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一区五县之河源

河源,又称“槎城”,广东省地级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

一区五县之河源

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河源市境内的客家文化。

一区五县之河源

东江自北向南流经河源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河源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河源市区三面环水,因而得名河源。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南赣巡抚王守仁(王阳明)率师平定现和平属浰源(浰头)、上陵等处农民起义,遂奏朝廷设和平县治。经核准割龙川县属和平,仁义、广三图(都)和河源县属惠化图以及江西龙南县邻界一里以内的地域,设立和平县。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属惠州府。

明崇祯七年(1634年),奉旨割惠州府和平县之惠化图、河源县之忠信图、长宁(新丰)县之长吉图,韶州府翁源县之东桃、银梅两铺(后称银梅图),置连平州。

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连平改州为县。

民国二年(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民国三年(1914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1988年1月7日,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和平县、紫金县、连平县。

1992年8月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1993年11月8日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驻仙塘木京。

一区五县之河源

全市总面积1.5642万平方千米,下辖源城区及龙川县、东源县、和平县、紫金县、连平县共一区五县,截至2018年末,常住人口309.39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