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沉寂许久的歼31隐身战机未来还有可能成为我国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吗?

魑魅涅磐


现在看来FC31战斗机确实很难成为我国海军下一代舰载机。FC31战斗机自身的问题很多,虽然海军飞机强调攻击能力,对空战能力要求不是那么过分,但是FC31的空战能力也属实差歼20太远,而且海军需要的是重型舰载机。

图为歼31舰载机设想图。

歼20的性能优势是海军无法对其割舍的一大原因。我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是歼15战斗机,他属于融合了歼11B和T-10K舰载机验证机两大飞机技术特点的产物,作战能力整体比苏33高了很多,但是却比F35C弹射型舰载机要差,毕竟带差在那里摆着,不过歼15好歹比F35B要强一些,主要是因为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并不是完整版的F35,而是体积和战力下降版本。总之,想要依靠歼15打赢下一个10年的大国斗争,是很难的,新一代舰载机呼之欲出,需求非常紧迫。

图为歼31舰载机设想图。

当此之时,我国海军手中可以用来选型的舰载机主要是歼20和FC31两个,他们却各有各的问题,让海军很难抉择。歼20的主要问题在于体积过大,虽然他的体积也没有比苏27系列大很多,一艘航母可以搭载多少歼15,就能搭载多少歼20,但是相比于美国下一代舰载机F35C弹射型,那么歼20的尺寸还是显大,不利于取得数量上的优势。FC31倒是不大,可是这款战斗机却并不能打赢F35C,战斗力从定位来看并没有比歼15高出很多。

图为歼31舰载机设想图。

反过来看,技术优势上歼20更多,FC31几乎没有什么优势的特点。歼20战斗机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速度2.8马赫,这对于航空母舰来说非常宝贵,毕竟航母在大洋机动作战,所有的出击战机基本都是应急起飞,在后勤保障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没有太多的巡逻架次可用,战斗机都是在友军单位先发现敌军后,才目标明确的出击。这种出击就是截击,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母90%的出击都是截击。

图为歼31舰载机设想图。

截击对于舰载机的航程、飞行速度要求都很大,茫茫大海没有掩护物,没有预设的永备工事可以依靠,舰队的安全与否都掌握在作战距离的远近上。想要在尽可能远的距离打击敌人,就要求战斗机在出击后必须首先高速接近目标,法国的阵风M舰载机为此被设计成一个截击中挂载3个副油箱、采用高-高-高剖面飞行,半径可达1400公里的小怪物,作为一个中型战机,在这种极端模式下的航程比很多重型飞机都远。

图为歼31舰载机设想图。

歼20无论是飞行速度(可以超音速巡航),还是航程(半径上千公里)都要比FC31优秀很多,在海上作战天然具有远程攻击的优秀属性。其次,歼20的空战能力很强,虽然海军非常强调攻击作战能力,比如执行对地对海打击的能力,但是就我国海军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同超级大国海军对抗的时候,如何拿下制空权依然是确保舰队能够稳定作战,不至于被迅速打垮的重要一环。歼20如果作为舰载机,那么他的空战能力比F35C是有优势的。

图为各款五代机尺寸对比,歼20并没有大的过分。

歼20的全动垂尾、可动鸭翼、大边条、升力体布局都赋予了他非常出色的空战机动性能,在超音速机动条件下可以在性能上碾压一般的四代机,也包括F35C,因为F35C不具备超音速机动能力。歼20电子设备比F35C强大,拥有三面式相控阵雷达,也就是除了机头正向雷达外,机头的两侧也有雷达天线,搜索精度、范围大大提高。其余的像EOST红外/光电瞄准系统、EODAS合成孔径系统则是歼20和F35C都有的。武器挂载上,歼20有侧弹仓,可以在大机动过载下发射导弹,F35C只有腹部弹仓,空战中必须在平飞状态下才能打开弹仓发射导弹。所以歼20的空战优势比F35C要大不少。

图为歼20舰载机设想图。

但是FC31不行,他没有EOST红外/光电瞄准系统,也没有EODAS合成孔径系统,从电子系统上就比F35C要差,而且F35C的缺点FC31一样也不缺,比如没有侧弹仓,只能平飞投掷导弹, 比如发动机推重比不足,两台RD33提供18吨推力,和F35C的单台F135发动机提供的18吨总推力一致,可是这两款飞机都有28吨左右的重量,接近重型机,飞行速度慢、机动性差是天然的属性,因此FC31没有把握在空战中打赢F35C。

