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父母犯下的錯怎麼對待?怎麼辦?

忠林Y


父母犯下的錯,我們只有原諒,告知他們的錯,就像我們小時候犯錯父母原諒我們一樣!


大步向前1992


每個人的身量不同,經歷不同,看法自然不同。我的媽媽在我上高中時就去世了,爸爸在外工作,幾乎不管我們。後來犯了錯誤,丟掉了公職,回到農村,整個一個黑人口。我是弟兄姊妹中最小的一個,自己成家立業,還得受爸爸和弟兄們的各種擺佈,每天生活在“氣”中,日子真是不好過。後來爸爸老了病了,我們照樣伺候,比其他人花費都高,直到過世。一句話,老人就是“理”,你說不清楚,儘自己的良心、能力贍養,問心無愧!


老週三輪貨運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與父母在學識、心智、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也存在著差異。同時兩代人存在著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於是親子衝突和矛盾不可避免。父母解決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未免妥當,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那麼作為子女怎樣對待父母的錯誤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父母有錯誤是正常現象,父母是人,不是神。同時必須認識到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為我們的生活操勞,他們是我們成長的陪伴者和見證者,我們要尊重、體諒他們,如有不同見解,不急於反駁,理性地與他們溝通。

孔子在 《論語》中《禮記·內則》裡就專門談到這個問題,他說:“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諫;不說,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母怒、不說,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這段話的意思是,假如父母犯了錯,首先我們應該去想辦法勸諫,不能放任不理。但是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針見血直截了當的說父母哪裡不好,避免“據理力爭”,甚至加上對父母的埋怨與人身攻擊,那就是對他們不敬了。作為子女,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的相貌、性格、貧富,也無法選擇父母對待我們的態度和教育我們的方式,我們要認識到,愛是需要呵護的。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是我們和父母之間愛的潤滑劑。愛在溝通中加深,如果父母有錯誤,我們要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的做法。

與父母溝通的技巧有(一)把握時機。要思考在什麼情況下溝通,最好在父母心情好時溝通。(二)留意態度。如果希望父母能夠接受自己的觀點,應該用什麼樣的語言和態度來表達?要知道有時侯採用的態度比語言的內容更重要。(三)選擇方式。用什麼方式與父母溝通,是面對面溝通,還是通過文字溝通?如果面對面溝通有困難,可以嘗試著用文字溝通。

如果我們發現父母思想、行為有錯誤,一定要誠懇、和藹地指出來,並委婉地勸父母改正錯誤。指出父母的錯誤、勸父母改正錯誤一定要選擇適當的場合、適當的時機,既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又不讓父母丟面子、傷感情。其實在這個時代,大多數父母都能夠接受自己的兒女給自己提建議,用一些智慧、一份孝心,常常就能感動他們,給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後幫助他們改正不合適的行為舉止,作為子女,我們應以良好的心態和父母溝通,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就會使親情更濃,家庭更溫馨、和睦、甜蜜。


澗溪VX


父母犯下的錯怎麼對待?怎麼辦?父母犯下的錯的程度,決定子女對待父母的態度。一般來說,父母犯下的錯是應該原諒的,但不能盲目順從父母的錯。父母做的不好,說的不好,屬於能力和眼光有限犯下的錯,要原諒。父母犯下的錯,涉嫌違法犯罪,就要勸其向政法機關自首。經過處理,甚至服刑後,迴歸家庭,子女依然要孝敬和贍養父母。父母犯下的錯嚴重的傷害了子女,子女不能以牙還牙,不能效仿父母的錯誤做法,應該大氣一點,心胸開闊一點,為自己的未來著想,為自己的子女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人,始終往好處想,始終往好處做,才會有好命運,才會有好結局。


510321張桂山


毛爺爺說:認識到錯誤 就等於對了一半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你知錯就改,就是父母的好孩子!所以,不管 他們能不能幫上忙,哪怕就是你認識到的是你思想上的錯 譬如:你覺得某某長得難看,可 只要你認識到 只注重外表是不對的,那麼你也可以告訴他們,我以前覺得某某不好看,可我現在發覺他心地很好,原來 看人不可以只看外表。那麼,父母會覺得 會感受到 你在慢慢長大 慢慢懂事,他們也會覺得開心、安慰!所以,好好告訴父母,他們是你最好的老師!


挽夢Yi


對父母沉默。可根據自己的見解或想法說給他們聽。是人總會有錯,不可發脾氣。別說是父母,就是外人也不行。當他們冷清下來,會想通的。


溫壺老酒朱永華



路仁賈1


根據父母犯錯誤的程度,根據自身處理事情的分量靈活用腦,見機而行。


情第一錢第二


面對現實,殺人不過頭點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