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國學經典《曾子》名言100句,先賢智慧,一生受用

一、執政為民

1、得眾得國 失眾失國

【原文】

“《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禮記·大學》

【譯文】

《詩經》中說:“殷代沒失民眾時,行為也能配上帝。應以殷商為借鑑,獲得天命不容易。”這是說,得到民眾的就得到國家,失去民眾的就失去國家。

【啟示】

民眾是國家的根本。縱觀歷朝歷代,橫觀整個世界,國家的興亡,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都是民眾。“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道出了治國的基本規律,也體現了曾子的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都是與曾子的這一思想一脈相承的。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以民為本,更是根本。

國學經典《曾子》名言100句,先賢智慧,一生受用

2、大畏民志

【原文】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禮記·大學》

【譯文】

孔子說:“審理案件,我與別人一樣,分清是非曲直。不同的是希望訴訟的案件不再發生。”使隱瞞真實情況的人不能盡說狡辯的話,使民心民意得到尊重和敬服,這就叫做知道根本。

【啟示】

曾子把尊重敬服民心民意作為根本,道出了治國就要為民的本質要求。只有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才能真正做到執政為民。

3、好民之好,惡民之惡

【原文】

“《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禮記·大學》

【譯文】

《詩經》中說:“君子真快樂,愛民如父母。”百姓喜歡的就喜歡,百姓厭惡的就厭惡,這就是所說的百姓的父母。

【啟示】

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是社會制度下,喚出“愛民如父母的聲音”是多麼偉大啊。

4、言信乎群臣,澤施乎百姓

【原文】

“入是國也,言信乎群臣,則留可也;忠行乎群臣,則仕可也;澤施乎百姓,則安可也。” 《說苑·說叢》

【譯文】

來到這個國家,國君說話對群臣誠信,就可以留下;群臣做事對國君盡忠,就可以在這裡做官;恩澤能夠給予百姓,就可以在這裡安家。

【啟示】

曾子把施恩於民作為治國的最高等級看待,我們的人民政府更應該施恩於民,作為人民的公務員就應該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宗旨。

二、堅定志向

5、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原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

【譯文】

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不堅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而路途遙遠,把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奮鬥到死才罷休,不是很遙遠嗎?”

【啟示】

理想是前進的動力,意志是客服困難的法寶。曾子對有志之士提出兩條要求:一是要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以天下為己任;二是實現目標,對事業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種精神在歷史上曾經影響著一代一代仁人志士奮鬥不息,今天的公務員更應該具備這種精神。

6、大節不可奪

【原文】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論語·泰伯》

【譯文】

曾子說:“可以把幼小的君主託付給他,可以把一個國家的命運委託給他,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頭卻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是君子啊。”

【啟示】

君子就應該擔負起保衛國家治理國家建設國家的重任。曾子在這裡描繪出一個臨危受命,系國家安危於一身,處生死存亡關頭,安國家、保社稷,不為利害所動,不為威武所屈的君子形象。

7、明德新民 止於至善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禮記·大學》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發揚光明的品德,在於使民眾革舊圖新,在於達到最好的境界。

【啟示】

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是儒家規定的大學“三綱領”,也就是成年人學習進修的三個目標。“明德”是道德教育,“新民”是學習治理民眾的本領。“止於至善”是達到最好。“三綱領”對我們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8、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原文】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禮記·大學》

【譯文】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就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先修養好自身的品德;想先修養好自身的品德,就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端正好自己的心思,就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就先使自己獲得知識;使自己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窮究事物的原理。

【啟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代知識分子的進身步驟,人生追求。它體現的是目標、進取精神和社會責任,激勵著一代代仁人志士為之奮鬥,也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憂國憂民性格的形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不正是這種精神演化而來的嗎?

9、執仁立志

【原文】

“君子執仁立志,先行後言,千里之外皆為兄弟。苟是之不為,則雖汝親,庸孰能親汝乎!”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君子堅持仁愛,堅定志向,先做後說,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假如你不這樣做,那麼即使是你的親人,哪又有誰肯親近你呢!

【啟示】

從政者執仁立志就是有美德,人們就親近,千里之外都一樣!

三、調研決策

10、尊其所聞則高明,行其所聞則廣大

【原文】

“君子尊其所聞,則高明矣;行其所聞,則廣大矣。高明廣大,不在於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

【譯文】

君子重視信息,就能使德行高超明達;善於運用信息,就能使事業寬廣宏偉。德行的高超明達,事業的寬廣宏偉,不取決於別的,取決於意志的加強罷了。

【啟示】

“所聞”就是所掌握的信息。決策離不開信息。兩千多年前的曾子就看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不能不讓我們佩服;懂得運用信息,是曾子的又一高明之處。這這在今天更為重要。

11、格物致知

【原文】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禮記·大學》

【譯文】

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追究事物的原理。追究事物的原理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了知識後才能意念真誠,意念真誠後才能端正心思,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自己的品德,修養好自己的品德後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才能使天下太平。

【啟示】

通過實踐取得真知,是“格物致知”要告訴我們的真理。常說的實踐出真知,毛澤東說:“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也是這個道理。

12、思而後動,論而後行

【原文】

“君子慮勝氣,思而後動,論而後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思考問題要克服感情用事,考慮好再行動,論證後才去做。行動必須考慮符合計劃,符合計劃後必須考慮經得起檢驗,考慮經得起檢驗必須考慮到不會出現後悔的話,就可以說是謹慎了。

【啟示】

曾子為人們描繪出一條謹慎從事的路線圖,實際也是決策和執行決策的路線圖:行動前思考(思)、論證(論);行動中按計劃行事(思言之);行動後檢驗(思復之)、總結(思無悔言)。這五個步驟規定了實踐的全過程,與現代管理學的要求幾乎完全一致,是我們做事仍應遵循的規律。

