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现在有的保险人员,刚加入,没什么销售量,反而自己却买了不少,你还不能劝,非要买?


我作为一名保险代理人,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你所说的是刚加入,没什么销售量作为前提条件,保险业务员自己却买了不少。

我的理解是,首先刚入职公司,新人对保险理念有了初步的认知,对保险产品也有了初步认识,对于风险意识有了逐步的加强。给自己或者家人首先投保适合自己的产品是很正常的,毕竟自己和家人首先要保障,另外加上刚开始加入保险公司,技能不熟练,也不会去讲,自己购买保障的同时也可以拿到佣金跟底薪,至少可以给自己先过度一两个月,趁这个时间多去学习,多去拜访沟通。

另外一个方面自己购买了保险,对于去展业也方便去沟通,可以更好的促成

这就是我的一点点理解,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阳光保险代理人张煌



为什么现在有的保险人员,刚加入,没什么销售量,反而自己却买了不少,你还不能劝,非要买?




什么人最喜欢买保险?


答案超出你的想象。最爱买保险的不是企业主,也不是富豪,而是卖保险的人。


拿我自己举例,全家人的保单加起来40多份,今年还打算继续再补充。别以为40多份保单算多了,我这点战绩,会被同业秒到渣都不剩。


有些同业,他们已经买了一两百份保险,就算是卖废品也能换不少钱吧?而且保单这东西,没办法准确估价的,就这么一摞,如果全都理赔了,这堆纸就变成了成百上千万。


所以有句话说得好:有保险的都是隐形富豪,你永远猜不透他的保单价值多少钱。


买保险上瘾的客户很多,买几十份保险的也有,花费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买保险的客户也不稀奇。


但总的来说,还是卖保险的喜欢买保险,而且是完全自发主动的去买,根本不用人劝。今天咱们就谈谈,卖保险的为什么喜欢买保险?



1、认同保险价值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虽然他们是卖保险的,但是他们也有买保险的需求啊。谁最懂保险?当然是这些卖保险的了。


有时候你头疼不知道该怎么选保险,不妨就照着卖保险的投保方案,给自己来一份。他们都精着呢,哪个保险最好,性价比最高,他们门儿清。


除了对保险价值的认同,他们在自家买保险,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对品牌的认同。同样的百万医疗险,一个是自家的,一个是别家的,价格相差不多,肯定首选自家的产品。


如果你是个奔驰销售员,以后买车肯定会奔着宝马车型去,哪怕钱少也要开个自家品牌的车。总不能开着奔驰车去拜访客户,卖宝马车吧?


从业者对风险更加敏感,所以对保险作用高度认同;基于日常的培训和学习,他们也会对自家品牌及产品高度认同,这是他们喜欢买保险的理由之一。


2、认知升级体现


规划保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刷新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购买动机来自于认知,认知程度取决了保单的数量。


比如我是一个新人,刚进保险公司,一听重疾险真好啊,得赶紧买个。再听意外险杠杆高啊,也得买份。于是就买了两份保险。


做了几年,经验更加丰富了,便会更加偏爱住院医疗险和寿险,虽然有时候这些险种会作为附加险的形式存在,或者作用单一,越是不起眼的保险,实际作用越重要。


再过几年,我就领悟了保险是为将来做准备,越早规划受益越大,于是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养老、资产的保值,都会用保险的方式来提早规划。


如果你连「人生七张保单」概念都没有,让你多买几份保险,你肯定不太乐意。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决定了你拥有多少保单。



3、为了促进销售


八仙之一铁拐李,背着个大葫芦,别人问他里面装的是什么,他说是仙丹。他告诉别人,这仙丹作用非常多,即治外伤,也能治内伤,什么病都能治。


这时候来了个杠精,一句话怼得他没脾气:既然你这仙丹如此之牛逼,你咋没用这仙丹治好你瘸腿的毛病呢?


