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古代的一两银子,究竟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多少钱呢?

用户64315238905


银子自唐朝以来就作为大额生意的货币流通,从盛唐时期到现在一千多年以来,银子一直以货币、首饰、物件等形式存在。那么一千多年前的银子价值几何?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多少钱呢?

唐开元盛世,唐朝鼎盛时期,物质丰富,百姓富足,一斗米只卖5文钱,而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钱),也就是说可以买200斗米。

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朝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4130块钱相当于我们四线小城市,一个普通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了,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拼死拼活上一个月班,到唐朝才赚一两银子工钱。而唐朝一个普通的七品芝麻官,每月的俸禄都要二两银子,相当于8000多块钱人民币,白领啊!真想分分钟穿越时空去唐朝打工。

虽然到了唐朝末期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状况,米价从5文涨到10文钱一斗,那一两银子也等于今天的2065元人民币。通过电视剧我们了解到唐朝人民生活富足,出手阔绰,放在今天,原来唐朝人很多都是百万富翁啊。

到了北宋时期,随着四川成都的“交子”纸币的出现,白银的存量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子的价值又开始缩水。宋朝“钱法”混乱,一两银子等于多少贯钱不等,从480文到700文,根据地域不同算法不一。

同样以米价来计算,一两银子可以买4~8石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苏轼文集里曾提到他被贬官黄州,一家数十口(按20人计算)一月开支只有4500钱还能有余,按当时的银价计算只有2—4千元人民币,能养活那么多口人,看来宋朝的物价和今天也没法比。

明朝时期,国库最充盈的时候就是万历年间了,那时候整个国库也只有200万两银子而已。民以食为天,史料记载,在明朝一两银子可买大米二石,一石约为九十五公斤,所以明朝的一两银子等于600元人民币左右,购买力较宋朝又缩减很多。

清朝时期,在康乾盛世,在当时一两银子能买150斤优质大米,相当于现在450元人民币。清朝末期,受国外货币的冲击,白银价格继续贬值,一两银子只能折合人民币200元左右。

从唐朝至今已过去一千多年,很多东西已经成为历史,银子,从曾经的货币到如今的各类装饰品,也已流传千年,只是在这一千多年里它的角色由重到轻,到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装饰品,它自身的价值也缩减了一百多倍。

现在的一两白银价值大约在一百五六十元左右,已不能作为货币流通,根据国际行情可以作为贵金属进行投资买卖。

白银历经千年,身价持续下跌,更不知道若干年后银价又能几何?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