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在贵州师范大学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般吧!

  • 实际上也没什么体验,不过在贵阳这片土地上,贵州师范大学还是有一定的存在感的!说起贵州师范大学在贵州影响很大,到目前为止,贵州的中学教育师资力量主力军贵州师范大学占据半壁江山!
  • 在贵阳的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和家教招的兼职,都比较青睐于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生,多少有一点春风得意的感觉!
  • 贵州师范大学可能在中国大学排名800强中比较靠后,200名左右吧,实际上这个还是在于专业太多,科目门类太全,“多而杂,庞而大”!学生也比较多,本专科高职、夜大、成教、自考……啥都有,一定程度上把名声搞坏了,加起来好几万人,研究生几千,博士生好几百!招生90%基本在贵州省内招生,大家懂的(为贵州省内的学子多开一扇门, 毕业后好让他们报答家乡,回归家乡沃土)。
  • 国家经费比较少,排名下点名次没事儿!只要能捞钱,尽量捞钱,成教夜大什么的给钱您就来吧!满足你们的虚荣心,反正社会又不承认……
  • 如果你是名牌大学的分数来到贵师大,估计你不好受。但如果你的分数也只能来到贵师大这样的学校,你会觉得很荣幸,就是这么简单。
  • 实际上,贵师大不差的,人家名下的独立学院都是贵州省杠杠的存在,多年包揽贵州省独立学院冠军位置。实际上不赖!学风很好,学霸不少,学渣也不少,阴盛阳衰,男女对比3:7。

格律4


师大在本省一些专业收一本线,在外省所有专业收二本,坑了一大批本省学生,而且学校有时非常坑,辅导员也是乱发奖学金(不是贫困补助),比如总共二十个,他要求给10个给挂科的,卧槽,真的无语,现在老校区也保不住,听说有公司要收购,然后又让一部分学生搬过去,说是有学生在那,人家兴许不收购了,净坑学生!一句话,在师大是,兴,学生苦!亡,学生苦!


用户8247838963706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建校之初,以王克仁、齐泮林、曾景、萧文灿、王佩芬、朱厚锟、尹炎武、李独清、李锐夫、杨宪益、姚奠中、夏元瑮、谢六逸、谭戒甫、向义、熊铭青、郝新吾、汤炳正、赵咸云、梁祖荫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他们艰苦办学,传薪继火,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10月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贵阳师范学院,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学院;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6年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双方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的新局面;2017年成为贵州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



公文参阅


在贵州师范大学读书很好啊,我的母校!!!!!!我永远怀念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