只要你做的是销售行业,如果没有自家产品的使用体验,是非常没有说服力的。所有的功率、作用、体验,你自己都了解了,讲出来才让人信。


你是一个卖保险的,自己一份保险都没有,别人又怎么会在你这样的人手里买保险呢?所以业务员有时候买保险,也是为了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当客户问到,这产品这么好,你买了没有?你可以从展业包里拿出来给他看,这产品好不好,我能不知道吗?产品刚上线就入手了。你这样讲的话,客户是很大概率也会来一份的。


4、为了应付考核


买保险的理由千万种,而这一种是最痛苦的。我希望每个人买保险都是出于自愿,而不是这种委屈求全的方式。这也是保险销售特有的,应付考核的方式,自己买,自保件。


保险即是服务行业,也是销售行业,既然归销售,就有业绩的任务和考核。如果达不到就要面临处罚、降级或者淘汰的结局,而买保险凑业绩,就成了缓解这种结果的最无奈方式。


比如三个月挂零没开单,马上就要被公司淘汰了。这时候怎么办?保险行业无限好,你没业绩的话,这些美好就与你无关。


如果想继续在这个行业留存,一咬牙,自己买一份吧。这个季度的考核应付过去了,但是下个月的考核怎么办啊?所以想在保险行业留存下去,也是有条件的。


每个行业光鲜靓丽的背后,都有人在默默承受着这个行业的痛。



买保险从来不是件简单的事,它是个人对于风险认知,以及未来生活规划的一种具体呈现。买保险越多,说明风险意识越高,对未来的安排也越周全。


别人买了很多份保单,而你却一份都没有。他比你多的只是保单吗?不,他比你多的是对抗风险的能力,和关键时刻能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解决办法。


保险到底好不好,一直都是个争议话题。这个问题的真相,只有那些躺在医院的人知道。只不过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无论是几十份,还是几百份保单,都是从第一份保单开始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别再讨论别人了,2020年,做一个拥有保险的隐形富豪吧!


我是 保险狼,致力于 让保险更简单、更实用、更有趣。如果这条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 点赞、转发、收藏 鼓励作者,有不同意见也欢迎 留言 探讨。更欢迎各位来 公众号 保险狼 作客交流,让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吧。

保险狼


保险公司业务员,她们为了多做保险单,会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都会忽悠一遍,让你多买保险,万一有头疼脑热了,猫抓狗咬,磕着碰着,都会报销,实际上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必须到市或者县医院普通医院不会给你报销,还会有好多理由不给你报销),她们前期忽悠你的时候不会告诉你,等钱交完了,保险合同拿到手一看,和当时承诺的都不一样,已经晚了,她们提成已经到手了(提成非常高百分之六十以上)这时候你们会感觉不好意思,她们已经身经百战了,欺骗任何人都不会脸红,就是选择退保,也只能拿到一点点,不退保后面越陷越深,保险是好的,不过让这些保险公司业务员污染了


海洋的心16


原因有很多,主要从保险公司业务模式说起。

一个是做业绩,但是刚刚加入保险公司,对大部分新人来说做业绩这块确实很难。只能给亲朋买,愿意买的原因也包含下月提成加底薪会占保费金额的大部分。以平安保险平安福为例,底薪加提成加各项福利基本占了保费金额7-8成。

另一个是组团队,也是老人忽悠,新人愿意的重要因素。老人会告诉你,不擅长销售没事,只要完成业务指标可以做讲师,建团队(其实就是不会做业绩没关系,将来招人会做业绩就行,但是想做团队长前提是自己先有业绩才能领导别人)

那么新人给家人,给自己买保险就属于前期给自己做业绩阶段,还是很有用的,总不能给路人买保险吧。


北京融资故事


这个其实跟保险公司的制度息息相关。

中国的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大量招聘保险代理人,拉人头,而保险公司的薪资结构,基本上以销售佣金为主,底薪和所谓的新人津贴都是需要业绩支撑才能够拿到的,所以如果你加入了公司,为了拿到薪资就必须要出险,那一个刚入行,或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没有背景没有人脉资源的情况,怎么办?

只能自己购买一份啦,因为自己购买了保险,能拿回佣金和津贴等,其实一算好像吃亏不到哪里去,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先给自己买一份。

接着呢?目标当然是转向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啦,我看过很多业务员,基本上是靠自己的亲朋好友支持的,时间长了,熟人都销售完了就基本很难有业绩了。

而想要向外开拓业绩,也是比较困难的。

第二点就是,保险公司最喜欢搞培训,经常给你灌输保险知识,保险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保险业务员对保险的认可程度就高了,那必然会给自己配置一点保险的。

第三点,保险公司经常会有大型论坛,论坛主讲基本上是某某某,刚开始入行保险代理人,经过短短多少年的努力,现在是集团的某个高级管理,年入过百万,而且还是年轻人!!

