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代名相魏徵,為什麼下場那麼慘?

國聞雜談


我覺得魏徵的下場不是很慘,已經相當不錯了。可是是他死後魏徵家裡的情況給了提問者一種錯覺,感覺李世民清算了魏徵。其實李世民對魏徵是真的好,也正是因為有魏徵的存在,李世民的名聲才會如此響亮。

先看看魏徵所謂的下場吧。

魏徵去世的時候,李世民非常傷心,為了魏徵而罷朝五天,似乎是想給自己放個假。他給魏徵追封為司空,諡號文貞。後來更是將魏徵的畫像掛在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位列第三,這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在魏徵下場有多慘的情況,魏徵本人也是善終。那麼他們家到底出現了什麼情況呢?

魏徵去世以後,本來風平浪靜的朝廷之中,湧動出了一陣爭儲的風潮。當時的太子李承乾桀驁不馴,唐太宗非常討厭他,甚至有改立新太子的大算。所以李承乾就約了兩個人一起幫助他謀反,這兩個人至關重要,一個是手握重兵的侯君集,還有一個則是太子庶子杜正倫。

按道理這兩個人跟魏徵是沒什麼關係,可是他們都是魏徵推薦到重要位置上去的,一文一武,實在是惹人眼紅。所以李世民似乎認為魏徵主導了這場叛亂,主動取消了衡山公主和魏徵長子的婚約,甚至把魏徵的墓碑給砸毀了。

唐太宗懷疑魏徵,是有理有據的。

魏徵本人是敢於直諫的大臣,所以唐太宗一向都比較信任他,他說的話大多數都是非常正確的。可是魏徵卻先後推薦了那兩個人。侯君集是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的大將,立下的功勞不計其數,所以魏徵推薦他給李世民,認為他有宰相之才。

此外,魏徵還推薦了杜正倫這個人,認為他也是有宰相之才的。本來李世民也沒太在意,有沒有宰相之才,其實李世民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最關鍵的是,魏徵去找史官褚遂良,讓他把自己的這些諫詞都記錄在歷史上,這就讓李世民有些想不通了。

如果單純是為了給國家推薦人才,你為什麼非要史官記錄下來呢?難道是為了以後邀功用的?一旦侯君集等人謀反成功,那麼魏徵的諫詞就能成為他邀功的證明,所以李世民當時認為,魏徵肯定是侯君集一夥的。

那麼魏徵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我覺得魏徵絕對不是有謀反的心思,他雖然跟過很多主子,可是李世民是他最好的一個主子,因為李世民肯聽他的勸告,甚至有些害怕他。魏徵完全沒有理由謀反,他在推薦這兩個人為宰相的時候,也沒有想到這兩個人會參與謀反。

而且當時侯君集和杜正倫正是比較火的時候,壓根就不會想到謀反。是後來太子不得寵了,可是魏徵當時已經死掉了,關他什麼事兒呢?所以魏徵在謀反這件事上,是不需要負責任的。

結果也很顯然,李世民在毀掉魏徵墓碑以後,深感後悔,不久又懷念起魏徵來。唐高宗上位以後,更是重用魏徵推薦的杜正倫為宰相,其實也是對魏徵冤屈的一種補償。

李世民其實是埋怨魏徵去找褚遂良。

李世民在瞭解了一切以後,當然不會再懷疑魏徵謀反。但是對魏徵去找褚遂良這件事,李世民還是心有芥蒂的。褚遂良是史官,既然魏徵不是想要謀反立功,那麼他找褚遂良記載這件事,到底是什麼目的呢?

史官是李世民比較忌諱的一個官職,因為他殺了兩個兄弟的事情,必然是被記載在歷史上了,但是他想要成為明君,所以也不敢擅自去篡改歷史,當然後來確實改了不少。魏徵去找褚遂良記錄這些諫詞,其實是為了博取名聲。

當時的魏徵確實認為侯君集和杜正倫有才能,而且是極有可能成為宰相大才的。一旦這件事成為現實,那麼魏徵的名聲就會變得更好。可是李世民會覺得,這是在跟自己爭奪名聲,有些官員貪財,有些官員貪名,魏徵可能就是貪圖名聲的那一種。

總結:魏徵其實沒有被李世民清算。

李世民對魏徵還是非常尊重的,即使曾經做過一些過激的行為,不過後來李世民瞭解到事情的始末以後,冰釋前嫌,對魏徵再次充滿懷念。

尤其是在征討高句麗打了敗仗以後,他甚至認為,如果魏徵在的話,一定不會讓他前來打這一仗的。所以即使李世民記恨魏徵求名心切,卻依舊對魏徵充滿敬意。


江湖小曉生


說起魏徵,大家肯定都會想到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廢;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個“人”,指的就是魏徵。魏徵生前頗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但在魏徵死後,李世民竟派人掘斷了魏徵的墓碑,讓魏徵死後都不得安寧,這又是何緣故呢?

