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汉惠帝刘盈生有六个儿子,为何死后皇位被自己的弟弟继承?你怎么看?

qwewzw


首先声明一点,汉惠帝刘盈死后,继承他皇位的并不是他弟弟,而是他的“儿子”。

刘盈的弟弟刘恒,即汉文帝继承皇位时,可是经历了极为复杂的过程。

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所生的儿子,封建正统所认定的嫡长子,早在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年仅六岁时被立为王太子,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后被封为皇太子。

其实,刘邦对这个有些懦弱的儿子并不是很喜欢,并一度想要改立钟爱的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因种种原因而未能成行。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去世,年仅十六岁的刘盈继承皇位,是为汉惠帝,即西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刘盈在位期间,任用曹参为丞相,继续遵循前任丞相萧何所制定的政策制度,在史称为“萧规曹随”的效应下,西汉社会呈现出一片经济繁荣的景象。

然而,当时西汉王朝的政权几乎把持在吕后的手中,刘盈难以有效发挥,外加上对生母吕后所作所为的诸多不满,刘盈过得极为压抑,抑郁寡欢下,借助酒色麻痹自己,只是在位七年,就去世了。

刘盈的皇后为鲁元公主(吕后的女儿)的女儿即他的外甥女张氏,两人未能生有子女,倒是宫中相传,刘盈与宫女生下了六个儿子:刘恭、刘疆、刘不疑、刘弘、刘朝、刘武。

因为张氏没有生育,吕后毒死刘恭生母,将刘恭抱来,谎称是张氏的儿子,并立其为皇太子。刘盈死后,年幼的刘恭继承皇位,成为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史称为“前少帝”。

当然地,刘恭虽然继位,政权依然掌控在吕后手中。

刘恭渐渐长大后,渐渐知道自己的身世,并获悉自己生母为吕后所害,扬言要报仇。吕后得知后,就把刘恭暗地里给解决掉了。

刘恭死后,吕后又扶立了刘盈的另外一个儿子常山王(恒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刘弘,史称后少帝。

这也西汉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没有什么作为,在吕后安排下娶了吕禄的女儿为皇后,名义上是执政者,实际上又是吕后手中的一个傀儡。

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逝世,周勃、陈平等人发动政变,将吕氏家族势力铲除干净,代王刘恒被迎立为新皇帝同时,刘弘被政变者们认定为不是刘盈的亲生子,连同他的其他四个也被认定为不是刘盈亲生子的兄弟刘疆、刘不疑、刘朝、刘武,一起被诛杀。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生母为薄姬,先前被封为代王,在封地治理上还颇有成就,更主要的他以宽厚仁慈为名,因而发动政变的大臣们选中了他,继承皇位。

刘恒起初对天上掉下的这块大馅饼还有些犹豫,怕是中了圈套,后经下属中尉宋昌的提醒,步步为营之中,来到京城继承了帝位,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在皇帝位置上,算是有作为的一个,他与儿子汉景帝刘启的统治时期史书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夜狼文史工作室


\t从汉朝的历史来看,汉惠帝刘盈死了以后,下一任皇帝便是汉文帝刘恒了。其实我们不知道是,汉文帝刘恒前面,还有两个小皇帝,分别是刘恭和刘弘。

\t汉惠帝死后,吕后扶植她的孙子刘恭为帝。

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将汉惠帝刘盈给活活吓死了。汉惠帝死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吕后的大位难以保全了,因为汉惠帝是她儿子,甘心做她的傀儡,而其他人做了皇帝,她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所以吕后立刻将刘恭扶植成为了皇帝,史称前少帝。

刘恭做皇帝其实也挺好,因为他岁数小,比较好控制。刘恭本人又是吕后的亲孙子,自然是带着血缘关系的。但是吕后为了让刘恭的出身名正言顺,索性毒死了他的生母,将他过继给了汉惠帝的皇后张嫣。

\t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卷中,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见。---《史记》