1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禮記·大學》

【譯文】

世上萬物都有根本和枝節,世間萬事都有開始和結束,明白了他們的先後秩序,就接近事物的發展規律了。

【啟示】

世上萬事萬物都是有發生、發展、結束規律的,把握規律是為政治事的關鍵環節。

四、仁政德治

14、將說富貴,必勉於仁

【原文】

“君子將說富貴,必勉於仁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想要喜歡富貴,必須在仁德上下功夫。

【啟示】

在舊時代,取得富貴就要執政有功、事業有成。曾子告訴人們:做好官、執好政,必須致力於仁政。

15、國以義為利

【原文】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禮記·大學》

【譯文】

國家不應把財利作為根本利益,而應把仁義作為根本利益。

【啟示】

“以利為利”還是“以義為利”是一個價值觀問題。也是治國者的治國理念、治國原則問題。

16、天下以仁為尊

【原文】

“君子以仁為尊。天下之為富,何為富?則仁為富也。天下之為貴,何為貴?則仁為貴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認為仁德最為珍貴。富有天下四海之內叫做富有嗎?只有擁有仁德才叫富有。貴為帝王天子叫做尊貴嗎?只有擁有仁德才叫尊貴。

【啟示】

“仁和富貴”與“義和利”一樣,同是個價值觀問題。也是治國者的治國理念與原則問題。

17、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

【原文】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禮記·大學》

【譯文】

君子首先要慎重地修養德行,有了德行才會有民眾,有了民眾才會有國土,有了國土才會有財富,有了財富才會供給使用。

【啟示】

1 治國者以義為利並不是不要財,而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曾子在此為治國者指出了一條正確的取財之道;先要有德政,通過德政取得民眾和國土,再通過民眾和國土得到財富。也就是“德政——民眾——財富”三部曲。

18、安上治民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孝經·廣要道章》

【譯文】

曾子請教問題,孔子說:“安定國家,治理百姓,沒有比用禮更好的辦法。所謂禮,就是尊敬罷了!尊敬他的父親,做兒子的就高興;尊敬他的哥哥,做弟弟的就高興;尊敬他的君主,做臣下的就高興。尊敬一個人而千萬人高興,所尊敬的人少而感到高興的人多,這就是重要的道理。”

【啟示】

聖人把安定國家,治理百姓,作為治國的基本任務。

19、移風易俗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孝經·廣要道章》

【譯文】

曾子請教問題,孔子說:“教導百姓親愛,沒有比用孝更好的辦法;教導百姓禮貌順服,沒有比用悌(愛兄長)更好的辦法;轉變風俗習慣,沒有比用音樂更好的辦法;安定國家,治理百姓,沒有比用禮更好的辦法。”

【啟示】

曾子在這裡肯定了孝悌禮樂道德教化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移風易俗是我們至今仍然常用的一個成語。

20、教可化民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孝經·三才章》

【譯文】

先王看到教化可以轉變人心風俗,所以先做到廣泛地施愛,於是百姓沒有拋棄自己父母的;向他們宣揚道德和正義,於是百姓就喜歡依照道德和正義去做;先做到待人恭敬禮讓,於是百姓就不相互爭奪;用禮樂引導啟發他們,於是百姓就和睦相處;用事例告訴人們好壞的標準,於是百姓就知道哪些是該禁忌的。

【啟示】

教化德治是儒家的治國主張,“教可化民”非常精練地說出了注重教化的原因。對國民進行道德素質教育永遠是治國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21、善以為寶

【原文】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禮記·大學》

【譯文】

《尚書·康誥》中說:“天命不是永久的。”這是說,行善就會得到天命,不行善就會失去天命。《國語·楚語》中說:“楚國沒有什麼可以作為寶,只是把美德作為寶。”

【啟示】

善就是美德。孔子強調“為政以德”,用道德治理國家,從政者就要把美德作為寶。

五、敬業勤政

22、進則能達,退則能靜

【原文】

“君子進則能達,退則能靜。豈貴其能達哉,貴其有功也;豈貴其能靜哉,貴其能守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為官就能通達,退隱就能靜養。難道看重的他的通達嗎?看重的是他有功;難道是看重的他的靜養嗎?看重的是他能堅持操守。

【啟示】

“進則能達,退則能靜”是從政者的原則與要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退休不退志,保持本色。

23、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孝經·事君章》

【譯文】

曾子請教問題,孔子說:“君子奉事君主,做事就要考慮如何竭盡全力,事後就要考慮有沒有過錯怎樣彌補,奉行順從君主美好的言行,糾正制止君主的錯誤舉動,所以君臣上下的關係親密。”

【啟示】

這是從政者的做事原則。這裡的“事上”,不能單純理解為奉事君主,在“君王即國家”的時代,做官就是“事上”。這裡的“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與“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是一致的,事業與修身相結合。從政者不僅自己要“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對君主也不是一味順從,而是“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24、益上之譽,損下之憂

【原文】

“君子進則能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不得志,不安貴位,不博厚祿,負耜而行道,凍餓而守仁,則君子之義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做官就要給國家加添聲譽,並能減少百姓的憂愁。如果自己的意志得不到國君的理解,就不要安居高位,不去討取豐厚的俸祿。就是幹農活,當普通百姓,也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即使挨凍受餓也要堅持仁愛。這就是君子大義的表現。

【啟示】

這是對“進則能達,退則能靜”的進一步解釋。

25、食人之祿,憂人之事

【原文】

“食人之祿,則憂人之事。”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譯文】

接受人家的俸祿,就要為人家的事擔憂。

【啟示】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

26、晝則忘食,夜則忘寐

【原文】

“君子思仁義,晝則忘食,夜則忘寐,日旦就業,夕而自省,以役其身,亦可謂守業矣。”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思慕仁德和正義,白天從事事業忘記吃飯,晚上自我反省忘記睡眠,以此鍛鍊自身,就可說守住基業了。

