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真情滿天下大愛灑邊關——黑河市百姓商店經理王秀蘭

在黑河,有這樣一位老人,她經營一家店鋪,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她對自己近乎吝嗇,吃簡單飯、穿樸素衣。然而,面對貧困學子、面對部隊官兵,她非常捨得,分分釐釐掙,點點滴滴攢。她不計回報,擁軍助學二十載,用樸實的大愛感動了邊陲的萬千心靈。她,就是黑河百姓商店經理——王秀蘭。她先後被評為愛輝區“首席愛心媽媽”、省級“十大傑出擁軍模範”、2015年榮登“中國好人榜”、2016年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真情滿天下大愛灑邊關——黑河市百姓商店經理王秀蘭


一諾千金,視信譽如山,她是勤勉踏實的“經商人”

王秀蘭,1942年出生於江蘇泗陽,1964年投奔親戚到了嫩江海江公社,並在當地成家。1986年因丈夫工作調動,王秀蘭帶著兩兒一女舉家搬遷到黑河愛輝,並先後在針織廠幹過紡織工、麻繩廠搓麻繩、印刷廠做印刷、甚至還做過門衛,生活的艱辛從未影響她的樂觀與堅強,她一面勤儉持家,一面教育子女成才。1996年5月,王秀蘭的丈夫李德貴因胃癌醫治無藥病逝,親人的突然去世,在精神上給了王秀蘭老人沉重的打擊。為了早日走出生活的陰霾,在大家的鼓勵和幫助下,1997年她開辦了“百姓商店”。從商店開業第一天起,王秀蘭就在心裡暗暗承諾,不賣假貨,價格親民,只要幹一天,我就一定要做到這兩點!這看似簡單的經營理念,卻讓“百姓商店”在黑河站穩了腳跟,還走進了百姓,贏得了顧客的好口碑。哪怕是買一瓶水,一瓶酒,只要走進店鋪,她都會以誠相待,黑河市級“先進個體工商戶標兵”、省級“放心酒示範店”、黑龍江省誠信企業等榮譽稱號的獎牌掛滿店鋪。這些獎牌,見證了她是一名優秀的“商人”。可她又不僅僅是一名商人,因為,無論掙多少錢,她都會一如既往的節儉,而且只要聽說哪裡有貧困家庭、孤寡老人她都會親自登門,慷慨解囊相助,她先後加入黑河市工商聯會員、民建組織成員,在她看來,難的時候,幫別人一把,是自己應盡的責任。


心懷大愛,助寒門學子,她是堅定執著的“助學人”

王秀蘭沒有太多文化,吃過沒文化的苦,在把兒女們培養成才後,每當看到上不起學的孩子,她就想幫襯一把。2000年寒冬臘月的一天,王秀蘭隨民建組織成員到西崗子煤礦開展扶貧工作。走訪到西崗子鎮居民趙連英家中,發現她家裡房屋簡陋,屋內沒有續火燒煤,平房裡特別冷,孩子穿著棉衣棉褲趴在土炕上寫寒假作業,孩子的書本和鉛筆都放在一個黑黢黢的塑料袋裡,雖然土炕上還有餘溫,但孩子的小手還是凍得紅通通的,由於經濟非常困難,只能是晚上睡覺才能將屋子燒的暖和一些。學生家長說,咱家條件不好,能再讀兩年就不錯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秀蘭第二天就專程趕到趙連英家中,給孩子送去了學雜費和嶄新的書包、學習用具。

助學的腳步一經邁出,王秀蘭就從未停歇過,2002年,她向黑河14名品學兼優的女學生捐贈了14輛自行車;2008年,她捐資10萬元資助5名貧困女大學生;2011年,她向愛輝區西崗子鎮捐款20萬元,用以援建一所希望小學;從2012年至今,她每年都參與愛輝區“春蕾助學”活動,並親自與“春蕾女童”對接……2016年,王秀蘭老人跟隨愛輝區婦聯“春蕾助學”愛心小分隊走進貧困女童家庭,當看到父母離異,家徒四壁,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八歲女童小欣瑤時,孩子膽怯的一句“我想上學!”,讓王秀蘭的眼睛溼潤了,送上助學金後,王秀蘭老人握著孩子奶奶的手說:有啥困難,記得一定要找我!

