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進攻中國市場,特斯拉“漢化”背後的投資機會,你上車嗎?

新年過了沒幾天,圈子裡就有幾件大事兒引起機智姐和小夥伴們的高度關注:

一是1月3日,特斯拉官方宣佈,國產Model 3基礎車價從35.58萬元下調至32.38萬元,補貼後售價為29.905萬元,引起業界一片譁然;二是1月7日,特斯拉國產 Model 3 向普通用戶車主正式批量交付,硅谷鋼鐵俠馬斯克在交付現場的那段跳舞視頻刷爆朋友圈......

接著就是上週六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進一步退坡。工信部的這番發言,無疑給處於寒冬中的新能源車企帶來一絲溫暖。於是1月13日,新能源汽車多股漲停,鋰礦、動力電池等產業鏈相關板塊也全線大漲。

看到麼,這所有的消息都跟新能源車有關。由此姐覺得,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一段時間,由特斯拉引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都將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01. 特斯拉“唯快不破”

特斯拉和中國緣分不淺。

2018年10月17日,特斯拉官方宣佈,以9.7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功摘得上海臨港裝備產業區Q01-05地塊,面積為1297.32畝。於是這片農田,就此化身為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

為什麼要建中國工廠?特斯拉在財報中透露:“相比於美國工廠,上海工廠Model 3生產線的生產成本(單位產能的資本支出)低了65%。”

你可能想問是怎麼做到的?據國金證券研報表示,上海工廠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實現降本:第一,規模效應降本。也就是有效攤薄固定成本及三費、共享技術和零部件設計開發費用,實現規模效應;第二,人力成本壓力得到緩釋。據測算,加州工廠每年每人產量不到20輛,遠低於傳統廠商60輛的平均水平。而上海工廠的工人時薪(約5~10美元)及工作效率,遠遠好於加州工人;第三,採購環節的重新定價及折扣。長三角具有足夠多且成熟的產業鏈集群,本土採購更有重新定價和折扣優勢。

其實不僅如此,特斯拉此次進入中國,還在土地、資金、補貼、政策等各個環節都超預期的順利。於是特斯拉建廠快馬加鞭就此上馬:

2019 年 1 月 7 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奠基;

8 月 19 日,獲首張驗收許可證;

9 月 19 日,驗收通過;

10 月 23 日,獲生產資質,開始生產 Model 3;

12 月 30 日,中國製造 Model 3 交付員工。

從奠基到交付僅 357 天,馬斯克的“雷厲風行”完全不同於傳統造車的路徑,也彷彿昭示著市場風暴的到來。

從特斯拉披露的數據看,這座工廠已經生產了近 1000 臺可供銷售的車輛,同時也達到每星期 3000 臺的生產速度。

02. 特斯拉的“中國造”

特斯拉中國工廠的建設,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供應鏈的本土化,這給中國供應鏈帶來明確的增量,以及未來潛在的“類蘋果”產業鏈的示範效應。

什麼是“類蘋果效應”?

讓我們回憶一下中國手機產業的轉折點,相信大家都認為是iPhone的問世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智能手機時代。確實,在iPhone出現之前,波導、夏新等中國手機品牌,由於缺少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產業鏈,無一不是“曇花一現”。

然而iPhone的出現,在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擁有完善產業鏈的基礎上,憑藉出眾的軟硬件創新,成為智能手機劃時代的產品。在其高增長紅利下,相關產業鏈享受了10年業績和股價的高增長,也帶動了中國零部件廠商市值成倍上漲。據蘋果公佈的2019全球200大供應商信息顯示,中國大陸蘋果產業鏈供應商數量佔比升至15%。

那麼反觀特斯拉,在行業顛覆性、產品認可度、產業鏈廣度、產品單體價值等方面均不亞於甚至好於蘋果,所以說,其產業鏈未來有望複製甚至超越蘋果對中國製造企業的拉動效應。

供應鏈“本土化”

隨著特斯拉中國工廠投產並規模交付,特斯拉的供給端發生鉅變。

特斯拉官方表示,目前中國工廠生產Model 3的零部件國產化率為30%,預計2020年底將實現零部件100%國產化(從海外供應商的中國工廠採購也屬於國產化)。同時特斯拉作為全球汽車電動化的領導者,產銷快速爬坡,預計2020年全球銷量有望超過6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60%,這也將直接提振供應鏈景氣度。

進攻中國市場,特斯拉“漢化”背後的投資機會,你上車嗎?