图为歼20舰载机设想图。

总的来看,作为舰载机,歼20的缺点有体积大、数量少两个,FC31则是航程短、飞行速度慢、空战能力差三个;歼20作为舰载机的优势是战斗力有保障,空战能力强、航程远、速度快,FC31则只有一个体积小、数量充足。这两个就好像是颠倒了一下,你的缺点是他的优点,你的优点则是他的缺点,可是满打满算下来,FC31的缺点是影响战斗力的,歼20的缺点则是可以弥补的小问题。

图为歼20舰载机设想图。

我们不能排除海军想要重新研发一款完美五代重型舰载机的可能性,但是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搞一个新的机型开发,因此最终海军很可能还是从现有的歼20和FC31中选择一款了,而且很可能选的就是歼20,毕竟歼20已经有3条生产线,大量生产很快就能做到,在空军已经装备的情况下,海军也继续购买,降低生产成本,统一机型以减少后勤压力,实现海空作战联合这都是有利的条件。所以说,FC31目前看来很那成为我国海军下一代舰载机了。


海事先锋


不能叫歼31,但"鹘鹰"有这种可能。

毕竟"鹘鹰"足够轻。对于上舰而言,着舰重量是个坎。歼20的空重在20吨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对于拦阻索而言,对于着舰速度240公里/秒的舰载机,其可承受重量极限不超过22.5吨。而歼20改舰载型至少增重1吨,着舰复飞20分钟燃油1吨,已经是22吨了。除非着舰不留任何余量,换句话说每次着舰时都是去赌一把拦阻索不会绷断。否则就加不上去了,这样什么带回重量之类统统别考虑。

上面这样的图片只能是某些人的意淫,源于对歼20空重根本就没有概念。歼20的空重是降不下来的。特别是歼20要考虑超音速巡航,中后机身的热强度必须足够大,只能选择质轻坚固而耐热的钛合金。但歼20的钛合金占空重的比率只有F22的一半。为了补偿,使用了复合材料,但钛合金+复合材料占整机空中的比率仍旧比F22的相应材料比率低15%左右。那就只能用铝材了,而铝材的比强度只有钛合金的一半左右,后果当然是分量上去了。所以,歼20的空重下不来。

“鹘鹰”就相对好很多,分量足够轻。

从携弹量看,使用内埋式弹舱和歼20都是能带4枚中距空空弹或4枚500公斤级炸弹。航程上按照中航工业打的广告也有1200公里,这作战剖面当然是高-高-高了。对于现在的中国海军而言已经够用了。至于有些人大吹特吹的航空母舰决战,奉劝你们还是醒醒吧,都9102年了,还死抱着过时的老套路不放吗,现在对付航空母舰更多的是靠这些玩意了:


asiavikin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研制2款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其中一款就是大家熟悉的歼20威龙战斗机,这是一款与F22A猛禽战斗机同级别的第五代战斗机,同样具备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视距打击能力和超强的机动能力。歼20威龙战斗机已经在空军作战部队列装,成为了一款拳头装备。歼20威龙战斗机所带来的是新的作战模式和全新的技术代差优势,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具备雷达隐身能力,所以才具备威慑作用。

我国除了进行歼20战斗机的研制之外,还有FC31这款机型的研制,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歼31这个型号的定义,FC31是一款专门用来进行出口的机型,这是研制单位和厂家投入资金进行研制的项目,之前我国有过FC1和FC20这两个对外出口战斗机的型号,FC1就是JF17枭龙战斗机,而FC20则是歼10猛龙战斗机的出口型号。

FC31与歼20战斗机相比完全不是出于同一个级别,从吨位上也看的出来,歼20战斗机是一款重型战斗机,而FC31使用的是米格29战斗机用RD33发动机的改进型号RD93,如此一来就看得出出FC31的能力了,充其量是一款中型战斗机。目前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使用的是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而未来将会大批装备F-35C闪电II这款重型舰载机,F-35C最大起飞重量有32吨,而苏33之类的重型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也就33吨而已。