在这样鲜明的例子中,大家渴望成功的心被无限放大,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所以,你让他不要买保险?那他怎么完成业绩,怎么通过考核,怎么晋升为高层呢?


中年作手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去听过保险从业人员的入职前培训就会很明白并理解了。下面简单说下其中的槽点!

保险培训说是培训,其实无外乎以下几点:

1、各种花式夸耀或者炫耀收入多高:

保险培训一般每节课会换一个讲师来讲,讲师基本都是干了很多年的销售出身。每个讲师每节课开始,至少30%的时间是在说他们收入多高,他们徒弟收入多高。

什么“月薪两万应羞愧,月入10万毛毛雨,年薪百万洒洒水!”等等各种花式吹嘘让听课的像打鸡血一样!

2、灌输一个人第一份保单应该是买给自己的:

结束了各种不知真假的夸耀收入后,就开始反复灌输第一份保单最应该给自己买!

同时结合人的一生究竟是至少需要7份还是9份保单进行讲解。这就告诉培训人员,还没来的急找客户没关系,自己买就是了,还要买9份!

接下来开始灌输,你越爱谁,越关心谁,和谁关系越好,就应该让向谁销售保险。对方购买了保险不是在帮你,反而是你在帮他,也就是所谓的缘故销售(熟人销售)!

3、各种销售奖励:

之后就是告诉培训人员,公司的销售奖励到底有多高,不过也的确是非常高!

一般重疾险销售奖励是客户所交年保费的40%-55%,其他险种依次递减,且一名客户的销售奖励,不但自己可以拿,师傅可以拿,团队可以拿,而且只要在职客户不退保,可以拿5年!

其次就是限时销售奖励或比赛,就是在限定一定时间内销售额达到一定金额,还有额外奖励,类似游戏中的限时充值一样!

而新人的限时奖励指标一般比较好完成,金额不大,一般一单或者几单即可完成。

对于新人来说没有客户资源,如果金额要求不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给自己买,不但可以完成指标,而且何时签单,签什么单,自己完全可控!


有很多培训人员认为,自己给自己买,销售奖励加上限时奖励等等各种收入,大致就相当于当年所交保费的70%,于是一碰到无法完成指标时,要么自己给自己买,要么给亲人孩子买。

但是上述仅仅是第一年的保费,而保单很多都要交20年!

很多销售最后实在没单子签了,被动离职(三个月没签单就会解约)才发现,最终留给他们的就是一堆还要交十几二十年的保单!


不怕小猫


大部分新入行的都会有这样一遭!需要针对性的解决!

1、现状

他们属于新入行,现在的保险公司对于新人的培训完全是带着洗脑模式的。一般人很少能跳出这种洗脑模式。

所以,他们这时候很认同保险,认为自己买到的保险就是全世界最好的。

因此要解决问题,我们就不要和他们对着干,而是通过其它方式方法认识到保险的本质。


2、解决

解决是有方式的,而不是通过谩骂,威胁等方式。

首先、我们要认同保险!认同他们买保险是为了解决个人和家庭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这样有利于双方沟通,和让对方冷静思考。

然后,要说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都属于正常情况,毕竟谁不说自己的东西好。但是东西是否真的好,我们做这行,就应该深入的了解后,再来判断自己的“自卖自夸”的东西是真好,还是假好?

第三步,我们买了保险,以后理赔是依据什么?是依据我是保险公司客户,保险公司就无条件赔钱,若真是这样,那么我买一份意外险便宜省钱,以后大病小病也可以找保险公司赔钱嘛?很明显这不现实!保险公司赔钱是依据我们买的合同来赔钱,理赔时候,公司是否因为我们是代理人而多赔1块钱,保险公司是一个盈利目的的组织,买卖的就是合同,所以,他们的理赔肯定是严格依据合同来执行的,不会因为我们是代理人多赔1块钱,也不会买一份意外险,赔我们重疾保险金。。这一步目的是为了带他们进入冷静思考。

第四步,既然保险公司不会乱赔,不会按照我们的身份来赔,那么这份合同是不是真的就如同保险公司说的那么好?才入行又知道多少呢?培训了几天就懂保险了么?


