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浅析《红与黑》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读过这部作品的读者都知道,这是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文学作品中都很常见的一个普通刑事案件为素材的小说,但是这部小说却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魅力: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最著名的作家和批评家对小说发出高度的赞赏,并对它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此外,小说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发表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喜剧、电影。

其实,《红与黑》这个标题就暗示了小说与众不同的创作魅力,“红”与“黑”蕴含了多层的深意:广义上来说:第一,“红”象征着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黑”则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第二,“红”代表了穿红色军服的士兵,“黑”代表了穿黑色长袍的教士,这也是当时社会中的青年人出人头地的两条捷径;狭义上来说:第一,“红”代表着主人公于连热血沸腾的崇高理想,“黑”代表了于连悲惨黑暗的结局;第二,“红”代表着于连爱情的激情高涨,“黑”则代表了他的爱情衰败枯萎。


浅析《红与黑》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整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把主人公于连置身于一个“红”与“黑”对立与交织的时代背景中,于连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爱情与命运饱受抗争与折磨,最终永无天日的黑暗压倒了他如火如荼的野心。

今天,笔者从人物与场景、爱情、命运三方面的“红”与“黑”展开讨论。

人物与场景的“红”与“黑”

从整部小说中我们看到于连从维里业市长德·雷纳家做家庭教师到巴黎侯爵德·拉摩尔的秘书,他唯一的服装就是一套黑礼服,而从始至终的黑礼服让他人对于连生厌与鄙视。但是,黑礼服并非于连喜爱的服装,只是身为下层的他为了糊口而不得已的服从。

除此之外,这里的黑礼服还暗示了于连置身于这个时代背景下,混迹于上流社会的艰难。因为他只是最底层的一个小人物,这样的命运想要出人头地是异常困难的,幸运的话身着黑袍的教士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于连并不相信所谓的命运,他的野心熊熊燃烧,表面上的顺从只是暂时的隐忍。

可怜的小伙子尽管为了糊口不得不身着黑衣,脸上也总是装出教士的容颜,但除了这些不利因素之外,他的优点却使他们害怕,这是最明显不过的。但只要我们能单独在一起呆上几分钟,他那副教士的面孔便不见了。


浅析《红与黑》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其实于连自身就是一个“红”与“黑”纠缠不清的矛盾人物,在上层人士眼中,他的黑礼服滑稽土气,但在下层社会中,这样的服装又招人嫉恨,如:“那两个粗野的工人看见弟弟穿着一身黑礼服,对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于是妒火中烧,狠揍了他一顿,把他打得浑身是血”。

小说的最后玛蒂尔德坐在蒙着黑纱的灵车里,膝上放着于连的头颅。这里的“黑纱”与“头颅”呼应,再次体现了“黑”与“红”的共存,强化了于连的悲剧。

此外,场景的描写也巧妙的把“红”与“黑”糅合在一起,如小说的开头关于教堂的描写:“他觉得教堂既阴暗又孤寂,以前每逢节日,所有的彩绘玻璃窗都拉上了绯红色的布幔”,还有“于连看见圣水缸附近似乎有血。原来是别人弄撒的圣水。红窗幔反光的作用,使水看上去像血一样”。

阴暗的教堂却挂着红色的布幔,而圣水在布幔的反光作用下如鲜红的血,此处也暗示了黑色的环境会招致血光之灾,即小说的最后于连在教堂枪杀德·雷纳夫人。

本是庄严神圣的教堂却发生了杀人流血事件,可见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与统一两面性,体现在小说中则意味着不管是人物特征还是场景描写,它们所反映的“红”与“黑”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爱情中的“红”与“黑”

对于于连与德·雷纳夫人的爱情,我们可以定义为“心灵的爱情”,虽然小说的开始提到于连出于野心和占有的喜悦而表露出对德·雷纳夫人的爱,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德·雷纳夫人的真心,于连也抛下自己的私欲爱上了她,甚至冒着风险私会她。

