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广东有贫困县吗?

蕞幸福的忧伤


广东肯定有贫困县的,这个毋庸置疑的。

虽然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连续几十年GDP一直排行全国第一,所以给了很多人一种假印象,觉得广东很富裕。广东珠三角的确很富裕,但是非珠地区的收入水平普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珠三角的GDP占据了整个广东省的80%左右,而非珠才20%,非珠还有很多地方过得很艰难。

广东珠三角地区与非珠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不像江浙沪那样那么均衡,个人觉得江浙沪才是真正的富裕。非珠地区大部分是以山区地形为主,交通什么不便利,还有一些地方高铁都没有通,这严重阻碍了非珠地区的发展。

非珠地区每年都为珠三角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珠三角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着人才的流失,这也是阻碍非珠地区发展的因素。非珠地区的粤西茂名,粤北梅州韶关,粤东汕尾,这些地区都还是很贫穷的。



人王木一


广东有贫困县,以下就是广东的28个贫困县的名单,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份名单已经是几年前的了。如今广东已经没有国家级贫困县了,目前全国也就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辽宁9省市没有国家级贫困县。当然了,广东的省级贫困县应该还是有的。

提到广东,大家可能更多的联想到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广东GDP常年霸占全国第一的位置,拥有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给人这样的印象也是正常的。那么广东为何还有贫困县?其实主要是由区域发展不平衡所致。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广东经济两极分化严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广东共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而经济产值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占比超过80%,广东“四大金刚”广州、深圳、佛山、东莞都位于珠三角地区。而粤东西北的经济产出占比不到20%。广东GDP最高的深圳是最低的云浮的28.5倍,差距之大令人咋舌。正因为广东经济两极分化,因此仍然有不少贫困县,每年的百强县榜单,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只有一两个上榜。


粤东和粤西地处沿海,经济发展情况则要好一点,贫困县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而粤北大部分都是山区,因为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他们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限制,是广东贫困县最多的区域。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扶贫的持续推进,未来这些贫困县会脱贫致富。


锦绣中源


那要看怎么定义贫困县了。如果按照国家的标准,广东没有一个贫困县。如果按照经济总量与人均来衡量,广东还是有不少贫困县的。以2017年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各区县数据为例,人均GDP低于2.5万的还有14个区、县。

通常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只占当地人均GDP的50%或以下,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居民只会更低。2018年广东山区市云浮市人均GDP为33747元,农村居民收入则只有15240元,只占全市人均GDP的4成5。这还是拉着全市被垫背,具体到下面的县市只会更精确,更少。

所以,以人均2.5万元的GDP来合理推测,年收入大概就是在1万元上下。以今时今日的物价,当地大部份居民年收入都在万把块左右,这不是贫困是什么?


极度深寒


广东省经济总量排名我国第一的位置,数据比之江苏、山东、浙江、福建这些东部沿海省份都要高,很多人可能认为广东省全省都比较富裕,其实这个是完全错误的。虽然广东经济发展不错,但是广东省也是发展非常不均匀的省份,甚至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省内珠三角地区十分发达,而东部、西部、北部都是有贫困县存在的,尤其有几个还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广东的国家级贫困县清远的阳山县算一个,阳山县位于广东省内偏北的位置,境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山地,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为小型冲击盆地,这样的地形从发展农业上都没有优势,而且交通的通行也受阻。近些年阳山县认识不足,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积极脱贫,并且阳山县是广州黄埔区的帮扶对象。另外阳山县的风景如画,在珠三角广泛看不到星星的情况下,阳山县漫天繁星。

另外一个贫困县还有汕尾的陆河县,陆河县其实本身有钱人不在少数,很大一部分人都在珠三角打拼闯荡,身家几百万的人大有人在。因为陆河县本身没有什么大的工业产值,比较知名的只有农业上的“青梅”,但是农业已经不再是地区生产总值主要依仗后,陆河人便开始另谋出路,很大一批人外出从事建筑装饰行业。

其实,广东的贫困县还有很多,有二十多个,一般都是因为处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或者是当地没有产业经济支柱,所以导致本地年轻人外出汇集珠三角,这也导致强者恒强。其中河源有五个贫困县,分别为紫金县、和平县、连平县、龙川县、东源县,在广东是贫困县数量最多的。其次就是韶关有4个,清远和梅州、肇庆各有3个,其他有一个或者两个,只有珠三角地区没有贫困县


地理有意思


我们说的贫困县,一般是指国家级贫困县。如果以此为标准,广东省没有贫困县。除了广东,东部沿海省份还包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都没有国家级贫困县。

