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上海有哪些特色面食?

陈泽琴


上海特色面食代表如下:

南翔小笼,小杨生煎,菜肉大馄饨,葱油拌面,葱油饼,素浇面和各种浇头面,尤其是辣肉面最大众化。

其他面食还有银丝卷,而西式早点已经本土化,比如国际饭店蝴蝶酥。因为上海是中国最西化的城市,有些东西的叫法就是英语音译。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饭店就是上海市的市中心,大地原点,它的餐饮部做的蝴蝶酥非常出名,几乎每天排队。

老大房的鲜肉月饼极富盛名,非常好吃,如果去南京路步行街,这个必买,而且不分季节。又酥又香,其他店做出来的鲜肉月饼不会很好吃。

福州路的老半斋,百年老店。刀鱼汁面非常有名,但分季节性,它的肴肉面也很出名。这些面在大壶春这些连锁餐饮店那里都可以吃到,包括各种生煎和锅贴。

上海的面条带着浓浓的苏式风格,在浓油赤酱的烹饪习惯之下,却又自成海派风格。比如说上海的葱油拌面就是自发型的。

很多人认为葱油拌面也是兰州拉面和兰州牛肉面的专利,其实是错的,油炸香葱油拌面的吃法其实是源于上海。

简简单单,香气扑鼻。而葱油拌面和菜肉大馄饨是上海最亲民的面食,甚至比南翔小笼和生煎包更加亲民!

因为便宜好吃实惠!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葱油饼也是非常好吃的面食。现在很多上海本土的店,做出来的葱油饼都是宽油炸出来的。

炸出来的也很香,但是总感觉很多油腻,吃多了很让人发齁。感觉做葱油饼的时候用力过猛,香葱的葱花味弱了很多。

之前有个新闻是上海阿大做的葱油饼火爆全网,就是因为好吃,喷香,被外国媒体爆出来。据说他的葱油饼做的非常香氛,就是上海人小时候的味道。

除了以上特色面食,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煎饼果子。有人说煎饼果子不是山东人做的吗?其实做着做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变成上海人自己的口味了。

很多40多岁的人,如果遇到一家好吃的做煎饼果子的早餐铺,都说能能吃出来小时候的味道。随着宣传一定能排成长龙,即使早餐铺是在不起眼的一个弄堂路口。

比如说白河路有一个外地人做的煎饼果子,地方非常不起眼,也相当简陋。但是天天排着长队,甚至个人开着车专门过来吃他的煎饼果子。说能吃出来小时候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只做早餐的煎饼果子店的旁边有一家吵架馄饨店,不错,你没看错,就是吵架馄饨,因为两口子经常吵架。以前在大田路开过,后来搬到这里。

这家馄饨店是标准的苍蝇小馆儿,只做面条馄饨。但是他家的菜肉大馄饨和鲜肉大馄饨是地地道道标准的上海口味,比千里香大馄饨好吃多了。








楼兰餐厅老王


上海特色面食小吃,口味是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1.鸡肉生煎馒头

上海的特色风味小吃。这种小吃是以发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熟鸡脯肉丁、猪夹心肉末和肉皮冻加香油等多种调料作成馅心。包捏好的馒头尖上还要蘸上葱花和芝麻,表层刷上素油,放入油锅中煎熟。形态饱满,上半部有黄澄澄的芝麻和碧绿的葱花,松软适口。下半部则酥脆可口,馅重汁多,越吃越香。

2.南翔小笼包

是上海特色小吃中比较有名的。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小笼包里面的馅料是夹心腿肉,加入了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等制作而成,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制成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滋味鲜美。如果吃时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其味更佳

3.阳春面

上海阳春面是苏式汤面的一种,汤清味鲜,清淡爽口。是地道的传统面食小吃,是上海特色小吃之一。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与煮熟的面条拌在一起吃。面条滑爽,海米软而鲜美,浓香四溢。

4.开洋葱油面

开洋葱油面是上海特色小吃,在上海是家喻户晓的,很多人喜欢吃。开洋葱油面的制作方法还是比较讲究的,葱白切成寸段,放温油锅中炸制,然后将葱油配上已经用素油炒、酒糖浸过的开洋,即成开洋葱油。葱油拌面的面条是很劲道的,沥去汤汁,拌上葱油,色泽鲜艳,吃起来润滑爽口,营养丰富,也是城隍庙的小吃之一。

5.馄饨

上海的馄饨的大小分明。馄饨馅并不是鲜肉、开洋、榨菜制成的馅心,而是纯肉的。皆在汤里,蛋丝、虾皮、紫菜此三鲜调出薄皮包裹着的鲜肉,口感咸香爽滑。

  

6.素菜包

上海素菜包它是融京、苏、扬帮风味于一体的,以面粉为制作主料,口味属于咸鲜。素菜包的特色:皮质松软,馅心清香爽口。素菜包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馅心则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笋、五香豆腐干剁碎后配以香油、糖等调味品制成。将包好的素菜包上笼蒸熟后,皮白松软,让人赏新悦目,一开笼就满巷生香,让人流连忘返。

 








香畔美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42b0000018774338a1a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