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位老师说:“班上人多顾不过来,不可能因为差生拉低进度”,你们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红润的脸


以“班级人多照顾不过来”为借口而放弃差生,确实证明了教师的无能。有一句话是:“主帅无能,累死三军。”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嫌一个班的学生多,那么不如自己去开私塾好了。有本事你也可以去当教授,只带几个博士生。孔子弟子三千依然会循循善诱施教有方,现在有哪位老师敢说自己教过三千学生?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的聪明才智,就很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学习。魏书生因其在教育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受到教育界广泛尊重与关注,他虽然身为班主任,却要经常去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去讲学、作报告。魏书生去参加各种活动,他所带的班级就全靠学生自治。在管理上如此,在学习上也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学习,好生带差生,互帮互学。魏书生的管理模式看似是对学生放大羊一样,老师当得清闲,而在清闲的背后,天知道魏书生要付出多少努力和爱心啊!恐怕只有一个班集体具有极强凝聚力的时候,老师才能真的敢放开手脚,好多班级即使是在老师的鼻子地下,学生还不是该干嘛干嘛!

看了以上论述,那些说班级学生多,照顾不了差生的老师真的连一点羞愧都没有?!


游戏人超超


我认同这位老师的看法,这次停课不停学事件我就深有感触,我女儿所在的一所重点学校,老师上直播课,孩子们都非常用心,效果非常好。

可是反观网上家长们却怨声载道,什么孩子近视,孩子不好好学,老打卡烦…

结果没几日我们地区的教育局就把网课取消了…

我就觉得这真是那些不想学的人,他不想学也搅得你学不成。

既然是差生,就不要以他们为准,也许他们擅长睡觉,也许他们擅长绘画,擅长弹琴,总之不擅长学习,不想学习。那就让他们专心钻研他们的特长吧,在学习上就不要再考虑他们了,效果不大,否则,再笨,只要努力最次也是个中等生,不会是差生。


花花29037105


我高中的时候,班上只有十二个人是考上来的,班主任也是从初中考上来的,他从来不管我,说我成绩好,要多带带别人,就这样到了高二我连前十名都不是了,班主任还说我底子好,只要努力会考好的,他是教英语的老师,每天都会找一两个人谈话。我和他是同一个初中过来的,我问他为什么从来不找我谈话,他就说你英语成绩提高空间不大,有什么意思。结果班里有几个偏科特别严重的,虽然其他科成绩不怎么样,英语成绩那叫贼好,经常考一百四十多,我都羡慕他们。不过大学都考的不怎么样,但是大家注意他们好的事英语啊,现在他们多都在大公司上班,我还是一名小医生。有时候差生不是需要给他们等进度,而是应该多关心他们,多找他们谈话。学生,尤其是高中的学生,有时候只是某些事情还没有想明白,一旦明白了,成绩就嗖嗖地上去了,那时候我们班一个据说掏了两万多才上高中的孩子,现在已经是清华研究生毕业了,我去上海培训的时候,教课的老师就说,什么是你的资本,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不要随意去定义差生,而是每天找一个孩子聊聊天,其实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他感觉受到了重视,感受到了鼓舞,看明白了世界,总不会晚,最后都会有一个别样的人生。我真的很幸运有一个非常好的班主任,他到现在都能够记得我们班的学生,经常还会问他们都在哪?我记得他说过还让我感动的话,现在回想起来,就是那句一个好的人格,比什么知识都重要,一个好的人格就是学会认识这个世界,懂得和这个世界沟通,相处,那你一定会越来越好,他教了我四年,现在每年回老家都去他家拜年,他总会说上学的时候对我关注不够的原因就是我早就有了完整的人格,不用他操心。所以从这个老师把好学生差生分开就已经错了。但是按计划教学是没有问题的,否则教育就没有了公平性。人只要还活着,什么时候都不晚,只是要付出的努力不一样。


好医生暖暖


我是一名高中化学老师。这届高一刚入学的时候,课堂提问,结果发现,有的学生连元素符号都不会写。怎么办?等着他们学会了再讲新课?当然不能。于是,我单独为这部分人编制了学案,单独开小灶。过了几天,课上找学生板演,计算题。有的学生算到结果是二分之三,我让他化成小数。结果,卡壳了。这个学生,我没有开小灶。因为,给高中生讲小学低年级数学,我真不会


