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结构性存款能不能买,为什么?

枫夏4


结构性存款当然可以购买,只要保证是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都值得购买。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本金安全有保障,二是预期收益高于普通储蓄存款利率。

结构性存款本金安全有保障

结构性存款虽然有“存款”二字,但并非存款产品,实际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但是其内部结构是存款+期权(黄金等)的形式,都会将其归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类,同时会在中国理财网官网备案(如下图)。

我们都知道,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施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将于2020年彻底退出银行理财市场,意味着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不再被允许对客户承诺保本保收益。

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替代品,受到银行和储户的欢迎。

因为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需要计入表内账务,受存款保险保护,没有本金损失风险。虽然保本,但是不一定保收益。

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

一般根据各家银行官网公示的结构性存款信息,其预期收益率都远高出同期定期存款的利率。

以农行为例,其98天期的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3.55%以上,妥妥高于正常三个月期定期存款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公示的收益率仅为预期收益率,最终收益率取决于结构性存款中投资期权部分的收益率高低。比如3.55%的预期收益率,实际到期时收益率可能会低于该值。

但是总体来看,结构性存款作为银行吸出揽存,以及保本理财的替代品,在本金安全性上高于理财产品,在预期收益率上高于同期定期储蓄存款,只要确定是银行正规渠道发行的结构性存款,是值得购买的。


财富公元


90天4%的结构性存款,可以购买。随着2018年资产新规的出台,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保本理财日趋减少。虽然资产新规过渡期延至2020年底,但银行理财在悄然变革,结构性存款应运而生,结构性存款作为一种存款产品,既能保证本金安全,又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收益率,是可以购买的。

1、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个人结构性存款是指客户在自愿承担特定风险前提下,以客户资金为结构性存款本金,并在存款基础上嵌入一个或多个金融衍生工具,通过与利率、汇率、贵金属价格、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从而使存款人在承担了特定风险的条件下获得较高预期收益的存款产品。

换句话说,它就是“定期存款+期权”。由于是存款和衍生品的组合,使得结构性存款既有“存款收益”,又有“衍生品投资的想象空间”。

2、结构性存款产品要素

个人结构性存款的发行对象为个人, 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一般包括3个月、6个月、1年期等期限。投资起始金额一般为人民币1万元。募集期内可进行产品认购和撤销,成立日产品起息。 急需用钱时,一般可办理质押贷款或网银自助贷款。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存款利率。90天4%的收益率是不低的,可以办理。

3、结合性存款适合什么人群办理?

1)想获得高收益,有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又怕买错了会亏损的人

我们可以用结构性存款博取高收益。如果预测对了,有一个高的收益!万一“看走眼”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还会有一个保底的收益率,自己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既规避了风险,又满足了自己的投资乐趣。

2)原来买过保本保收益理财,现在想买高收益低风险产品的人

结构性存款虽然设置了收益上限,但同时帮助客户控制住了亏损的风险,不失为原来保本类理财产品的一个替代。

4、结构性存款安全吗 ?

结构性存款可保证本金安全。收益可攻可守,产品收益=承诺的固定收益+投资衍生品可能带来的额外高收益。在保证固定收益的前提下,博取额外收益。

小小意见,不甚成熟,还望见谅。

求关注,求关注哦。


河小葵话理财


结构性存款作为资管新规推出以后接替保本理财上场的新型保本理财,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可如果把结构性存款放到所有的理财产品里来进行对比的话,可能就并不一定那么值得购买。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结构性存款不只有保本

就目前来市面上的结构性存款几乎都是保本理财,但也有例外。要想知道这款结构性存款是不是保本就需要先了解一下这款产品的运作模式。

结构性存款的运作模式是拿出大部分的本金投资于传统的定期存款,少部分的本金投资于风险与收益均比较高的金融衍生品。结构性存款是否保本关键就看投资于传统定期存款的本息是否能够覆盖所有本金。结构性存款能获得的最高收益主要取决于金融衍生品的收益有多高。


这样来看的话,如果投资于传统定期存款的本金比较少,投资于金融衍生品的本金比较多,产品就会变成预期收益比较高的非保本产品。

承担着非保本理财的风险,却达不到一般非保本理财的收益是这类结构性存款的特点。从这点来说,不太值得购买。

二、保本理财不值得购买

很多人都说保本理财是介于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之间的理财产品。它的风险没有那么高,利息没有那么低,简直就是选择困难症(理财和定期)患者的福音。

我不这么认为,保本理财就像是ipadmini,介于大屏ipad和小屏手机之间的中和产品。既不能畅快的享受高收益带来的实惠感,也不能安稳的坐在家中坐享利息的足额兑付。