早年經歷

魏徵,原名為“魏徵”,字玄成,早年時期的魏徵在李密帳下為官,因其寫得一手好奏疏,頗得李密欣賞,認為他文采非凡。魏徵曾為李密獻上過能夠壯大自身的十條計策,但可惜沒有被李密採納。

後來魏徵跟隨李密投降了李唐,但這也不能阻擋魏徵那顆蠢蠢欲動的心。魏徵在投降之後又轉去了李神通的麾下,不久李神通被竇建德大敗,魏徵又改投於竇建德麾下,兩年之後,竇建德又敗於李唐之手。

不得不說,魏徵就像古代版“柯南”,,走到哪,哪就兵敗。

按照慣例,像魏徵這種身份的人早就被處死了,但是這次魏徵依然沒有被處死,反而受到李唐太子李建成重用。不得不說,魏徵眼光獨到,看出李世民不甘於屈居人下。他曾經為李建成出謀劃策,建議李建成把李世民調走,但還沒來得及實施,就爆發了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李建成、李元吉等被誅殺。李世民成了最終的大贏家。那之後,魏徵又遇到了什麼樣的境遇呢?

效忠李世民

李世民派人將魏徵帶來,責問他為什麼要離間他們兄弟?魏徵非常直接回答道:“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李世民見魏徵直言相告,認為這個人可用,便赦免了魏徵,並讓他擔任詹事主簿。

唐貞觀元年,李世民稱帝,魏徵的官職也隨之水漲船高,官拜尚書左丞。不得不說,儘管魏徵曾效忠過李建成,但李世民還是很信任他的,所謂用人不疑,大抵是這個樣子的。李世民心懷大志,想要打造一個空前盛世。便重用魏徵,還曾多次在床榻上召見魏徵,向他詢問國家大事的得失。魏徵也盡心盡力的回答,直言相告。

據記載,貞觀六年,唐太宗李世民最寵愛的女兒長樂公主要嫁給長孫無忌的孫子長孫衝。李世民十分疼愛這個女兒,想讓她風光大嫁,便和大臣們商量說,“長樂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並所鍾愛。今將出嫁,禮數欲有所加。”說白了,就是想給女兒多點嫁妝。這也是人之常情,大臣們都附和,並進言說長樂公主的嫁妝可以雙倍於她的姑姑永嘉長公主。但是魏徵對此事卻表示反對,認為這違反了禮制。李世民不太高興,回宮之後將這件事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聽了之後對魏徵讚不絕口,並派人賞賜了他,並傳話給魏徵,“聽說你正直,如今見識到了,希望你保持下去,不要改變。”魏徵聽聞之後十分感動,而且有了長孫皇后的話,魏徵更加敢於進諫。

久而久之,皇帝看見他都十分頭疼,害怕魏徵說他的錯處。但是對魏徵的信任,也是與日劇增的,還任命魏徵為太子太師,魏徵以自己患病來推辭,李世民卻認為患病的魏徵也可以保全太子。可見魏徵恩寵之盛。

因病逝世

貞觀十七年,魏徵因病去世。李世民傷心異常,罷朝五天。這在當時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殊榮。李世民下詔厚葬魏徵,但被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喜好簡樸為由拒絕。靈柩就以一輛小車裝載,李世民召集文武百官出城相送,痛哭流涕,並且親自為魏徵刻寫碑文。還說下了那句流傳千古的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廢;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同年,李世民將魏徵的畫像置於凌煙閣,在二十四位功臣中,位列第三。可見李世民對魏徵真是非常重視了。

但自古伴君如伴虎,誰能想到李世民竟將魏徵的墓碑給掘斷了。

死後斷碑

這主要是因為魏徵曾向李世民舉薦過兩個人,侯君集和杜正倫,說這兩個人有做宰相的能力,應該重用他們。結果侯君集竟然造反了,李世民大怒,將其處死,又罷免了杜正倫。

轉念一想,這兩個人都是魏徵推薦的,魏徵生前有可能也參與了謀反,李世民越想越生氣,就派人推倒了魏徵的墓碑。大概是覺得魏徵沽名釣譽,不是個好人,怎麼能用皇帝親手刻寫的墓碑呢!不僅如此,還取消了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的婚禮。

