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巴基斯坦的首都靠近边境,会担心国防问题吗?对此你怎么看?

豪哥杂谈


巴基斯坦独立后,曾前后两次迁都,分别是,1959年迁都至拉瓦尔品第,1967年再次迁都至伊斯兰堡,而在此之前,巴基斯坦的首都一直都是在西南的港口城市卡拉奇。



相比于卡拉奇,伊斯兰堡其实是一座崭新的城市,巴基斯坦政府于1960年正式开始建设城市伊斯兰堡,前后花了近十年时间,于1970年基本建成。

相较于卡拉奇,伊斯兰堡更加靠近印巴停火线,这不禁使人们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巴基斯坦建都伊斯兰堡不担心国防问题吗?

其实,巴基斯坦迁都伊斯兰堡正是出于国防的需要,卡拉奇是一个港口城市,但巴基斯坦海军一直以来都不是印度海军的对手,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就充分发挥其海军拥有航母的优势,对巴基斯坦的南部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巴基斯坦选择千都伊斯兰堡,其实是有两个考量,一是避其锋芒,二是扬长避短,大力建设其陆上防御力量,因此说巴基斯坦选择迁都伊斯兰堡,其实是有天子守国门的意味。

且一直以来,巴基斯坦国内城市建设很不平衡,在巴基斯坦迁都伊斯兰堡之前,巴基斯坦国内就只有卡拉奇一座大型城市。

自巴基斯坦独立后的几十年内,卡拉奇的人口规模从30万暴增至2000万,这样的人口规模已经完全超出了卡拉奇的承载能力,由此而产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因此,巴基斯坦选择迁都伊斯兰堡其实也有国内经济建设方面的需要,这样一来,就能大大缓解卡拉奇的人口压力。

卡拉奇与伊斯兰堡,也将成为巴基斯坦南北两个防御基点,两点一线,将会大大增强巴基斯坦的国土防御能力。


Mr种茶家


目前巴基斯坦的首都是伊斯兰堡,这是一座新建没多长时间的新城市,其市区人口总量已经接近200万。和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一样,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政府特意为首都而兴建的一座城市,它远离海洋,靠近印巴冲突的克什米尔地区,那么巴基斯坦的首都靠近边境线,难道巴政府不用担心自己的国防问题吗?
(巴基斯坦地图)


巴基斯坦政府1959年决定兴建新首都,1960年伊斯兰堡正式开始建设,到1970年基本已经建成。在1965年之前,巴基斯坦的首都一直是卡拉奇,这是该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在伊斯兰堡正式兴建7年之后的1967年,巴基斯坦政府就已经把首都迁往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政府之所以会选择把首都从沿海城市卡拉奇迁往伊斯兰堡,这除了是因为卡拉奇人口不断膨胀,导致交通等基础设施状况非常糟糕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卡拉奇远离巴基斯坦内陆,这不利于巴政府控制内陆地区的稳定。题主问巴基斯坦首都靠近边境地区难道不用担心国防问题?然而实际上巴基斯坦政府把首都迁往伊斯兰堡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国防安全,首都靠近边境,这更有利于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
(伊斯兰堡风光)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虽然它和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存在很大的冲突,甚至印巴两国经常因此爆发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我们必须要知道,印度终究不可能侵入巴基斯坦的国土,伊斯兰堡附近的伊朗和阿富汗也不可能进攻巴基斯坦,所以巴基斯坦政府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首都遭遇进攻。巴基斯坦的国防重点还是在于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争端,基于这样的原因,巴基斯坦政府反而需要把首都迁往靠近克什米尔的地方,这有利于该国的国防安全。

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而迁都的国家可不仅仅只有巴基斯坦,南美洲国家巴西和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也是现代迁都界的典型代表。巴西于1964年将自己的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了内陆地区的巴西利亚,而哈萨克斯坦则是把首都从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迁往了更靠近俄罗斯的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塔首都阿斯塔纳位于哈俄边境地区,当初哈萨克斯坦政府决定迁都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防止俄罗斯势力在哈北部地区的渗透。


