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觉得安徽省内前三大城市是哪三个?

889音乐旅游


第一是合肥,省会城市,好的资源都被整合到了合肥,省里给的政策都比较优越;

第二是芜湖,省内双核城市之一,皖江城市带重点发展城市,依靠奇瑞、海螺、美的等一大批装备制造优秀企业使城市发展逐年提高;

第三是马鞍山,依靠南京城市圈和合肥城市圈使它不断强大,著名企业有马钢、华菱等,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使它超过省内众多城市。


枫叶50448553


经济上看,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

政治中心地位上看,合肥,芜湖,蚌埠,安庆,阜阳

文化上看,安庆,黄山,亳州, 合肥,宣城

发展潜力上看,合肥,马鞍山,滁州,芜湖,阜阳

人均GDP上看,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蚌埠

人口来看,阜阳,六安,合肥,安庆,宿州

安徽经济两级分化还是有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城市经济活性强,安庆,黄山,池州等依靠自然或人文风景的皖南,皖西南地区还是偏穷。在清朝时,安庆的地位何其重要,是南京和武汉的交通要道,是安徽的省会,太平天国和洋务派运动时期都发挥极大的作用,甚至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行者。在文化上一个桐城派的散文就领导了清代的散文流派,还有怀宁,潜山,都有深厚文化底蕴,为古时交通要道。因为山区较多,风景也是在安徽境内排的上前三的城市。但新中国成立后承接石化厂,在一时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可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限制了城区规划,空气质量等发展机遇,目前沦为四线城市。黄山古称徽州,安徽命名就来源于安庆和徽州。黄山的文化遗产就不说在安徽省,就是放眼全国,也是顶尖,旅游GDP占比极高,世界遗产就两个(黄山,西递——宏村),还有齐云山,太平湖等等数不胜数。在明清时期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其徽商是清朝两大商帮之一(可见其会做生意)也是皖南的扛把子城市,一定程度上的区域中心。目前发展并不是很好,工业,科技基础薄弱,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民普遍偏穷,经济全省倒数第一,不复昔日辉煌。

再说说六安,在汉代为寿春郡(现在的寿县)是南方的扛把子城市,地位仅次于建安和荆州。曾在三国时期为伪帝袁术的都城,经济繁荣一时,在唐宋时期也是商业重镇。六安还是红色圣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地方,如今的也是成为红色景区。在风景方面可谓是人文和自然双发展,但还是和黄山一样,工业,科技弱,地理位置虽然靠合肥,但辐射作用也不大。

现在是经济发展为中心,看看深圳,苏州(虽然苏州文化也还不错),无锡,青岛,东莞等城市,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获得良好发展契机,谁又会记得曾经辉煌过的洛阳,开封,扬州,安庆,泉州,南京(虽然南京现在也还不错,但经济确实不如苏南)但我希望还是要把文化强国落到实处,别让文化重镇“失望”

安徽无论如何还是穷,隔壁湖北经济都比安徽好,武汉更是新一线城市,要使经济繁荣,任重而道远。



嘻哈先生Max


安徽没有特大型城市,只有合肥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除了长江沿岸几个城市发展还不错,其它城市的经济水平都是很一般的。

第一:合肥

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集政治、经济、医疗、教育、交通中心于一身,在省内可以说是一家独大,将第二远远的甩在身后。在安徽融入长三角后,合肥也抓住机遇,与南京、杭州、宁波并肩,成为长三角四大副中心城市之一,将在长三角地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芜湖

在合肥重压之下,芜湖依然稳坐安徽第二城。芜湖在各方面与合肥都有很大差距,但又与省内其他城市拉开差距。经济上其GDP赶不上合肥的一半,其他城市想追上芜湖也是遥遥无期,勉强可与合肥共同组成安徽双核。近年来,乘着交通大发展和融入长三角的东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空间结构不断扩大,芜湖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第三:马鞍山

安徽第三城的竞争颇为激烈,皖北新秀滁州和老牌“长江五虎”安庆,都在虎视眈眈第三之位。但马鞍山还是凭借长江水运和背靠南京的地理位置优势,暂时坐下第三之位。马鞍山正在开启东向发展的新时代,和南京两市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务实合作,深入融入南京都市圈,也为马鞍山立足皖江,东向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豹看天下


安徽省高校很多,但军事院校整个安徽省只有6所,其中有4所在安徽省蚌埠市。

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副军级建制

是全中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技术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是中国1946年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

2.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是全国所属的8所海军院校之一,集海勤、陆勤士官人才培养于一体、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士官学校。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所专业培养海军士官人才的学校。

3.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

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

副军级单位,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是一所为全军装甲兵部队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院校。

4.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原名(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正师级,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是一所面向全军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士官人才的军事院校。

蚌埠市是安徽省唯一国家定义的,拥军城

本人就说这一方面,其它的就不说了。


成功在于思考


看了这么多答案,真是众说纷纭,各有论点。

综上所述,总结来说,第一合肥,第二芜湖,似乎已无争议。

就是这第三,难以确定!

