,就會存在減持亂象,讓減持成為了股市上漲的一大壓力。

科創板註冊制推出後,有哪些方式阻止大股東減持亂象。

1、企業未盈利上市鎖定期加長。

科創板上市後企業的重要股東在上市36個月內不能減持持有的首發前股份,如果企業沒有穩定盈利前就上市,需要在三年內後盈利才能減持股份,3年後未盈利,將繼續鎖定2年才能減持,就是需要5年時間,未盈利的企業才可減持。

這裡和主板不同在於主板企業如果上市後業績變臉,過了鎖定期即可減持,而且可以通過各種減持方式進行減持,科創板對減持行為進行了一些調整,避免虧損企業減持套現。

2、股東減持股份數量受到控制。股東每人每年的減持股份數量控制在1%以內,如果超過這個數量,就要非公開轉讓才行,但是無論是轉讓給哪些機構,這些機構還有12個月的鎖定期,比主板大宗交易多了六個月的鎖定期。

其實這個方式和股票質押有點類似,但是不同的是不再規定轉讓比例,並且12個月後機構就可以減持,方便了股東減持,從另一方面來講,上市公司起碼也要維持股票一定的穩定性,因為這些機構接盤後也是需要賺錢的。

從以上方式觀察,科創板的減持鎖定期和股份減持與轉讓都加長了時間與限制,讓股東可以減持,但是不要瘋狂減持,這點其實也可以用到主板,也能解決當下主板減持亂象。

那實行註冊制能有效解決股東減持行為嗎?

1、註冊制和股東減持沒有關聯。註冊制僅僅是能解決IPO堰塞湖還有讓更多企業上市,反而在加大新股登陸A股市場的同時也加大了投資者投資的風險,股票一多,股東減持會更頻繁,兩者是沒有關聯的。

而要解決股東減持行為,還是從制度上進行完善,科創板都可以完善股東減持力度,主板存在的業績差清倉式減持和股東花式減持都應該杜絕和限制,但是沒有完善就難以做到緩解股東減持行為,畢竟A股現在股票數量越來越多,減持壓力將會逐漸增大,完善制度才是解決股東瘋狂減持的方式。

總之,根源在於股東減持行為是合法合規的,但往往是存在惡意減持和忽悠減持亂象導致了資本市場被一些問題企業當作圈錢的股市,這些毒瘤企業要清除,才能讓股市健康和穩定,就需要完善減持規定,讓更多的好企業可以減持做大做強企業,讓一些問題公司難以套現離場。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1、大股東減持是正當的權益

公司上市是為了發行新股進行融資,然後股東的股份也可以進行合法的方便的變現,這就是資產證券化過程,所以企業上市後,股東,尤其是大股東要減持股份是正當的權益,這是正常的操作。

而需要警惕的是大股東的違規減持,這個才是應該去防範和警惕的。

2、股東的股票減持是否應該?

其實交易所和證監會對股東減持已經做出了嚴格的限定,最明顯的一個就是上市公司需要鎖定三年,以後的減持也需要嚴格執行一些規定,減持也不是一次性就能減持完的。


對股東減持做出了嚴格的限定也是為了防止股東套現,對二級市場造成衝擊,說實話我都認為應該對股東減持的時間可以鬆一些,大股東一般都持有一家企業的主要股份,而由於大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造成二級市場的流通股份極少,這為二級市場的超過提供了條件。

每每新股發行後,股價都是連續漲停的趨勢,科創板取消首日漲跌幅限制後,股價一天就上漲100%、甚至400%,這很大的原因就是在於大股東的股份被鎖定了,二級市場股份太少。而新股被炒作,市盈率高企,這也為未來登錄科創板的企業發行股份進行估值是提高了預期,放大了未來估值。

本次首批科創板企業的發行市盈率已經是平均40倍了,如此高的市盈率,都是供給太少的緣故,40倍的市盈率都可以足夠兩家同樣的20倍市盈率的公司上市融資了。

對大股東的股份減持做出限售不是維護股價最好的條件,當大股東不能通過減持獲得收益的時候,他還會通過股權質押去進行融資,尤其是二級市場市盈率很高的時候,去股權質押更加容易,也能獲得很高的額度。2018年的股市下行就和股權質押爆倉相關。

我覺得在信息披露、退市制度、違規的懲罰力度方面應該嚴格,而非在大股東的減持上做出更多的約定。


壹號股權


減持和科創板上市有關係嗎?沒有關係!

在股市裡,減持是股東的合法權益,只要是符合要求和規定的減持,那麼都是受到市場認可的!

但是救怕出現所謂的違規減持,這才是令我們痛恨和害怕的!

要知道科創板的上市是為了試點註冊制和退市制,並且希望扶持更多的優秀科技型企業上市,給予一個良好的融資和優勝劣汰的環境。和減不減持沒有多大的關係。

好的科創板上市公司,老闆不會肆無忌憚的減持,只有垃圾公司,圈錢公司才會上市後開始瘋狂減持。所以說,對於科創板的投資一定要擦亮眼睛,註冊制和退市制的完善是對市場有利的,但是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利空”。

因為大部分的散戶沒有分別真假,對錯,好壞的能力,所以往往會投機,炒作,博弈,買到垃圾公司,那自然會虧損,甚至退市。

而主板上一直出現的違規減持其實問題在於處罰力度。

舉個例子,大股東的成本都是1元,無論在高位還是低位他們進行減持其實都是一個獲利的狀態。但是有些大股東為了變現,毫無顧忌市場的規定,進行違規減持,內幕交易減持,配合主力造假減持等。

一次操作,獲利千萬,但是一次“被捕”,罰款只有百萬,甚至幾十萬。這樣的好“買賣”自然催生了大股東違規減持的氣焰,甚至有些助長、放縱違法犯罪。

因此,科創板的上市是完善註冊制和退市制,讓市場更加的具備優勝劣汰的情況,讓好的企業可以不斷融資,股東不斷獲利;讓垃圾的企業沒法圈錢,甚至無法變現。

但是對於真正的違規減持來說,還是要注重一個處罰的力度,只有加大力度,甚至加入“刑罰”,才能真正有效杜絕這些違規減持的現象。

當然了,正當減持,我們也不能說什麼,畢竟人家上市為了賺錢,減持沒毛病!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大家好,我是九江股友,一個做到通過炒股實現穩定盈利的。

科創板實行註冊制與大股東減持,二者並無直接的關係。

註冊制無非就是讓公司上市的門檻降低,讓更多的公司的股票能夠到市場上進行交易。與此同時,也讓更多的公司能夠融資。

大股東減持就是在禁售期,過了以後大股東通過提前發佈公告,然後通過大宗交易或者集合競價等方式減持。


不管是否實行註冊制,大股東們該減持的還是可以減持,所以科創板的開盤對大股東的減持沒有有效的阻礙作用。

由於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性質,大股東們反而會更樂意減持。我們可以看到科創板的上市公司估值都非常高,市值又比較小,這樣的公司啊,就是一些小公司。他們的經營呢,不是非常的穩定。

這類小公司的老闆往往更容易想通過減持的方式套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