\t刘恭得知这件事以后,非常愤怒,扬言等他长大了一定要为自己的母亲报仇。他的母亲是一位宫女,等于他是汉惠帝庶出的孩子。皇后张嫣是汉惠帝的亲外甥女,汉惠帝不忍心下手,所以张嫣一辈子都是处子之身。

刘恭年纪轻轻就敢如此妄言,这让吕后心里很不爽,所以刘恭遭到了吕后的囚禁,没多久就被杀害了。但是刘恭的的确确是汉朝第三任皇帝,在位时间四年。

\t刘恭死后,吕后找来了汉惠帝另一个儿子刘弘继任皇位。

汉惠帝的嫡子刘恭死了以后,吕后再次陷入了焦虑,因为她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人选继任皇位才行。所以吕后找来了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弘,这个时候就不管长幼有序了,刘弘是汉惠帝的第四个儿子,因为年纪小好控制,所以被吕后扶植为皇帝。

刘弘上台以后,吕后为了巩固吕家的力量,所以将自己侄子赵王吕禄的女儿嫁给了刘弘,成为了刘弘的皇后,俩小屁孩儿就这么成亲了。

\t不过刘弘运气不太好的是,吕后在他做第五年皇帝的时候,去世了。这么大一个靠山去世以后,汉朝的那些大臣们便发动了政变。

他们扬言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儿子,所以将刘弘废除,此外大肆诛杀吕家的党羽。最终将吕家势力从朝堂中全部铲除,刘弘不久以后,也遭到了杀害。不过他是汉朝第四位皇帝是无疑的,被称之为后少帝,在位时间五年。

\t汉惠帝所有的儿子都遭到诛杀,这是灭吕家势力最无奈的办法。

汉惠帝一共生了七个儿子,没有一个是跟皇后张嫣生的。这七个儿子当中刘恭被吕后害死了,淮南怀王刘强、常山王刘不疑也早早去世了。所以剩下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当中刘弘做了皇帝又被废掉了。剩下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梁王刘太,淮南王刘武,常山王刘朝。这三个儿子无一幸免,都被诛杀。

\t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谓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听政。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於邸。---《史记》

汉朝大臣诛杀汉惠帝这几个儿子的理由很简单,他们认为这些孩子都不是汉惠帝生的,所以没有汉家的血统。这简直就是荒谬,一两个不是也就算了,一连七个全都不是,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吧?何况汉惠帝在世的时候,这些小孩儿可都是被封了王爵的。

难道汉惠帝明知道这些孩子不是自己的,还要给他们封王吗?所以这是汉朝大臣们为了剿灭吕家势力迫不得已所做的事情。因为这些孩子都是汉惠帝的儿子,而汉惠帝是吕后的儿子。吕家现在被他们剿灭了,将来这些孩子会不会找他们报仇呢?周勃和陈平心里是没底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诛杀这些孩子,免流后患。



\t汉文帝刘恒上台,成为汉朝第五位皇帝。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题目中所说的问题其实是不对的,汉惠帝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先后都登基做了皇帝。但是他们是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所以没有被记录在正史当中。不过话又说回来,汉惠帝本人岂不也是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吗?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汉惠帝其实也是没有本纪的,主要就是因为司马迁认为他没有实权,反倒是给吕后立了本纪。

\t前少帝刘恭和后少帝刘弘都相继下台以后,汉文帝刘恒这个时候才走上了神坛,成为汉朝的皇帝。不过这个时候的刘恒虽然是汉高帝刘邦的儿子,但是他并不是第三位皇帝,而是大汉朝第五位皇帝。

刘恒的母亲为刘恒登基立下了不少功劳,周勃和陈平正是认为刘恒的母亲薄姬性情淡薄,也没有强大的外戚力量,所以才会想到改立刘恒为皇帝。他们确实害怕第二个吕后上台,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

\t总结:吕后乱政和陈平绞杀吕家其实都是权力的斗争。

吕后之所以想要不断扩张吕家的力量,其实是想要夺取大汉朝至高无上的权力。后来改立两个小皇帝,也是一样的道理。吕后希望权力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必然要这么做。吕家人手里都有权力了,那么汉朝的那些开国功臣们手里可就丧失权力了。

