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徐渭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被人视为圣贤的人,他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也有着继承前人又不同前人的思想主张,他就是一代儒学大家王守仁。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 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在《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中,王阳明被冠以中国五百年来第一人,数千年第二人(与孔子并列),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阳明

一、王阳明的“家学”渊源,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创立阳明心学,挑战并打破宋明时期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为儒学思想的又一文化高峰。

《四库全书》中评论:“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为文主张直抒胸臆,不依傍古人,其文平易畅达,自成一格。《古文观止》收录了他的《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阳明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在从政、军旅、居家之时,都不忘兴学、讲学,由此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卓有成就的大教育家。

郭沫若说: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他在中国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王阳明身为文臣,资兼武略,治军严明,娴于韬略,能够统军征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曾仰慕地说:一生低首拜阳明。

他还主张恩信慰抚,重视战后重建,关注社会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表现出杰出的治政能力,也是位终身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杰出人物。

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蔡元培

阳明心学思想影响深远,是曾国藩、梁启超等许多名人的精神导师。 心学远播日本等国,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

阳明“心学”学说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的影响也很巨大。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二、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有人说,王阳明的一生似乎只有两件重要的事:

前半生寻找人生的理论支撑,后半生将这种理论支撑运用到实践中。

01. 终身立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阳明人生第一头等大事就是做圣贤。

十二岁,王守仁就读师塾。十三岁,母亲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

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一次与师塾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老师自信给出了无可辩驳的完美答案:“读书做官”。

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事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人这一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何处?其实那时王阳明的心中已经有了心学的种子:我只对自己的心俯首听命。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02.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阳明心学三大核心理论

王阳明精彩耀世的人生在于他经历了:

当众廷杖的耻辱、下狱等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横行的危险;荒山野岭的恐慌、门前冷落的孤寂、龙场悟道的心灵狂喜、狂喜之后的万般宁静。

这些人生经历让他领略了儒、释、道的精髓,也让他在各种思想的思索和追寻中,从未放弃做圣贤这个毕生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这些思想让他明白,要寻找一生的精神支撑,必须正视现实,正视己心。最终,他领悟到儒学是其追寻心灵平静的万流之源,从而在儒学基础上,开创了自己的学说——“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阳明故居

【1】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守仁格竹”

“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治学方法,熟读朱熹著作是深谙格物之道绕不过的一关。王阳明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他一边钻研朱熹理论,一边加以实践。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思考了七天七夜未得结果,人却大病一场。自此,他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王阳明能有惊骇天地的龙场悟道,全因为他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怀疑。

王阳明及时调转方向寻找出路,开始思考创立自己的阳明心学,这种开明心智的做法,是处在彷徨之中的王阳明所具有的智慧。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阳明洞

【2】 挫折中守住内心的光明

阉人刘瑾玩弄皇帝于股掌,朝中股肱之臣因直言敢谏相继被处以廷杖。在风口浪尖上,王阳明非但没有避而求生,反而迎难而上。结果,王阳明被廷杖被监禁,继而被放逐到贵州龙场驿站。

这就是王阳明坦荡勇敢的为人,但也是觉醒的代价。敢以铁肩担道义,为寻光明磊落行,是王阳明内心深处良知的呼唤。

有书记载,在王阳明前往贵州龙场中,途经福建福州,在鼓山的一座破败的寺庙中,王阳明遇到了一个重要的人,此人是二十年前在江西南昌提点他要回归儒学的那位道士。

道士提醒他龙场一行艰险万分,切勿受外界环境影响,要守住内心的光明,不畏浮云遮望眼。还要收敛光芒,意志坚定,在困难中坚持住,必有出头之日。这一番提醒唤醒了王阳明的信心。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于是,王阳明写下一首诗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龙场驿站环境恶劣,蛮风瘴气,虫蛇虎豹出入,居住者大都是少数民族。这一切,无不令人望而却步。

然而,既然人生注定有此磨难,面对艰险的环境, 王阳明开始了环境改造,用有限的医药知识去除瘴气,打造石门,保证人身安全,开垦荒地,满足基本饮食,以保证自己活下去。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为自己居住的山洞和窝棚,取了颇具雅趣和深意的“君子亭”,君子亭四周都是竹子,竹子中空而静,通而有节,有所持守,又懂变通,这是竹子的君子之风,也是王阳明借此进行的自我鞭策。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3】龙场悟道—“心即理”

