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毛主席称他一流人物,当11年师长后提为军长,却被蒋介石嫡系撤职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历史世界~

在国民党军中,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军事将领,而且也在蒋介石用人的四大体系内,即江浙系、黄埔系、保定军校系、留日系,这四个体系只是基础,但如果不听说就得不到重用,甚至处处受到压制,张轸就是其中一位。因为蒋介石用人的首要条件是听话和忠心,至于军事才能则是次要的。

毛主席称他一流人物,当11年师长后提为军长,却被蒋介石嫡系撤职

张轸于1894年出生,河南罗山县人,1908年入河南陆军小学。1916年起先后入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19年被选送赴日本,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3年回国,在陕西陆军一师任参谋,1925年1月入河南陆军训练处任战术教官等职。同年 10月任黄埔军校战术总教官。

所以说张轸陈了不是江浙系外,其他基础条件都符合蒋介石的用人标准,但是张轸和程潜、李宗仁这些反对过蒋介石的湘、桂系将领的关系非常密切,这自然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

毛主席称他一流人物,当11年师长后提为军长,却被蒋介石嫡系撤职

1927年,张轸33岁,但是就担任了程潜指挥的第6军第18师师长,这时候的汤恩伯任南京国民革命军第19军中校副团长,而杜聿明则在张治中学生兵团任第一营第三连中校连长。当时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大都是营连干部。

然而张轸在师长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11年,1937年张轸以训练民兵的形式组建五个独立营,卢沟桥事变后,出于抗日的需求,蒋介石将张轸的5个独立营扩编为110师,张轸为师长。

毛主席称他一流人物,当11年师长后提为军长,却被蒋介石嫡系撤职

1938年3月至5月张轸率110师参加台儿庄战役,当时台儿庄战役的实际总指挥是李宗仁,一方面因为张轸作战勇敢,第110师表现突出,被誉为抗日名将,另一方面也因为张轸本来就是李宗仁的嫡系,所以在李宗仁的保荐下,张轸于1938年夏升任第13军军长。

第13军原为汤恩伯所指挥,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嫡系干将,这引起了汤恩伯的不满,一直想把张轸挤走,汤恩伯终于等到了机会。

毛主席称他一流人物,当11年师长后提为军长,却被蒋介石嫡系撤职

1939年5月,中日爆发随枣会战,日军进攻河南唐河、新野。然而蒋介石却命令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撤出这一地区。然而身为河南人的张轸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情怀,他看到妇女被日军奸污,房屋被烧毁,拒绝执行汤恩伯“向后撤退”的命令,下令部队与日军正面对抗,誓死保护民众。

最后第13军第89师在战斗中伤亡2000多人,汤恩伯获悉伤亡数字后,大为光火,不向张轸打招呼,也不请示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就直接下令师长张雪中,撤走其嫡系部队89师。张轸接到报告,立即赶到汤恩伯的指挥所,据理力争,但汤恩伯执意撤军。

毛主席称他一流人物,当11年师长后提为军长,却被蒋介石嫡系撤职

张轸火冒三丈,指着汤恩伯的鼻子,义正词严地说:“现在国难当头,日本鬼子步步紧逼,我们作为军人。为什么不去抗日?你这样做,就不怕老百姓骂我们的祖宗三代,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吗?”

张轸曾是黄埔战术总教官,汤恩伯虽然不是广州黄埔岛时期的教官,但在黄埔军校迁往南京后成为教官和学生总队队长,所以也勉强算是黄埔教官出身,后来也是公认的黄埔系骨干将领。但是无论从资历还是年龄上都不如张轸,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作为张轸顶头上司的汤恩伯被问得理屈词穷,恼羞成怒。

毛主席称他一流人物,当11年师长后提为军长,却被蒋介石嫡系撤职

汤恩伯桌子一拍,大声吼道:“放肆,我撤了你的职,我看你还能蹦多高?从现在开始,13军军长由我本人兼任!” 这还不算,汤恩伯还当着张轸的面。让机要参谋记录撤销张轸军长职务的口述电报,并立即发给蒋介石。没想到,蒋介石竟批准了这一报告。就这样,张轸的军长没当多长时间就被撤职了。

1949年5月15日,张轸率部2.5万余人在武汉金口起义,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1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军长,湖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毛主席对张轸的评价是贵将军、一流人物,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毛主席称他一流人物,当11年师长后提为军长,却被蒋介石嫡系撤职

张轸于1981年7月28日在郑州病逝,终年87岁。

天择:张轸因抗日有功从师长被提为军长,却又因积极抗日被蒋介石嫡系撤职,从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军内的派系斗争有多激烈,因为派系斗争,加大了国民党军的内部消耗,使一批听话无才的人走上了领导岗位,而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却被束之高阁,这是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毛主席称他一流人物,当11年师长后提为军长,却被蒋介石嫡系撤职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历史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