FC31战斗机如果要上舰还有许多工作要进行,包括改进折叠机翼和加强起落架,另外就是发动机的改变,通过使用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可以让FC31具备更大的机体尺寸,不过如此一来和重新设计一款机型就没区别的。与此如此还不如直接把歼20战斗机进行相关的更改,这样反而更为经济和实用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我国海军未来舰载机发展的确切的消息,不过具备隐身能力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航空视界


歼-31准确的说应该叫FC-31,因为改机并没有得到军方的立项。当时我国决定研制四代战机,沈飞与成飞都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沈飞的方案是在苏-27系列飞机的基础上做的深度改进型,而成飞拿出的就是现在的歼-20方案。经过竞标之后,成飞的方案胜出,失败的沈飞为了保持本部门对先进战机的研制能力不退化,于是自筹资金研制了现在的FC-31中型的隐身战机。


应该来说,沈飞对FC-31的研发肯定也不会就是单纯的拿来练练手。一方面,歼-20是重型战机,沈飞把FC-31定位为中型战机,是希望研制成功之后能与歼-20形成高低搭配来使用,另一方面,该机类似于美国的F-35,从设计之初就定位为多用途战机。在世界各国空军对战机普遍追求消费比的时代,尤其是四代隐身战机没几个国家有能力研制的时代,FC-31肯定也是一款瞄准了国际军火市场的战机。


中型的起飞重量,与多用途的作战任务,可以说都很适合上航母,作为舰载机使用。因为航母上的空间极其有限,战机尺寸小一些,就能携带的数量更多,形成的作战力量也会越强。一款战机很多用途,就可以代替掉其他的一些种类的战机,这样不仅能够节省空间,也能减轻后勤维护保障的负担。另外FC-31在设计上可以说也是考虑了上舰的需求的。比如起落架设计的比较粗壮,前轮为双轮设计等。


歼-20目前已经开始服役,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作战能力,而FC-31自从亮相了几次之后就一直杳无音信,不过今年航展上,FC-31又从新出现在了公众的眼前,而且变胖了,做了很多改进。应该来说,沈飞肯定不会放弃舰载机这个大单,不过至于FC-31到底有没有那个实力,就目前来说肯定是还远远不够的。FC-31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云端风火


歼31能成为中国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吗?目前来看是有机会的。歼31舰载型受到广大军迷的期待,相较中国另一款隐形战机歼20,歼31采用双发隐形设计,体积适中,研发难度更小,上舰潜力大。
舰载型歼31

中国第1代固定翼舰载战斗机是歼15,目前已经在辽宁舰上服役,试航中的002型航母入列后,不出意外还是歼15。至于传说中正在建造的国产首型弹射型航母003,将会采用何种舰载机呢?联系到网上不断曝光的弹射型歼15照片,预计003上采用的很有可能还是歼15,至少前期仍然是。


弹射型歼15测试图

如果003正在建造中的消息没有错,按照中国军舰建造进度,明年有望时间下水,再加上1年舾装2年的海试,2023年左右003就有望服役。也就是说即使未来歼31(外贸型fc31)能够成为下一代舰载机,那也是2023年之后的事情了。


况且中国下一代舰载机,是否会是中型机还未定。目前现役的舰载机,呈现中型和重型势均力敌的格局。中型机的代表如阵风、米格29、f35,重型机则是苏33、歼15、F/A-18“超级大黄蜂”。至于下一代舰载机到底是中型机还是重型机,目前仍争论不休。随着f35的出现并大量列装,很多人认为中型隐形战机将是未来舰载战斗机的发展趋势。

如果把F35视为假想敌,那为了形成空中优势,发展舰载型歼20自然是最好的。但这面临一个问题:歼20太大太重了,不说研发舰载型的技术难度,即使上舰后舰载机数量也成问题。在隐形战机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舰载机数量就成了决定航母战力的关键因素,这样自然是数量越多越好。


舰载型歼20想象图

但要是歼31上舰, 它的性能和可靠性又引起外界质疑。自2012年试飞以来,歼31的表现实在是不能说好,进度很慢,跟歼20形成鲜明对比,这就难以消除外界的质疑。如果歼31无法抗衡f35,那即使上舰也难以缩短中美航母的战力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歼20上舰的呼声如此高的原因。
歼31原型机