但是并不代表广东没有贫困地区。广东省内的两极分化实在太严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富得流油,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这几个经济发达城市,GDP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了70%,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全省平均。

广东省有21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但只有8个人均GDP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还不到。最高的深圳市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8万元,最低的粤东某市只有3万元。

下表是2019年1~8月广东省21个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省大概8800亿元,深圳市高达2747亿,占全省的比重达到了惊人的31%,高于其GDP占全省的比重(25%)。加上省会广州,广东双子星财政收入占了全省的44%。

但是除了这两个超级城市,全省1~8月份财政收入低于100亿元的还有一大批。连汕头这个经济特区也还不足100亿元。最少的,潮州市和汕尾市财政收入还不足30亿。这点财政收入还不如一个百强县。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讲,广东还有一大片地区,经济欠发达,尤其是粤东和粤北山区。粤北的韶关,靠近江西赣州市。赣州虽然位于经济欠发达的江西省,但经济发展却要高于位于广东的韶关。而赣州市目前还有三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如果以此为标准,韶关肯定也有国家级贫困县。

下面是网传的广东省贫困县名单,时间是2017年,现在变化应该很大吧。至少全国性扶贫县这个词汇就已经不存在了。


财经知识局


广东有没有贫困县,这我还不清楚,但是我拍摄到了广东农村人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大娘的晚餐


这就是她们的生活处境


好像是古代人才有的生活水平吧?


为红颜


广东没有贫困,广东全部都是富豪,你们外省别黑我们广东了,我们这没有一个穷人了。



秋天成熟了


广东有没有贫困县,作为以为地道的广东人,我的答案肯定是有的啦。都说广东是经济第一的大省,但是,其中经济发达的大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附近的一些市县。但在离珠三角地区较远的粤东、粤北、粤西部分地区还是处于比较贫穷的一个状态。




下面就以茂名为例,2017年茂名地区生产总值为2924.2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177.28亿元,也就是说,茂名地区的生产总值主要是靠以石油化工为主,其他行业的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较少,所以,虽然茂名的GDP在广东排名第七,但是,茂名的某些地区的经济还是很不景气,还是处于相对贫困的状况。


JL法老侃片


真正的贫困县是由政府核定的,并且也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广东省的各个地级市我都去过,给人印象是珠三角经济发达,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则相对贫穷的多。具体表现在,珠三角地区,城市之间联系紧密,连绵成片,城市中心区,商业区,住宅小区,工厂随处可见,商业繁荣,广告林立,车水马龙,人流密集。而越往东、西、北方向,山区,田野,水塘渐渐增多,集镇村落随处可见,与珠三角地区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景象。印象很深的是早些年去过云浮,罗定,信宜,那边的道路都变得陡峭,弯曲,到处是山,当地只能以大理石,玉石,山楂等作为经济支柱,好多年没去那边,现在应该有些改观了。我在深圳20多年了,见惯了广深港的繁华景象,即使去相对不远的河源万绿湖游玩,沿途也能明显感觉到与深圳很大的差距。

广东是中国的第一经济大省,但发展极不平衡。广东省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继续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同时,也在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力求均衡发展。


不爱留辫的前朝遗民


广东有贫困县吗?可笑的事实是,广东的县基本都是贫困县!

一个城市的发展致富,唯有靠工商业,特别是人口稠密众多的大县,要发展除了发展工业,其实别无出路。没有听说哪座大城市可以依靠旅游业、农业可以发家致富。况且,真正的旅游胜地,也无非三亚、丽江、张家界、黄山等少数旅游资源的聚集地。哪怕桂林、西安、厦门能稍大的城市都不敢以旅游为支柱。

广东的县域都非常穷,归根到底,就是工业非常薄弱。

广东除了珠三角地区和潮汕平原,县域镇域有一些现代工业,其它的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几乎为0。加上广东的县域基本都是人口众多,特别是百万人口大县众多,基本没有通过农业旅游业发家致富的可能。动动脑都可以想象一下,依靠农业有多少产出?至于旅游资源,广东也是寥寥无几,除了主体公园,山水观光除了丹霞山等少数几乎也是为0。

即使是高州、电白、罗定、雷州、廉江、丰顺、陆丰、海丰等条件不错、面积广大、靠近大城市的传统大县都没有发展起来,基本都是一穷二白农业县。

当然,这些县并没有从政策上被归为贫困县,那只能说贫困县的认定标准太严苛了。至于五华、陆丰、兴宁这种百万人口人均GDP区区一万多元的县不是贫困县那谁是贫困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