浅析《红与黑》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而于连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则为“头脑的爱情”,因为从最开始他们所谓的爱情就是不纯粹的,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欲望与利益成分。玛蒂尔德是上流社会的小姐,高傲的她想要征服与众不同的于连,可是又碍于于连的身份,不愿意和他谈婚论嫁,而于连更是出于个人的傲气,跻身于上流社会,出人头地是他始终不变的野心,自然而然玛蒂尔德就成了他的猎物和成功的阶梯。

不过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对于这两段感情,于连还是花了心思,付出了精力和时间,于连也享受了爱情的甜蜜与美好。

然而,爱情还是让于连付出了惨重代价,虽然德·雷纳夫人并非出于自己意愿,但她揭发于连品性不端的信件彻底把于连从天堂拉进了地狱,这封信让于连失去了梦寐以求的地位和财富,更把他逼上了不归路。

所以曾经神魂颠倒,热情如火的爱情亲自把于连送进了永无天日的无尽黑暗中。

浅析《红与黑》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命运的“红”与“黑”

《红与黑》的另外一个魅力就是整部小说着重围绕于连一个人展开,其他人物只是于连的陪衬,为他服务:于连出身低微,处于受人轻视的仆役地位,但他受过资产积极革命的熏陶,有过人的智力与毅力,他不甘于自己的处境,渴望荣誉和地位,所以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抱定了要出人头地的决心。

作为平民,出人头地的唯一的途径只能是穿上黑袍成为教士,为此,于连发奋攻读神学,熟背《圣经》和拉丁文。但是,对于雄心勃勃的于连来说,教士只是其中一个选择,他更高的理想是做一名军官跻身于上流社会。

然而于连在追求理想的整个过程中,遭遇了一连串的矛盾与痛苦。第一,于连是个无神论者,不管是何种神学他一概不信,但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他把一部拉丁文的新约圣经背得滚瓜烂熟并表现出虔诚的信仰来讨好谢朗神甫,以求在不久的将来谋得一个高薪的神甫职位。

第二,在这个社会中只能忝居末位的于连极其仇恨上层贵族的嘴脸,他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的虚伪和迂腐,厌恶他们的一言一行,但他又是自相矛盾的,他内心鄙视他们,但却不自觉的模仿他们的行径,当侯爵赠他领地和封号以及骑士头衔后,他又喜不胜收,当了两天中尉后,就开始盘算当司令。


浅析《红与黑》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所以于连对于自己否定与厌弃的东西于无形中肯定并追求着,他一边指责社会一边却崇尚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自己飞黄腾达。

于连满怀如火的激情投身于自己高尚的理想中,但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于连严重偏离了自己的初心:他违背良心,利用女人的感情,甚至不折手段来成就自己。

因而于连热血沸腾的理想最后扭曲为利欲熏心的欲望。即激情高涨的“红”的理想转化为扭曲的“黑”的欲望。

在于连身上,命运的“红”与“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形成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体,而这也让于连的形象更丰富,更独特,更富于魅力。

此外,于连的个人命运与社会的抗争也体现了另外一种意义的“红”与“黑”的对抗,于连怀有一腔热血,敢作敢为,他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为了征服上流社会的女人,战胜她们的蔑视而投身于两段爱情中;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抗议他人对自己的侮辱而企图杀死德·雷纳夫人,他所有的所作所为都体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义,然而,于连始终是孤立的一个独立个体,他微薄的力量始终无法撼动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


浅析《红与黑》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结语

小说的结局提到于连拒绝了乞求赦免,甘愿赴死。第一次读这部小说时,我不懂于连为何放弃生的机会,但再次阅读后发现,这样的结局不仅再一次强化了于连的自我意识,也是于连这样一个有傲气的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正常结果。

作者司汤达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绝不会牺牲真实去制造一个虚假的幻象。他塑造的于连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形象,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是人的本性,是正常的社会存在的现象,谋求个人幸福更是每个人一生所求。

所以作者赞赏于连勇于为自己的幸福冲锋陷阵的作为,他也着重把《红与黑》这部作品献给少数幸福的人。他告诉读者说:“不想告诉人们怎样做,只想告诉人们什么才是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