舰载型歼31模型
,机翼可折叠

当然,即使未来歼31无法如愿以偿成为中国下一代舰载战斗机,但一定会为下一代竞争战斗机的研发做出有益探索,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兵者诡道也


当然会了,J-31虽然目前还没有钦定,但是未来肯定是下一代舰载机。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军需要新的舰载机,目前只有J-31这一个选择。

目前中国航母加上在建的003,那么在未来的5年内将至少会有3艘航母,不管这些航母能在什么时间形成可靠的战斗力,它的舰载机时一定要更换的。

J-15是一架合格的舰载机,但并不是一架优秀的舰载机,它更多是作为一款过渡的训练机来为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作业提供经验和基础。作为一款重型的制空型舰载机,J-15很大程度上秉承了苏-33的理念,用于对抗对手过于庞大的海空力量。
苏-33作为俄罗斯的舰载机,目前已被米格-29K所取代


但是作为打击力量来说,重型舰载机的作战效能不如中型舰载机。在配合舰队的力量,性能更强大的中型舰载机我个人认为要比重型舰载更加合适。

而除去J-15中国下一代舰载机没前没有可以选择的对象,J-20的问题是一致的,而且J-20想要上舰会比J-15当初遇到的问题更严重,J-20的对地能力要比J-15更差,J-20专注高超音速截击。

而且这个问题只要内置弹舱不扩大,就无法解决。改装扩大内置弹舱,就相当于重新设计飞机,这是J-20上舰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剩下的J-10虽然是中型战机,但是J-10这个载弹量而言还不如选择J-15继续干下去。环视一圈,剩下的J-11,J-16本质上也是J-15。

所以想要换新的舰载机,还得重新设计建造,所以J-31这个已经有原型机的机种,就是最好的选择。除非摒弃J-31,军方再次重新招标,那样的话新舰载机的时间就不是可以预期的了,10年可能都算少的。
J-31目前还只是技术验证机,也没有获得军方的正式立项,从气动布局上来看,J-31有点像F-22+F-35的结合体


虽然目前J-31的进度还是很慢,而且存在不少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军方和军队的支持下很快就不是问题了。

的确J-31已经基本成型,许多方面在后续的改进应该也是不会改动的了,比如J-31的大致气动外形,内部结构等。但是在军方的支持下,至少在航电方面可以有很大改进。

所以只要J-31的性能没有差到无法想象的地步,让海军在啊三航母齐全的情况下依然使用J-15,那么下一代舰载机只能是J-31。


英雄光


当初歼20和歼31陆续出现之后,大家都非常兴奋,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二个同时研究两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所以在歼20战斗机服役之后,大家就更期待歼31的服役了,不过后来有些让大家失望,歼31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再像之前那样高调了,很多人都觉得歼31服役应该是没戏了!

不过我个人觉得,歼31最近没有什么动态,这就是证明它未来将会服役的最好证明,因为按照我们研究武器的习惯,一般都是非常低调的,歼31为了保持神秘,保持不泄密,目前正在进行不断的试飞,为未来的服役做准备。

而且歼31战斗机也很有可能作为我国未来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机,因为中国目前迫切需要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主要下面三个原因:

第一、周围威胁增大:

首先我们先不提自己的舰载机问题,我们提一下周围的威胁。因为在我们的周围,至少已经有两个国家即将要装备第五代隐身舰载机F35,那就是日本和韩国,它们都距离我们国家非常近,它们虽然没有发展专门的航母,但是因为F35自己的具有独特的垂直/短距起降的优势,导致在直升机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上都可以部署,日本和韩国目前都有排水量几万吨的两栖攻击舰,F35上舰绰绰有余。

第二:自身发展需要

另外就是我们自身的情况了,除了歼15舰载战斗机,而且还是仿制俄罗斯的苏33舰载机,我们目前没有第二款战斗机立项,如果没有新的舰载机项目立项的话,那么代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航母舰载机都是歼15,这是几乎不可能的,歼15算是第四代战斗机(新标,老三代),对抗F35这样的先进五代隐身战斗机,实力不在一个等级。

而且我们现役的很多战斗机,很多也不具备改装成舰载机的条件。经过一些讨论,歼20战斗机上舰是不太现实的。然后就是非隐身的歼10战斗机,这样的战斗机上舰性能还不如歼15舰载机。除非是立项研制新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否则未来我国没有合适的舰载机项目。