但魏徵墓碑也沒有一直斷著,貞觀十九年,李世民親自率兵征討高句麗,損失慘重,也沒能滅了高句麗。這時的李世民又想起了魏徵的好處,說如果魏徵在,能夠勸諫我,我也不會這樣了,於是又派人修好了魏徵的墓碑,並且按照少牢之禮祭祀他。

自古君心難測,誰能想到李世民那麼信任魏徵,居然斷了魏徵的碑。我猜想,可能不僅僅因為侯君集謀反的案子,也有可能是因為魏徵提了太多諫言,惹得李世民不高興了,生前不好意思處罰他,畢竟李世民想要當明君,怎麼能隨便處罰臣子呢,所以只好在死後找個由頭折騰折騰魏徵,這也是有可能的。


史論縱橫


魏徵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著名的諫臣。魏徵去世後,李世民慨然嘆曰:魏徵沒了,我也就失去了一面鏡子。魏徵的一生,始終得到了李世民的器重,在晚年時還被李世民任命為太子李承乾的老師。在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重之際,李世民還和太子承乾親自到魏徵府上探望。病危之際的魏徵此時還在憂國憂民,感動之餘的李世民當即將和長孫皇后所生的幼女衡山公主賜婚給魏徵的長子魏叔玉。



魏徵死後,李世民罷朝五天,並讓九品以上朝廷官員全部參加魏徵的葬禮。他還欲為魏徵舉行豪華的葬禮,只不過由於魏徵妻子認為魏徵生前力倡儉樸,這樣排場的葬禮並不符合魏徵的生前遺願,李世民這才作罷。為了表彰魏徵的功績,李世民將其畫像位列凌煙閣,併為其親書碑文,陪葬昭陵。

魏徵死後可以說是倍極哀榮,其下場並不悲慘。但僅僅過了三個月之後,魏徵的長子魏叔玉與衡山公主的婚事也黃了,李世民悔婚了。並且更嚴重的是李世民親自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魏徵已逝,到底是何事如此觸怒李世民,令其推倒魏徵的墓碑以洩心頭之恨呢?他是如何得到李世民的器重,又為何招致李世民的忌恨呢?



魏徵生於北周末年,成長於隋朝末年,時逢亂世,他的成長軌跡也因此很雜亂。他做過道士,後來又投奔了李密,做了李密的文秘。在李密歸順唐朝時,魏徵也隨之歸唐。

魏徵歸唐後,又說服徐世勣和元寶藏也歸順了唐朝。但在黎陽時,魏徵又被竇建德所俘。竇建德很賞識魏徵的才學,任命魏徵為其起居舍人。後來李世民擊敗了竇建德,魏徵才又歸唐。

魏徵歸唐後,太子李建成傾慕其學識,招攬魏徵成為太子洗馬,從此魏徵就成了太子建成的心腹人馬。

隨著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矛盾不斷加深,魏徵多次勸說李建成除掉李世民,以免後患。

但在玄武門兵變中,李世民先下手為強,射殺了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奪取了太子之位。李世民素聞魏徵的才幹,又將魏徵納入帳中,出任太子詹事府主簿。

李世民稱帝后,魏徵出任諫議大夫,從此開啟了一段魏徵敢犯龍顏直諫、李世民從善如流的君臣佳話。

貞觀二年,魏徵升任秘書監。他又出任此職後不久,就攪黃了李世民的一件好事。原來李世民看上了一位朝廷官員的女兒。當魏徵得知此女已訂婚別家時,就勸說李世民顧及自己的聲譽打消了這個念頭。誰知此女的未婚夫家怕因此累及,趕緊撇清和女方並未有婚約,李世民因此又有了想法。魏徵洞若觀火,上諫說男方是因為禍及自身,因此才謊稱未有婚約。李世民這才作罷。

有一次,李世民欲到泰山封禪。魏徵認為這樣做勞民傷財,有百弊而無一利,從而極力反對。李世民最終還是聽取了魏徵的建議,取消了這次計劃。

魏徵多次當眾直諫李世民,搞得李世民對他也有些發怵。有一次在玩鷂子,恰巧魏徵來彙報工作。李世民怕魏徵再斥責一番,就把鷂子藏在懷裡,結果悶死了。

李世民對魏徵的直諫,雖然有時下不來臺,一時心裡有些氣憤,但他也明白,魏徵的直諫是從國家大局出發,是功在國家的。所以李世民對魏徵也很器重,貞觀七年,魏徵升為侍中,進入權力中樞。

貞觀十年時,魏徵晉光祿大夫、鄭國公。直到貞觀十六年時,魏徵因為身體健康原因,才卸任宰相,出任太子太師。貞觀十七年正月,魏徵去世。此時李世民對魏徵還是給予很高評價的。但在同年四月,侯君集牽涉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李世民誅殺。而魏徵生前曾向李世民舉薦過侯君集。無獨有偶,魏徵舉薦的另一個人杜正倫此時也牽涉此案中。魏徵舉薦的兩個人都與太子案有關,這不禁令李世民心生疑竇。