(克什米尔地区地图)

我们总结各国迁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国政府迁都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经济原因,另一个则是政治原因。其中的政治原因包括维护国内某些地区的稳定以及自己的国防安全。巴基斯坦之所以把首都从沿海的卡拉奇迁到靠近冲突地区的伊斯兰堡,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到内陆地区的稳定以及自己的国防安全。所以巴基斯坦首都靠近边境,巴政府不仅不需要为此担心自己的国防安全,它正是为了自己的国防安全才把首都迁往边境地区。


李姓先生


巴基斯坦总共有四个邻国:中国、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其中,巴基斯坦与中国、伊朗、阿富汗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印度与巴基斯坦却矛盾重重。两国围绕着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三次战争。

第一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在美国的援助下,与印度打了个平手,第二次美国撕毁的条约,拒绝援助巴基斯坦,因此,巴基斯坦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与经济,虽然输了,但保住了国家,第三次巴基斯坦在中国的援助下,在战略意义上取得了胜利,分割了克什米尔,建立了印巴停火线,但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在印度的扶持下独立了。

巴基斯坦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一直是一个被欺负的对象,但今天的巴基斯坦却在世界的200多个国家中成为了第14军事强国与第40经济强国。虽然无法与中美俄等强国相提并论,但在南亚是一个拥有着一席之地的地区强国,从地理上来讲,虽然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较为靠近印巴边境线,但是印度的首都新德里也照样靠近边境线

从军事上来讲,巴基斯坦的主战机分别为F-16与枭龙机,可一直在玩二代机的三哥的主战机却是是技术落后的LCA(印度军方自称其为四代机,呵呵了)。在轻武器上来讲,巴基斯坦主要是进口柯尔特公司的M系列的自动步枪。可印度的轻武器却是万国牌军人还不会操作,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印度军人因不会操作自产的步枪,被持56式冲锋枪的中国解放军一阵爆揍。从海军方面来讲,印度有两艘航母,是亚洲航母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中国(中国海军现役两艘航母,有一艘航母正在建造中),但印度的两艘航母分别是在20世纪从英国与俄罗斯购买的,技术在现在较为落后,从核力量来讲,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是世界上少有的九个拥核国家之二。印度的核技术是在七十年代从前苏联购买的(毛子坑了三哥一大笔钱),而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却是低价从中国购买来的,原子弹数量比印度还多20枚。所以从军事方面来讲,巴基斯坦在众多领域都超越了印度。

在21世纪,巴基斯坦在中国等国的帮助下,成为了一个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它拥有较为发达的军事力量、经济体量和过亿的人口来抗衡其他敌国。而今天的印度却成为了一个从贸易方面被人美国老大哥抛弃,现在苦苦与中国,俄罗斯等国拉好关系的二流大国





USAdog


首都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中心,那么将首都放在哪里有着很多因素需要考量。有些国家一旦将首都确定下来,就长期不变;而有的国家经过一个发展阶段以后,却考虑迁都,比如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哈萨克斯坦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往阿斯塔纳、巴基斯坦将首都从卡拉奇迁往伊斯兰堡。

今天铭苏先生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巴基斯坦为何将首都从卡拉奇迁往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原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印巴分治以后,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为巴基斯坦自治领,1956年正式建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从1947年-1959年,巴基斯坦将卡拉奇作为首都,1959年临时迁都至内地的拉瓦尔品第。1967年伊斯兰堡新首都建成后,正式将首都迁往伊斯兰堡。

那么,在1959年巴基斯坦为何要迁都内地拉瓦尔品第呢?

