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看一些心理医生都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判断出人内心的想法,有没有常见的一些例子?

随风去7282


看一些心理医生都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判断出人内心的想法,有没有常见的例子?

无论是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在初次接待客户的时候,我们会观察对方的一些动作来判断客户的当下的状态,比如:与心理咨询师见面时,紧张语言上可能会沉默,或者说半天也到主题上,行为上会拘谨,比如低头,眼神不敢和咨询师对视,等等很多,但是我们只能是判断客户与咨询师之间的隔阂,还不能判断他想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我们还需要用专业心理测试判断他当前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和性格,然后会询问一些问题,比如:他来的目的是什么,想要通过这次心理咨询获得什么,针对客户的心理问题作出心理学上相应的解释,在通过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去帮助客户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比如我是学精神分析的,在做心理咨询时,通常我会去了解客户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什么是记忆犹新的,和原生家庭的关系,然后通过客户的成长报告,分析客户当前的心理状态了解他内心世界。


L大叔说心理


1.其实心理学无处不在,不光是心理咨询师能够看出来,你也能。但是心理学也不是如你所说像个神算子一样,算出来就完事儿。

例如,你回到家里,发现平时对问长问短的爸妈不说话,各忙各的,一脸不悦,你肯定心里想“他两又闹矛盾了吧?”那你就是通过行为,以及日常认知分析出你爸妈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再例如,你一回到家,发现儿子在那里手忙脚乱的藏东西,你肯定知道咋回事儿。

这就是我们普通人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的心理学基础认知。但是研究他们这些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与这些行为介入互动,使事情良性循环,才是心理咨询师们研究后要达到的目的。

例如,你发现父母肯定是闹矛盾了,你该如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你发现孩子做了你反对他做的事情,为了他的安全,你应该用什么方式去教育,使他从此避免这些行为才好。

2.目前很多职业都和心理学挂钩,例如企业员工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心理,为更好的管理员工出效能,发现员工心情不好时,会单独和他聊聊天,关心一下他为什么业绩下降了,做一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恢复生产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孩子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然后明白应如何应对各类型孩子的问题,给予良好的教育,使其更好的学习。

刑侦心理学,研究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动机,以人文科学的方式谈判和引导管教他们不再犯。

企业营销心理学,研究消费人群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的推广产品,提高经济收益。

还有医生也会学习患者心理学,研究患者的心理发展过程,以便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等等诸如此类的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学已经普遍存在了,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3.作为专业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心理咨询师,我们研究的是所有跟人有关的每个阶段的心理学发展现象,以及各种现象出现后的应对方式。例如,不同类型孩子的发展和形成历程,以及家长们如何个性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婚恋状况的人们遇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和矛盾,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更好的应对和处理。等等等等。另外,还包括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是如何患病的,他的病程特点,我们应该如何给予干预治愈。

4.凡事都是有因就有果,看到结果就大致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结果,一般相似点很多的事情,原因也大致相同。所以心理咨询师就是通过丰富的研究经验,知道很多没有表现出来的事件。

5.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就是这个道理,好好学习专一门,时间长了,也就是专家了。没有那么神奇,被电视导演夸张表现了。


杨娜心理咨询师


你跟某人个在谈话,你无意间问到一个话题,你发现他竟转移了话题。

你没在意,过了一会,你再次提起那个话题,他又一次转移了话题。

你心中一动,他不愿提起和这个话题有关的事情。


警察审讯犯人,掏出几张照片,问“哪张是你同伙照片?”

一边说着一边把这些照片一张一张放到他眼前。

终于,警察发现法人瞳孔不自觉一缩。

很好,我们找到他的同伙了。


你叫住了你的好朋友,想要跟他聊会天。

你朋友没有拒绝你,跟你有一搭没一搭聊着。

你发现他脚尖并没有朝向你,他还看了看表。

你明白了,你朋友还有事情,碍于面子不好拒绝你。


你发现你朋友似乎有什么事情瞒着你。

他昨天出去了,不知道干了些什么,你问他,他也不说。

你终于按住了他,你盯着他的眼睛,“你昨天到底干什么去了?”

他看了你一眼,目光躲闪,“我昨天……”

你看到她眼睛再往右上角看,你笑了,你知道,他说的不过是谎言而已。


缘起相识


多观察,你也能!

通过行为来分析判断人的心理,大部分情况来说这只是一个习惯性技巧,类似于您去高山名刹参礼拜佛遇到的“算命大师”等等,您说他有这方面的学习和知识技能吗?可能大部分是没有,那为什么可以说得这么传神逼真好像他就知道您过去身上发生的事情一样呢?靠观察,靠琢磨,靠经验,一看一问再一答,就这么来吧,八九不离十。而且仔细观察您会发现对方说得都是活络话,也就是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反着说,不管您怎么理解都是没有明显漏洞把柄的,再籍着信仰外衣无可为无可不为那些心理暗示,这么一来,不用他和旁人佐证,您自己就把自己给说服了,高!真的高!

如果作为行为心理学来分析,可以算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美剧《Don't lie to me》的热播把微表情学科带入刑事案件的证据链中运用,也带火了一批行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爱好者,比如说谎时人的微表情和体态动作较多,比如哪怕受过训练的纪律部队成员微表情也会不自觉的暴露出来,除了电视剧作需要的包装修饰以外,科学是有规律性和严谨的,通过行为和表现来判断分析对方的心理活动或者意图,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经验累积。

所以,多观察,你也能做到一些基本的判断和分析。


陈叔聊心理


行为分析是观察和分析人格的方法之一,如何进行分析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行为分析包括行为观察和分析。总体而言心理学研究两大类问题:

1、心理过程,也就是研究知情意行;

2、人格特征等。

两者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人格特质也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的。行为显然属于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一个“体系”,从内感,到动机、意志,然后付诸行动,是一个系统的逻辑关系过程。对行为的分析,首先是做其表现的防御机制类型分析,去判断其性格的某些特征,比如健康型,攻击型,压抑型,表演型、冲动型等。对行为的文化比较分析,可识别行为人的人格健康度,性格类型,文化价值取向等......

以上简单回复,在于和你分享所谓的行为分析与心理、人格认识的关系。在科学心理学的范畴里,行为分析有“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资料研究法”等等靠谱的做法,建议做相关延伸阅读或者课程研修。


努力变回原来的超哥


举个例子吧。

心理咨询一般要求来访者提前预约,准时到达,最好提前一点到达,不要让咨询师等你,因为咨询师与其他来访者都预约了时间的,一旦打乱计划就会影响到不少人。如果来访者多次迟到或偶尔爽约,咨询师有理由推定来访者的抗拒心理或者对咨询师的抵触心理。如果来访者不经招呼直闯咨询室,如入无人之境,咨询师可以推定来访者的日常行为习惯,如不讲规则、我行我素、漠视他人。


喜阳羊


如果你希望借由这些例子找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是非常不可取的。

现在的一些表现,往往是由之前的经历造成的,同一种表现方式,可以有非常多的不同经历, 比如,自卑的一种表现,不爱讲话,不敢讲话,可能是童年经历至亲离世;可能是父母亲过于严厉,可能是在非父母身边长大。

当然,经历同一件事,表现也可能不一样,比如父母因为钱吵架,有人长大后会对钱有抓取,有人长大后会对钱有厌恶。

所以,关注自己就好,解决自己的专属问题才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