\t但是人家是刘邦的老婆和孙子,他们掌权是应该的,陈平和周勃也不敢造反。等到吕后去世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后少帝刘弘明显不善于治理国家,眼看着大汉朝就要被吕家的人给霸占了,陈平和周波自然要为老刘家出把力。所以就产生了诛灭诸吕的政治斗争。

其实没有什么正义和邪恶,陈平和周勃诛灭诸吕其实也是为了夺取汉朝的权力,结果没想到汉文帝是个厉害的角色,他们的计划似乎也落空了。


江湖小晓生


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这是目前为止,大多数人眼中的西汉前五位皇帝的继承顺序。但是实际上,在惠帝刘盈与文帝刘恒之间,却是曾经存在着两位少帝。



一位是前少帝刘恭,前188年登基,前184年被吕后所害,在位四年。

一位是后少帝刘弘,前184年6月15日登基,前180年11月14日被诛吕集团诛杀,在位四年。

而实际上,刘恭、刘弘都为汉惠帝刘盈的子嗣。刘恭是刘盈的庶长子,刘弘也是刘盈的四子。所以题主所说的刘盈死后,皇位被弟弟继承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



当然,实际上,汉王朝的刘盈一脉的皇位继承权的确最终是被原代王刘恒一脉所夺,这点倒是毋庸置疑的。而刘盈一脉之所以会失去皇位的继承权。这一切都得从一个女人说起,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吕雉。

吕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是一位被司马迁列入原本只有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中的猛人,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政的先河。



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吕雉被册封为皇后,自此母仪天下。之后,吕雉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手腕,逐渐成为了汉王朝除刘邦外,最有话语权的人,围绕她的集团也成为了汉初朝堂上最有权力的集团。

刘邦死后,吕雉的儿子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而因刘盈软弱,又惧怕吕雉,因此天下大权终为吕雉所控,她开始独掌大权。前188年刘盈长子刘恭继位,因刘恭年少,吕雉得以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于她,形同皇帝。



随后利用着这等权势,朝堂上重要的职务都为吕氏所掌,并大肆分吕氏子嗣为王。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直至前184年,吕后共分了吕氏十几人为王为侯。

同时,吕后不但让吕氏子嗣进入朝堂执掌国家权柄,她还大肆诛杀刘氏皇族和对刘氏忠诚的臣子,前195年赵王刘如意被杀,前181年赵王刘友被幽禁而死。



可以说吕后这等做法促使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他们相互之间因权力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当然,吕后在世时,因刘氏皇族集团惧怕吕后的威望,所以都未有任何异动。

但到了吕后去世后,没有了吕后的压制,刘氏皇族不久就开始对吕氏外戚集团动手了。前180年,吕后去世不足一月,齐王刘襄起兵反吕,大汉忠臣陈平、周勃在长安响应,随后刘氏诸王功臣群起而杀诸吕,一场关于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血雨腥风正式展开,不久因吕氏的领导者吕王吕产太过无能,最终这场争斗以刘氏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随后,陈平、周勃等诛吕功臣因惧怕吕氏的反扑,遂大肆诛杀吕氏族人。而此时,刘盈留下的子嗣也被牵连在内,那些功臣借口吕雉所立的后少帝和另外两个刘盈庶子均不是刘氏血脉,而是吕氏血脉,若是立他们为皇帝,将来汉朝江山必姓吕,同时为了以防他们长大后会反扑,这样会危及自己的后人。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就索性将刘盈的子嗣全部诛杀,包括后少帝刘弘。



就这样,刘盈绝嗣,而后诛吕功臣为了不再重蹈吕后的覆辙,就立了母家势力不强的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于是,汉王朝的皇位就这样落到了刘恒一脉的手中。


