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考場作文如何選擇最佳文體?

考場作文如何選擇最佳文體?

  作為考生,最起碼要有寫作兩三種常見文體的能力。如何根據文題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文體,這很重要。

動筆前應斟酌本題最適合寫哪種文體?哪種文體更適合自己發揮?如擅長形象思維的考生可選記敘文;擅長抽象思維的考生可選議論文。

還要考慮自己有沒有與該文體相應的寫作素材。如果寫議論文,有沒有相關的論據和事實論據?假如寫記敘文,有沒有相關的整一、連貫、動態的生活故事?如果寫說明文,有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如果寫散文,有沒有這方面的感情積累和語言積累?如果寫雜文,有沒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質?如果寫演講稿、辯論稿,有沒有演講與辯論的親身經歷? 例如,有這樣一道作文題:

  書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展示個性光芒,記錄人間情義,見證時代變遷。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令人深思,林覺民《與妻書》令人敬仰,魯迅、許廣平《兩地書》令人感嘆……今天傳統書信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有人擔心,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下一代也許只能從典籍中才能尋覓書信的芳蹤了。

  請圍繞這一文化現象寫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於800字。

  這是一篇新材料任務驅動作文,文題雖說是“文體自選”,但是,文題同時要求考生“圍繞這一文化現象”寫一篇文章,內容驅動明確。

試想:你能將本題寫成一篇小說麼?你能將它寫成一篇記敘文麼?這道題目,我們只能選擇議論文或散文這樣一種文體來寫作,因為只有這兩種文體最合適。

  其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選定的文體要求。試題不限定文體是給予考生選擇的自由,但是考生選定了寫議論文就要寫得像議論文,選定了寫散文就要寫得像散文,不要寫成“非牛非馬,文體模糊”的四不像。每年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也把“符合文體要求”“不符合文體要求”等作為評判作文優劣的重要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