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湘潭窯灣古蹟有哪些?

一苑花開


多次到過窯灣,相信能給你一些提示與建議。

窯灣已被打造成千裡湘江第一灣也的一個清末民國風情古鎮。現開發了第一期。

首先可去潭寶汽車站,建於1925年,三層雕堡式建築,城牆邊有一停車坪,現成為非遺節目展示的地方,剛剛中秋期間有很多的文藝表演。

汽車站廣場有一紀念碑,然後我繞過張新發館,遊玩商業街,可見唐興橋,建於明代。

看完唐興橋,可到江山勝蹟碑刻處,拾級而上,來到陶侃,何騰蛟衣冠冢處,即壺山。然後順著路下來探訪唐興寺。

唐興寺出來,可見望衡亭,還有一上世紀自來水廠取水處,從望衡亭出來,可見陶侃將軍的雕塑,然後可到老碼頭去憑水懷古。








擁抱文字感悟生活


窯灣位於湖南省湘潭市河西老城區西端,湘江從它身邊流過。據史料記載,窯灣古街於秦代立壺山港,建制於晉代公元313年,歷經1700餘年的滄桑鉅變,已成為湘潭城區文化發源最早、人文資源最豐富、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地方。現在景點有三個:

1.望衡亭,望衡亭位於湘江北岸石嘴堖陶公山下,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王捷俊於1932年籌資修建。1982年9月,湘潭市人民政府公佈該亭為文物保護單位。1932年,由王捷俊將軍籌資在陶公亭原址興建新亭,建成後,登高遠眺,南嶽衡山隱約可見,嶽麓紅楓歷歷在目,因仰陶公“望嶽”之義,故名“望衡亭”。

2.唐興橋,它是通往窯灣古鎮的唯一通道。因毗鄰唐興寺而得名。該橋始建於清初,為單孔花崗岩石拱橋。圍欄柱頭上立有獅,象,鹿等動物石雕。是湘潭市城區現存完好的最古老的石拱橋。唐興橋位於窯灣陶公港與湘江交匯處,原名壺山橋,因比鄰唐興寺而得名。唐興橋始建於清初,由蕭俊義等捐資修建,乾隆47年(1782年)及光緒年間,該橋進行過兩次大修,光緒7年(1881年),時湘潭知縣作護橋朱判,刻於石上,清順治進士,江西玉山知縣唐世徵曾寫《重修唐興橋記》。解放後的1950年與1983年,湘潭市政府又組織進行過兩次維修。

3.楊梅洲,楊梅洲公園位於雨湖區窯灣街南面的沙洲上,是湘江在湘潭段河水由東往西突然變為西往東走向時所形成的大型沙洲。在2002年以前,湘江兩岸與楊梅洲還沒有橋樑相連,出入全靠小渡船。直到2002年12月,從湘江西岸的窯灣一側向洲上建成楊梅洲大橋(橋長300米,寬10米)後,人們才能從十萬壠大堤開車直接過橋抵達楊梅洲。這為洲上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方便。楊梅洲南北長約2500米,東西最寬處約450米,總面積約100萬平米。實際上,他就是湘江在湘潭段上的一個孤島,連自來水都沒接上,洲上居民的生活十分不方便。過去洲上居民一直靠一口老井供水,井水也未經過任何加工處理,給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四面環水卻用水困難,洲上居民盼啊盼,直到2014年12月26日,340戶居民才飲上清潔的自來水。




木谷生活記事


第一個肯定是韶山毛主席故居

第二個湘潭縣烏石彭德懷故居

第三個湘潭縣白石齊白石故居

第四個湘潭縣中路鋪鎮石潭壩鄉黎氏八駿故里!

還有一個風景區處於待開發狀態,自駕遊可前往,中路鋪鎮曉霞山,和黎氏八駿故里不遠。


堅持127575523


毛主席故居,彭德懷故居,齊白石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