【啟示】

這就是廢寢忘食成語的來源。曾子告訴人們,就要具有廢寢忘食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六、識人用賢

27、多知而擇,博學而算

【原文】

“君子多知而擇焉,博學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要能夠識別多種人並區別對待,能夠廣泛地學習並辯別好壞,多參與謀議並出言謹慎。

【啟示】

只有多瞭解人、能夠識別多種人,才能有選擇的因人因才而用。時至今日,“多知而擇”仍是選才用人的重要前提。

28、目者心之浮,言者行之指

【原文】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則播於外也。故曰:以其見者,佔其隱者。”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眼神是內心的浮現,言論是行動的表示,內心有活動,在外就有表現。所以說,通過顯現的,就能看到其隱蔽的。

【啟示】

曾子在這裡講的是觀察人、識別人的方法問題,觀察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就可以瞭解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9、聽其言,知其好 觀其悅,知其術

【原文】

聽其言,可以知其所好矣,觀說之流,可以知其術也;久而復之,可以知其信矣;觀其所親愛,可以知其人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聽了他說的話,就可以知道他的愛好;看他喜歡的什麼,就可以知道他的心術想法;長期考求他的言論,就可以知道他誠實不誠實;看他親近熱愛什麼樣的人,就可以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

【啟示】

見上條。

30、巧言令色,難於仁

【原文】

巧言令色,觸小行而篤,難於仁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用好話笑臉逢迎人,侷限於耍小聰明,很難達到仁的境界。

【啟示】

這樣的人往往會投領導所好,善於鑽營,是選拔任用特別要注意的。

31、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

【原文】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禮記·大學》

【譯文】

喜歡一個人又能知道他的缺點,憎惡一個人又能知道他的優點,這樣的人天下少有啊!所以有諺語說:“溺愛子女的人看不到他孩子的壞處,貪心的農夫看不到他莊稼的茂盛。”

【啟示】

感情不同往往影響著對人的看法。對親近的人常有所偏愛,因而看不到他的缺點,對憎惡的人常有所偏恨,因而看不到他的優點,因此對他們常不能公正對待。所以,從政者必須去掉偏心和偏見,全面看待每一個人,力爭做到對每一個人都客觀公正。特別要注意管好自己、親屬子女和身邊的人。

32、忠信得之,驕泰失之

【原文】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禮記·大學》

【譯文】

做國君有個大原則,忠厚誠實的人一定要得到他,驕橫放縱的人一定要丟棄他。

【啟示】

這裡講的是治國者的用人問題。曾子提出的用人路線在重德,用人唯賢,德才施用。曾子把它看作是“大道”,強調了它的重要性。

33、舉賢退惡

【原文】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禮記·大學》

【譯文】

發現賢人不能舉薦,或雖舉薦了卻不能讓他處在自己前面,這是怠慢;發現惡人不能斥退,或雖斥退了卻不能驅逐到遠方,這是過錯。

【啟示】

這裡講臣者薦才問題。特比提出要能把“賢”過自己的人舉薦到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上。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有慧眼,還要有博大的胸懷。這一點在今天也是難能可貴的。

七、理財用財

34、德本財末

【原文】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禮記·大學》

【譯文】

德行是根本,財富是末梢,如果把根本當成外在的東西而把枝末當成內在根本,那就是與百姓爭奪利益。

【啟示】

“德本財末”是個治國方略問題。

35、財聚民散,財散民聚

【原文】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禮記·大學》

【譯文】

治國者聚斂財富,民眾就會離散;治國者散財於民,民眾就會歸聚。

【啟示】

“財聚民散,財散民聚”是財富分配、治國方略,涉及國家大局。

36、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原文】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禮記·大學》

【譯文】

有仁德的人使用財富來完善自身品德,沒有仁德的人犧牲自身品德以求發財。

【啟示】

是仗義疏財還是巧取豪奪是兩種人格、兩種品德的鮮明對比,告誡人們要以義取財、以財修德。

37、悖入悖出

【原文】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禮記·大學》

【譯文】

對人說話不講道理,別人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回答;用不正當手段得到的財物,別人也會用不正常的手段拿走。

【啟示】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人們以理服人,取財有道。

38、生財有道 生之者眾,食之者寡 為之者疾,用之者舒

【原文】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禮記·大學》

【譯文】

生髮財富有個正確的方法,要使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財的勤奮,用財的節省,那麼財富就可以經常充足了。

【啟示】

此言很富有經濟學色彩,淺顯易懂而勿庸置疑。簡言之,就是開源節流,這仍是我們今天理財的原則。

39、高而不危,滿而不溢

【原文】

曾子有問,子曰:“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孝經·諸侯章》

【譯文】

曾子請教問題,孔子說:“處在上位而不放縱,地位高也不會出現危險;控制開支,節約費用,慎重地執行禮儀法度,財富充實也不會遺失。地位高卻不危險,是長久高貴的保證;財富充實卻不遺失,是長久富有的保證。

【啟示】

追求長久富貴是人之常情。怎樣長久富貴,此言道出了簡單而不易做到的方法:不驕奢淫逸,堅守制度,勤儉節約,這仍是我們今天應把握的方法。

40、貧不勝憂,富不勝樂

【原文】

“弟子不學古知之矣,貧者不勝其憂,富者不勝其樂。”

《博物志·雜說上》

【譯文】

我沒上學前就開始懂得這個道理了,貧窮的人禁不起憂患,富有的人禁不起享樂。

【啟示】

成由勤儉敗由奢,“富不勝樂”是人們應該常常記起的。

八、學習鍛鍊

41、不能則學,行則比賢

【原文】

“不能則學,疑則問,欲行則比賢,雖有險道,循行達矣。”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沒有才能就學,有疑難問題就問,想做事就仿照賢人,雖然有艱險的道路,按照這個方法去做,就沒有行不通的。