看帖子里,对蚌埠,马鞍山,安庆,阜阳看好的比较多一些。简单的说,以上几地基本都是各有特色,难分高下。

淮南淮北铜陵等地所以没有提,因为都是靠煤炭行业和有色金属发展起来的,现在能源、矿源的枯竭和更新,以后发展前景只能慢慢的被拉开。

所以,能确定排在第三的,现在很难下定论。如果好评比,也就不用大家在这里争论了。

只能说,蚌埠阜阳马鞍山安庆几地,目前基本并列第三,难分高下。至于以后的前景和拉开排位距离,只能看各地把握机会的能力了。

相对来说,这里面比较看好马鞍山和阜阳:

马鞍山靠南京经济圈发展,经济上肯定会越来越好,跟省内其他各地逐渐拉开经济上的距离。

阜阳近些年因为人多的原因,靠着房地产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的,也许人口的优势,会让阜阳发展的更好的。


一切都不确定


马鞍山人均GDP几十年安徽省第一名,世界上论富裕都是看人均GDP,自从把和县和含山划分过来后人均GDP落后了,但是还在三强以内,这充分说明了马鞍山的潜力有多大,马鞍山直辖的三县人口是马鞍山市区的很多倍,这也是未来劳动力的保障。离南京之近,未来100%划入南京版图,安徽怕划分了所以这些年来马鞍山的财政拨款最少是有原因的。再看看马鞍山中考建档分数线和全省其他城市对比吧!



沙场老司机


俺来谈谈哈!我是个跑业务的安徽所有城市我都去过包括县城,合肥是省会号称霸都不论人口(城区人口)经济科教文卫都第一!芜湖作为皖南经济中心中国四大米市安徽最大港口这几年发展比较快为第二大城市也没什么争议!唯独第三的城市比较有争议,淮南马鞍山蚌埠都各有各的优势不相上下,马鞍山离南京很近是南京的小跟班这些年捞了点好处何况家里有矿,经济不错!淮南安徽人口第二大城市家里也有矿,蚌埠安徽交通枢纽,无高铁之前蚌埠是安徽当知无愧的交通枢纽目前还是交通枢纽,这几年发展了淮河以北的淮上区和高铁新区,城区面积增加了不少!我个人还是希望蚌埠成为第三大城市最少是安徽的北方区域中心,南芜湖中合肥北蚌埠这样安徽就能均衡发展了,就像北上广一样!


坝镇土贝


安徽省是我国东部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一个人口大省,但是经济却不算特别出众,但是非常有潜力的

排在第一位就是省会城市合肥市在安徽省内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而且目前“一带一路”的推动下,合肥市的经济发展非常的迅速,可以说是集一省之力发展自身虽然说合肥市目前只是国内的二线城市,但是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合肥社会即升为全国新一线城市,在全国城市百强榜中位列前三十名,所以合肥市也是一座具有强大潜力的城市

安徽省排名目前第二是芜湖市,是安徽省皖南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全市的GDP稳稳地占据了省内第二名,。2017年芜湖的GDP总量为3065亿元,距离南京是非常的近其自身经济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芜湖市内有长江横穿而过靠着长江丰富的渔业资源所以芜湖也被称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阜阳。近两年发展很快的城市,人口众多,在安徽省第三名,生产总值407.8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0.5万元,阜阳市生产总值排名第3位。



小蚂蚁观点


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安庆蚌埠。合肥省会自然第一,芜湖有好几个大型企业撑着,第二毋庸置疑,第三肯定马鞍山,钢铁城市,在并入两个最穷的县,人均还没有低芜湖太多,就能看出来了,又紧靠南京,发展很足。第四滁州,近两年发展很快,轻轨直通南京,完全靠南京带动,未来有可能超越马鞍山。第五安庆,老牌城市,文化底蕴足,还是能够啃老底的。第六蚌埠,很想纳入长三角地段,抛开二胖,想南京带他玩,但是地理位置不好,又靠近合肥,只能靠合肥省点残羹剩饭。不过也好过其他城市。


容若842


安徽省经济强市除了合肥,芜湖,就该是滁州!因为滁州在合肥和南京这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最关键的是地盘也够大,可以卖的土地多,承接更多的江浙沪企业,随着全椒和来安变成滁州市两个区,其余县变市,未来会更大更强,而马鞍山地盘太小,潜力比不了滁州!其他安徽城市相对来说后劲比不了滁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