清静而艰苦的龙场生活给王阳明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和反省的机会。

一天半夜,他忽然顿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意思是,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知道是非善恶,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凡是向外索求道理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心即理”,就是只要自己做内心的主人,做人做事首先叩问自己的良知,就没有做不好的人、做不成的事。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龙场在万山之中,王阳明默记《五经》要旨,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忖度程朱理学。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

这一改变,使他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发挥了独立思考,探索到人生解脱之路。

悟道之后的王阳明内外通透,不再为环境所困,而是更积极地适应环境。他与当地土著居民交往,万念俱灰间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

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了一条艰苦独特而又持有光明心的道路,从而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成为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

“龙场悟道”实际上是王阳明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重新解析,由此捕获了“心即理”的心学法则。

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倘若不经此“大彻大悟”,王学恐怕很难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龙场悟道

【4】南赣剿匪——“致良知”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辰濠发动叛乱。据说,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王琼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接到任务的王阳明丝毫没有怀疑自己平定匪患的能力,同时,他的良知告诉自己,平定匪患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是他义不容辞的事。

王阳明到了江西赣州,发现这些土匪头目都是侠肝义胆之人,无奈迫于生计,“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正如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王阳明平定匪患就属于这种情况。平定他们是王阳明作为大明官员所肩负的使命,使命完成即可,并不值得高兴。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南赣剿匪让王阳明声名鹊起,但也招来非议。不少人认为他动用兵器杀死土匪的做法有悖孔孟仁义之道,也与他所提倡的心学背道而驰。

对此,王阳明这样解释:“人人都有良知,盗贼也有。但他们的良知被欲望遮蔽太久,光靠理论灌输不可能被唤醒,非用强力不行。当强力也没用的时候,就只剩下消灭了”。

一个作恶的人并非心是恶的,而是被欲望驱使、被私利蒙蔽、被情绪驾驭,从而损物害人,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也不放过。对这样的人,除了消灭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在给弟子的信中说的话颇有深意:“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所谓山中贼就是指他所面对的土匪,心中贼无非就是人心之中的人欲。于是他叮嘱弟子们要全身心地“存天理灭人欲”,而他要以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江西的匪患问题。

南赣剿匪一事充分展现了王阳明心学的强大力量,一个人如果用心诚意,天下就没有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心即理”为体, 认为人心即是理,或者说心与万物一体。说到底“主观性”问题本来就该用主观去看。

“心即理”也是让人“致良知”,我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上呈现: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王阳明始终把“存天理,去人欲”作为他心学的终极目标,经历了张忠团伙处心积虑地谗诬构陷而能毫发无损后,王阳明的心学来了一次飞跃,这即是“致良知”的正式提出。

“致良知”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按王阳明的话说,由于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所以它就是天理,致我心的良知于万事万物上,万事万物就得到了天理,于是皆大欢喜。

要到心上去寻找一个天理,就是致良知,找到你自己的行为准则,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除恶,就能寻找到一个稳当快乐的地方。

张岱对王阳明的“致良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5】实践中的反复验证——“ 知行合一”

纵观王阳明的心学,最核心的还是“知行合一”,有本书这样说:

从空间看,“知行”是两道铁轨,不可分割;从时间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开始和终结,绝不能有始无终,更不能虎头蛇尾。

心学离不开实践,只有在现实的点滴生活中才能真正唤醒自己的良知,明白心学的真谛。

“知行合一”是为人所用,其实就是王阳明的实践论:认识须与行动结合起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今人……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的意思,而是指良知。

每个人的良知与生俱来,看到小孩受难,会动恻隐之心,见到父母受苦,心中痛苦万分。这份道德感和判断力绝非后天习得,而是先天就存在。

做圣贤的方法早在多年前已经被王阳明领悟,那就是致良知。

一件事摆在眼前,做与不做?如何做如何不做?都要听从良知的召唤。只要时刻遵循内心的良知,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就可以获得不动如山的心境和排忧解难的智慧,只要心里想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处就在于很多人知行不一,总是违背良知的教导。但是,外在环境再怎么复杂,我以良知一以贯之,就能制胜决断,了然于心。

