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红米K20Pro没有光学防抖,真的影响很大吗?

妖爸妖


先说结论:影响不大!

为什么?参考魅族16s和小米9的出片效果即可看出,两者在总体成片上处于同一梯队,反而更多用户更喜欢魅族16s没有小米9有的超广角镜头。

其实光学防抖的确是可以改善拍照体验以及成片效果的,但需要看厂家的优化及调教,这其中无疑是三星、苹果对这方面的技术拿捏的最准,iPhone和Galaxy的产品无论是在拍照还是视频方面都是绝对的第一梯队。但,国内手机厂商一直在光学防抖、AI防抖、EIS电子防抖等各种特性更多的是把这些技术当成一种营销噱头,最终体现在终端产品上很难看出差异,更多的是依赖上游供应链COMS本身的硬件素质,同样都是IMX586只要不是负优化,我相信差异会很小。

另外一个例子,谷歌PIxcl依靠强大的软件算法,只用一颗单摄,爆了不知道多少手机!


真的愚哥


这个见仁见智,关键是看我们平时摄影的场景是怎样的。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光学防抖:

光学防抖光学防抖(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简称 OIS。具体的做法是在手机内置陀螺仪对手机拍摄时的抖动量进行侦测,之后通过CPU计算出所需要的位移补偿量,驱动相机马达调整镜头实现位移,最终实现防抖。

其次,说明一下OIS对于摄影质量的影响:

首先,如果你主要是非手持摄影(三脚架或固定位置),有没有OIS区别不大。但大部分手机摄影场景是采用手持摄影,由于人体生理因素(手抖),不可能不产生镜头抖动,无非是抖动量的大小(毕竟我们都没有麒麟臂 ^_^)。那么OIS对于手持摄影来说,就肯定是有好处的。也就是说,同样的镜头,有OIS的机器出片一定比没有OIS的要好。

现在的争议在于,缺了OIS,对于摄影质量能有多大影响?

从前面的科普可以知道,OIS对于出片质量的改善程度,与抖动位移正相关。也就是说,你在曝光期间,抖动的越剧烈,你越需要OIS。经验公式如下:

OIS对于照片质量的补偿(补偿位移)=抖动位移=抖动速度*快门时间。

抖动位移=抖动角度*焦距,也就是说,随着摄影焦距越长(P30PRO 10倍长焦),轻微的抖动都会产生巨大的抖动位移。摄影焦距越长,OIS的作用越明细。

由于我们是手持摄影,因此抖动速度和你的摄影姿势有极大关系,双手持摄影与单手持摄影是完全不同的。建议大家去学习一下标准手机摄影姿势,尽可能降低抖动速度。

再说快门时间,由于上面的公式可以知道,快门时间越短,OIS的补偿作用越小。也就是说,在快门时间非常短的场景下,有没有OIS的区别就不是那么大了。但是快门时间会直接影响进光量的,快门时间越短,进光量就越小。由于我们手机的天生劣势(镜头小,底板小),手机摄像头为了拍摄好照片细节,就需要比单反更大的进光量。

有些人说可以用软件补偿(数字防抖),这又是什么鬼?

其实数字防抖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就是通过高速快门拍摄多张照片,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堆叠,进而合成一张比较清晰的照片。但是,这里的重点是高速快门。也就是说,只有在高速快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拍摄多张照片,进而进行合成。如果本身拍摄的场景是光线不足的场景,那么每张照片本身就需要更长的快门时间,多张照片之间的时间间隔会成倍增加,则抖动位移也会成倍增加,用于堆叠的照片之间的差异会指数级放大,那么软件合成(数字防抖)的效果就很难有保证了。

也就是说,数字防抖本身就需要在高速快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才有较好的效果,在低速快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效果会很差。但是,这也是一个矛盾点:高速快门的情况下有没有防抖(不管是光学防抖还是数字防抖)区别不大啊!啊!