【啟示】

“不能則學,疑則問,行則比賢”,大概是古今學子最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也是孔子的“不恥下問”、“見賢思齊”思想的體現。如果按此堅持終生,就可以事事通達,無往而不勝。

42、攻惡求過 強所不能

【原文】

“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去私慾,從事於義,可謂學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祛除他的不好的方面,查找自己的過失,增強自己不具備的才能,去掉偏愛的慾望,見到適宜的事情就跟著去做,可稱得上好學了。

【啟示】

去除缺點,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去掉不切實際的慾望,見好人就學,是好學的標誌,也是德志全面發展的途徑,至今有用。

43、愛日以學,及時以行

【原文】

“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闢(避),易者弗從。”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要珍惜時間用於學習,學到的知識及時用於實踐,不迴避困難,不貪圖安逸。

【啟示】

四句話的學習要求,今天也不過時。

44、博學孱守

【原文】

“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要廣泛地學習知識並小心謹慎地去實踐它,少說話並堅定地去做,行動一定要在別人前面,說話一定要在別人後邊。

【啟示】

行動在前,說話在後,不僅是一個學習方法,也是為人處事之道。少說多做,也是今人做事的原則。

九、修身內省

45、修身為本

【原文】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禮記·大學》

【譯文】

上自天子下至普通百姓,都要以修身為做人的根本。如果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啟示】

曾子對修養提出了兩條原則,一是普遍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無一例外;二是修養的重要性,是齊家、治國的基礎。可見修養不是個人的事、小事,是大事、大家之事,國家之事。

46、修身正心

【原文】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為所忿 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禮記·大學》

【譯文】

所謂修養自身在於端正自己的心思,就是說,如果心有所憤怒,身就不能端正;心有所恐懼,身也不能端正;心有所偏愛,身也不能端正;心有所憂患,身也不能端正。

【啟示】

“正心”就是確立正確的人生座標、人生價值觀,以便在人生旅途中排解各種難題,譜寫人生樂章。

47、正心誠意

【原文】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禮記·大學》

【譯文】

想修養好自己的品德,就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端正好自己的心思,就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就先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窮究事物的原理。

【啟示】

“誠意”是意念真誠,做人真誠,做事真誠,這是待人處事最為重要最為寶貴的品德,直到今天市場經濟時代更有特殊意義,仍要誠信為本。

48、日三省身

【原文】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譯文】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竭盡全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了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啟示】

“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的修身名言,千古傳頌。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都對這種修身精神作了肯定。這種精神至今仍值得人們學習發揚。

國學經典《曾子》名言100句,先賢智慧,一生受用

49、日作夕省

【原文】

“唯義所在,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以正義為行為準則,白天從事事業,晚上自我反思,以這種態度堅持終身,就可稱得上守護基業了。

【啟示】

曾子的自我反省並不是唯心主義的閉門思過,而是把自我反省與實踐、事業緊密結合起來,以正義為準則,以守業為目的。

50、必慎其獨

【原文】

“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禮記·大學》

【譯文】

內心的真實情況,在外表上一定會有所顯露,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啟示】

慎其獨,就是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也要謹慎。如果說“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自我反省的最高功夫,那麼“必慎其獨”則是曾子謹慎處世的最高境界。慎其獨首先要真誠,做老實人,不造假;其次要有堅定的意志,一個人在沒別人監督的情況下,能夠自我約束,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規事,古今中外都是一道難題,這也就成了修養的最高境界,至今仍不失其實踐意義。

十、廉潔自律

51、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原文】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禮記·大學》

【譯文】

曾子說:“象十隻眼睛注視著自己,十隻手指點著自己,難道還不嚴厲嗎?”

【啟示】

執政者面對的是廣大民眾,一切所作所為,都在眾人的監督,不可不慎。

52、患難除之,財色遠之

【原文】

“君子患難除之,財色遠之,流言滅之。禍之所由生,自纖纖也,是故君子夙絕之。”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應懷著擔憂害怕的心情去修養自己,遠離財色,不說沒根據的話。這樣禍害所產生的機會,自然就很微小了。因此君子要早斷絕流言和財色。

【啟示】

身為政府官員,少不了各種誘惑。要做一個好官員,就要抵制誘惑。財色是最大的誘惑,應引起特別警惕。

53、懼之不恐,怒之不惛

【原文】

“臨懼之而觀其不恐也,怒之而觀其不惛也,喜之而觀其不誣也,近諸色而觀其不逾也,飲食之而觀其有常也,利之而觀其能讓也,居哀而觀其貞也,居約而觀其不營也,勤勞之而觀其不擾人也。”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面對恐嚇才能看出他心情的坦然,面對譴責才能看出他思緒的沉穩,快樂的時候才能看出他並不狂妄,接近美色才能看出他恪守禮法,吃喝的時候才能看出他講求綱常,面對利益才能看到他的禮讓,悲痛的時候才能看出他的堅貞,貧困的時候才能看出他不被金錢利祿所迷惑,辛苦勞作的時候才能看出他不被人所幹擾。

【啟示】

曾子所說君子保持清正廉潔,要經過九個關口的考驗,現實亦是如此。

54、近市無賈,在田無野

【原文】

“近市無賈,在田無野,行無據旅,苟若此,則夫杖可因篤焉。”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靠近集市而沒有存放貨物的棧房,在田野勞動沒有供休息的草廬,行走在路上沒有依託的客房,假如做到這樣,那麼持有的操守會更加堅定了。

【啟示】

自古道,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事實上只有保持兩袖清風,才能有一身正氣。

55、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

【原文】

曾子衣弊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曾子不受。反覆往,又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君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 《說苑·立節》

【譯文】

曾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在農田裡耕作,魯國國君派人去贈送給他采邑,曾子不接受。再次前往,還是不接受。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贈送的人往往害怕贈送人,贈送人往往對接受人表現出驕縱,即使國君贈送我采邑而對我不驕縱,我能不害怕嗎?”