恰巧此時,又有人反映魏徵在進諫時,都要把進諫的內容告知褚遂良。褚遂良時任起居郎,記錄李世民的言行。李世民認為魏徵這樣做,在史書上就抬高了自己。這時,李世民大為光火,認為魏徵欺騙了自己。於是就解除了女兒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約。並且這還不解恨,李世民又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不過,二年之後,李世民高句麗之戰失利。李世民這時幡然醒悟,又唸叨起魏徵的好。他感嘆如果魏徵再世,一定會勸阻他這次軍事行動。於是他又命人給魏徵重新豎立了新碑。


歲月是一條河流


貞觀十七年,一代名相魏徵不幸病逝。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魏徵的死訊後,放聲痛哭,他廢朝五日,親自為魏徵刻寫碑文,並且還帶著文武百官為他護送棺槨到昭陵入葬。

如此恩寵,成就了唐太宗和魏徵之間良臣、明君的千古佳話。

《舊唐書·魏徵傳》:後數日,太宗夜夢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時年六十四。太宗親臨慟哭,廢朝五日,贈司空、相州都督,諡曰文貞。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賻絹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

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時常會懷念起以前和魏徵相處時的情景,他在凌煙閣觀看魏徵的畫像時,還曾賦詩一首,以表思念之情。

王者往往會招致小人的嫉恨,如果小人自身又不能靠實力達到王者段位,那麼通過“人身攻擊”抹黑對方便成了這類人在精神上取勝的唯一手段。

魏徵死後發生的一件大事,給了那些嫉恨魏徵的大臣們一個機會。

當時,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給唐太宗上了一封奏疏,上面提及請求更換太子:皇太子及諸王。陛下處置。未為得所。太子國之本也。伏願深思遠慮。以安天下之情。

李世民回答他:我識卿意。我兒雖患腳。猶是長嫡。豈可舍嫡立庶乎。

李世民雖然拒絕了李安儼的提議,但這件事卻讓本就擔心被李世民廢除的太子李承乾更加惶恐,李承乾決心與其坐視滅亡,不如鋌而走險。

太子李承乾瞭解到侯君集,因為先前私藏高昌國寶物被治罪的事情,內心懷有不滿,便和他約定好發動叛亂,依靠武力再上演一出逼君退位的把戲。

《舊唐書·侯君集傳》:君集自以有功於西域,而以貪冒被囚,志殊怏怏。

《舊唐書·侯君集傳》:時庶人承乾在東宮,恐有廢立,又知君集怨望,遂與通謀。

但李承乾和李世民比起來,終究差了不止一個段位,他和侯君集的計劃尚未實施,便因為齊王李祐起兵的事情,一起給牽扯出來了。

當時李承乾看到齊王都敢造反,便對著自己的護衛紇幹承基說出了一番很大膽的話:“我西畔宮牆,去大內正可二十步來耳,此間大親近,豈可並齊王乎?”

李承乾沒有料到紇幹承基並不是一個特別靠譜的人,他牽扯進了齊王造反的事件,被大理寺給緝拿了,為了響應“坦白從寬”的國策,紇幹承基很直接就把太子給出賣了:遂告其事。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這件事後,將與太子有合謀嫌疑的人統統連坐。

魏徵是太子李承乾的老師,他又“密薦中書侍郎杜正倫及吏部尚書侯君集有宰相之材”,恰好在李承乾謀反事件中,杜正倫和侯君集都在連坐名單中:正倫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誅。

在造反這件事上,1+1+1的影響力遠遠大於三,唐太宗在這時候對於魏徵產生了懷疑:怎麼造反的人都和你有關,你的嫌疑有點大啊!

於是,李世民推到了魏徵的墓碑,取消了給他兒子的賜婚。

李世民忽略了一件事,太子是他的兒子……

後來,李世民征戰高麗回來後,他又響起了魏徵的好,便又重新立起了墓碑,賞賜了他的妻兒子女。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1】《唐會要卷四》

【2】《新唐書·列傳第四·高祖諸子》

【3】《舊唐書·卷七十五·魏徵列傳》

【4】《舊唐書·侯君集傳》


腦洞趣味歷史


一代名相魏徵,被唐太宗譽為“人鏡”,並列銅鏡,史鏡三大鏡子之一。

《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魏徵未在相位的時候,就表現出賢臣之才,為太子李建成洗馬的時候,就規勸李建成要想辦法包住太子的位置,以防止他人謀取,到後來的“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被殺,李世民上位當了皇帝,這時候唐太宗李世民仍然欣賞魏徵的才華,不計前嫌的重用魏徵,並且委以重任。


魏徵退位之後,都發生了什麼?