第一、经济发展问题。

卡拉奇这座城市最初是由英国人开发的,英国人在这里修建了港口、军事基地、连接内陆的铁路,这里成为当时印度棉花、小麦等农产品的重要出口港。卡拉奇位于印度河的三角洲的平原上,面积大,土地多,交通便利,逐渐发展成城市,1941年时人口已达到36万人。

但是在印巴分治以后,由于印巴战争,大量印度境内的穆斯林涌入卡拉奇,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管理混乱,城市和人口发展所需的能源、食品、住宅等供应严重短缺,对城市发展形成挑战。如果卡拉奇继续作为首都,那么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到这里。所以,为了分流卡拉奇的城市人口,需要重新确立一个首都。

卡拉奇作为当时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经济发展在全国来说算是领先的,但是广大的内地经济发展落后,那么将首都放到内陆去自然可以带动内陆经济的发展。

第二、国家安全问题。

印巴分治以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由于克什米尔领土争夺问题爆发数次战争,而当时巴基斯坦不管是海军力量,还是空军力量,跟印度相比差距太大。而卡拉奇是一个港口城市,直接濒临印度洋,一旦印度海军从海上发动袭击,那么巴基斯坦难以应对,而将首都迁到内陆去,就可以避免来自印度海上的袭击。

那为何将首都迁都拉瓦尔品第呢?

拉瓦尔品第目前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距离现在首都伊斯兰堡只有10多公里,在当时由于新的首都还未建成,拉瓦尔品第权当是个临时首都。

巴基斯坦将首都迁到这一地区是有重要原因的,拉瓦尔品第自英国殖民时期就是军事重镇,现在也是交通枢纽,从这里有通往克什米尔和阿富汗的公路。离拉瓦尔品第180公里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处是著名的开伯尔山口,历史上印度大陆遭受西北方向的入侵都是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平原的。而巴基斯坦将首都迁到伊斯兰堡,一方面往西北可以扼守阿富汗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往东北就是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巴斯斯坦自然部署重兵,有利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安定。

有人会说,伊斯兰堡靠近印度实控克什米尔地区,是不是会不安全呢?

首先,伊斯兰堡地形有利于防守。

伊斯兰堡地处内陆,背依高峻的喜马拉雅山,面向宽阔的印度河大平原,东侧是秀丽的拉瓦尔湖,西侧是一片开阔的河谷地带。这也算是背山靠水,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城市防守。

其次,首都是军事防御重地。

克什米尔是印度争夺的重点地区,两国为此发生过数次大的战争,小的冲突更不计其数了。而巴基斯坦把首都放在伊斯兰堡这个地方,反而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首都的安全肯定是首位的,印巴虽然在克什米尔发生冲突,但是印度还不至于敢进攻巴基斯坦的首都。

伊斯兰堡是一个完全新建的首都,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人口已经超过200万人,发展成一座现代化的政治中心。


铭苏先生



巴基斯坦果断舍弃第一大城市及经济中心、海滨城市卡拉奇,迁都内陆的边境城市伊斯兰堡,最主要的考量就是国家安全!这里面又分为二个层面:



旧都卡拉奇位于阿拉伯海海滨,易攻难守,海军远逊于宿敌印度,容易被印度海军占领或毁灭——巴基斯坦于1967年迁都伊斯兰堡时印巴都没有核武器,巴基斯坦与印度对决,劣势太大,付出了丢失了巴东,并独立为孟加拉国的惨痛的代价!


巴基斯坦的经济、军事实力与综合国力远远不如印度,随着时间推移,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对巴基斯坦越来越不利,国安压力成了巴基斯坦的不可承受之重,如何保卫首都安全成为巴基斯坦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迁都到内陆就成了最明智的选择,也解除了巴基斯坦最大的安全隐患。



可是,巴基斯坦为什么要在西北边境建立一座新城市伊斯兰堡作为新首都呢?那儿靠近印巴争议领土克什米尔,离印控的克什米尔边境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伊斯兰堡就在印度的远程火箭炮的射程之内。这个显示了巴基斯坦人的勇气与睿智——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巴基斯坦把首都建在边境,极大地加强了对克什米尔的控制力,能够守住既得利益——巴控克什米尔,毕竟巴基斯坦陆军与印度陆军的差距没有海空军那么大,印度并无法占太大的便宜,这样,巴基斯坦就算不能从印度手中夺取更多的克什米尔的土地,至少能守住巴控克什米尔领土,作为弱势者的巴基斯坦,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另外,巴基斯坦是一个部落型的松散型的国家,各部落的分离意识强,缺乏国家认同感与凝聚力,把首都从滨海城市卡拉奇迁到内陆的伊斯兰堡,能够加强对各地的控制,更好地打击分离,防止国家解体,分裂为数个小国家。