事实上现在有很多智能存款产品的利率和风险是要优于保本理财的。智能存款一方面是存款保本保息,一方面还能够拥有5%以上的利率。

三、结构性存款的天然缺点

结构性存款产品拥有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是结构性存款的天然缺点。

  1. 结构性存款在到期前是不能提前支取的,这也是常说的流动性比较差,一旦急需用钱只能干着急。
  2. 高收益需要触发一定的条件。现在的结构性存款写的预期收益率是需要触发一定的条件才能达到的,这就造成了预期收益率没有足够的参考性。
不能提前支取,高收益难触发是结构性存款不值得购买的第三个原因。

总结:

结构性存款在银行的销量很高,但我认为从风险和利率角度来说,它并不是最值得购买的理财产品。


结构性存款不一定保本增加了选错产品的风险,保本的结构性存款在利率上又竞争不过智能存款,以及结构性存款不能提前支取,高利率不容易触发等特点需要投资者在买之前要考虑清楚。


银行研究僧


结构性存款能不能买,为什么?

根据牛哥的经验来说,结构性存款可以购买,为什么牛哥这样说,等我给你介绍一下结构性存款的优点你就知道牛哥为什么这样说了,关于什么是”结构性存款“我看了一下回答,全部都是说什么是结构性存款的,牛哥在这里就不普及了,直接说说优点。

第一点:本金可保证

结构性存款本金按照储蓄存款业务管理,所以本金安全!

第二点:收益进可攻退可守

结构性存款收益 = 存款产生利息 + 存款利息投资衍生品的收益

在保证最低收益的前提下,博取额外收益。

第三点:期限灵活

结构性存款期限从3个月-1年不等,任君选择。

第四点:投资多样化

结构性存款不仅投资标的多(美元兑日元、欧元兑美元、挂钩黄金等),而且产品结构丰富(单边向上、单边项下、双边区间累计等),满足不同投资需求。

“结构性存款”的重点不在于“存款”,而在于“结构性”。它所附加的衍生产品的投资或选择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建议朋友们到研发能力强、产品类型丰富的大型银行购买。

我是趋势牛哥!打字不易,点个赞吧,欢迎评论说说你的看法。


趋势牛哥


结构性存款能不能买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这样认为,只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就可以购买,如果想要完全不程度风险的人还是不建议购买,还是把钱存银行为好,结构性存款并非属于银行存款业务,而是一种理财产品,希望大家要弄清楚这一点。所以我个人答案是对于90天利率4%的结构性存款只要稍微有风险能力的人都可以购买。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

结构性期存款其实也是一种收益增值的产品,结构性存款只要是与利率,汇率,以及存款业务等相结合的一种存款。而结构性存款是一种收益率比较高,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购买。

结构性存款的种类

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主要分为三大种类,分别为固定收益型结构性存款、保本型结构性存款,汇率区间型结构性存款等。

(1)固定收益型结构性存款

固定收益型结构性存款最大的特点类似存款一样,本金安全,收益率一般都是按季度支付,而且收益率是比较稳定。

(2)保本区间结构性存款

保本结构性存款其实就是一种本金安全,但是利息是浮动的,利息是根据伦敦银行同业拆房利率进与选定的存期,而银行在这区间给出一定的收益率,之后银行会参考伦敦银行同也拆放利率进行结算利息。

(3)汇率型结构性存款

汇率型结构性存款其实就是一种与汇率直接挂钩的,这种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参考值就是要根据汇率进行结算的一种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的三大特征

其实结构性存款也是有一定的特征,其中包括高收益,保本金,流动差等三大特征。

(1)高收益

结构性存款有一个特征是收益率比较高,但是这个高收益的前提之下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毕竟结构性存款以汇率进行挂钩的,正因为与外汇挂钩收益率才会比较高。

(2)保本金

保本金是结构性存款的最大特征,结构性存款的本金是绝对安全有保障的,但是真正不保的之时结构性存款的利息,结构性存款的利息出现高低差异而已。

(3)流动差

结构性存款流动差是最大缺点,类似银行的存款业务,这笔资金一般都是锁定的,而在锁定期间,结构性存款的资金是不能提前支取的。结构性存款值得买吗?