魏徵其實很早就向唐太宗李世民申請退位,奈何李世明不肯批,還派人轉告魏徵:社稷的安危只寄託在你身上,就算你雙目失明,也要把你請在跟前,我們一起商量國事。後來又過了幾年,唐太宗經不過魏徵的退位申請,在貞觀十年六月,讓魏徵退位,但也不是告老還鄉,而是授予一個閒職:二品散官職位。

魏徵退位之後,得到一個閒職,但是魏徵還是閒不住,在退位之後7年病死,在這期間還是兢兢業業的為國為民,是為: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在遇到唐朝的很多重大問題,依然勇於直諫,這使得唐太宗避免犯的很多錯誤!

魏徵一生為主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不明白題主表示下場慘?唐太宗李世民對於魏徵的死是悲痛 ,日後他犯錯的時候,多次說道“要是魏徵在這裡,他就會阻止我犯這樣的錯誤”。


林生觀歷史


我不太明白所謂魏徵的下場慘到底是慘在哪裡了?

爵位被剝奪了?

沒有呀,魏徵的鄭國公爵位妥妥的由他的長子魏叔玉繼承了,“叔玉襲爵國公”(《舊唐書》魏徵傳)。

子孫受到打擊了?

沒有呀,魏徵的幾個兒子,仕途發展都很不錯,“叔玉襲爵國公,官至光祿少卿;叔瑜至潞州刺史,叔璘禮部侍郎”(《舊唐書》魏徵傳)。

墳墓被李世民挖了?

更沒有呀,李世民又不是盜墓賊,不幹挖人墳墓的勾當。

那魏徵到底慘在哪裡呢?

無非是史書記載的兩件事:撲碑、悔婚。下面我分別說說:

一、撲碑

這就是被嚴重訛傳為李世民挖了魏徵墳墓的撲碑。實際上,魏徵碑的碑文是李世民親自寫的,“帝親制碑文,併為書石”(《舊唐書》魏徵傳),當時李世民對魏徵的評價應該是非常高的。但是,緊接著發生了李承乾謀反事件,牽出了侯君集和杜正倫,而這兩人都曾被魏徵推薦位宰相人選,於是李世民自然而然的懷疑魏徵結黨。然後,又有人說魏徵有個幾十萬字的小黑本,專門記錄他和李世民吵架的過程,魏徵私下把它拿給史官看,“徵又自錄前後諫諍言辭往復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這在唐朝叫做“漏洩禁中語”,是一種罪,貶官、流放、甚至殺頭都可以。

按說魏徵的這些行為,絕對夠得上動用唐律處分,至少也得削爵奪官。但是,李世民沒有這麼做,他只是收回了自己寫的碑文,類似於現在的撤銷悼詞。只不過因為已經刻在石碑上了,所以需要撲碑,也就是把碑推倒。但是請注意,李世民只是在表明自己個人的態度,並未動用皇權。撲碑以後,也並未禁止魏家重新立新碑。

二、悔婚

李世民原本答應把衡山公主嫁給魏徵長子魏叔玉,後來因為魏徵的行為,李世民反悔了。這也只是李世民個人行為。

除此之外,李世民對魏徵再無任何處罰,可以說,結合魏徵的所作所為(結黨和漏洩禁中語),李世民表現的已經非常剋制了。即便是魏徵的那個幾十萬字的小黑本,李世民也並未下令銷燬,後晉史官在編寫《舊唐書》的時候,仍然能看到,“臣嘗閱《魏公故事》,與文皇討論政術,往復應對,凡數十萬言”。

所以說,魏徵遇到李世民這個皇帝,自己偷著樂吧,要不是李世民,隨便換個皇帝,針對魏徵的結黨和漏洩禁中語的行為,絕對會把魏家整治個一溜夠。


詳侃歷史


魏徵的下場都算慘的話,那長孫無忌、李善長、李斯等算什麼?豈不是慘不忍睹了。

魏徵的結局已算是人臣中比較好的啦,雖說不上頂尖的,但也算是上等的了。想想看,能在去世的2年後,依然讓李世民說出“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這樣的話,魏徵的結局能差嗎?



