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突發!科技ETF“緊急限購”科技股增量資金生變?

3月4日晚間,易方達基金的一則公告引發投資者關注。

易方達基金公告稱,易方達中證科技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場內簡稱:科技ETF)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15億元人民幣

這隻易方達科技ETF原定於3月9日起開始發行,卻突然“緊急限購”。背後有什麼深意?最近持續火爆的科技股會受到影響麼?

突發“緊急限購”

易方達基金的公告顯示,為了保護易方達中證科技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根據相關規定,易方達基金決定本基金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15億元人民幣(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和認購費用)。基金募集過程中募集規模接近、達到或超過15億元人民幣的,將提前結束募集。

突发!科技ETF“紧急限购”科技股增量资金生变?

一般而言,新發基金如果有首募規模的限制會在前期就確定,在基金份額髮售公告中也會提前顯示相關信息。

這次的特別之處在於,科技ETF發售公告等資料均無限制首募規模的信息。這隻即將在3月9日發行的ETF基金屬於“緊急限購”。

“有點突然,背後或有各方面的綜合考慮。”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量化投資部門人士表示。

傳遞什麼信號?

科技ETF的“緊急限購”,也讓不少投資者聯想起了近期甚囂塵上的科技類基金的相關傳聞。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監管層下發指導,要求對新能源、科技創新、半導體、雲計算等泛科技之類的權益基金產品暫緩申報受理。隨後又有消息稱,監管層未將“科技類基金申請受理”暫緩。

“不好判斷易方達基金這一做法背後的真實意圖,如果不是相關部門要求,也可能是為了合理控制基金的首募規模。”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近期有多隻科技行業相關ETF基金產品銷售火爆。

3月3日,國泰基金公告稱,國泰中證新能源汽車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經過兩天的發行後,提前結束募集。

突发!科技ETF“紧急限购”科技股增量资金生变?

此外,據華夏基金公告,3月4日,首募規模達到107.7億元的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稱“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正式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首募規模相當大,而且投資人的結構大有看頭:截至2月26日,該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除寧波瓏琪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文登市森鹿製革有限公司外,其餘8位均為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在688萬份至1500萬份不等,佔總份額比例在0.06%至0.14%之間。

“2019年四季度以來,科技行業ETF產品表現突出,不論是行業類還是主題類ETF都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華寶科技龍頭ETF、華夏5G通信ETF、國泰CES半導體ETF、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等熱門基金,業績表現也較為突出。這次易方達自動限售,或許是出於專注後期規模和流動性養成的考慮。”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人士指出。

科技股怎麼走?

近期,A股科技行業個股迎來較為微妙的時刻,個股股價持續攀升,但是市場的風險也越來越被人關注。這次易方達科技ETF的突發動作,是否會影響科技股的增量資金預期?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科技類基金產品爆款頻出,併為市場輸送了大量的“彈藥”。

近期成立的部分科技相關基金產品情況

突发!科技ETF“紧急限购”科技股增量资金生变?

從市場表現來看,3月4日,A股主要指數漲跌不一,科技類ETF跌幅居前。Wind數據顯示,半導體相關ETF跌幅較大。廣發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國泰CES半導體行業ETF分別下跌4.42%、4.06%、4.06%、3.47%,位居A股ETF跌幅榜前4名。

未來科技行業的投資會出現變化嗎?

諾安成長混合基金經理蔡嵩松分析指出,短期回調不改科技股的“創新升級”和“國產化替代”產業邏輯,科技股依然是2020年的佈局主線,下半年電子和半導體行業有望出現一波“量價齊升”景氣態勢

他還表示,在內部分化的結構性格局下,應聚焦成長股的賽道景氣度和核心競爭力,捕捉到新一輪的硬核科技股。

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認為,流動性寬鬆仍然是未來一段時間最重要的宏觀特徵,行業配置建議科技成長+低估值復工鏈的思路。科技成長受益於科技上行週期、流動性寬鬆、再融資新規等,仍是中期的市場主線,同時,以房地產和水泥為代表的低估值復工行業同樣值得關注。

金鷹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陳穎表示,“今年是5G建設的大年。5G的相關設施建成後,將會帶動一些技術的出現,推動一些新產品的發展。”他看好兩條科技領域發展的主線:一是軟硬件自主可控帶來的機會,包括半導體、操作系統、軟件等;二是5G建設帶來的機會,因為5G網絡建立起來後,雲計算、高清視頻、雲遊戲、自動駕駛、物聯網等都會得到較大發展。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