澳古说历史


很正常,因为汉惠帝刘盈是高祖皇帝与高太后所生的嫡子,刘盈与吕氏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初高祖皇帝欲废刘盈太子之位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是高太后吕雉长兄建成侯吕释之请出了闻名天下的商山四皓才阻止了刘邦的废立之举。高太后吕雉之父吕公生有二子三女,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都是跟随高祖打天下的元老功臣,大汉开国之后吕泽受封为“周吕侯”,吕释之受封为“建成侯”,两人封地食邑都达四千二百户!大汉六年三月两人分掌戍卫宫廷的南北禁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将,高太后三妹吕媭嫁于大将舞阳侯樊哙,吕氏家族一共出十八位侯爵,三位王爵,一位皇太后,可谓是最有势力的外戚。汉高祖刘邦死后惠帝仁弱高太后临朝称制,公元188年在位七年的惠帝刘盈去世,吕太后于是大肆加封吕氏族人,封吕禄为赵王、吕产为梁王、吕通为燕王、吕台为吕王,三妹吕媭为临光侯,追封其父吕公为吕宣王,此等加封引起了汉室老臣的不满,高太后吕雉临朝称制十六年后于公元180年去世,吕雉去世之后刘氏诸王和高祖功臣纷纷起兵讨伐吕氏族人,以高祖功臣中的太尉绛侯周勃、丞相曲逆侯陈平、大将军颍阴侯灌婴、琅琊王刘泽、齐王刘襄、淮南王刘长、吴王刘濞等起兵讨伐诛尽吕氏族人,大臣们在拥立惠帝之子刘恭为帝的问题上坚决反对。因为惠帝与吕氏家族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刘恭身上有一半吕氏家族的血统,一旦拥立刘恭为帝那么将来等刘恭长大会不会对他们这么诛杀吕氏家族的元老功臣下手,最后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灌婴三人决定在高祖在世子孙中挑选一位能力出众德才兼备的皇子皇孙为帝。其中齐王刘襄是高祖皇帝长孙,与朱虚侯刘章同为高祖皇帝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琅琊王刘泽是高祖皇帝堂伯父之子,与高祖皇帝是堂兄弟,属于刘氏旁系。淮南王刘长是高祖临时宠幸的一名宫婢所生之子,但自幼由高太后吕雉抚养长大被高太后视为己出,七岁之时受封淮南王。吴王刘濞乃高祖皇帝二哥刘仲之子,初封沛侯,后来英布叛乱刘濞跟随高祖平英布立下大功,于大汉八年受封吴王,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虽为诸王之首但却是旁系。代王刘恒乃高祖皇帝第三子,是薄姬夫人所生之子,自幼不受高祖宠爱,于大汉七年受封为地域辽远国力贫弱的代国为王。此六人中,刘濞、刘泽属于旁系排除在外,刘襄、刘章乃高祖之孙,刘恒是高祖第三子,刘长是高祖第七子,但刘刘长的舅父驷钧在齐国一直横行不法、嚣张跋扈为人残暴不仁,若是立刘长为君恐怕驷钧将祸害天下所以排除在外!刘襄刘章的母系一族庞大,若是立其为君,有可能重复吕氏之乱,到那时谁来平定叛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所以刘襄刘章也排除在外。现在只剩下代王刘恒,刘恒为高祖在世的子孙中最有德行之人,其母薄姬夫人德行兼备为人沉稳,刘恒治理代国十五年,代国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且刘恒母系一族人员凋零在朝毫无根基,乃是最具资格的皇位继承人,于是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中大夫陆贾、廷尉申屠嘉、御史大夫周窟、大将军灌婴等人商议拥立刘恒为君。公元180年刘恒即位,为西汉第三位皇帝,庙号“太宗”后人称之为西汉太宗孝文皇帝!在位二十三年,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小施读诸史之华夏春秋


汉惠帝刘盈是个悲情色彩浓厚的皇帝!颠沛流离的童年孕育了他柔弱的性格,后来刘如意的出生更使得自己的太子位置岌岌可危,靠着母亲吕后和张良请的“商山四皓”才登上帝位,面对母亲的强势和对戚夫人的残忍,过的压抑和茫然,英年早逝的他的后世子孙又有什么命运呢?为什么他的儿子没有被立为皇帝呢?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寻那段历史……

吕后临朝称制八年,吕氏宗族大权独揽,满朝文武和刘氏宗亲欲夺回权力,趁吕后死后发动政变,周勃,陈平,齐王刘襄是主力,政变后的权力分配就成了最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皇帝宝座的归属更是重中之重!