最后

很多进入保险公司后,会被忽悠,而买了大量的保险,这里有个最大的风险就是,这些保单累计的保费不低。

这种情况是因为在保险公司的忽悠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认为自己未来必然成功。所以认为明年自己这些保费不是问题。

这种情况,最好让他们去问问在保险公司待得比较久的代理人,他们才知道这行的收入!

因为做保险负债的太多太多!


投保需谨慎、科学投保很重要,关注我们吧


海哥说险


保险公司招的不是销售员,是客户,招你进来就是买保险的,是国内唯一自己给自己发工资的单位,自己忽悠自己,坏了信誉赔上老本,套路最深没有之一。



骄阳2256


大家好,我是一个财经领域创作者,我了解很多财经知识,在财经领域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 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听完保险员工的岗前培训后,你会明白的。以下是插槽点的简要描述。

  保险培训被称为培训。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以下内容:

  1、各种花哨的吹嘘或炫耀收入有多高:

  一般来说,保险培训将由每个班的讲师进行。讲师基本上来自销售背景,工作多年。每个讲师开始每堂课时,至少30%的时间都在谈论他们的收入和学徒的收入。

  “月薪2万应该感到羞耻,月薪10万应该在毛毛支付,年薪100万应该大量支付!”等一下,各种花哨的吹牛使听讲座像打鸡血一样!

  2、灌输给一个人的第一份保险单应该是为自己买的:

  在结束了我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各种吹嘘收入后,我开始反复灌输我应该为自己买第一份保险单。

  同时,它将解释一个人一生中至少需要7或9项政策。这告诉教练,如果顾客还没有来,紧急寻找他们并不重要,只要自己买,再买9个就行了!

  下一步是反复灌输你爱得越多,你越关心,你的关系越好,你就应该让保险更好地被出售。对方购买保险不是为了帮助你,而是为了帮助他,这就是所谓的卖(熟人卖)的原因!

  3、各种销售激励措施:

  之后,我告诉培训师公司的销售奖励有多高,但也非常高。

  一般来说,重型保险的销售报酬是客户每年支付保费的40%-55%,其他类型的保险依次减少。此外,对客户的销售奖励不仅可以由他自己获得,也可以由主管和团队获得,只要在职客户不撤回保险,奖励可以持续5年。

  其次,有限时销售奖励或竞争,即销售金额在一定时限内达到一定金额,还有额外奖励,类似于游戏中限时充值!

  然而,对于新来的人来说,有时间限制的奖励指数一般来说用少量的钱就能更好地完成。通常,可以完成一个或几个订单。

  对于新来的人来说,没有客户资源。如果金额要求不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买。你不仅能完成目标,而且什么时候签账单,签什么,你都可以完全控制自己!

  许多培训师认为,各种收入,比如为自己购买、销售激励加上限时激励,大致相当于当年支付保费的70%。因此,当目标无法实现时,他们要么为自己购买,要么为亲属和子女购买。

  但以上只是第一年的保费,许多保单必须支付20年!

  很多销售人员最后都没有一份清单要签,只是被动地离开公司后才发现(三个月后没有签清单,合同将被终止)。他们只剩下一堆必须交上10到20年的保险单!

以上就是属于我个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财经,财经技术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


财猫说财


主体公司的员工客户化呗。

你看到招聘网站上保险公司招聘的内勤,外勤,人事经理,人事专员,客户经理等等。。。。。。其实这些人进来前一年都是顾客。

新人一般先进新人班或者训练营进行学习。你看到的这些5000-20000的薪资看看就行了,实际按时打卡给的工资一般就1500-2000有的不讲究的说是无责底薪,但是最后不出单不给工资。

直到从新人班出来之后回归各处以后,会签订代理人协议(不是劳动合同,不享受员工待遇但是有员工的义务,你要按时打卡,每月出业绩,没有社保,最多有个团体意外险)会有上级领导“教”你怎么挣钱利益最大化。反正就是出单呗,各种明示暗示让你出单,找从家人开始,你自己不买还怎么让别人买?

所以你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