这个数字防抖技术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啊!啊!(抓狂)

结论:

简单的说,相比单反,手机如果想要拍摄出好的照片,往往需要更低的快门时间和更大的光圈。

那么结论就很清楚了:

1.在非手持摄影(三脚架或固定位置)的情况下,有没有OIS区别不大;

2.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有没有OIS的区别不大。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快门时间较长,则OIS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3.数字防抖技术就是一个噱头,对于防抖的效果仅在高速快门的情况下有效。


数字化增长


光学防抖基本就是个摆设。不是说它一点用都没有,而是其效果极其微弱、使用场景极少。

光学防抖就是在光线较弱、快门速度较慢、需要手持拍摄时为防止手抖拍虚照片而做的补偿。有经验的老司机都会根据经验做出回避或者使用脚架拍摄。因为再怎么防抖,都不可能完全不抖,只是有一定的微弱补偿。在超出手持拍摄条件下,单凭光学防抖就可以保证随手拍而不虚,是一种夸大、误导行为。

而在使用场景上,光线足够保证快门速度、有利于手持拍摄时,光学防抖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在暗弱光线下,很多手机程序,都是在用自动提高片速来提高快门速度,实质上已经让光学防抖成了摆设。而利用高感光度,虽然避免了拍虚,但会产生一定的噪点。现在的手机相机,用强大的算法加上多张合成技术,解决了噪点的同时,实质已经让光学防抖失去了应用场景。

一般的手机相机也就两倍变焦,没有长焦镜头。而光学防抖偏偏在长焦端才能显示出那么一点点效果。所以光学防抖并不是万能的拍照救星,是可以根据需要做出取舍的。对于高倍率变焦来说,是有必要的。正常的两倍变焦可有可无。


烟波客11546399


首先没有光学防抖确实对拍照有影响!

用了将近一星期, 录像功能有小米9同款的运动跟随模式,堪比稳定器 虽然不支持2/4K录像,但是设置里一个彩蛋满足了🌞。

照相方面首先 4800万相机是单独放出来一个选项让你用,点击拍照后要等1.秒左右出相片,质量很好。 但是如果加了光学防抖放大后的远景成像应该会更好!

再说夜景模式 ,这个夜景模式如果手持的话说实话细看涂抹感很严重😂。不好看。 架上架子稳定了质量还是可以的。


迪化小哥


拍照功能严重不好用,一定要优化,夜景模式就是摆设,拍照出来的照片全黑,到现在都不知道闪灯怎么开!指纹解锁偶尔识别失败,红外没有,防抖没有,人脸识别没有,无线充电也没有,今天用了第二天,打电话对方听不到声音,重启后可以,下载游戏时发热严重,散热效果好明天更新第三天感受


95每日评论


这么说吧,白天拍照影响不大,因为进光凉大,低ios下可以开很快的快门速度都能保持很好的拍摄效果。但是光线不足的时候就麻烦了,因为没有防抖,必须开到80/1秒以上的快门才能保持较为清晰的照片,在这个限度下没有防抖必须拉高ios值,那么照片ios高了以后噪点就多了,不通透。

假如有防抖,你可以开到40/1秒,就可以保持低ios值,照片噪点少,通透,色彩艳丽。所以主要差别在低光环境。


王侨视觉艺术


其实买任何东西还要看个人需求,不要被大篇幅的网络报道带跑偏了,光学防抖这种功能大多数只有在夜间拍照或者光线很暗的情况下才会有比较不错 的辅助效果。如果你的拍照需求场景非常的极限 那你可以考虑华为的机器价格4000+

如果只是平时日常使用场景那大可不必在乎这些功能,因为没有光学防抖的机器会有电子防抖加持 效果应付日常使用场景不会有任何问题。


灌河风


没扩展内存卡就影响大


畅玩粤西


其实影响不大,能拍就好了。


无双乱舞199


对很重要。相对来说,防抖很重要。

由于手机大多是拿在手中进行拍摄,很少使用三脚架等辅助工具,如果没有好的防抖,即使像素再高也很难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