為了幫助更多家庭貧困、面臨輟學的孩子,王秀蘭在自己捐資助學的同時,積極動員身邊私營業主、好心市民加入到捐資助學的行列中來,也有不少社會愛心人士主動找到王秀蘭老人,“有特困生、特困戶,去的時候帶上我們!”正能量的匯聚,更加堅定了王秀蘭捐資助學的決心,走訪留守兒童、資助幼兒園學生,用她的話來講“只要哪裡有需要,我就要盡己所能,多做一些!”


真情滿天下大愛灑邊關——黑河市百姓商店經理王秀蘭


情繫軍營,愛兵如子,她是親切可敬的“兵媽媽”

說起王秀蘭老人的擁軍路,已整整走過了二十年。1996年冬天,王秀蘭老人乘旅遊巴士去黑河市對岸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旅遊,路過邊境江界,零下三四十度低溫,寒風刺骨,呵氣成冰,她看到有白衣衛兵正屹立在黑龍江江界線上,認真的巡邏放哨。老人的心被深深的觸動,這些白衣衛兵看起來也就和自己兒子差不多大,在家可都是父母呵護的寶,卻不遠千里,戍守邊陲,保衛一方領土的安寧!這一幕過後,邊防衛兵成了她心中深深的牽掛。“孩子們遠離家鄉和媽媽,為祖國站崗這樣辛苦,就讓我替他們的媽媽盡一份愛心吧”!


真情滿天下大愛灑邊關——黑河市百姓商店經理王秀蘭


2014年2月,王秀蘭到“黑河好八連”陪戰士過節,當看到站崗值勤的士兵頭上裹著白霜露天站崗時,她心疼不已。回到家,她就一直思考怎樣可以在冬天,讓士兵們站崗少挨一些凍,少遭一點罪,最終她與裝潢公司聯繫,並徵得連隊同意,特製了一種“活動板房”,讓士兵在板房裡面站崗值勤,既不影響視野,又可以冬暖夏涼,“一個小板房溫暖一個連”,即使現在提起來,八連的士兵心中也溢滿了溫暖。由於“活動板房”的靈活、實用性,被黑河其他駐軍部隊迅速採用並推廣。

“兵媽媽”這樣的事例真的太多太多,每當入冬臘八節的時候,王秀蘭老人都會親手熬製“擁軍臘八粥”,送到“兵兒子”手中,喂到“兵兒子”口中;每當除夕之夜,萬家燈火,陣陣鞭炮聲籠罩著黑河邊陲時,每當“好八連”官兵冒著刺骨的寒風在除夕夜巡邏在邊防線上時,她都會帶著全家人來到部隊和戰士們一起過節。當她將熱騰騰的餃子送到戰士嘴邊時,暖流湧遍戰士全身。二十年來,王秀蘭老人的足跡早已遍佈黑河周邊的駐軍部隊,她的母愛情深早已傳遍了綠色軍營。

寒來暑往,歲月輪迴,黑河市駐軍部隊的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可是,王秀蘭老人對士兵們的關愛卻絲毫未減,她一毛一分地掙,一點一滴地攢,她先後捐給邊防駐軍的物品總價值達五十餘萬元。她的百姓商店和多家駐軍單位建立了共建關係,她獲得的各種擁軍獎章多達幾十枚。“是緣分把我和邊防戰士們聯繫在一起,能為戰士們做點什麼,我從心裡感到快樂,能被喚一聲“兵媽媽”,我感到無尚的光榮和自豪”!

如今,王秀蘭老人已經75歲了,子女孝順,家庭和美,孩子們在各自崗位上敬業奉獻,並非常支持她扶貧濟困、助學擁軍。每逢生日或節日的時候,王秀蘭老人都會接到許多信件、電話、包裹,有的是“兵兒子”寄來的土特產,有的是被資助大學生寄來的獲獎證書,每每收到這些禮物,老人都會無比的幸福!大愛無言,奉獻無聲,樸實善良的王媽媽,就是這樣在擁軍助學的路上,步履堅定,執著前行!


真情滿天下大愛灑邊關——黑河市百姓商店經理王秀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