汉惠帝刘盈的儿子们最终没被立为皇帝,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他们都不是刘盈所生,在血缘关系上也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了!但事实的真相又是什么呢?个人理解有以下几点:

1刘盈的儿子们年纪尚幼,荡平诸吕的功臣们迫切希望得到的权益难以立即实现,诸大臣不会把自己的切身利益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2齐王刘襄也不会同意,荡平诸吕他出力很大,作为齐王刘肥的长子,刘邦的长孙,他对皇位更是势在必得,说什么也不会把皇位让给乳臭未干的孩子的!

既然功臣和宗亲都不同意,刘盈的孩子没有继承皇位就不稀奇了!而且刘盈的孩子们都被杀死,最终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寅哥解惑


这个题目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

很多人对西汉开国后的历史了解的不太多,认为汉惠帝死后没有就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直接传给了汉文帝刘恒,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汉惠帝死后,并没有将皇位直接传给自己的弟弟刘恒(汉文帝),而是经过了一番波折的,刘盈在公元前187年去世的,而刘恒是在公元前179年即位的,两者相差八年。

在这八年时间里,刘盈的皇位都是自己的儿子继承的,公元前188年—前184年是刘盈的儿子刘恭继承皇位,是为西汉第三任皇帝,被称为西汉前少帝。公元前184年到前180年是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弘继承皇位,被称为西汉后少帝。

接下来纵横就给大家梳理一下,汉惠帝刘盈去世后,自己明明有儿子,最后皇位为何传到了弟弟刘恒的手上。

这事说来有点话长,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导致吕雉根基不稳,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差点抢了刘盈的皇位,等到刘邦死后吕雉开始扫除这些威胁到皇位的人,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权势,据说是因为吕雉对待戚夫人的手段太过残忍,恶心到了刘盈,也或者是吕雉跟刘盈争夺权力,最终导致刘盈年纪轻轻就郁郁而终了。

刘盈在公元前187年去世后,吕雉立刘盈的儿子年仅三岁的刘恭为皇位。

大概从西汉初期就流行立子杀母,吕雉将刘恭过继给惠帝的皇后张嫣,然后杀死了刘恭的亲生母亲。当时刘恭只有三岁,朝政大权都在吕雉的手中,说吕雉是中国第一个专权的皇太后也不过为。

本来这种奶奶垂帘听孙子的政没有什么不妥,即使是汉朝后期也多有发生,然而刘恭刚懂事一点,就有人告诉他,张皇后并非他的亲生母亲,他的母亲是被吕雉所杀,导致刘恭对吕雉不满。

刘恭当时说:“太后怎么能杀了我母亲······我现在年龄还小只能忍着,等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给我母亲报仇。”

吕雉是什么样的人物,对于少年皇帝有这样的言语是相当抵触的,因此对刘恭也渐生不满,吕雉是一个政治上很强势的女人,随即就开始着手废了刘恭。

当时刘恭只有七岁,跟一个小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吕雉再把刘恭囚禁起来后,对外宣称刘恭精神不正常,就以皇帝神智混乱为由将其废了,为了斩草除根,后来还将刘恭处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祸从口出啊,没事可别乱说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很险恶的,一言不合就动刀。

刘恭被废之后,吕雉立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弘为皇帝。

从刘恭事件中,吕雉明白一个道理,即使皇帝是自己的孙子,也可能跟自己不是一条心,因此开始扶持吕氏集团的势力,从刘弘登基后,基本没有什么存在感,就连个年号都没有。

在刘弘当皇帝的四年里,始终是活在吕雉的阴影当中,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好不容易熬死了吕雉,迎接他的竟然是更大的灾难。

按照道理来说,吕雉已死,也结束了太后干政的局面,大家好好扶持刘弘当皇帝也就好了,然而原来在朝中一直遭受吕雉打压的反吕政治集团不肯善罢甘休,为了夺取权力,借机清楚了吕氏家族的政治势力。