雖然在魏徵死後的那一年,因他舉薦的侯君集、杜正倫兩人涉嫌謀反,導致李世民對他有所懷疑,懷疑魏徵是侯君集一黨的,從而取消了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並推倒了他為魏徵所立的紀念碑。

先不說,李世民做的也就僅限於此,對於魏徵死後所追贈的司空、相州都督,“文貞”的諡號,及入凌煙閣等這些封賞都沒取消。且在第二年,李世民就重新為他立了紀念碑,還讓人以少牢之禮祭祀他。



要知道“少牢”可是隻有諸侯、卿大夫才能享用的祭祀規格,僅次於帝王用於祭祀社稷的“太牢”,從中可以看出李世民對魏徵後來並無記恨之心,而是實實在在的厚待。

所以從種種跡象可以看出,魏徵的下場並不慘,相反李世民對他也是厚待的,對他的後世子孫也是不錯的,他的兒子魏叔玉後來就坐上了光祿少卿這樣的高官。



其實當年李世民之所以會取消婚約,之所以會推倒魏徵的墓碑,完全就是一時之氣巴了。他不敢相信自己最為信賴的魏徵,會與侯君集等人反他,會跟那些亂黨是一夥的,所以他很憤怒,也很氣惱,於是一起之下就做出瞭如上所說的那等作為。

而後李世民在證實魏徵與此時無關後,不久他就立刻醒悟,為魏徵查新立碑,因示恩寵。



如李世民自己所說:“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就是李世民如此欣賞的魏徵,他的結局就註定不會悲慘,而魏徵自己的所作所為也註定他將名垂青史。

正如李世民給予魏徵的諡號“文貞”,“魏徵以王道佐時近“文”,愛君忘身近“貞”,二者並優,廢一莫可,故曰文貞。”,如此忠心的魏徵,又擁有如此功勞的魏徵,輔佐李世民治理出了“貞觀之治”這樣的盛世,魏徵又豈能得不到好下場呢?



再者李世民可是千古仁君,“善待功臣,虛心納諫”這是李世民最大的優點,縱觀李世民的一生,他從未無理由,或以“莫須有”的理由去殺害跟隨自己的功臣,對於那些因直諫從冒犯他的臣子,他也一概不予追究。所以就是這樣的李世民,他又怎麼不善待那樣忠心的魏徵呢?


澳古說歷史


魏徵,唐朝時期著名的宰相,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死後入凌煙閣。

魏徵在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去世,不能說魏徵的結局很慘,魏徵的結局還是很好的,魏徵死後,當時李世民還準備大葬魏徵的,李世民還為此廢朝五天,來追贈魏徵為司空、相州都督,諡“文貞”。而且李世民還召集百官為魏徵出城相送,魏徵的碑文還是李世民親自刻書的。這樣的死後待遇,在整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所以怎麼能說魏徵的下場很慘呢?

要說魏徵的下場很慘,只能說是魏徵死後,李世民後來把魏徵的碑都給砸斷了。但是後來李世民又給魏徵修碑了。為什麼李世民砸了魏徵的碑又給他修呢?

首先來說李世民要砸魏徵的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侯君集造反,李世民時期侯君集參與到了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侯君集一族被處理,還有杜正倫,但是杜正倫只是被流放,不過這兩個人都是魏徵推薦給李世民的,而且還說侯君集有宰相之才。侯君集的造反,也讓李世民把怒氣遷到了魏徵的身上,但是這個時候魏徵已經死了。其次來說就是把李世民的一些史料給史官了,最為關鍵的就是玄武門之變,魏徵一開始是在李建成的手下的,當時也是多次勸李建成把李世民調離京城,甚至是殺掉李世民。可以看到後世對於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多是同情,被迫進行的,這些都是李世民經過處理了史料。但是當時魏徵卻把一些勸諫李世民的史料給了史官褚遂良。李世民也是相當的生氣。

當然這些其實都是李世民的一時怒氣,而且魏徵在世的時候多次直言相勸李世民,給李世民受了很多氣,李世民也許只是想發洩一下把魏徵的碑砸了,但是清醒之後的李世民還是對魏徵很好的,但是他畢竟是一國之君,需要一個臺階下,在李世民徵高句麗失敗之後於是就說如果有魏徵在就不會有這次的失敗了,於是下令又修葺了魏徵的碑。不得不承認,李世民作為一國之君,能夠有如此的肚量,還是很不容易的。歷史上也是很難再找見像李世民這樣的君主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題主所問的“一代名相魏徵,為什麼下場那麼慘”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電影中的臺詞:

唐伯虎欲進華府,假裝賣身葬父,此時來了另一位賣身葬全家的也想進華府,於是兩人在華府門口比慘。石榴姐問唐伯虎:“你有什麼比他更慘的,快說出來啊?”

唐伯虎說:“我……這……你看我這幾天沒有剪指甲,裡面全是黑泥,難道這還不夠慘嗎?”