【啟示】

這就是“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從政者就是要嚴格要求,不能隨便接受別人的饋贈,不然就很容易被拉下水。

56、見利思辱,見惡思詬

【原文】

“君子見利思辱,見惡思詬,嗜慾思恥,忿怒思患,君子終身守此戰戰也。”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見到利益就要想到由此而可能引起對名聲的損害,見到不好的事就要想到由此而可能帶來的指責,貪戀情慾就要想到由此可能產生的恥辱,生氣惱怒就要想到由此控制不住而可能發生的禍患,君子應終生為遵守好這一條而戰戰兢兢。

【啟示】

從四個方面警示人們,保持一身清正廉潔。

57、先諸己而後諸人

【原文】

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禮記·大學》)

【譯文】

君子必須自己有德行才能要求別人有德行,自己沒有過失才能去責備別人。自己不懷有推己及人的恕道卻勸告別人去實行恕道,那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

【啟示】

常言道,正人先正己,己不正不能證人,領導者必須先做出表率,群眾才會跟著做。

58、上老老而民興孝,上恤孤而民不倍

【原文】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xié)矩之道也。”

《禮記·大學》

【譯文】

所謂平定天下在於治理好國家,就是說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百姓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敬長輩,百姓就會尊重自己的兄長,在上位的人憐愛孤兒,百姓也會跟著去做。所以君子自有規範百姓行為的方法。

【啟示】

孔子多次強調治國者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十一、堅守氣節

59、視死如歸

【原文】

“富以苟不如貧以譽,生以辱不如死以榮。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視死若歸。”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以曲意奉迎得到的富貴不如貧窮有個好名聲,屈辱地活著不如光榮地死去。恥辱可以避開,就避開它算了,到了不可避開的時候,君子就要視死如歸。

【啟示】

大義凜然,視死如歸,錚錚之言,是古今志士仁人的座右銘。以死保節,不乏其人,千古流芳,骨氣、正氣是人們對付一切邪惡的法寶。

60、負耜而行道,凍餓而守仁

【原文】

“不得志,不安貴位,不博厚祿,負耜而行道,凍餓而守仁,則君子之義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實現,就不要安居高位,不去討取豐厚的俸祿,就是當普通百姓也要推行正確的主張,挨凍受餓也要堅持仁愛,這就是君子的義。

【啟示】

當人們不得志,生活貧困時也不要放棄自己的主張,而積極抵制之,這種操行在今天既然值得借鑑。

61、不假貴而取寵,不比譽而取食

【原文】

“君子不假貴而取寵,不比譽而取食,直行而取禮,比說而取友。”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不靠向地位高的人乞求而得到寵愛,不靠親近好名聲的人而求取俸祿,要靠走正道而獲得禮遇,要從相互喜愛的人中尋求朋友。

【啟示】

不攀龍附鳳,不依權附貴,才能保住氣節。

62、不宛言取富,不屈行取位

【原文】

“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君子說話做事都要正直,不靠花言巧語求取財富,不靠卑躬屈膝求取祿位。

【啟示】

講氣節就要正直,說話正直,做事也要正直,如果靠花言巧語或不正當的行為取得財富或官位,那隻能算小人而不是君子。

63、不諂富貴,不乘貧賤

【原文】

“君子不諂富貴以為己說,不乘貧賤以居己尊。”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下》

【譯文】

君子不靠向富貴的人諂媚來謀求自己的歡樂,不靠欺凌貧賤的人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啟示】

對富貴的人不乞求,對貧困的人不欺凌,保持一顆平常心是非常可貴的。

64、彼富吾仁,吾何慊乎

【原文】

“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 《孟子·公孫丑下》

【譯文】

晉國和楚國的財富,我們趕不上。但他有他的財富,我有我的仁德;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道義,我有什麼感到不足呢?

【啟示】

此話顯示出曾子高尚的思想境界。曾子以仁、義為立身標準,富貴與仁義相比,再高也高不過仁義。

65、自反而縮,萬敵敢往

【原文】

“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

我曾聽孔子說過什麼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義不在自己一方,即使對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嚇他們;自我反省,正義在自己一方,即使對方有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

【啟示】

正義和勇氣相結合才是真正的勇敢。

十二、錯而能改

66、太上不生惡,其下而能改

【原文】

“太上不生惡,其次而能夙絕之也,其下復而能改也。”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首先不做壞事,這是最主要的,其次能及早與壞事斷絕,再次是做錯事能夠改正。

【啟示】

反省、實踐、改過相結合是曾子提倡的自我反省的主要特色。

67、過而能改,行而能遂

【原文】

“過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恥也;慕善人而不與焉,辱也;弗知則不問焉,固也;說而不能,窮也;喜怒異慮,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誣也;非其事而居之,矯也;道言而飾其辭,虛也;無益而食厚祿,竊也;好道煩言,亂也;殺人而不戚焉,賊也。”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有錯不能改是懈怠的表現;做事半途而廢應感到羞愧;羨慕好人而不去結交,是甘願辱沒自己;不知道還不問,是固執行為;解說事理不能服人是自己知識貧乏;喜怒無常那是迷亂;說到不做那是欺騙;不是自己做的事而據為己有,那是狡詐;拿道聽途說的話來文飾自己的言論,那是內心空虛;對人沒有益處而領取豐厚的待遇,如同盜竊;好說繁瑣的話是製造混亂;對殺人也不憂傷那是太狠毒了。

【啟示】

曾子從反面說明 “有過而不能改”的危害。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有錯改過之後,照樣可以成為有用人才。

