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40年烹飪大師分享烹飪技法解密之拔絲、琉璃、掛霜的不同狀態

一、拔絲


40年烹飪大師分享烹飪技法解密之拔絲、琉璃、掛霜的不同狀態


  技法定義:將過油預製的熟料放入熬好糖漿的鍋內攪拌加熱,裹勻一層有黏性呈膠狀的糖漿而成菜的技法。成菜可趁熱蘸另跟的涼開水食用。
  關鍵和特點:拔絲法主要用於製作甜菜,是中國甜菜製作的基本技法之一,也是甜菜製作中最具特色、最有影響的一個典型技法,它的製作關鍵是熬製糖漿。這種糖漿是沒有完全凝固的膠狀物,它既能粘住主料,又能拔出細長的糖絲,故名“拔絲”。成菜以後,用筷子夾住主料,拔出糖絲後,再在涼開水碗內一蘸,粘在主料表面的糖漿即凝固成一層晶瑩、明亮、鬆脆、香甜的薄殼,拔出的糖絲則纏繞在薄殼上,食之別有風味。特別是剛上桌時,顧客一齊夾菜,頓時滿桌出絲,全席生輝,為宴席增添歡快情緒,活躍氣氛。
  熬好的糖漿能夠拔出糖絲,是糖溶化後重新結晶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現象。糖漿要達到拔出絲來的效果,需解決好操作技術上的問題,主要是以下三個環節:一是所用的原料是糖和水,也可以用糖和油,但多數採用糖、水配置,熬成的糖漿透明性好,行業內稱為“亮漿”。糖、水配置比例必須正確,配置的糖溶液濃度適當。一般來說,用於拔絲的糖液不宜太濃,其比例為糖50 g、水18 g左右,最多不能超過20 g。二是掌握好熬糖的溫度,熬製拔絲糖漿時,一般是中小火力,鍋內溫度在四成熱左右,基本上控制在110℃上下,但是火力集中而不能過旺。如火力過大,就要立即離火或半離火進行調節,防止過火引起糖焦化變黑髮苦。同時,熬糖時需用手勺不斷翻攪糖液,使其受熱均勻。三是熬製時間準確,一般熬製糖漿的時間都比較短,尤其是在形成拔絲的階段更短,往往只在一瞬間,不能臨灶計時,主要是依靠目力,對鍋內糖溶液受熱後的形態、色澤變化進行觀察。一見糖溶液由淺黃色冒大泡轉為深黃色冒小泡時,即達到出絲的標準,這時要迅速端鍋離火,放入主料,顛翻幾下,使熬好的糖漿均勻粘裹在主料上,盛盤上桌。這個階段的操作,出手要快,乾脆利落。如出手緩慢延誤時間,糖漿中的晶粒發生聚合焦化,不僅食用時拔不出絲,而且口感焦苦,甚至無法食用。掛勻糖漿的拔絲菜要立即上桌趁熱食用,如停放時間過長糖漿凝固成塊,就失掉了拔絲的條件。


  拔絲甜菜所用的主料非常廣泛,最常用的是根莖蔬菜、鮮果,如山藥、蘋果、香蕉、西瓜、橘子、葡萄等;乾果類的蓮子、白果,畜肉及蛋製品的使用也較多。這些原料在使用前都要進行去皮、殼、核、籽,以及去骨等加工處理,也都要加工成塊、片、條和茸球等小型料,有的可取自然形態。除可食生料外,大都要初步熟處理成半成品或熟品。初步熟處理的方法較多,有的經兩三道的熟處理,如焯、蒸、炸等,但大部分都是用掛糊油炸的方法(有的原料富含澱粉,如山藥、土豆、白薯等則不用掛糊而直接油炸),也有的在油炸前直接拍勻幹澱粉,或煮熟都滾沾澱粉,或蒸爛搗泥捏成各種造型後下入油鍋炸。正是由於用料廣泛,初步熟處理方法多,因而拔絲菜餚的風味質感也多種多樣,香甜、鬆脆、軟嫩、酥爛、綿糯等齊全,特別是用不同鮮果作主料的,除了有香甜風味外,又有多種濃郁的果香味,可謂各有特色。
  拔絲甜菜的主料初步熟處理,尤其是掛糊油炸處理的,要與熬製糖漿同時進行(或間隔時間不長),主料炸好,糖漿熬好,即可放在一起翻勻食用。如過早油炸,就會出現糊層或者變軟不脆,或過多吸收了糖漿並加速糖漿的凝固,使糖漿失去拔絲的黏性,以致拔不出絲來或拔絲易斷,影響菜的品質。拔絲甜菜適宜熱吃,若涼後再吃就沒有拔絲的情趣。