魏徵的慘從何來?

魏徵在歸順李世民之前都不怎麼被重視,瓦崗的李密不採納他的建議,太子李建成也不聽他的勸告,完全是一種懷才不遇的狀態。

懷才就像懷孕,時間長了總會被人發現。但要把才華展現出來,就必須要有一個知遇之人,李世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後,質問魏徵當初為什麼要向李建成提出把自己調到外地的建議,魏徵還昂首挺胸地說:“太子要聽了我的話,今日也不至於如此!”

李世民看魏徵可以啊,絲毫沒有害怕的意思,而且確實也是一位有能力的人,於是就把給他安排了詹事主簿的工作。

魏徵跟了李世民可謂是如魚得水,他以帝師的身份時刻提醒著李世民,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他所提的建議基本上都被李世民採納,而且給他的封賞也不少。甚至民間傳說,魏徵不但被人間的皇帝重用,還被玉皇太帝聘為“監斬官”。(以下為民間故事)


傳說貞觀年間,長安乾旱無雨,龍王變成凡人來到民間視察,在路邊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便想戲弄一番。他問算命先生什麼時候會下雨?下多少?算命先生都給算出來了,龍王開心了,因為下雨是龍王說了算,於是就要打賭,想砸算命先生的招牌。

戲弄完算命先生後,龍王開心的回家了,他前腳剛踏進龍宮,玉帝的傳旨童子就到了,要求龍王降雨,降雨日期和雨量與算命先生說的完全一樣!龍王傻了,這下玩大了,為了保住面子,龍王把雨量改了,因此而抗了玉帝的旨意。

玉帝非常生氣,決定要把龍王的頭砍下來!龍王聽到要斬自己的消息非常害怕,他跑到李世民面前喊救命。李世民納悶了:“玉帝的事我管不了啊?你找我有什麼用?”

龍王說:“玉帝安排的監斬官是魏徵,只要你在斬我的那個時辰拖住魏徵,我就能活命。”

李世民答應了,到了要斬龍王的時候,他就找魏徵下棋,這樣魏徵就脫不了身。誰知魏徵趴在棋盤上睡了,在夢中把龍王給斬了!


魏徵就是這樣一位大臣,深受唐王李世民的重視,而且病死後還追贈其諡號,送葬的時候李世民召來文武百官一起相送,還親手刻了碑文。魏徵的一生真的不慘!

結束語

魏徵死後,因為侯君集和杜正倫謀反事件而牽涉到他,李世民下旨砸了魏徵的墓碑,還解除了魏徵長子魏叔玉與新城公主的婚約。不過事後李世民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有點過激,又重新給魏徵立了新的墓碑。

魏徵的下場一點都不慘,反而是有個很好的善終。


水煮汗青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魏徵的下場居然很慘?俺就問題主你一個問題,你那個鼻孔瞅出來?要麼您這眼珠子擱那簡直就是一擺設,要麼就是被那些個不經過腦殼的文章給騙了。

魏徵和唐太宗李世民,這就是一對千古絕配。魏徵要不是落李世民的手上,擱誰手上早就把他那大腦殼給剁了。也就是李世民能忍魏徵那臭脾氣,魏徵說那話就跟那錐子直接擱你心口上捅,捅不死你他就不是魏徵,李世民不被氣的火冒三丈瞪著倆眼珠子還得憋著,他就不是李世民。

李世民怕魏徵

話說雖然李世民是皇帝,但每回瞅見這魏徵心裡頭就犯怵,怕的不行!當然這個怕不是咱一般人認為的害怕,而是每回魏徵都能抓這李世民的小辮子往死裡整,氣的李世民好幾次都想要了魏徵的小命。但氣過了頭,還得捏著鼻子認了。因為每回這老小子都能說道點子上,所以李世民有點怕魏徵。

咱舉個例子,大傢伙體會一下。

話說有一次,李世民手底下人給他整了一隻羽毛特好看的小鳥,而且那小樣的叫聲那叫個水靈,喜歡的緊。回頭他正鬥那小鳥玩的時候,魏徵這老小子不知道打那竄出來,這就要求覲見。

見就見吧,答應完了,李世民瞅了瞅手裡的小鳥,一拍腦殼:“完犢子了!這小鳥要是讓魏徵瞅見了,今天咱就別想過舒坦了!”

可眼瞅這魏徵就要進來了,這一傢伙也沒地擱,這一著急李世民乾脆就將這小鳥擱袖筒裡了。

魏徵那是有名的耳朵眼賊,眼睛珠子毒,瞅了幾眼李世民他就知道,李世民剛剛乾了啥。這不正事聊完了,這魏徵就沒下去,就這麼羅裡吧嗦的整了半天和李世民嘮嗑。

李世民心裡憋屈啊,心說:“這老貨,今個咋這麼缺心眼啊,平常也不見這麼囉嗦,幹哈呢?”