飞狼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所处位置在该国北部靠近克什米尔地区,其首都现在建设得很漂亮,相比于周边地形绿化率挺好高的。建国前巴铁的首都一直在卡拉奇,后在1959年才决定迁都于伊斯兰堡。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迁都那是很重大的事情,要举国之力来建设才行,那到底为什么巴铁要迁都于此呢?我们来看看


首先个人觉得迁都肯定是考虑到国内的发展问题,这是最主要原因!那些说主因是为了战争武器的说法我觉得不正确。有那个国家那么喜欢打战的,以至于迁都去冒险打战?我觉得这个不太现实,最主要的还是综合自身发展考虑。


以前巴基斯坦的发展重心都在南方,北方地势山多,所以没什么发展。现在迁都过去了势必会带动那边的经济发展,使国家发展更加平衡。事实证明也是如此,虽然伊斯兰堡并没有建设得很强的大都市,但带动这片区域的发展的作用是起到了。


其次才是战略布局考虑,伊斯兰堡虽然靠近克什米尔的印巴分治线,你要说危险嘛它也危险。毕竟如此近的距离,印度的导弹随随便便都能到达。但权衡再三巴铁还是定都这里,说明巴铁确实是想保住这个地方。一是战时能作为前方的指挥中心,二是平日维护当地的稳定和凝聚力。再则印巴都是有核国家,发生全面战争的情况概率很低,所以巴铁定都于此也是有战略考量。


最后就是反恐需求,伊斯兰堡地区比较复杂,周边地势又以山地居多,很利于恐怖分子的活动。而且附近有中、阿、伊、印等国,势力错综复杂,如果前方没有一个强力指挥所的话,势必这一地区肯定会大乱。所以伊斯兰堡现在就起到了桥头堡的作用,能为地方安宁起到震慑作用。

总而言之个人觉得伊斯兰堡虽身处边境复杂地区,但其综合考虑还是利于巴基斯坦发展的。现在的发展效果也还不错,所以个人觉得巴铁的这一决定挺不错的。你们觉得呢?欢迎来讨论!


兵器虾侃侃


巴基斯坦与印度的恩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调和,这样两国就始终处于敌对状态,很多朋友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巴基斯坦首都距离克什米尔那么近,就不怕印度来袭击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吗?我们看看巴基斯坦可能的考虑的。

首先,巴基斯坦是一个地形相对复杂的国家,拥有和印度不同的军事实力,整体形势上处于守势。那么英国佬留下的克什米尔问题就成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相互消耗的根源,从而让两国都无法集中精力发展成为地区强国。巴基斯坦把首都放在伊斯兰堡主要就是考虑的克什米尔问题,毕竟伊斯兰堡可以居高临下,俯视克什米尔地区。占据相对有利的地形优势。



其次,伊斯兰堡作为巴基斯坦的首都可以带动周边的军事部署,并且距离克什米尔十分方便,可以快速组织反击来自于印度的军事挑衅。并且巴基斯坦在这里布防重兵,既能保护首都安全,又能快速反应,一举多得。当然危险也有,咱们最后说。


第三,克什米尔属于领土纠纷问题,这是英国人导致的。那么这里就很容易产生分离主义倾向,把伊斯兰堡作为首都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周边经济发展。那么自然就会吸引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民众向往巴基斯坦,从而在民众的心理上植根属于巴基斯坦。还可以吸引在印度控制地区的克什米尔人民的向往。

可是印度为什么不会对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发出威胁呢?虽然伊斯兰堡离克什米尔很近,但是印巴之间还是那句话是克什米尔的领土纠纷,重点都集结在了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并不存在双方的灭国可能,更不存在以占领对方首都为目的的战争。而且在多次的边境冲突当中,印度并没有占得便宜。这让印度对巴基斯坦作战勇猛很是忌惮。



而且巴基斯坦后面还有一个老大罩着,印度爷不敢轻易对巴基斯坦的首都打主意,毕竟曾经印度是知道什么是后悔。伊斯兰堡还相对老大家里比较近,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关系和交通会变得越来越紧密。印度更不会威胁那些对印度来说没有多大作用的地方。


最严重的是后来两国都在1998年进行了核试验,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核武器。更让这种平衡更加微妙,更不会轻易做出出格的举动。毕竟巴基斯坦勇猛的性格,印度也不知道巴基斯坦会不会哪天急眼了真给自己头上扔几颗核导弹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大家留言,点赞!