他们认为刘弘是吕雉扶持上来的皇帝,担心刘弘长大后会对他们进行报复,所以,就想把刘弘也给废了,可是刘弘毕竟是刘氏血统,是刘盈的儿子,怎么才能废除这又是一个问题。这些反吕大臣甚至想到了一个理由,就是刘弘可能不是刘盈的儿子,以这个理由将刘弘废除。


接下来,反吕政治势力就需要选择一个跟吕氏集团不太亲密的人来继承皇位了,刘盈虽然有六个儿子,但也都跟吕氏有着一定的关系,追根溯源,刘盈就是吕雉的儿子,所以问题还是出在刘盈身上,再次选择皇帝,就不能选择刘盈这一脉的,只能从刘邦的其他儿子中来选。

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在刘邦死后,遭受了吕雉的强烈打击。

大儿子是刘邦还没有娶吕雉时候所生,在刘邦死后不久,吕雉就曾逼着刘肥管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叫妈,在惠帝六年的时候刘肥就已经去世;

刘盈排行老二这个就不说了;

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排行老三,吕雉在杀了搞死戚夫人的同时也毒死了;

老四就是刘恒了,这一个放在后面来说。

老五刘恢被吕雉活活逼死,老六刘友被吕雉饿死,老八刘建也是死在吕雉之前,刘建死后,吕雉还派人除去了他的儿子。

也就是说,在吕雉死后,刘邦的儿子中,只剩下老四刘恒,和老七刘长,但是老七刘长是吕雉抚养长大的,是在吕雉执政时期唯一没有遭受打压的皇子,所以自然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从另一方面来说,朝中大臣都认为再找皇位,不能找太后势力过强的人,刘恒的母亲薄姬本来在后宫地位就不够,也不是争抢的女人,如果喜欢出风头,估计也活不到吕雉去世。所以,刘恒是吕雉死后最适合反吕政治集团的利益,最终继承皇位。


史论纵横


这个提问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继承汉惠帝刘盈皇位的就是他的亲儿子!即史籍上记载的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而且,这位前少帝刘恭还是汉惠帝名义上的“嫡子”!刘恭原是汉惠帝庶长子,因汉惠帝的皇后张嫣无子(据说汉惠帝压根儿没碰过这位外甥女皇后),吕后做主用汉惠帝和宫人所生之子冒充张嫣所生嫡子,继而被立为皇太子。汉惠帝去世之后,在吕后的主持下,这位“嫡长子”、皇太子正式成为了皇帝,即前面提到的前少帝。



几年之后,年幼的刘恭听说自己并不是嫡母张嫣所生,而且吕后还杀掉了自己的生母,怒不可遏、扬言长大以后一定要复仇,这或许就是一句无忌童言而已,可刘恭却因为这句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久之后,刘恭被祖母吕后废黜并秘密处决。可是,刘恭被废后依然没有轮到汉惠帝的兄弟!吕后继而又立了汉惠帝庶出的儿子刘义为皇帝并改名刘弘,即前面提到的后少帝。在刘弘即位四年之后,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了。



这一年,权倾天下的“无冕女皇”吕后驾崩了。不久之后,汉高祖刘邦庶长房的几个孙子联合还在台的几位汉王朝开国元勋发动了一场名曰“剿灭诸吕”的军事政变,将吕氏家族连根拔起……刘邦庶长房的这几个孙子压根就不是为了匡扶汉惠帝的那个“汉室”,他们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冲着皇位来的!如此一来,汉惠帝的儿子们便成了他们这几位叔伯哥哥的绊脚石了!于是,这老几位一不做二不休,由东牟侯刘兴居出头,进宫杀光了自己二叔汉惠帝所有的儿子!自此,汉惠帝成了绝户,而这一切都是拜自己的亲侄儿所赐。