68、愛之也深,更之也速

【原文】

“……故君子服過也,非徒飾其辭而已。誠發乎中心,形乎容貌,其愛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兔惟恐不逮,故有進業無退功。” 《中論·貴驗》

【譯文】

君子糾正過錯,不僅僅改正的話說得好就算完結。要真誠地發自內心,表現於容貌,他愛自己越深,他更改的也越快,就象追趕野兔一樣只怕趕不上,因為這樣做只能推進事業不會減退功力。

【啟示】

曾子誠心告誡要用愛自己的心去改正錯誤,愛自己越深,更改過錯就應該越堅決越快,才能使自己事業有成。

69、朝過夕改

【原文】

“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成人之美,存往者,在來者,朝有過夕改則與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不事先認為人家不好,不用不信任的眼光猜忌人,不宣揚別人的過失,併成全人家的好事,體恤以往的過錯,察看以後的行動,早晨有過錯晚上改正就要讚許,晚上有過錯早晨改正同樣應該讚許。

【啟示】

寬人律己是曾子對人對己的一個處事態度,也是一個人修養的標誌與原則,至今可用。

十三、以善待人

70、人非人不濟,水非水不流

【原文】

“人之相與也,譬如舟車然,相濟達也。己先則援之,彼先則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人們相互共事,就象行船駛車那樣,相互幫助才能通達。自己在前就拉,別人在前就推。所以人沒有別人的幫助就不能成功,馬離開馬群就不奔馳,土堆不增添新土就不再增高,水不增加新水就不會流動。

【啟示】

世界萬物是相互依存的,人類社會也是在相互依存中發展起來的,人們之間就是要相互友愛、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就是“相濟達”的道理,也是和諧之道。

71、樂人之善

【原文】

“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己雖不能,亦不以援人。”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自己好,也喜歡別人好;自己有才能,也喜歡別人有才能;即使有的事自己沒有做好,也不要牽連別人。

【啟示】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仁”:自己好,也希望別人好;自己不喜歡的,也不強加給別人。“仁者,愛人”,這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72、成人之美

【原文】

“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成人之美。”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不事先認為人家不好,不用不信任的眼光猜忌人,不宣揚別人的過失,併成全人家的好事。”

【啟示】

以愛心、善心待人,是儒家所主張的為人之道。

73、愛人以德

【原文】

“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

《禮記·檀弓上》

【譯文】

“你愛我還不如那個童子。君子愛人是要成全別人的美德,小人愛人是無原則的寬容。我還有什麼要求呢?我能夠合乎規矩地死去,也就夠了。

【啟示】

這是曾子臨終對兒子說的話。愛人也要有原則,不能一味地什麼都愛,要以德愛人,真正愛一個人就不能對他的錯誤姑息遷就。

74、遠者以貌,近者以情

【原文】

“宮中雍雍,外焉肅肅,兄弟憘憘,朋友切切,遠者以貌,近者以情。”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對待家庭的人和睦,對待外人恭敬,對兄弟和順,對朋友親切,對疏遠的人禮貌相待,對親近的人待之以真誠。

【啟示】

人們如何和諧的相處?曾子以極其簡短的語言說出了對不同的交往中應持的態度。突出了和順、親切、禮貌、真誠,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仍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75、孝老慈幼,友少惠賤

【原文】

“夫禮,貴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賤者惠焉。此禮也,行之則行也,立之則義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禮是尊敬地位高的人,孝敬老年人,慈愛年幼的人,友愛年齡小的人,施恩於貧賤的人。這樣的禮,做到了就是有德行,樹立於天下就是正義。

【啟示】

在這裡曾子講了什麼是“禮”。改禮儀制度為禮貌待人。正是由於曾子發軔的這一改造,“禮”才成為後世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十四、文明交友

76、久入蘭室,不聞其香

【原文】

“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遊,貸乎如入鮑魚之次,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

【譯文】

與君子交往,芳香就好象進了存放蘭芷的房間,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的香味了,這是與它同化了;與沒有德行的人交往,腥臭就好象走進存放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的臭味了,這同樣是與它同化了。因此,君子要慎重地選擇他去生活的地方。

【啟示】

曾子這段話告訴人們,交友是要有選擇的,而且非常重要。有些人走上邪道上去就是交友不慎。

77、不仁其人,雖獨弗親

【原文】

吾不仁其人,雖獨也,吾弗親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

【譯文】

面對沒有仁愛之心的人,即使沒有朋友,我也不親近他。

【啟示】

這是一個交友原則問題,

78、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原文】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譯文】

“君子要用文明的方式聚會朋友,憑藉朋友輔助自己修養仁德。

【啟示】

交朋友是古今人們生活中的組成部分。曾子在這裡提出了交友的目的、要求,特別把交友與學習修身結合起來,作為學習修身的一條途徑,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79、同遊不愛,吾必不仁

【原文】

同遊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見敬者,吾必不長也;臨財而不見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hé)怨人!

(《荀子·法行》)

【譯文】

與朋友在一起而不被喜愛,一定是自己不夠仁愛;與人交往而不被尊敬,一定是自己沒有敬重別人;面臨財物而不被信任,一定是自己沒有信任別人。這三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為什麼埋怨別人呢?