通过上面对于结构性存款的概念了解,结构性存款的种类以及特征,结构性存款是一种本金非常安全,而且收益率也是非常高的一种理财。但最大的缺点就是资金被锁定的,要比银行定期存款锁定更加严格,未到期是不能提前支取的,而银行定期存款是可以提前支取,而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利率结算。

可以根据结构性存款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类人来分析;如果考虑本金安全和追求高收益率的人,这类人还是非常值得购买结构性存款的,但如果资金要用的,就不建议购买结构性存款了,这就是我个人看法。


老金财经


目前我国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基本上都是100%保本的,所以从本金安全的角度上来看,是可以投资的。

但是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理论上具有不确定性,要看挂钩标的的表现。比如某银行的一款1年期结构性存款的利率显示是1.5%~3.75%,你可能拿到3.75%的高利率,也有可能拿到1.5%的低利率,还可能拿到这个区间的任何收益,具体要看挂钩的资产标的的期末观察日与期初观察日的市场表现,以及收益公式的确定。

  目前,商业银行中内部通常有两类结构性存款产品,一类称为假结构性存款,这类产品也是结构性的框架设计,只是挂钩标的实现最低收益的概率几乎为0,而实现最高收益的概率达到99%以上,所以这类产品就是套上结构性存款外衣的固定收益的产品;还有一类是真结构性存款,通常这类产品挂钩标的在期末观察日与期初观察日的表现很难预测,每一种情况都有发生的概率,所以投资者最终的收益不到期末,是无法预测的。

  从目前结构性存款的情况来看,如果利率上限在3.8%以内,那么拿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利率上限在4%以上,那么能不能拿到就难说了,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查看产品说明书,看收益实现的规则是怎样说明的。

  此外,结构性存款都是固定期限的,不能提前支取,不过好在期限不长,多在1年期以内,流动性不算太差。

  


民生私行财富经理张静


90天的利率4%,这个符合目前市场上的结构性存款的普遍利率水平,可以买。如下图所示,某银行的新客户及VIP客户130天的可以达到5%,而普通客户9个月的也可以达到4.8%;所以3个月的4%,并不算一个离奇的利率。

甚至不用结构性存款,就一个京东金融上的振兴存(定期存款)120天的(4个月)利率都可以达到4.8%,所以3个月4%的结构性存款并没有任何稀奇。

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如果对理财有所理解的人应该知道,今年的《资管新规》落地后,很多银行纷纷大力推出结构性存款来替代原来的保本理财产品。

结构性存款:简而言之,就是把存款和理财相结合,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定期(确保本金的安全性),少部分用于购买金融衍生品用于博取高息,当然金融衍生品可能存在全部亏损的可能,所以现在结构性存款的利率都用0%—**%表示(如上图的5%)

目前市面上的结构性存款,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保本型结构性存款(本金绝对安全),这个是主流产品,占绝对的比重;另一类是非保本型结构性存款(这类可能存在本金亏损0%-100%的可能性,关键看管理者投资的定期比重),这个是非主流产品,占据的比例极小。

至于保本型结构性存款与非保本型结构性存款的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下图,对此就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了解。

总结

购买前问下银行你所购买的这款是不是100%的保本型结构性存款,如果是的话,可以投的,毕竟本金无虞,而收益率大部分时候均可以按期实现。


鲤行者


先说答案,对大部分的客户来说都是可以购买的。

既然叫存款,那肯定是不能亏本的,亏本了就不叫存款了。买的时候银行就告诉您,结构性存款的利率是一个区间,比如[0.5%--5.5%],规范的银行还会让您看结构性存款的说明书,然后讲给您听,您存的钱绝大部分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极少部分投资于风险资产。分2-3种情形,不同的情形对应与上面说的那个利率区间,最坏的话利率0.5%,当然好的话利率5.5%。

那银行把您的钱拿来了,银行是如何运作的呢?其实方法很简单,把所有的钱投到一个可以稳定获得收益的地方,如您小资金买不到的国债、银行债等,这样资金到期后肯定会有利息收入的。投资之初银行就知道到期后会得多少利息,银行可以先把这个利息的部分或全部投资与期权、期货等风险资产(就是以小博大啦)。所以您就知道,最后您得到的利率高低,取决于银行拿了您多少百分比的利息去“赌”,假如把利息全部拿去“赌”了,可能到期后您获得的收益很高,也可能为0,这是极端情况,一般都会给您留点,比如上面的0.5%,无论怎样到期还有点收获。因此,只要是还有点风险承受能力的人,结构性存款都是能买的。


i爱理财


朋友们好!明确讲这个问题:可以买!重点是保本!

朋友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个产品!

一,与其他产品比安全性!结构性存款风险等级R1,确定保本!与储蓄同属谨慎型!而银行,保险,证券,证券,无论定期,还是滚动,风险等级均在R2及以上!即便货币式基金风险等级也在R2,风险远高于结构性存款!

二,其他产品比收益!一是高低,二是稳定性!9银行,保险等定期理财,通常年化在5%左右,但期限较长通常一年,甚至更长!货币基金目前2.5%至3.5,其他诸如国债,三年,3.8%周期过长…!比稳定性,结构性存款目前基本达到了预期收益!口碑良好!最重要的是通常有“保底”以最低保障1~3%收益!相当于最差给个高利息!