按理说,嫡长房绝嗣了,怎么着也该轮到庶长房了吧?就在刘邦庶长房那几个孙子弹冠相庆之时,周勃、陈平这些老家伙和刘姓宗室的小宗旁支不干了,以刘襄的舅舅驷钧不贤为借口,坚决反对庶长房继承皇位。最后,在双方的“友好协商”之下,实力弱小、缺乏深厚母家背景的代王刘恒成为了几家都能接受的人选,继而继承了皇位,即后来的汉文帝。



因此,汉文帝的皇位并不是来自于自己的哥哥汉惠帝。如果硬要算传承关系,那应该是来自于自己的侄子后少帝刘弘。可是,汉文帝的皇位同样不是后少帝传位或禅让的。因此,汉文帝只能算作和汉惠帝并列的“大宗”,皇位的渊源皆接续于汉高祖刘邦,这是汉王朝非常奇特的一景儿。而这,也是后来汉王朝官方史料普遍将汉惠帝描绘的一无是处的原因所在。原因很简单,为了强调自身的正统地位!实际上,汉惠帝在位期间,吕后虽然掣肘皇权,对儿子和对孙子还是不一样的,她并没有架空汉惠帝,彼时的汉惠帝手中还是有一定实权的!著名的“萧规曹随”典故中,质问曹参不理政事的是汉惠帝而不是吕后。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汉惠帝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傀儡,不是吗?


农民工歪说历史


代地,远离政治中心,


飘飞的羽毛150266637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惠帝刘盈的的异母弟,刘恒是西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刘盈驾崩后,先后还有两位汉少帝的存在,那为什么皇位又突然落到了刘恒身上呢?实际上这是经过了一段极其复杂的政治博弈后的产物。

我们先来看一段故事。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原为魏王豹的嫔妃,史书记载,有一个叫许负的算命先生,看过薄姬的面相后大吃一惊,直言夫人之相贵不可言,将来生下孩子一定能做皇帝。

我们现在看来,这一定是刘恒在继位之后,杜撰出来的故事,只是为了增强皇位继承的合法性,因为从周公之礼开始,统治阶级一直给人们灌输的是尊卑有序,命由天定的哲学思想,这让人们相信刘恒是天选之子,命中注定的真龙天子。

既然刘恒需要杜撰故事来增强继位的合法性,那么说明刘恒的继位并非合法继承,实际上刘恒的继位是一次血腥政变的产物,是刘氏皇族,吕氏外戚以及功臣集团,三股势力博弈的结果,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幸运的成份。


吕氏当权,刘氏遭殃

公元前196年,刘邦去世,太子刘盈继承皇位,但刘盈不过是个傀儡皇帝,大权基本掌握在吕后手里,开启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吕后为了巩固权力,大肆诛杀刘邦分封的刘姓诸王,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为王,完全违背了刘邦的白马之盟,逐渐使刘氏皇族和吕氏外戚之间的矛盾激化。

刘邦长子刘肥,在一次宫廷御宴上,吕后想趁机毒死刘肥,幸得汉惠帝搭救才没被害死,但也吓的够呛,急忙将城阳郡先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才侥幸逃回齐地。但此后惶惶不可终日,在汉惠帝六年去世,年仅34岁。

三子刘如意,本是刘邦最喜爱的儿子,被封为赵王。在刘邦刚去世的第二年,就被吕后毒死于宫中,其母戚夫人更是被做成了人彘,可见吕后的毒蝎心肠。

五子刘恢,被刘邦封为梁王,但吕后看上了梁国这块土地,吕后便将自己的侄子吕产封为梁王;改封刘恢为赵王,后为了加强监控,强迫刘恢迎娶吕产的女儿为王后,这位吕王后完全继承了吕后的心狠手辣,毒杀了刘恢最宠爱的妃子。刘恢面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局面,郁郁寡欢,于公元前181年六月,殉情自杀。

六子刘友,被刘邦封为淮阳王。公元前194年,吕后毒杀赵王刘如意后,改封刘友为赵王,强迫刘友娶自己的侄女为王后。刘友并不喜欢吕王后,而是宠爱其他的姬妾,这引起了吕王后的妒忌,吕王后干脆诬告刘友准备谋反,使得刘友被抓捕,公元前181年,刘友被吕后活活饿死。

