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我们的春节好习俗,一样都不能少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快40个春节了,人生真的好快啊。

以前的很多事,都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唯有春节让人刻骨铭心。

自从有记忆开始,我就发现了过春节的一些普遍规律,儿时只是觉得这些规律就是一种形式,不懂,只知道跟着大人做样子。

现在大了,经历的多了,才发现这些过春节的规律叫习俗。

回想起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心境怎么变得如此的怀旧。以前从不在乎这些过节的形式,现在却格外的珍惜和欢喜。

因为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中华的传统节日,最最期待的日子。每到这一天,我就特别的懒,什么都不做,就等着爸妈张罗一桌好菜大吃大喝。


我们的春节好习俗,一样都不能少


想着年迈的爸妈,我决定了,这个春节我要当一次家,由我来继承爸妈做了一辈子的过节习俗,以后过年的忙活都交给我,不能再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爸妈再操劳了,她们该享享福了。

春节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贴对联。这个习俗非常的有底蕴,从制作糨糊,到分析对联的上下联该左边还是右边,到爬上梯子粘贴并不停的喊着家人注意对齐和平整,整个过程下来,心里特别的开心,总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彩头的事。

接着就是门窗贴福字。每次看到福,我都想正着贴,可是家人都说要倒着贴才好,没办法大家都认为“福到福到”嘛,就按大家的意见倒着贴。其实我一直觉得正着贴福字也很好看的,但不管是我家还是别家,都倒着贴,我就直摇头,心里想着这个习俗可能真的没法改了。

福贴好了后,要做的就是正门口挂上两个红彤彤的大灯笼,这个一挂上,跟对联、福字相映成趣。在微风的吹拂下,灯笼左右摇摆,一片飘红,特别的温馨。


我们的春节好习俗,一样都不能少


等忙活完了这些必做的习俗后,接下来就是做团圆饭了。

在我的家乡,我们那有一个习俗,就是谁家吃团圆饭吃的早,谁家今年的运势就好,家人就平安健康,因此我们那的人过年这一天都起得特别早,都想赶早粘福气。

我也深深接受了这样的思想,所以争取要12点之前将团圆饭做好,然后还有更隆重的活动习俗要做。

在摆好饭菜后,我必须拿来纸、香、红蜡烛等物品,然后对着天地、灶王爷、逝去的亲人祷告,请他们来先享用饭菜。祷告完毕,就要出门放鞭炮,炮的声音越响亮越急促就越好。

等敬告先人和放炮结束之后,就是我们一家人吃团圆饭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吃着可口的饭菜,真的特别的高兴和感动。

吃完饭之后,我们一家人拿着香、蜡烛、纸钱、炮、酒、肉等东西到逝去的亲人坟前去祭拜。每次这么做的时候,心里都格外的虔诚,祈祷先人们能够保佑我们。


我们的春节好习俗,一样都不能少


到了下午晚些时候,一家人都要好好的洗个澡,换上买的新衣服,让自己清清爽爽的过一个祥和安乐的新年。

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围着火炉看春晚。我还要按照习俗准备肉馅儿、擀制饺子皮,然后一家人包饺子,接着跟家人守夜,等到晚上12点的时候,一起吃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那叫一个美。

一天的忙碌过去了,鼠年新春到来了,我觉得这样的过年真的好充实。

贴对联,贴福字,挂灯笼,饭前祷告,放鞭炮,祭祖,沐浴,包饺子,守夜……这些春节的习俗都意义非凡,这就是春节的味道。

以前我不在乎,现在我全套接受,在我的心里,春节的习俗一个都不能少。

愿大家都过一个快乐祥和的鼠年春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