特斯拉的“中國造”,空間有多大?

在中國Model 3產線達到3000輛/周(年化15萬輛/年)後,特斯拉規劃2020年10月在中國建Model Y產線,其2020年11月/12月產能規劃達2000輛/周(年化10萬輛/年),在2021年2月產能達5000輛/周(年化25萬輛/年)。(數據來源:中信證券)

據中信證券研報表示,未來優質的供應鏈有機會從中國本土供應,到特斯拉的全球供應。

進攻中國市場,特斯拉“漢化”背後的投資機會,你上車嗎?

03. 新能源車行業變化或將帶動消費崛起

以上你已經知道了特斯拉的“中國速度”以及對應的上漲空間,那我們接著往下聊聊由此帶來的新能源車的行業變化。

2018年全球新能源市場中,以中國、歐洲、美國市場為主,分別佔有55.47%、19.69%和19.17%的比例。然而2019年受到補貼退坡影響,燃油車景氣偏弱帶來了降價衝擊,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低於年初預期。

進攻中國市場,特斯拉“漢化”背後的投資機會,你上車嗎?


不過基於2020年新能源車需求爆發以及2019年基數較低、景氣底部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市佔率持續提升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業績增速或將大幅高於行業增速。並且後期隨著全球燃油車企新能源車平臺產能釋放、model3國產化持續交付,電動車產品力可能出現比較大的提升,行業內生進化能力有望增強,行業中長期趨勢拐點有望向上。

04. 產業鏈投資機會聚焦何處?

綜上歸根到底,姐無非想告訴大家,隨著新能源汽車產能爬坡的逐步放量,將直接帶動產業鏈公司業績增長。正如上面講的,產業鏈“中國造”進展加快,必是大勢所趨,相信未來5-10年我國零部件企業將更多參與全球汽車產業鏈業務。建議關注充電樁、鋰電池、汽車電子等新能源車細分領域。

充電樁市場或迎爆發式增長

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文件表示,要按適度超前原則明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臺,電動汽車樁車比接近1:1。如果按照1座充電站平均投資300萬元、1臺充電樁平均投資1.1萬元來估算,到2020年國內充電樁市場空間或近千億。

國金證券表示,短期充電量呈現季節性提升,中長期充電運營市場長期空間大。測算2022年充電電量和充電費將分別達到337億度、361億元,四年複合增長將達到80%。投資者可適當關注具有先發優勢、資金規模、品牌效應的龍頭運營企業。

鋰電池龍頭企業或迎業績快速增長期

國海證券表示,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值得期待,產業鏈需求有望持續好轉。其中,電解液產業鏈價格獲獎率先企穩回升,鈷、鋰、負極、正極處於觸底階段,多環節盈利能力基本見底;產業鏈經歷長時需求低於預期,業績處於底部,未來有望持續上升。

太平洋證券認為,鋰電池設備處於電池產能釋放的前週期,鋰電池設備將提前於下游釋放訂單以及業績,且電池設備主要廠家集中於國內市場,競爭格局較好。認為鋰電設備龍頭企業有望迎來訂單、業績快速增長時期。

汽車電子受益特斯拉國產化

特斯拉國產化加速推進,相關電子產業鏈迎來利好。萬聯證券認為,國內部分電子行業公司在中控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產業鏈環節均有覆蓋。特斯拉產業鏈國產化替代趨勢明確和Model3 銷量增長的確定性,對產業鏈配套供應商具有重大利好,預計相關產業鏈公司具有增加估值、提升業績的良好機會。

所以總結來說,供給創造需求並帶動行業發展,大家可以適時把握機會,理性進攻。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