所以整体上来说,两国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而且双方之间主要介于克什米尔领土问题的争端之上,并不存在以消灭对方为目的的军事冲突。那么相对于攻击对方首都来说,这样的高风险军事举动,应该不会乱来。那么巴基斯坦的首都自然也是相对安全的。


淡然小司


印度的首都德里也是天子守国门。莫卧儿帝国第二代皇帝胡马雍没守住还丢了。但是复国后德里依然是首都。国家弱小,首都建的在偏也会丢。而首都建在沿海,沿河,开阔平原,通都大邑的国家。本身就有种大国雄心


北漂叔叔


巴基斯坦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在1947年之前世界上并无“巴基斯坦”这一概念,那时的巴基斯坦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然而二战的爆发使英国的殖民统治面临严峻的危机:1945年11月刚从二战中走出的伦敦人齐聚在码头上围观一艘从巴西驶来的货轮,因为货轮上装载着伦敦人早已久违了的香蕉,昔日声威赫赫的大英帝国已穷得吃不上香蕉了。1947年已是二战结束的第二个年头,但英国仍在执行战时管理制度——每家每户的水电供应都是有限的,人们用来洗脸的水甚至刚刚盖住盆底。这年的元旦伦敦的一瓶威士忌酒卖到了8英镑以上,而且还是供不应求。曾经风光无限的英镑已经失去了活力,已沦为完全需要美元和加拿大元进行输血。英国为进行战争欠下了巨额债务,这让英国不堪重负。伦敦城内乃至整个英国到处都是战争造成的残垣断壁。在战争过程中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趁机要求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利,英国为获得自治领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不得不与之妥协,到二战结束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已成为实质上独立的国家。1947年英国最大的殖民地——有“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之称的印度也步自治领的后尘掀起了独立浪潮。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的英国自治无力阻扰印度的独立,可在撤离之前英国仍试图在印度独立之后仍尽可能维持自己在南亚的利益存在,为此有必要遏制独立后的印度的发展势头,而英国使用的手段就是印巴分治——英国在从印度次大陆撤离之前提出了《蒙巴顿方案》:将英属印度根据宗教信仰的差异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建国,次日印度也宣布独立。

在实际的印巴分治过程中《蒙巴顿方案》的缺陷暴露无遗:英国殖民时期对印度次大陆长期以来形成的土邦割据状态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试图以此实现分化瓦解以印治印的图谋,正因为如此各土邦从得以在服从英国殖民当局的前提下保持半独立地位。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各土邦有权自愿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在实际的印巴分治过程中《蒙巴顿方案》方案在海得拉巴、朱纳加德、克什米尔三个土邦遭遇了尴尬:海得拉巴和朱纳加德都被印度领土所包围,居民也以印度教徒为主,偏偏却是由信奉伊斯兰教的土邦王公统治;克什米尔则恰恰相反——同印度和巴基斯坦领土都接壤的克什米尔以伊斯兰人口居多,却由印度教王公统治。这样一来就使这三个土邦的归属问题出现争议,印度依仗着自己在地理上的优势抢先下手占领了海得拉巴和朱纳加德,对此鞭长莫及的巴基斯坦选择了默认这一既成事实。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巴基斯坦就不愿让步了——毕竟克什米尔相比对巴基斯坦而言鞭长莫及的海得拉巴和朱纳加德直接和巴基斯坦接壤,又是以伊斯兰教人口为主的地区,在心理上较为容易接受巴基斯坦,于是巴基斯坦派兵进入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土邦王哈里·辛逃往印度,印度随即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战后印度得以控制克什米尔近四分之三的地域,而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尔四分之一的地域,然而这场战争并未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这就为日后的印巴关系埋下了隐患。1965年8月初巴基斯坦又和印度爆发了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21日两国之间又爆发了第三次战争,迄今为止我们仍不时在新闻中听到印巴边境爆发冲突的消息,事实上目前印巴两国之间只是达成了停火协议,就法理上而言:印、巴两国至今处于战争状态。尽管1971年12月17日后印巴之间没再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但边境冲突一直存在,两国都以对方作为主要的战略对手和假想敌。