【啟示】

交友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同時也是對自身素質優劣的檢驗。

80、狎甚則相簡,莊甚則不親

【原文】

“狎甚則相簡也,莊甚則不親。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歡,莊足以成禮而已。” 《說苑·致思》

【譯文】

過於親近就會相互怠慢,過於莊重就會不親近。因此,親近能夠使結交得到歡心,莊重能夠成就禮儀,就可以了。

【啟示】

曾子在這裡提出交友“度”的問題,應把握好“狎”與“莊”之間的度,不能過也不能不及。

十五、正言端行

81、微言篤行 行必先人,言必後人

【原文】

“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君子終身守此悒悒。”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要廣泛地學習知識並小心謹慎地去實踐它,少說並堅定地去做,行動一定要在別人前面,說話一定要在別人後邊,君子應終生為遵守好這一條而憂慮。

【啟示】

曾子關於言與行關係的論述比較多,這裡他談到了兩個方面:一是少說多做;二是與人共事,先做後說。

82、恭而不難,安而不舒

【原文】

“君子恭而不難,安而不舒,遜而不諂,寬而不縱,惠而不儉,直而不徑,亦可謂知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謹守其職卻不嫌勞苦,環境安適卻不懈怠,待人謙遜卻不獻媚,寬厚卻不放縱,給人好處並不吝嗇,正直而不求捷徑,就可以說是懂道理了。

【啟示】

這是講為人處事的態度,特別是從政者應持的態度。做事盡職盡責,待人謙虛寬厚,給人好處不吝嗇。

83、不唱流言,不陳其能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

【原文】

“君子不唱流言,不折辭,不陳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親人必有方。”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不倡導無根據的言論,不反駁別人的批評,不宣揚自己的才能。說話一定要有根據,行動一定要有準則,親近人一定要有道理。

【啟示】

儒家看來,君子說話待人應注重三點:一是說真話、實話、有根據的話;二是說好話、有益的話、不惹事非的話;三是做事待人不能隨意而為,應有一定準則。

84、花繁實寡,多言行寡

【原文】

“夫華繁而實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

【譯文】

開花多結果少,這是大自然中常有的現象;說的多做的少,這在人類中也是常有的現象。

【啟示】

告誡人們少說空話、大話、假話,多幹好事、實事,少擺花架子。

85、眾信弗主,靈言弗與

【原文】

“眾信弗主,靈言弗與,人言不信不和。”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眾人都相信的話也不可以作為根據,對說到做不到的話不要理會,別人的話不真實就不要應和。

【啟示】

曾子要人們敢於堅持真理,敢於堅持實事求是。

86、亂言弗殖,神言弗致

【原文】

“君子亂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遠日益雲。”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不說不符合章法的話,不傳播神怪之類的話,真理的宗旨深遠,需要不斷有所增益。

【啟示】

君子要言之有理,說之有據,探索真理嚴肅認真。

87、行無求數有名,事無求數有成

【原文】

“行無求數有名,事無求數有成。身言之,後人揚之;身行之,後人秉之。君子終身守此憚憚。”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道理不求過快弄明,做事不求過快成功。自己說的話,要能夠得到後人的讚揚;自己做的事,要能夠成為後人的榜樣。君子要終生誠實地堅守這一點。

【啟示】

說話不要言過其辭,做事不急於求成,這是曾子提出的兩條原則。現實生活中,誇大其辭,急於求成,操之過急,這方面的教訓太多了。

88、動容正色

【原文】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信矣。” 《論語·泰伯》

【譯文】

君子應該重視的道理有三個方面:嚴肅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別人的粗暴輕慢;端正自己的表情,就接近於誠實守信;說話注重用詞和口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悖理。

【啟示】

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是曾子提出的三條行為規範,也是以個外在形象問題。曾子十分強調內在修養,但也注重外在形象,其實外在行為規範也是內在修養的一個方面。人的素質往往通過外在形象表現出來。

十六、謙虛謹慎

89、博學能讓

【原文】

“君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患其無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貴其能讓也。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既然學習了,就擔心學的不夠寬廣;學的知識既然寬廣了,就擔心對這些知識不能夠溫習;就是對這些知識溫習了,擔心的是不能夠理解;就是對這些知識理解了,擔心的是不能夠把它們用於實踐;就是能夠用於實踐了,可貴的是能夠謙讓。君子的學習能夠做到這五點就可以了。

【啟示】

曾子把學習分為遞進的五個層次,即博學、溫習、理解、實踐、謙讓。只要把握住這五點,就能達到學習的目標,有所成就。這五點對今人學習依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90、深藏若虛 盛教如無

【原文】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有盛教如無。”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善於做生意的人不輕易讓人看到他的寶貨,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但不輕易表現自己。

【啟示】

“盛教如無”是有學識人的修養與胸懷,與大智若愚異曲同工,只有謙虛好學的人才能達到。

91、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原文】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論語·泰伯》

【譯文】

曾子患了病,召集學生們到身邊,對他們說:“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詩經》中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從今以後,我知道我的身體不會再受到損傷了!學生們!”曾子讓學生們看看自己的手腳完好,說明自己一生小心謹慎。

【啟示】

謹慎從事是曾子另一重要修身方法。曾子臨終前讓弟子們看看自己的手腳完好,說明自己一生小心謹慎,用現身說法教育弟子。好象站在深淵的邊沿,好象在薄冰上行走,那需要何等的小心謹慎啊!做到此,一定會很少出現差錯了。

92、犯而不校

【原文】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論語·泰伯》

【譯文】

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能力象沒有能力一樣,知識充實象空無所有一樣;別人侵犯他,他不計較。從前我的一位朋友就做到了這樣啊。”

【啟示】

有人說這是曾子對顏回的稱讚,勾畫除了一個真正謙虛謹慎者在待人上的博大胸懷。

93、先憂後樂

【原文】

“居上位而不淫,臨事而慄者,鮮不濟矣。先憂事者後樂事,先樂事者後憂事。”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居於高位而做事不過分,遇事而謹慎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

先愁於事的後安幹事,先安於事的後愁於事。

【啟示】

先憂後樂是一個辯證關係。曾子在這裡說的是對事,宋代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用以對人,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著名詩句。兩個“先憂後樂”都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不同的是,前者還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後者則對人民有著高度的同情心。兩個“先憂後樂”都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國學經典《曾子》名言100句,先賢智慧,一生受用

