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抑郁症发展史


“我宁愿我们的生活是一场神圣的悲剧,而不愿它是一场平凡的喜剧或闹剧。”

——亨利·大卫·梭罗《远行》

纵观历史,当我们一览各个时代人物抑郁情况的记载,这些或正确或偏差的历史记录都在透露着一个结论:对抑郁症的正确认知,是一个人类已经斗争了上千年的问题


它不仅和个人有关,还与人类当时所处的文化、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这一刻对抑郁所下的定义和解释,可能下一刻就被新的科学认知推翻。

抑郁症发展史




抑郁症发展史


人类初识抑郁症

抑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期。根据考古,一尊古巴比伦大地女神Damkina的雕像展现出了忧郁气质。中国最早的记载则出现在春秋时期,楚穆王之子婴齐在攻打吴国战败后,因忧恨交加患心病而亡。


抑郁症发展史


忧郁的大地女神Damkina

而目前人们发现抑郁症最早的书面记载,源于两千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抑郁症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状况而不是身体疾病。抑郁症被认为是恶魔附身,和其他精神障碍一样,抑郁症患者通常会被送到寺庙或者教堂由牧师或者僧侣进行驱魔治疗。

随着伯里克利医师,被后世尊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的研究,已经让一些医生能认识到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并非是魔鬼附身,而是生理上的一种疾病。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黄胆汁、黑胆汁、血液、粘液四种液体构成,并以此发明了体液学说,他认为抑郁症是人体内部的4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源于希腊语中表示黑暗的melas和表示粘液的kholé)不平衡所导致的,因此他主张放出体内的血液来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发展史

血液sanguis偏多的人乐观开朗,于是“乐观、开朗的”性格在英语中也称作sanguine【血液质】;


黏液phlegma偏多的人生性冷淡、迟钝,于是“冷淡、迟钝的”在英语中也称为phlegmatic【黏液质】;


黄胆汁chole过多的人暴躁易怒,所以“性格暴躁、易怒的”在英语中也称为choleric【黄胆汁质】;


黑胆汁melanchole偏多的人生性忧郁、善感,于是“忧郁、感伤的”在英语中也称为melancholic【黑胆汁质】。

体液论学说和中医的阴阳五行论有许多相似之处,传统西医的基本理论是:“四体液说”,分别对应“冷、热、湿、干”四种本质;中医则主张世间万物由“气、火、水、土”四种元素组成”,四体液与四本质是构成宏观宇宙的四元素之反映。体液维持平衡则人能保持健康,体液失调则会生病。


抑郁症发展史



抑郁症发展史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是通过饥饿、放血、殴打等手段,直到公元800年左右,一名波斯医生认为抑郁症的病因是因为大脑相关疾病所引起的,并开始使用早期的行为治疗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适时奖励理论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而这种奖励机制改变行为的疗法直到1000年后的巴浦洛夫知名的狗与铃铛的实验,才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 当时的中世纪欧洲,人们的认知很大一部分受到宗教的影响。人们再次把抑郁症归咎于魔鬼的附体,溺水、驱魔、灼烧……再次成为人们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方法,并且在当时的“疯人院”当中,管制、抽打是常见的管理措施

抑郁症发展史


不过也有一些医生开始重新探究精神障碍的原因,但并未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可,1621年,一本名为《忧郁症解剖学》的书中,描述了抑郁症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

该书作者Robert Burton认为:抑郁症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环境影响所致,并提出了运动、旅行、泻药、放血音乐疗法等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发展史


抑郁症的高光时代

中世纪时将抑郁症道德化,文艺复兴时代则将其浪漫化。艺术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坚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哲学、诗歌、艺术和政治上出类拔萃的天才,都有忧郁的特质。” 十五到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伟大人物似乎也印证了他的话,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牛顿等无一不是忧郁的天才。弥尔顿就在其诗歌《沉思的人》中高呼:“欢迎啊,最神圣的忧郁!” 于是, 气质阴郁开始被视为思想有深度,脆弱的性格则被看成为深邃心灵付出的代价。


抑郁症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代。 这段时期,抑郁症被添加上了各种光环,被视为创造力的象征。“抑郁”代表着深刻、复杂甚至天赋的观念席卷欧洲。上流社会流行这样的姿态——满脸愁容、沉默寡言、一头乱发,躺在沙发上,凝视地面或死盯着月亮,几小时一动不动…… 这种忧郁的感觉是如此的流行,它甚至已经融入当时的文化环境,常在舞台上各种情绪异常的角色中展现,最著名的莫过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抑郁症发展史


抑郁症发展史



17世纪是欧洲的理性时代,对抑郁症的宗教解释被科学所取代,生理学与解剖学领域不断涌现出的重大成果为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理解提供了唯物的依据。


随着蒸汽机器的发展,社会开始流行把人看作是一部机器,代表人物为哲学家笛卡尔。受其影响,社会对抑郁症也产生了很多科学解释:比如认为忧郁症是纤维失去弹性所引起的,或是归因于大脑特定部位的血液供应量减少等等


但在理性至上的时代,失去理性的抑郁患者受到歧视,被看作是放纵自我的异类。当时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也充满机械般的残忍,其中有一派就主张用身体痛苦来分散对内心痛苦的注意,常见的是让病人溺水,或是放到旋转的奇怪机器里让人昏厥呕吐来“重置大脑系统”、治疗精神问题

抑郁症发展史


同期,精神病院开始运营。当时社会所带来的病耻感让人们宁愿把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家人藏起来、扔在大街上、甚至关到遥远的地方。当时的精神病院条件非常差、病人遭到非人性的对待,甚至被上流贵族当作消遣时间的动物园里的动物般观赏、笑话。


直到后来,人们偶然间注意到治疗结核的药物对于一部分人的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从此,药物治疗抑郁症才进入到了大家视野当中。

除此之外,一些新的心理学治疗流派也逐渐兴起,比如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等……新的治疗方法相比精神动力学疗法更加易于学习和操作,逐渐成为了主流的心理治疗手段。


抑郁症发展史


现代医学对患者尊严的接纳


幸运的是,身处现代的抑郁症患者已经可以得到相当一部分正确对待和治疗。抑郁症被认为是多种原因作用的疾病,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因素等等。对待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也已经改变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变为了恢复社会功能,治疗方法也从单一的药物治疗或者心理治疗变为了整体的治疗方案。而且社会对于抑郁症的接纳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常用的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包括CCMD—3标准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在2013年 5 月 18~22日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年会在先的基础上发布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中将精神障碍性分为九大类,其中抑郁属于第三大类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第二小类抑郁发作,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说明 ] 本抑郁发作标准仅适用于单次发作的诊断。


但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亿人患上抑郁症,而这个数据与每年85万的自杀人数有着紧密联系。


抑郁症也是导致残疾的第三大疾病,预计2030年将成为全球负担第一的疾病。



抑郁症发展史



数千年来,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在不同时期文化洪流的影响下,经历过荒谬与崇高、罪恶与时尚,至今仍在不断变化。人类认识自身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从古至今对抑郁症的探索与斗争,也见证了社会、思想、科学、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精神疾病,就像是一面映照现实与社会问题的棱镜,每一幅画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象征意义。


而人类也将在探索内心和世界的路上,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