独立之初的巴基斯坦将首都定在南部海岸的卡拉奇。濒临阿拉伯海的卡拉奇是一座国际化的商业港口城市,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然而在1959年2月巴基斯坦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经过这个委员会的考察和论证之后确定在古城拉瓦尔品第东北10公里的地方建设一座新首都并取名为伊斯兰堡。1965年巴基斯坦把首都从卡拉奇迁至拉瓦尔品第,将其作为临时首都,1967年新首都伊斯兰堡的建设工程大体完成后巴基斯坦正式迁都伊斯兰堡,如今的伊斯兰堡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着200万左右人口的大城市。不过从地图上看:伊斯兰堡靠近印巴停火线,考虑到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将首都定在靠近边境的地方,难道巴基斯坦就没担心过自己的国防安全?事实上巴基斯坦还真不担心这个问题,不要忘了迁都伊斯兰堡本就是巴基斯坦有意为之。那么在迁都伊斯兰堡背后究竟隐藏着巴基斯坦决策层怎样的考虑呢?为什么巴基斯坦方面丝毫不担心将首都定在距离边境较近的地区呢?事实上巴基斯坦这一举动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的例子——明代中国的天子守国门。巴基斯坦建都伊斯兰堡的目的之一就是就近监视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举一动,从而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同时巴基斯坦的经济重心位于南部的沿海地带,而北部多为交通不便的山地并靠近局面复杂的阿富汗,因此一直以来巴基斯坦国内就存在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作为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的卡拉奇同时扮演着首都的政治职能角色使其暴露出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在这样的情况下迁都伊斯兰堡利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将为军队的后勤补给提供支撑,从而改善北部地区整体上的经济状态和国防布局。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就使伊斯兰堡的地位更加凸显:定都于此利于巴基斯坦同中国及中亚国家展开更好的合作,毫无疑问这将进一步带动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发展。

尽管定都伊斯兰堡具有诸多好处,但也存在弊端——这样一来巴基斯坦决策层相当于是将自己置身于印度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内,一旦两国之间战火重燃将使自己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可供转圜。不过巴基斯坦在认真分析自己和印度的实力对比以及地区形势后将这一弊端作为自己可以承受的必要代价予以接受。如果从面上的实力水平来看:印度强于巴基斯坦——印度的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位居世界第七位。截止2016年的印度人口统计数据为13.24亿,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说法算上未纳入统计的黑户人口其实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国。印度以2250990百万美元的GDP总量位居世界第八。从军力上看印度是全世界九大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拥有航母的十三个国家之一。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面积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经济实力更是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然而看起来强大得多的印度在同巴基斯坦的实际交手过程中却基本维持着势均力敌的状态。尽管印度的实力从面上看各方面都强于巴基斯坦,然而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印度有300多个民族、上千种语言以及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锡克教等各种各样的宗教体系,仅官方语言就有18种,加之国内巨大的贫富落差和种姓制的束缚,很难形成统一的合力,于是印度政府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低效;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民族宗教成分是比较单一的,政府的行政效率也远远高于印度,所以即使在国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巴基斯坦也可以凭借相对的高效率优先发展国防军工事业。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巴基斯坦比印度小很多,但也成功研制了自己的核武器,成为南亚地区足以和印度抗衡的核大国,即使在常规武器方面尽管印度具有海、空军优势,但在陆军的日常训练和战斗力上巴基斯坦完全不输印度。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国际上并不孤立:巴基斯坦从1962年就开始与中国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合作,巴基斯坦还是美国的的重要盟友——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美国的反恐战争巴基斯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美国作为世界霸主一直极力压制某一地区崛起一个足以独霸该区域的霸主出现,因为这将威胁到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具体到南亚而言:维持印巴之间的纷争局面,使双方都不得不有求于美国对美国而言是最有利的,因此美国不会坐视印、巴任何一方碾压另一方。尽管目前印度也是美国极力想在南亚拉拢扶植的对象,但美国绝不会允许印度真正崛起成为南亚的区域霸主。作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前宗主国的英国也不会漠视印度彻底压制同为英联邦成员的巴基斯坦。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巴基斯坦首都虽然靠近边境,但它完全不用担心国防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道来。

