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垃圾分類全民行動 共建美麗荊州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1-06 15:54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徐若楠 蔡國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關鍵詞非常多,廁所革命、人居環境改善、垃圾分類等多次出現,環保問題也受到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荊州旺能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是荊州中心城區唯一一家垃圾焚燒處理廠,每天垃圾清運車來到這裡後,會將所有垃圾入庫、發酵,再進行處理。

垃圾入庫之後,會進入不同通道進行焚燒處理,但由於前期的垃圾在收集過程中混運現象嚴重,因此焚燒處理過程中經常出現大件建築垃圾如磚塊,生活垃圾如沙發等,嚴重影響垃圾處理的正常運轉。

垃圾分類不明確、混運為後期處理增加難度,這樣的現象每天都會發生。荊州市政協常委鄭林十分關注垃圾分類的問題,數據顯示,目前沙市區全區每天產生的垃圾在510噸左右,遠遠超過了垃圾處理廠能承受的容量,而且,這些垃圾絕大多數沒有進行過分類。

分類垃圾處理的終端設備設施不完善,無法為後期垃圾的處理提供分類基礎是現存的最大問題。想要在荊州全面推行垃圾分類,還需要漫長的過程。鄭林走訪瞭解到,目前,在沙市區的部分社區、小區已經開展了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但效果卻不太理想。

此外,目前荊州的垃圾分類沒有操作細則,也沒有任何的獎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

針對這些問題,鄭林建議,在垃圾的分類和終端處理設備上,要加大投入,提高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再利用的能力,在垃圾投放、收集、清運、處置等所有環節真正做到垃圾分類。同時,提高市民垃圾分類的意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除了垃圾分類問題外,農村的廁所革命、人居環境的改善也迫在眉睫。人大代表邢昌煥來自沙市區觀音壋鎮槍桿村,2019年開始,槍桿村全面推進廁所革命,目前全村500多個廁所,已改廁近400個,農村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改廁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除了廁所革命,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目前在沙市區同步開展的還有垃圾治理、溝渠治理、道路建設、拆違治亂等工作,但這些工作在推進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村民積極性不高、整體意識不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0年,荊州要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廁所革命,著力整治河渠溝塘汙染,恢復水體生態功能,完成240個以上行政村的整治任務,建設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60個以上。

不管是垃圾分類還是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都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這其中不僅需要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出臺實施細則,更需要的是大家轉變觀念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才能將荊州建設一個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