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小确幸"生活吧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发明了一个词,中文翻译成"小确幸",即"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在美食方面,我的理解是,相比在于全聚德、便宜坊吃烤鸭这样的大餐,吃一只"京八珍“的熏鹌鹑,量小,美味,解馋又不贵(一只小鹌鹑6-7元),算得上是一种"小确幸"生活吧。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

“京八珍”里有我惦记的美食

在冬日的暖阳里,决定到家附近的京八珍店,去买自己喜欢吃的熏豆皮,熏鹌鹑,还有我家大帅哥喜欢吃的辣肚片、辣的酱牛肉片。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

京八珍店,每隔一段时间(也许一两个月,也许两三个月)我会去一次,因为那里有我很惦念的美食。

京八珍的豆皮,是我的最爱,每次都会买,价格不贵。好几张方形豆皮叠在一起,卷成卷,用线绳捆着。

他家的豆皮是被熏过的,有棕红的颜色,很漂亮、很诱人,不像超市里卖的豆皮都是白白的。

京八珍的豆皮吃起来,有烟熏的味道。

我家豆皮的吃法很特别,会弄点葱丝,全聚德的甜面酱,切几片肘子肉,用豆皮做成卷儿,这种吃法很像北京的烤鸭,也有点像肯德基、麦当劳的老北京肉卷或墨西哥肉卷。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

偶然接触到“京八珍”,就对了胃口

我接触“京八珍”的时间,并不长。第1次吃京八珍美食,是去年夏天回娘家。

记得那天好像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不想外出吃饭又懒得做。刚好弟弟和小侄子一起回老妈那儿。弟弟说:“我去给你们买点京八珍的熏鹌鹑,特别好吃,你尝尝。”

他又补充道:“小彤彤吃过,特别爱吃。老太太(指老妈)也喜欢”。小彤彤,就是我的小侄子,正在上小学六年级。

弟弟回来的时候,买回来几只小鹌鹑,还有烙饼,一个酱肘子。

他回家后洗了几根大葱,把大葱掰成段儿,然后用手撕成丝。弄了一盘甜面酱,一盘“6月鲜”的蘸酱,

酱肘子切成片。

这顿晚餐的吃法也很简单,葱丝蘸酱放到饼里,然后再把酱肘子肉片也放到饼里,卷起来吃。

那天我是自己回的娘家,也没有安排其他事情,我也照着他的样子吃,真的非常非常的好吃。

一芽饼下肚,他说你也尝尝鹌鹑吧,特别好吃特别香。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

那个鹌鹑很小,只有巴掌大。小脚特别的瘦,经过熏烤过之后,更显小,可怜巴巴的样子。

真要吃,我还有那么点紧张、胆儿小。看到小彤彤, 安静地儿一口一口吃的特别香。边吃边跟我说:“姑姑,你尝尝,可香了。”看着他吃完了一个,开始吃第2个。

我尝了一口,味道比烤鸡好吃,肉质更细腻,口感更好。嚼着满口生香,让人不由得会慢慢品味。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

北京姑娘回娘家,吃的往往都比较家常,都是小时候的一些味道,所以弟弟买回京八珍的食物是非常自然的。

忘了是不是老舍先生还是哪位京味作家,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北京人活的自在,包括姑娘回娘家。他说在北京人的观念中,臭豆腐加上一点儿香油,一个窝窝头就能待姑奶奶。

姑奶奶就是指家里出了嫁的姑娘,回到娘家,娘家的父母兄弟会做些她出嫁以前喜欢吃的食物。

让回娘家的女儿觉得自在,吃的又亲切,是北京父母的常态。

现在的北京人肯定不会去吃臭豆腐了,但是姑娘回娘家,仍然会吃得非常的家常。京八珍的食物,就是符合北京人口味的很家常的食物。

这也体现了北京人的生活态度:知足。

北京人很乐呵,知足常乐。北京人追求一种很平淡、和谐的家庭氛围。

北京作为帝都,北京人见识了朝代的更迭,生活的变迁。他们见多了由奢华到乞丐的人生起伏。就如《红楼梦》中描述的那样。所以北京人知道生活的真谛,对生活的追求,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非常的务实。

我们家的改良山东版“烤鸭”吃法

关于吃大葱,很有意思,这个不是北京人的习俗,而是我们家特别的吃法。

我老爸是山东人,他特别喜欢吃煎饼卷大葱。在我们小的时候啊,这种吃法还不是非常的普及。

妈妈很多时候都会笑话爸爸,觉得他的吃法很奇怪。可是孩子们很喜欢效仿自己的爸爸,所以我们几个孩子都愿意跟着爸爸学习,比如说烙饼卷大葱。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

我们小时候,山东的煎饼还没有在北京普及。所以大葱和烙饼的搭配,就成了我们家的吃法。不知道其他的北京人是不是也这样吃,但是北京人确确实实爱吃烤鸭。其实烙饼卷大葱跟吃烤鸭很像,烤鸭是精致版的煎饼卷大葱,只是把大的煎饼换成了小的荷叶饼。

北方的食谱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相似的地方,当然也会有一些大小,形状,食材的变化。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


京八珍更适合北京人的口味

我就是从那次回娘家吃了熏鹌鹑后,开始喜欢上了京八珍。

有一次到中关村办事,路上忽然就看到了京八珍店,然后就去买了小鹌鹑、豆皮,那次还买了一只烤鹅、辣肚片。

回家后,我非常喜欢吃鹌鹑,但是我们家大帅哥死活不肯吃,他觉得那个小鹌鹑太可怜了。

所以鹌鹑是我最喜欢吃的,我家大帅哥喜欢吃京八珍的熏豆皮。我们家先生对京八珍的食物没什么特别的好感,好像不是太喜欢。

也是,先生出生于雄安新区雄县,在那里生活了18年,属于河北人,所以他对京八珍的感觉不像我。

京八珍的做法更适合北京人。京八珍开店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是2010年才成立的。但是做熟食的手艺却来自于以前的传承,据说京八珍以前是指8种珍稀的食材,后来就变成了8种珍贵的做食物的植物调料。用传统的做法,好的调料,做自然传统的美食,是它们的宗旨。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


据说京八珍的传承人是一个南宋时期皇后的内侄,在宫里吃了好吃的东西后,跟他的姑姑要了熏肉的制作方法,在他们的家宴中做着吃,慢慢的就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

事实是否这样,也无从考证。但是北京的很多美食都愿意与皇家或者名人挂上钩,比如“都一处”的烧卖,据说就是乾隆皇帝吃过后,觉得好吃给题的字。

而全聚德的烤鸭之所以出名,据说是慈禧太后比较喜欢吃。据说慈禧年轻的时候,入宫之前家里比较穷,能够吃到的好东西不是很多。入宫之后,地位提高,生活条件变好。虽然身份提高了,但是她仍然喜欢吃一些肥甘肉厚的东西,比如烤鸭、烤肉之类的食物。

而京八珍的经营采用的是麦当劳和肯德基那样的连锁模式,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店面,购买起来比较方便,口味也比较一致。

店铺不大,一般都是一两个人就可以经营一家店。那天我看到他们的辣藕比较吸引人,但是我没打算买,就想拍一下照。老板娘,很爽快地把藕片端出来,让我拍照,态度非常的友善。

相比便宜坊烤鸭,吃一只京八珍熏鹌鹑,也算是一种

我对京八珍店的总体印象,就是一种“小确幸”的感觉。经营的人比较友善,食物也符合北京人的口味。

作者 郑华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