看地图伊斯兰堡(巴基斯坦首都)靠近印巴边境,好像时时刻刻受到印度威胁,巴基斯坦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吗?其实巴基斯坦原首都不是伊斯兰堡而是卡拉奇,卡拉奇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甚至卡拉奇的地理位置优于伊斯兰堡,那巴基斯坦为何还要迁到伊斯兰堡呢?伊斯兰堡靠近印度边境,这样可以观察到印度在印巴边境的一举一动,能够有效防范印度对巴基斯坦边境下黑手,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巴基斯坦也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应对印度带来的挑战,如果是原来的卡拉奇就很难对印度的一些诡异行动做出回应,也就是说离印度近并不一定是威胁,而是方便了巴基斯坦观察印度的一举一动,这也是巴铁的一个高明之处。



其次通过地图我们还能发现什么?伊斯兰堡距离克什米尔也是最近的,这是巴基斯坦迁都至伊斯兰堡最主要的原因。首都离克什米尔离得越近就越容易加强对克什米尔问题迅速作出决策,如果是它的前首都卡拉奇这没有这种优势,毕竟山高皇帝远,按照以前巴铁首都的位置它很难有效的对克什米尔地区进行控制,这样印度反而能够在克什米尔地区进行骚扰而巴基斯坦又没有印度的速度快,是非常吃亏的,所以巴基斯坦干脆就把首都迁到离克什米尔更近的位置。可见巴基斯坦现在的首都为巴基斯坦带来的便捷多于巴基斯坦面临的威胁。巴基斯坦为了跟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争端上面不至于处于绝对的下风,但是它的军事实力又不如印度,如果在军队支援速度上落后于印度它可能就要处于非常被动的地步,巴基斯坦为了掌握主动权就把首都定在伊斯兰堡,一个距离印巴边境咫尺之遥的城市。

其实还有一点,巴基斯坦现在首都伊斯兰堡相比原首都卡拉奇还有什么优点?那就是伊斯兰堡距离中国也是比较近的,一旦巴基斯坦受到印度侵袭,中国能够快速的对巴铁进行支援,如果换作以前巴基斯坦的首都卡拉奇而言,距离就相对遥远,中国很难快速的支援巴铁对抗印度的侵扰,虽然伊斯兰堡距离印度也很近但是因为中国为巴基斯坦撑腰的份上,印度也不敢对巴基斯坦首都做什么过份的事,这也是巴基斯坦的一个高明决策,就是把首都定在离它老朋友也比较近的位置,这样它就能得到有效保护而不至于发生以前的事(被印度直接打到首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伊斯兰堡能够快速响应“一带一路”政策,因为离的近,“一带一路”中的中巴经济走廊能够快速穿过伊斯兰堡,从而更加迅速的为巴基斯坦带来经济动力,这也是巴基斯坦现在的首都具有的优势,这在巴基斯坦看来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巴基斯坦现在迫切需要融入到“一带一路”中来,实现巴基斯坦国内的高速发展,不至于落后印度太多,这样它跟印度的竞争中也能占到优势。

综上所述,巴基斯坦现在的首都不仅不需要考虑过多的威胁,去担心一些国防安全问题,相反它现在的首都位置是非常有利的,不仅能够迅速支援克什米尔地区冲突,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加强中巴的合作,缩短合作距离,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快速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