  二、琉璃


40年烹飪大師分享烹飪技法解密之拔絲、琉璃、掛霜的不同狀態


  技法定義:將加工預製的半成品原料放入能拔出糖絲的糖漿中,掛勻糖漿,盛入盤內,用筷子撥開,晾透成菜的技法。
  關鍵和特點:琉璃法主要用於製作甜菜,裹在原料上的一層糖漿經晾涼凝結成香甜的硬殼,呈現透明棕黃的色澤,類似“瑪瑙”和琉璃,通常稱為琉璃甜菜。琉璃菜的風味特色是外殼明亮酥脆,味道香甜,並有多種主料的豐富滋味。具體操作的關鍵:一是熬製的糖漿要到可以拔出糖絲的程度,欠火或過火,都會影響成品的琉璃色澤和透明度,口感也差。二是原料掛漿後應立即倒入潔淨瓷盤內,迅速用筷子撥開,不使其互相粘連,然後放在通風處晾透,見原料表面均勻結成一層棕黃色澤、晶瑩透亮的琉璃硬殼即可上桌。
  琉璃菜口感脆嫩香甜,起粘裹的糖漿與拔絲糖漿一樣,因是晾涼供食,故沒有拔絲熱吃的那樣滿桌飛絲的情趣。
  三、掛霜


40年烹飪大師分享烹飪技法解密之拔絲、琉璃、掛霜的不同狀態


  技法定義:將加工預製的半成品或熟料放入熬好的糖漿(較拔絲糖漿略濃)的熱鍋內,掛勻糖漿,取出迅速冷卻,使表面泛起白霜的成菜技法。
  關鍵和定義:掛霜主要用於製作甜菜,是中國烹飪甜菜的基本技法之一,具體操作與拔絲大體相同,主要差別有以下三點。
  一是初步熟處理方面,掛霜的初步熟處理方法比拔絲多。除都用油炸處理外,掛霜還可以用炒法、烤法等,即使用油炸處理,掛霜的油炸方法也較多,如掛糊炸、幹炸、清炸、蒸熟成熟後炸等。
  二是熬製糖漿技術方面,糖漿有“老”“嫩”的區別。拔絲熬的糖漿偏“老”,色澤深、黏性大,成為能夠拔出糖絲的膠狀物;而掛霜熬的糖漿較“嫩”,不上色、黏性較小,拔不出絲,但晾涼後能泛起白霜。它不同的技法處理在於:第一,掛霜糖溶液比拔絲要濃一些才會泛起白霜,糖水配比為3∶1。第二,掛霜熬製時間比較短,其臨界線是糖漿不能變色。第三,掛糖漿量的要求。掛霜比拔絲嚴格,必須掛的不多不少。少了,不能保證主料掛漿均勻,泛起的白霜也不會均勻;多了,主料掛漿過厚,糖漿冷卻散熱就變得緩慢,不但不易泛霜,還會繼續凝結成大的結晶顆粒,或結成硬塊。一般來說,主料與糖漿的比例大體以2∶1為宜。第四,拔絲菜掛上糖漿後要求趁熱食用,防止涼了拔不出絲;而掛霜菜掛上糖漿後必須做冷卻處理,這是掛霜菜成敗的關鍵。霜是由糖溶液受熱重新結晶的特性所形成的,糖溶液受熱不斷出現結晶,晶粒不斷聚集變大。一旦停止受熱,溫度下降,不但晶核不再長大,而且還會由大變小,分散開來,溫度下降越快晶粒也分散愈快、愈小,最後成為相當於砂糖顆粒1/20的小晶粒,形成白霜。如果對泛霜缺少把握,可在主料掛漿前,向糖漿撒上適量的幹澱粉攪勻,再掛上主料冷卻,以彌補糖漿泛霜不足,會取得較好的泛霜效果。


  三是不同的外觀和口感。掛霜菜色澤潔白似霜,形態美觀雅緻,口感油潤、鬆脆、幹香,而拔絲菜則是色黃透亮,香甜鬆脆。
  掛霜法在有些地區被稱為“翻炒”“粘糖”等,有點因掛霜菜的技術不易掌握就不熬糖漿,只在主料上撒上糖粉,也似白霜,它的外觀和口感比用熬糖製成的掛霜製品相差甚遠。近年來,有些地區在熬糖漿時加入杏仁霜、果珍、奶粉、咖啡、巧克力等,豐富了這種技法的品種和風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