94、官怠於宦成,禍生於懈惰 慎終如始

【原文】

“……君子苟能無以利害身,則辱安從至乎?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禍生於懈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

《說苑·敬慎》

【譯文】

君子假如不以利害身,那麼恥辱怎麼會到自己身上呢?官員鬆懈在官職成就的時候,病情加重在稍微好轉的時候,禍害發生在懈惰的時候,孝順減退在有妻子兒女的時候。考察這四個方面,多麼需要象開始一樣慎重到終結。

【啟示】

人越是在有成就的時候或做事順利的時候越容易放鬆警惕,也恰恰此時最容易出現問題。因此,任何時候都要謹慎,越是有成就或做事順利的時候越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善始善終。

95、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戰戰

【原文】

“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戰戰,亦殆免於罪矣。”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譯文】

君子說話要直言耿耿,做事要小心謹慎,這樣大概就會避免過錯了。

【啟示】

曾子以鄂鄂、戰戰形象的語言再次強調了說話正直、做事謹慎的重要性。

96、出爾反爾

【原文】

“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

曾子說:“警惕啊,警惕!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將怎樣回報你。”

【啟示】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就是我們常說的“你不仁,我不義”,“一報還一報”,近似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意思。其實,不仁、不義都是不對的,怨怨相報何時了,只會矛盾越鬧越大,危及社會的和諧。因而要“戒之,戒之”。後來,出爾反爾演變成成語,則成了言行前後矛盾,反覆無常的意思了。

十七、保護生態

97、陰陽神靈,品物之本

【原文】

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者,品物之本也,而禮樂仁義之祖也,而善否治亂所興作也。陰陽之氣各靜其所,則靜矣,偏則風,俱則雷,交則電,亂則霧,和則雨。陽氣勝則散為雨露,陰氣勝則凝為霜雪。陽之專氣為雹,陰之專氣為霰,霰雹者,一氣之化也。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譯文】

陽的精氣叫做神,陰的精氣叫做靈。神靈是人類和萬物的根本,禮樂仁義由此發端,社會的安定與動亂也由此而產生。陰氣和陽氣平靜地在各自的位置上,就平靜,一方偏強就會颳風,雙方都強就會打雷,二者交會過急就有閃電,陰陽職能發生錯亂就會起霧,雙方和諧相會就會下雨。陽氣勝過陰氣就散為雨露,陰氣勝過陽氣就凝結成霜雪。陽氣單獨在雨就會轉為冰雹,陰氣單獨在雨就會轉為霰粒,霰粒和冰雹,是單獨一氣化生的。

【啟示】

曾子提出,陰陽二氣的精華是世上萬事萬物的根本,這就否定了上帝造世說。曾子也談神靈,但把陽氣的精華稱為“神”,陰氣的精華稱為“靈”。這在當時都是非常先進的思想。曾子還詳細介紹了各種自然現象是如何由陰陽二氣變化所引起的,給人以十分可信的形象。

98、人為倮生,陰陽之精

【原文】

毛蟲毛而後生,羽蟲羽而後生,毛羽之蟲,陽氣之所生也。介蟲介而後生,鱗蟲鱗而後生,介鱗之蟲,陰氣之所生也。唯人為倮匈而後生也,陰陽之精也。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倮蟲之精者曰聖人。龍非風不舉,龜非火不兆,此皆陰陽之際也。茲四者,所以役於聖人也。是故聖人為天地主,為山川主,為鬼神主,為宗廟主。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譯文】

獸類動物長毛以後才能生存,鳥類動物長全羽毛以後才能生存,獸類和鳥類動物是陽氣所化生的。龜科動物長有甲殼以後才能生存,魚龍一類動物長滿鱗片以後才能生存,龜和魚龍一類動物是陰氣所化生的。只有人沒有毛、羽、鱗、甲就能生存,人是陰陽兩氣的精華。獸類的精華是麒麟,鳥類的精華是鳳凰,龜科動物的精華是龜,魚龍類動物的精華是龍,人類的精華是聖人。龍不借助風力就不能騰空,龜甲不用火燒灼就顯示不出卜兆,這都需要陰氣和陽氣的交合。麟、鳳、龜、龍這四種動物,之所以都被聖人所役使,是因為聖人是天地的主管人,是山川的主管人,是四方百物的主管人,是宗廟的主管人。

【啟示】

曾子在闡述世間各種生物都分別是陰氣和陽氣所化生之後,講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他認為人是陰陽二氣的精華,聖人又是人中的精華。因此,聖人是天地間的主人。禮樂仁義都是聖人依據自然規律制定的。這就使孔子的學說與自然天道觀有機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捍衛了孔子的學說,大大擴展了儒家學派的理論陣地。

99、草木以時伐,禽獸以時殺

【原文】

“草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 《大戴禮記·曾子大孝》

【譯文】

草木要依照時節砍伐,禽獸要依照時節宰殺。孔子說:“砍伐一棵樹木,宰殺一隻禽獸,不依照時節,就要擔負和不孝一樣的惡名。”

【啟示】

中國傳統的哲學觀念是天人合一的,人與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人能改造自然,但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能破壞生態平衡;反之,人類就會受到懲罰。“草木以時伐,禽獸以時殺”,就是說的這個道理。這與我們今天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是一致的。

100、白沙在泥,與之皆黑

【原文】

“殺六畜不當,及親,吾信之矣;使民不時,失國,吾信之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譯文】

宰殺家畜不適當,會涉及到父母,我相信;役使民眾不合時令,會失去國家,我相信。蓬草生長在麻地裡,不用扶自直;白沙放在黑泥裡,與泥一樣都是黑的。

【啟示】

此言進一步說明,不僅人與自然界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人與人之間也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生物與生物之間也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自然界間的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人們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圖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