得,這一聊就是老半天。

等到魏徵下去了,李世民把那小鳥擱袖筒裡掏出來一瞅,氣的臉也綠了,咋回事呢?這小鳥已經給憋死了。

“這個糟老頭壞的很!俺說咋老是和俺提玩物喪志,玩物喪志!你家皇帝就不能玩會!你個山羊鼻子老驢臉!”

好吧,李世民也就只能圖個嘴快罵罵,回頭該幹啥還幹啥,這事也就過去了!

魏徵死以後

您說誰家皇帝能這麼被當臣子的氣,這氣要是給整多了,皇帝就會拿刀子捅你來撒氣了。可李世民這輩子都沒這麼幹過,人家魏徵是病死的。病死的時候,李世民那叫個急,太醫可勁的往魏徵的家裡送,那萬年老山參跟那不要錢的大蘿蔔一樣擱魏徵家裡邊丟,最後也沒有把魏徵的小命給掉回來。

所以這兩人的感情就是擺在那的。

這輩子魏徵給李世民上諫二百多條,每一條李世民都是全盤接受。有的時候李世民生病了,都會將魏徵叫到眼跟前詢問自己的得失。

當魏徵死了之後,李世民就為這事罷朝五天,歷史上有幾個皇帝能為大臣這麼幹,沒有幾個的,這就是一殊榮。

當李世民想要厚葬魏徵。魏徵的妻子阻攔:“俺家這糟老頭一輩子簡潔習慣了,這豪華的墓葬和他不搭!”就這麼給拒絕了。

魏徵出殯只用小車拉著棺槨,李世民招來文武百官出城相送,並且親自刻書碑文,成為了昭陵的陪葬墓,而且死後入凌煙閣,成為二十四功臣之一。話說魏徵開頭的時候一直都是李世民的敵人,太子李建成在的時候輔佐的是他李建成,一開頭就想盡辦法弄死李世民。最後還是入了凌煙閣成為二十四功臣之一,您就可以知道魏徵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分量。

話說了這麼多,那麼題主的問題呢?這事不能叫慘。

那是因為魏徵死了以後,他舉薦的倆人一個是杜正倫另一個是侯君集,說這倆人都有宰相的才能。話說這倆人才能是有的,但這倆人都捲入了太子李承乾謀反的漩渦裡頭。

這一傢伙把個李世民氣的,幹事就不經過大腦了,把這倆人收拾了以後,回頭就想起了舉薦人魏徵。但這個時候李世民還忍著,但這事他已經開始懷疑魏徵是不是太子黨一系的,魏徵是不是也參與了謀反這件事。

但僅僅是懷疑,沒有更進一步的動作,比較老搭檔的面子還是要給的,人都死了!

後面又發生了一件事,李世民就壓不住火了。說有一天李世民跑到記錄史料的地溜達,那負責記錄的史官就說,魏徵把以前他給李世民的諫言給他看過。

得,就這麼一句話就捅了簍子了,加上之前的事,李世民徹底的爆發了。咋?你把國家機密給其他人看,這是要幹嘛?造反嗎?

所以回頭李世民就把下嫁自家閨女的事,也就是公主下嫁給魏徵家裡的事,就給否了,順手還把魏徵的墓碑給推倒了,那叫個怒向膽中生。

就這麼個事,話說李世民也就幹了這麼兩件事。這要是一般人,那墳頭也得刨了,屍體也得挖出來,擱家裡的老婆孩子也得跟著遭罪。但也僅僅就這樣,弄了這麼兩件事,人家老婆孩子也沒有被波及,您咋就說慘呢?

而且,在李世民懟高麗之後,這事弄了個失敗,回頭他就琢磨這事,這弄的勞師動眾不說還勞民傷財,結果還沒弄個好。他這就想起魏徵的好了。

“這老魏啊!這糟老頭子要是在的話,這事他一準反對,他一反對,俺一準就停了,這事也就不會出了!”

李世民這心裡又嘎嘣嘎嘣的痛,這又把魏徵那石碑給豎了起來,還整了個立碑儀式,這就告訴世人他錯了。

而且整件事對魏徵的家族沒有啥影響,人家四個兒子還好好的活著,大小子繼承了魏徵那鄭國公的頭銜,最後坐上了和魏徵一樣的官位光祿大夫,其他的三大小子官也不小,你怎麼就說人家魏徵慘了,這不是胡說嗎?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