三,比灵活性!90天周期,灵活性高于普通定期理财,略低于开放式基金!

综合分析,90天4%的结构理财,可以买!有周期短,收益稳,保本,稳收益等优点!可以说是咱老百姓大欢迎的好产品!

祝朋友们,储蓄理财,稳健好收益!


理财迦


近期,关于结构性存款的话题很热,加强监管“假结构性存款“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也有很多人提出了疑问:”结构性存款究竟是个什么东东,能不能买?“。

一、 监管动向

近几天网上看到有某地方银保监局“叫停假结构性存款”的媒体报道,昨天(10月10日),该银保监局相关人士公开回应,该局在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有关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监管要求、督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该局未专门发过‘叫停假结构性存款’的文件。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9月份,北京银保监局印发了《关于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要求对目前辖内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存在主要的问题进行排查和整改。

2018年9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对银行理财业务提出了业务监管框架和管理规范,加强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监管能力。

该办法过渡期为施行之日起至2020年底, 过渡期内,各商业银行要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

过渡期结束之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本《办法》进行全面规范管理,商业银行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不符合《办法》规定的理财产品。

从地方监管部门近期的行动,可以看到地方监管机构已经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理财新规开始对“结构性存款“进行清理和整顿。

另外,加强结构性存款的管理,也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负债端出发,降低存款的利率,进而降低资产端的融资成本,减轻实体经济融资负担。

二、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在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中,对结构性存款的定义是这样的:

”所谓结构性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并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得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收益。“。

办法中的定义是专业性,不太容易懂。我们通俗的解释一下:

结构性存款,主语是“存款“,这个存款可以理解我们通常认知的存款。“结构化”是定语,这个定语决定了这个产品的特殊性,所谓结构,可以理解为组合,至少由两部分不同的内容组成。我们买了结构化存款这个产品,银行会把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传统存款,另一部分资金购买“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是一种特殊类别买卖的金融工具统称,衍生是基于原生的基础资产的,这些基础资产可以是商品、股票、债券、利率、汇率、指数等。由这些基础资产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就称之为金融衍生品, 常见的衍生工具类型有期货、期权、权证、远期合约、互换等。其价值也是由基础资产的价值衍生出来的,受其影响的。

三、结构性存款的本质是什么

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保本和非保本理财产品两类。保本理财产品如果挂钩了衍生产品,就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进行一样的管理。

保本理财由于不符合打破刚兑的监管要求,银行为了规避监管,于是就加大了结构性存款的营销力度,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

前几年,一些不具备衍生资质的中小银行,委托具备资质的大型银行代理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在产品结构中本质上未嵌入金融衍生品,而是通过行内利率传导变相达到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目前市场上不具备衍生品资质的农商行和城商行的结构性理财大约80%以上都是由大行代理包装为结构性理财。这种情况下,中小银行“借道“达成高息揽储的目标,而大型银行沦为通道机构。

通过以上分析,至少从目前来说,结构性存款从本质上还是一款理财产品。

四、 当前市场上结构性存款问题分析

1、产品设计问题

一些银行为结构性存款设定了远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水平的保底收益,构建狭窄的收益波动区间或将挂钩的衍生产品行权条件设置为几乎不可能触发事件,使得结构性存款从名义上的浮动收益产品变为事实上的固定收益产品,违背了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基础上获得相应收益的产品设计原则。

2、假结构

一些银行结构性存款中,未实际嵌入金融衍生产品,或者所嵌入金融衍生产品无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假结构”,事实上是一种变相高息揽储。

3、销售的问题

有些银行在销售结构性存款的时候,强化了 “刚兑”预期,弱化了风险提示。在产品说明书缺失介绍所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片面强调结构性存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使存款人对结构性存款挂钩衍生产品的交易实质和交易风险认识不到位。

五、 结构性存款可以买吗?

结构性存款不同于普通存款,由于挂钩了金融衍生品,其风险大于普通存款,其收益也比普通存款高一些。对于普通的投资者,由于缺乏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的专业知识,无法判断衍生品部分的投资收益波动带来的风险。也无法判断交易结构的真假,是否有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复杂的产品说明书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误区。

基于以上分析,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不建议购买“结构性存款“这类产品。对于一些专业的投资者,购买是没有问题的,本身这款产品风险并不大。

如果一定要买,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规模较大的银行购买,尽量不要选择一些中小银行。
  2. 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确定交易结构是否真实,如果交易结构层层嵌套,异常复杂,则放弃。
  3. 了解结构中存款和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比例及利率水平,充分认识该款产品的风险。
  4. 衍生产品部分的条款是否被设计为不可触发事件或一定触发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