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挫折教育”能讓孩子變強大!而掌握這“度”很關鍵,別適得其反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很多老一輩的人都感嘆,現在人真幸福啊,出生在一個這麼好的時代。我們很多家長也是害怕生活太過於安逸,讓孩子沒有了上進心,便開始刻意的"為難""打擊"孩子。

塞尼卡曾說過:"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歎。"

我曾看到過一個娛樂方面的報道,是關於霍思燕與與杜江這對明星夫婦對他們小兒子的教育理念,他們給孩子說:"你可能會聽到被人說你帶著光環之類的話,自己也可能會意識察覺到,但是爸爸媽媽要給你說,生活中的很多困難你還是要去面對的,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爸爸媽媽確實是愛你,但能給你的,也只有愛。"

我真的很欣賞他們的教育觀念,我們都知道挫折對人的成長經歷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面對困難,考驗人的就是他的逆商高低,有的人在挫折失敗中總結經驗,成為更加堅強優秀的人;還有的人在面對挫折後,一蹶不振。這就和一些家長對孩子"挫折"訓練程度和方式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挫折教育”能讓孩子變強大!而掌握這“度”很關鍵,別適得其反

經歷挫折的作用

1.激發人的潛能

人的潛能真的就像是一個寶藏,需要去挖掘和發現。很多事物我們沒有嘗試,就不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有著這一方面的天賦本領。也有可能不是我們自願的探索,而是"被逼無奈"的去面對,但是面對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就要去學習一門新的技能去解決問題,這就會提升我們的能力,讓我們激發自己之前未曾發覺的潛能。

2.打擊驕傲情緒

現在的孩子都太過於容易滿足,有的時候取得了一個小的成功就沾沾自喜,驕傲情緒爆棚。但他們的世界還很小,還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一些適當的小挫折小失敗,可以抑制住孩子驕傲自滿的錯誤情緒,當然我們也重點強調了,要適當合理的安排小挫折,而且也要鼓勵和說明,只是通過這個挫折告訴孩子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

,接下來需要做的是反思和再次勇敢的挑戰。

3.適應社會發展

我們的社會發展真的是一天一個樣子,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我們每天都可以見識到新的事物產生,在積累必學知識儲備的時候我們還要面臨新的挑戰和新的知識。學校階段我們要克服學習上的挫折,進入社會後更要去鍛鍊一顆強心臟,人生道路的不同與目標的高度,我們只能通過不斷地鍛鍊讓自己在挫折中越來越堅強、越來越優秀。

正確的挫折角度對孩子的成長有益無害,掌握正確的方法去鍛鍊孩子的逆商(AQ),在這整個階段挫折教育階段,家長們不能心急一蹴而就,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分階段的去制定訓練力度。

“挫折教育”能讓孩子變強大!而掌握這“度”很關鍵,別適得其反

"挫折教育"的四個基礎階段

1.情感基礎,0~1歲階段

孩子呱呱墜地,這個時間段的孩子需要家長的細心照顧與陪伴,作為家長要積極的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培養堅固的信任感,為後續教育學習與溝通打下堅實基礎。

2.獨立基礎,1~3歲階段

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著說話和站立行走,我們做家長的就要開始注意對孩子的獨立能力進行訓練。不要一直採取抱著孩子聯繫走路的方式,也不要一直拿著碗跟在孩子身後去餵飯,可以在安全的控制範圍內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和鍛。孩子可以在動作學習發展中也讓自己的心理不斷完善發展,在這期間也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更好的面對接下來的生活交往。

“挫折教育”能讓孩子變強大!而掌握這“度”很關鍵,別適得其反

3.增強獨立,3~5歲階段

孩子開始更多的接觸外界世界的人和事,我們要鼓勵孩子多進行新的嘗試,鍛鍊孩子的交往能力,告訴孩子要助人為樂,培養團結精神。這個期間孩子需要開始接觸知識學習和生活行為操作,家長不要對孩子進行太過多的幫助,不然容易造成孩子形成依賴心理,孩子有喜歡的事情就鼓勵他獨立的去做。

4.求知慾培養,5~6歲階段

學前階段的孩子大部分都已經可以較為清楚的表達自我想法,數理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是這個階段他們需要加強訓練的內容,家長們需要在這個階段對孩子培養求知慾,當孩子提出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要鼓勵孩子尋找如何解決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翻閱書籍去查找答案。

當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後,我們就要開始針對孩子的"逆商",也就是對孩子面對挫折後的態度和做法進行培養。

“挫折教育”能讓孩子變強大!而掌握這“度”很關鍵,別適得其反

"挫折教育"的方法

1.給孩子貫徹挫折思想

在生活中是不可能沒有挫折的,這是我們一開始就要給孩子說明的一個事實。作為教育者的家長和老師就需要給孩子灌輸遭受挫折的思想,讓孩子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當然這並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告訴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候不要驚慌失措和束手無策。我們可以多給孩子講述那些在逆境中奮力抗爭,最後獲得成功的人生經歷,這對培養孩子頑強意志是很有幫助的。

2.人為製造挫折

每個小孩的智商很高,有的孩子家庭條件很優渥,所以他們面對的挫折就比較少,這種在順境中很是瀟灑自如,但如果一下子遭受到變故,極有可能一蹶不振。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我們家長和老師就可以適當安排一些人為製造挫折,鍛鍊孩子面對挫折時候的心態。

3.正視挫折,尋找方法

挫折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讓孩子在面對挫折失敗後可以更好更快的走出失敗的陰影,這就是我們要給孩子講述的,在失敗後需要做的是正視失敗,不要畏懼,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時候。當你把思想心態擺正之後,就要開始分析你的失敗,尋找失敗的原因,總結失敗的經驗。

積極面對失敗的過程,是讓孩子心智更加成熟的過程,也是積攢人生經驗的過程,這是挫折失敗給予我們的寶貴財富,對我們今後的人生髮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困難和折磨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契訶夫

我們雖鼓勵家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不過這個度還是要把握住,要知道有幾個容易錯誤的地方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不然會適得其反。

“挫折教育”能讓孩子變強大!而掌握這“度”很關鍵,別適得其反

挫折教育易犯錯誤

1.家長將自身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我曾受邀參加過一次小學一年級的公開課,在公開課上老師提出問題,有的小孩並想發言回答,但當他們偷偷扭頭看到家長緊縮眉頭,一臉期待的看著孩子讓其積極舉手發言時候,又不得不勉強的舉手。

我想說這種強加給孩子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我們應該讓孩子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選擇,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和想做的事情,能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能讓孩子變強大!而掌握這“度”很關鍵,別適得其反

2.沒有幫助孩子總結失敗經驗

當孩子失敗的時候,有的家長可能會做出這兩種反應。

一 是看孩子失敗了心情很低落,就安慰孩子:"沒事,輸了就輸了,我看他們都沒有你優秀。"

二 是很失望孩子的失敗,從而情緒激動的對孩子訓斥批評:"讓你之前好好訓練你不聽!輸了吧!你怎麼這麼沒用?!"

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第一種容易讓孩子養成對失敗不在乎的後果,第二種容易造成孩子自卑性格,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尋找錯誤所在,總結失敗經驗,再給孩子鼓勵,讓孩子重拾自信,更好的面對下一次挑戰

挫折並不可怕,重要的還是看你如何看待挫折。

孩子成長道路上,我們是教育者更是學習者,發現孩子成長問題,讓我們一起尋找解決方法,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