王阳明的“心学”看重良知,更着重实践,每个人每件事都要做到“知行合一”。心学离不开实践,只有在现实的点滴生活中才能真正唤醒自己的良知,明白心学的真谛。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当一个人心如明镜时,他就要拿这面镜子照映世间万物,以此采取行动,此所谓“事上练”。

“事上练”是说,凡事从良知出发,去实践中锻炼。处于良知的行为就一定要做,反过来,所做的事一定都是出于良知。

王阳明说,他做学问,一生也只是为了一件事,就是致良知。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一步一步来。事情来的时候,尽我的良知来应对,事情没来的时候,也不要没事找事。

古典儒家有这样的说法“必有事焉”,在你心上,一定会不停地有事,而这个事就是在光明你的良知。静坐并光明自己的良知,这也是在事上磨炼。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实践

王阳明在心学中无法忽视内心良知所昭示的道理:“人不可与鸟兽同群,亲情乃人之常情,与生俱来,若能随意抛之,无异于泯灭良知”。

这种对良心的审视,按照良知为人处事,让他回到了儒学的轨道。细细观之,王阳明的心学其实是他晚年“知行合一”精神的延伸,上述两种心学的精髓无疑让“知行合一”达到了完整的统一 。

他让人们明白,拥有良知就能渐渐拥有光明者的胸襟,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真正感受到”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在任何时刻只要能坚持真理,依照是非善恶行事,就能做到于心无愧无悔。

张岱年:阳明宣扬‘知行合一’,强调躬行实践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6】余姚——“四句教”“光明心”

● 离开老家余姚前,王阳明对他有名的“四句教”进行了解释,所谓四句教指的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我们望着天空,没有目的,这是无善无恶,当一颗陨石从天坠落,正砸向一个熟睡的人时,我们的心会动起来,这叫意之动。动起来的意有两种,一种是善意,一种是恶意。把自己的恶意去掉,保存善念,去提醒那个将被砸到的人赶紧起身,这便是为善去恶,就是格物”。

这是王阳明第三次证道,前两次分别是在贵州龙场论证“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论证“致良知”,这一次是在浙江余姚论证“四句教”。而此时,王阳明早已是拖着病躯的病人了。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 王阳明晚年所作的诗歌《中秋》中有如下词句: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王阳明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思想,道出了良知人人皆有,但怎么做,最终还是要听从本心。遗言中的“此心”,指的就是良知。

“光明”指的就是良知的光辉。王阳明在晚年才开始提倡“致良知”说,这可以说是他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才悟出的智慧结晶。

在王阳明看来,无论圣人还是凡夫,无论贤士还是愚人,无论学者还是白丁,只要是人,心中皆有良知,这是永远不灭的光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只要在事事物物上都“致良知”,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听从良知的命令,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轻松克服,并且不会误入歧途。

王阳明的“良知”说振奋了弱者的心灵,给那些深陷权势和名利的漩涡而不能自拔,遭受现世重压而不能逃脱的世俗中人指出了一条正大光明、强而有力的快乐生存之路。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人之一生,乃心之一生,吾心光明,夫复何求”。最后的两句话,应该是王阳明悟到了人生的境界,无外就是内心光明,坦荡修为的结果。

王阳明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可见,心外无物,内心光明。

故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吾心自有一轮光明月,所有的理就在心上,无论生命的节奏动静如何,都不应失却本心,在动静间才能彰显自己的智慧。人就是按着心上的天理行事,人性本善,良知自成,心灵不受任何染污,良知自能致胜千里。

王阳明心学思想:用“致良知”揭开人性面纱,用“光明心”昭日月

三、结语

王阳明继承和发扬光大了中国儒学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杜维明

王阳明开创了心学,他心外无物、明辨善恶、事事讲求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使后人从中领悟很多人生的道理。他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了足以让所有人倾佩的人生价值,成为了一代圣人。

王阳明心学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简易明快的哲学之一。无论是思想还是语言的表达,都让人一目了然幡然顿悟。王阳明心学又是一门实用的哲学,它告诉了我们极易被我们忽略的真理,同时也为我们每个人规划出了一幅完美而直观的人生图画。王阳明心学给予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