用户7170265214577


我孩子四年级,他班主任老师是让一个好学生带一个差点的学生,学习实在太差的学生她会放到教室第一排,便于管理。每天留下那些孩子看着做作业,讲题。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她三天没联系到一个学生的家长,后来那个家长说他管不了那孩子,没办法!班主任老师说:“家长放弃了,可是老师不会放弃!”我觉得这样的老师才能被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些因为学习进度放弃差生的老师不配称之为“老师”


用户6472988747265


学校层次不同,学习进度不同,我家孩子学校高一就开生物课,好多学校没开。同样一个省重点学校,我孩子在重点班,学习进度安排是一学期学完一学年的课,高二下学期进入总复习。平常一半以上的同学还要参加竞赛。老师讲课也是很快,这个问题大家会不会?大多会就过,不会因为个别人耽误进度。上课不会只好下课弥补。很正常,不要认为老师歧视你


落亭—77


这种教育就跟扯淡一样,老师之所以受尊重,因为育人,传道受业解惑,老师的准则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自己都缺德,凭什么教育别人,教师资格证,什么也证明不了,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成绩好的学生,的多缺德自私啊?熟话说,就怕流氓有文化。高文化犯罪,伤害面积更广。希望中国的教育界,早日清明。尸位素餐的人,早点休息吧。



小胖子的多彩世界


带过一年级数学,始终秉持绝不放弃一个孩子的态度工作。一直有个孩子不太灵光,刚开始觉得可能没适应,直到上完5以内的加减计算之后,他依然不会计算1-1=。我非常着急,每天放学留,数学是讲道理的学科,道理讲了“你本来有一支笔,给我一支,你还剩多少”,甚至都让他死记了,5以内的加减计算也没几道算式。连续给他补课一个月,丝毫没有起色,不是傻孩子,看着都正常。你讲不放弃怎么搞?


华胥薄荷


假设学生是种子,老师的教学是土壤和肥料,那么同样的环境不同的种子发育出不同的苗,我们会因为一些苗长得慢而放弃甚至阻止其他苗的生长来等它吗?显然不会!育人也是如此,不能因小失大,舍本逐末。

以前有留级制度的时候记得差生都是要被留级的,直到期末考试能考及格才给升级,所以那时候老师即使不兼顾差生水平。差生也有重生的机会。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下,留级也取消了,差生要么靠努力逆袭重生,要么自生自灭,指望老师教学进度上照顾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样做会造成班级整体教学水平的下降,得不偿失,没有哪个老师愿意被差生拖后腿的。

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教学进度学校都是有规定的,不是自己想快就快、想慢就慢的,等差生肯定会影响正常教学进度,对其他学生而言岂不有失公平?再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自己,所以如果差生自己不努力,不争气,那么老师再怎么照顾他们的水平也无济于事。

正常情况下一个班学生成绩总有好有坏,解决差生跟不上的最好办法还是分重点班和普通班,这也是很多高中学校的操作方法。不要说这样不公平,合理就可行,效率优先,才能兼顾公平。

必须得承认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读书的,所以要接受差生存在,但不等差生不代表放弃差生,差生也会有其他特长,老师只要没有歧视就是好老师。纵观周围相当一部分差生考不上大学的也会成为优秀的个体户、创业者、专业技术人才……这对他们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现在很多家长太过于替自己的孩子着想了,什么事都要求学校和老师照顾自己孩子的感受,这未免太自私,凡是要多从内部找原因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小清新的学习日记


说实话,我认同这位老师的说法。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在一个班级里边,差生毕竟是极少数,甚至连班级的1/3人都占不到。这时候如果老师的教学进度完全跟着差生的理解能力跟进的话,对班级里的绝大多数同学是不公平的。

作为老师来说,教学进度基本上是跟着班里的中等生同时兼顾优秀生,因为现在,对于老师来说,教学有各种各样的考核,如果让班级里的差生,拉低进度的话,不光是其他学生的家长不愿意,会质疑老师的教学能力,就算是学校,也会不满意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

很多有责任心有责任感的老师,会关注班级里的差生,但是绝对不会因此,而考虑自己的教学进度,和差生的理解能力持平。于是每一个老师都会心照不宣去做的事儿。

班级里的差生和优秀生,都会在在校外请家教提高自己,作为老师来说,他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同学,学习是有天赋的,每个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也是有区别的。学校和老师会有自己的教学进度。绝对不会因为班级里有差生的存在而有所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