第三:歼31目前是最好的平台

可以说歼31在一开始设计时候,就已经把上舰作为一开始的设计目标之一了。外形相比歼20小了很多,重量也少不少,这些都是让歼31满足了上舰的条件。而且歼31已经首飞7年了,很多技术都差不多已经成熟。可能作为陆基作战飞机,军方看不上,但是作为舰载战斗机,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图就是歼31着舰摄像图:

歼31目前只需要进行一些改进,就可以具备上舰的条件,主要就是机身结构加强,比如加装尾钩,尤其是加固飞机的前起落架,这样歼31基本上就可以上舰了。然后再稍微优化一下,歼31也是一款不错的隐身舰载机。我国也是第一次独立研发舰载战斗机,歼15说到底还是一款仿制品,我们需要时间再消化然后研制我们自己的舰载战斗机。

所以我个人认为沉默是为了更好的爆发,歼31在未来是很有可能成为我国新一代的舰载战斗机!


资讯所长


沉寂已久不假,突然出现一定带给人无限亮丽。若问是否能成为舰载战斗机,要说它是否看得到的五代实验飞机唯一型号。魂舞大漠的看法,是的。世上五代机就五款,歼-31是其中之一,是标了名挂了号的。你看它双发双新轮的设计,正适合上舰,经过改进后的2.0版,更利隐身了呢。中航工业的前董事长林左鸣先生对歼-31充满了信心,坦言上天即可把F-35能干掉。再看它的机头空间充足,可以实现大功率雷达的安装,意味着发现能力强大;机腹设计,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内置弹舱空间,并不比任一型飞机逊色,有着舰载机设计经验的沈飞人,其匠心独到的想法,都完美地体现在了设计本身,舍此何求呢?

003的临近

003不是秘密,就要来临。歼-15是三代也好,四代也罢,与五代之间差距非小,要满足迫切的制空战斗需求,只能在五代努力。五代实验机的项目,有人型合适的也只有歼-31一款。虽属沈飞自筹资金研制的项目,但由于更专业,使它与下一代舰载机走得非常之近。的确我们非常需要一款歼-31这样的五代舰载机。有出口型,2019年亮相巴黎航展,出口为的商机,并不妨碍它为自己所用。每次参加展览,每能引起围观,要合作的或要购买的请抓紧机会,市场上可以提供的五代机选择,毕竟不多。中美俄三家不过三款,一定有人对此项目感兴趣,头三脚难踢,一旦外销迎来开门红,有一个不错的开始,相信订单正会纷至沓来。因为有了歼-20成功的基础与自信,我们的五代机并不缺什么。

试与威龙比轻重

二者谁高谁低不言自明,只是歼-20生产任务尤重。在身量上,“威龙”更大些,不是不能上舰,所占空间要大些。当今舰载机的主流,仍以中型偏重为主,歼-31无疑在体积上更有优势。然而歼-31也不是没有问题,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必须经过大的改造,才能成为合格的舰载型号。发动机似乎也是一大问题,涡扇-13是一款类似俄制RD-93的一款中推,属于第三代,性能设计指标,并不先进。网络传说中的涡扇-19,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没有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就会对歼-31舰载型号发展有一个较大制约。个人觉得这是歼-31上舰的潜在障碍。


魂舞大漠


先上结论,歼-31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航母舰载机,甚至有可能是全球第二款隐形舰载机。原因如下:

1、歼-31已经多次试飞,关键技术没有大的问题,只需要持续完善。

歼-15舰载战斗机的研制成功,证明中国已经掌握了舰载机的相关技术。考虑到舰载战斗机的发展方向,研制隐形舰载机是必然的选择。歼-20的定位类似于F-22,是双发重型战斗机,重量较大,因此不适合改装为舰载机。歼-31的定位就是中型隐形战斗机,和F-35类似,因此成为下一代舰载机的最好选择。

2012年10月,歼-31成功首飞。截止到现在,已进行多次试飞,机身也在不断改进,说明歼-31一直在持续不断的研发,不能因为没有相关的报道,就推断歼-31的研制中断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全球战机发展史上,除了两款机型同时竞争的情况外,一款战机在试飞之后基本上都会研制成功并服役。因此,已经多次试飞的歼-31,肯定会研制出来的。

