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我们用科学手段检测不到的物质吗?

双人一横


事实上,这种问题并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了,也是哲学问题,或者逻辑性问题。最简单的:既然我们不能用科学手段检测到,又如何确定物质的存在呢?

诚然,看不到(检测不到)确实不等于不存在,但这就是一个逻辑问题,既然连检测都检测不到,又如何确定有未知事物呢?说白了,“看不到并不等于不存在”这句话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科学领域有这种说法:任何不能进行实验或者观测的物质都没有辩论的意义!这是科学本质决定的,科学是需要证据的,而寻求证据的过程其实就是实验或者观测!

而观测的手段绝不仅仅是用我们的眼睛看,用眼睛看是直接观测方式,在研究我们周围客观世界时,通常都会利用各种高科技仪器间接地观测,比如说望远镜,显微镜,干涉仪等仪器。

当然,还有一点,科学并不是万能的,科学观测不到的物质(前提是这种物质确实存在)确实有可能存在,但如果我们要想知道这种物质是否真的存在,又必须用实验或者观测的方式来证明,这就是刚才的逻辑性问题: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但要想知道是否存在必须进行观测,有点矛盾的味道。

理论上肯定存在科学手段观测不到的物质,因为科学是没有尽头的,比如说暗物质和暗能量,也只是最近几十年才被观测到的,还有引力波,同样如此!


宇宙探索


非常感谢头条小伙伴提供的这样一个有趣、深刻的话题。说其有趣是因为源自对未知的好奇之心,说其深刻是因为这涉及到了科学的本质。下面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物质?

看到这个问题,是不是有小伙伴笑了,我们身边能触摸到的都是物质呗,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都是物质。这当然是我们经验中的概念。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物质具有两种状态,其一是我们实实在在看到的物质,由各种粒子聚合而成;其二是能量状态的物质。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会很好奇,能量是个什么东西。我就来详细说一下。我们可以把东西从一楼提到二楼,从物理学上说,这个东西在我们的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位移。这个力与位移的叉乘叫做功。所谓的能量,就是对潜在做功能力的评价。

狭义的物质可以转化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成物质。原子弹就是物质转化成能量的案例,只是能量转化成物质的条件非常高,我们还无法观察到。

二、什么叫做检测?

是不是又有小伙伴笑了呢?检测就是我们用眼睛看,或者去触摸,再或者是用仪器去测量呗。这么说当然是对的,但是不严谨。

正确的说法是,让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然后通过检测其中一个物质的运动状态的变化(速度或者位置等)。

检测的手段又分为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

三、科学手段对检测的限制

其实说起来,所有的检测都需要利用物质的运动来进行,通过观察物质运动的变化(相互作用)来检测。这里就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仪器的灵敏度问题,其二是理论本身的限制。

仪器灵敏度的问题就比较简单了,比如我们用直尺,最小刻度是毫米,0.1毫米以下的长度咱们就测量不了。

理论限制就比较麻烦了,随便举个例子吧,目前我们对遥远星系的检测只有电磁手段一种,当然了,LIGO引力波探测器是另外一种,只是目前刚刚只是探测到它的存在,还谈不上用引力波来作为探测宇宙的手段。

四、有哪些目前我们还探测不到的物质

第一个就是宇宙。有小伙伴说不对啊,我们每天仰望星空,还有那么多的望远镜,还飞着哈勃望远镜等等,我们都看到了呀。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哈勃球之内的宇宙,对于宇宙的全貌,我们还一无所知。

第二个是暗物质。现代天文学通过天体的运动、牛顿万有引力的现象、引力透镜效应、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微波背景辐射等观测结果表明暗物质可能大量存在于星系、星团及宇宙中,其质量远大于宇宙中全部可见天体的质量总和。可是这种物质不发射电磁波,所以目前人类还无法探测到它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严格说,暗物质已经探测到了,是通过引力的方法探测到的,但由于我们目前还缺乏引力探测的手段,除了通过时空结构进行引力分析的手段之外,别无他法。所以那些严谨的科学家们才会谨慎地说:暗物质是一种理论上预言的物质。