八子刘建,被封为燕王。公元前181年刘建去世,本来应该是由刘建的唯一的儿子继承王位,但是吕后派人杀害了这个孩子,因此燕王封国被废除。

刘帮一共八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都遭到吕后的打压迫害,仅有老二刘盈,老四刘恒,老七刘长幸免于难。不难理解的是刘盈是吕后的亲生儿子,老七刘长是吕后养大,所以没有被迫害,但是刘恒也免遭政治祸患,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吕后在打压刘姓诸侯王的同时,先是追封大哥吕泽为悼武王,后陆续封吕台,吕产,吕禄,吕通为王,大大增强吕氏外戚集团的势力,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族的不满情绪日益上升,但迫于吕后的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只能隐忍起来。


吕后去世,平定诸吕之乱

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后因病去世。吕氏的诸侯王,害怕刘氏迫害,于是在吕禄家中秘密讨论造反之事,彻底夺取刘汉政权,但是此事被吕禄的女儿一不小心告诉了丈夫朱虚侯刘章,刘章急忙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刘襄为了保卫刘氏的江山,起兵讨伐诸吕。

反观吕氏集团,虽然大权在握,却没有一个独当一面的人物。面对刘襄举兵西进,丞相吕产竟然派大将军灌婴率兵迎战。灌婴是汉室开国元勋,是忠于刘氏王朝的重要人物,领兵到荥阳后,立即倒戈,并派人与刘襄联合,按兵不动,只等吕氏集团反叛,以率兵讨伐。

在长安城里,刘章与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设计让上将军吕禄交出了兵权。陈平通过典掌皇帝符节的襄平侯纪通获得兵符,诈称皇帝敕命太尉统领北军,周勃进入北军军中,号令“拥戴吕氏的袒露右肩,拥戴刘氏的袒露左肩”,大家纷纷袒露左肩,周勃很顺利地将北军控制。接着,陈平再让周勃协助刘章控制南军。至此,京城最主要的两只军事力量被刘氏和功臣集团掌控,大局基本明朗。

随后,周勃命令刘章率兵千人以进宫护卫皇帝为名,伺机捕杀了统率南军的吕产,后又捕杀吕禄,并分派人手去捕杀诸吕,吕氏一族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族诛。至此,吕氏集团被剿灭,统治大权又回到刘氏集团手中。


刘恒继位,历史的选择

实际上,在平定诸吕之乱后,继位呼声最高的是齐王刘襄,他是刘肥之子,汉高祖刘邦的长孙,而且首先起兵,在朝中又有两位弟弟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的支持,这两位也都在诛吕行动中立了大功,有话语权。

反观刘恒,既没有参加诛吕行动,又在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疆代国,最后却是刘恒继承了皇位,原因何在?

首先是刘恒的身份,他是刘邦仅存的两个儿子中的年长者,实际上,刘恒在当时已经成为刘氏皇族里最德高望重的人了。汉惠帝刘盈的几个儿子已经在诛吕行动中,被宣布不是汉惠帝的儿子而被处死了,所以无论按照父死子承还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刘恒都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其它刘姓宗亲也都无话可说。

其次,整个朝堂是对外戚专权的畏惧,吕后的教训就在眼前,不可能允许再出现一次外戚专权的情况,而刘襄的外族势力恰恰又过于强大,这也是刘襄不能继承皇位的原因之一。当然,皇权的争夺,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的,刘襄的实力还不能支撑他强行夺权,只能遗憾与皇位失之交臂了。

再次,当时的政治局面下,功臣集团不希望一个强势的皇帝继位,以延续汉初君臣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刘恒性格温和敦厚,自幼便在代国,在京城没有根基,刘恒的母亲温良贤淑,势力单薄。完美的符合功臣集团对新皇帝的期望。


所以说刘恒继位是历史的必然,是三股政治势力斗争的必然结果,说刘恒幸运,是因为他远离了政治旋涡,在吕后残酷迫害刘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幸运的活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