2、歼-20正式服役前,也遭受质疑,这是国产装备遇到的普遍问题。

由于基础薄弱,很多人对国产武器装备不够自信,无论是战斗机还是战舰,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是国产装备在发展中会遇到的普遍问题。比如歼-20在服役之前,也遇到很多质疑,即便是试飞之后,很多人都不相信中国能够自主研制隐形战斗机,然而事实证明,歼-20确实成功了。

对此有网友评论说,有些人跪的时间久了,就站不起来了。话糙理不糙,现实就是如此。外国能搞出来的武器装备,中国早晚能搞出来,就是有这个自信。当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造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在没有任何核潜艇的情况下,靠军工科学家的努力付出,一样造出来了。目前已经有歼-20的成功经验,难道歼-31会卡住吗?

3、全球大部分战机的研制都要耗时20年左右,歼-31的进度并不算慢。

纵观全球先进战斗机的研制历程,无论是美国的F-22,还是俄罗斯的苏-57,耗时均在20年上下。俄罗斯的航空工业技术那么先进,苏-57的进度还不是一样落后了。F-22是从1980年代开始研制的,立项时间还要更早,但一直到1997年才首飞,2005年才服役。

所以如果横向比较的话,歼-31的研制进度并不算慢,只不过大家看到歼-31的首飞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还没有定型,就觉得很着急。另外可以推测一下,歼-31主要是为下一代航母准备的,不大可能用于第一艘国产航母,因此它的进度要跟随下一代航母,比如是否安装弹射器,安装哪种类型的弹射器等。如果下一代航母没有定型的话,歼-31估计也不会最终定型。


老豆说军武


我个人还是倾向于FC-31在未来会成为我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的,虽然其性能一直不被大家看好,但是为了跟上我国海军的发展,在目前来看也只有FC-31能够满足这种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的需求。虽然歼15也有改进型,但是面对我国周边部分国家越来越多的购进F-35隐身战机的这种现状,歼15在未来已经并不能够完全应对这种大量五代机出现在我国周边的现状。



而歼15就算在雷达和航电以及武器系统甚至是动力系统上进行不断改进也是无法弥补和五代机的这种代差的,而不管怎么说,即使不是现在,在不久之后的将来,随着我国航母规模的不断加大,我国航母搭载上第五代隐身战机将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以及无法规避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陆基歼20战机已经开始批量装备部队,从2011年第一次首飞到装备部队仅仅用了几年时间,这说明我国在第五代隐身战机的研制上面已经没有了技术障碍,如果说抛弃FC-31而重新研制一款舰载隐身战机在技术上面应该说是没有多大难度的,但是这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海军来说可能是等不上的。



因为虽然技术上可行,但是研制一种在技术以及战术性能上能够同F35B/C相匹配的全新第五代隐身舰载机的难度并不比歼-20小,另外再加上舰载机要进行更多更复杂的飞行测验,这中间可能要用上十年以上的时间,而在这中间我们的歼-15将会处于极大的作战压力之下。



因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当下我国的两款隐身战机中选择一款上舰,但是对于歼-20来讲,相对于FC-31,虽然其性能比FC-31优异,且是海军一直喜欢的重型舰载机,但是其要想上舰难度真的是非常大,不管是从其本身的气动布局和结构强度等方面来说不适合上舰,就是从航母所需要执行的打击任务来说比较擅长制空和截击的歼20更不适合成为我国的舰载机,并且从官方角度来所似乎也从没有考虑过本身就是空军陆基型的歼20上舰的问题。



所以,目前来说,为了更上我国航母建造发展的速度,想要快速的使用上隐身舰载机很大概率来说只剩下FC-31这个选项,虽然其相较于世界上的其他隐身战机来讲可能许多方面都要差上一些,且还有腿短的毛病,但是从目前来讲其也能够较为满足我国海军的战略需求。如果其能够成为我军的舰载机那么上舰的速度可能会大大缩短,最快在5年之内就可以完成全部研制和试验工作,而改进型的歼-15和歼31的搭配也更像美国海军的F/A-18E/F和F-35的组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还是能够满足我国海军应对多方面的海空威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