由于万有引力和广义相对论的可靠性很高,所以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缺乏其它的探测数据(电磁)来佐证,我们只能说现在暗物质还是一个假说。

第三个是黑洞内部物质。毫无疑问,黑洞已经是被证实存在的天体,其内部物质,我们现在毫无办法进行探测。

结束语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了,相信小伙伴们已经明白这个问题了吧。这里补充一句的是,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还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错误。虽然探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但是,既然都没探测到,又怎么知道有未知物质存在呢?这种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不会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郭哥聊科学


我们看不见空气什么样,然而我们却真真切切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在我们周围,看不见,又感受不到,甚至用精密仪器都探测不到的物质还有没有呢?回答是"有",那就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反物质粒子和暗能量。

反物质由于在地球上极其稀少,被暗物质能量场给隐匿起来了。

我们虽然看不见,然而它是真实存在的。宇宙有个规律,叫无独有偶。也就是说,有我们这样一个物质的身体,其背后,必然还存在着一个反物质的身体,我们只是看不见,发现不了他(她)罢了。

当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消失的只是物质这一面,而反物质那一面并未消失,乃然还存在着相当长时间。

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反物质那一面现身呈像,让我们看到呢?回答是在禺然强磁场环境下,反物质会无法隐匿,现出原形。有资料表明,地球磁场在逐渐变弱,有许多过去隐匿不住的反物质图像现身现在也都被隐匿了。过去许许多多灵异现象现在变少了。

在古代,那时候的人看到一些幻像司空见惯,现代人把它解释成迷信。

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难以说明,解释不清的事太多太多了。


银河系来者


当然有的,所有物质都可以无限的放小下去,虽然现在科技也算发达,各种仪器也很精密,但至今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寻找发现[耶]




牛牛新奇说


意识如何检测把握意识,检查的是过去的映像与观念,意识在流动,你能检测当下的流动?你去检测他人意识,那只是消逝的电波脉动,当下意识迁延伸展,不是个东西任你把捉。

那决定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决定的、是活的,无从把握,意念正好是天地最灵物。

一个人此生之感知及境遇、潜能与趋势,太多的是来自于累世积习的迷雾重重,色声香味触、感知模式、习惯倾向、思维格式的积淀固化。


心读心


有,肯定有,宇宙空间是无限的。人类到目前为止,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到目前为止能登上月球,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马航失联至今也是一个不解之迷。


常流水4


1 对故乡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何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呢?

2 父母对子女至亲至爱的关怀,从瓜瓜落地直到自己闭上眼睛。“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3 对恋人的思念:“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4 对于成功的渴望,对于失败的沮丧心情。“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漫卷诗书喜欲狂” ……

这些都是科学手段无法检测到的。


清风末末


用科学手段能测到的事物只占百分之几、甚至更小比例,绝大多数是未知世界。力分强力、弱力、引力、电磁力,现实科学认识比较多的是电磁力,对其余三种力还在继续深入研究中,量子世界刚刚揭开了薄薄的一层面纱。宏观世界限于交通工具,生命极限无法走出太阳系,微观世界局限于科学手段无法更进一步深入。所以我们生活的周围,需要了解、认识的空间太大了。


三山易学


这个问题比较有趣,从哲学的角度可以这样回答。从广义的世界来说,没有用科学手段检测不到的物质,即使是无法用单位计量的物质,科学手段检测不到实际就是检测到了,即有=无,无=有,比如宇宙,比如中国古典哲学所说的阴阳,中医所说的“六淫”等等。从狭义的物质存在理论来说,我们生活周围还有用科学手段检测不到的物质。就像刚刚说到的阴阳,我理解为是两种不同的能量,只是科学手段检测不到,但却真实地存在。


站在你身后


人类的科学先研究一下自己吧,研究一下人的意念,检测一下人的发展方向是想干什么,用科学的手段检测检测人的意念,让坏人无处遁型,弘扬正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