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很多大学都是以省命名的,而青岛的大学很多都是以城市命名的?

那也是个悲伤的夜晚


为什么很多大学都是以省命名的,而青岛的大学很多都是以城市命名的?大学的命名是有章可循的,想要更名必须由教育部审核通过,青岛的确有很多城市命名的大学,这就跟命名规则相关。

接下来缪老师就聊聊青岛的那些城市冠名的大学,和大学的命名规则。

一、青岛以城市命名的大学

位于青岛的开设本科教育的大学不少,在山东省内仅次于济南,如果算上全国各地大学的研究生院,在青高校的数量还要超过济南。

目前位于青岛开设本科教育的大学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工学院、青岛滨海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未来打算开设本科教育的高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以上以城市命名的大学,缪老师都用粗体字单独把他们标了出来。

二、大学的命名规则

大学的名字不能乱起的,教育部在审核大学名称的时候,是有着明确的规则的:

首先,尊重历史。很多大学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或者部分存在了,这样的院校,要尊重校史。很多大学现在的名字,和曾用名不同,其他大学尽量要尊重这些曾用名,不要轻易尝试占用。

第二,要与擅长学科关联,在2000年左右院校大合并之前,很多大学都不是综合类大学。一个农学超强的院校,改名叫理工大学肯定不合适,一个擅长工科的大学,也不好叫财经大学对吧?

第三,要与所在地关联,不是有全国影响力,或者曾经拥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学,尽量不用中字头,以所在省或者所在城市命名的居多。而以省份名字命名的大学,很多都集中在省会城市。不在省会城市的,通常有三种情况:①所在城市曾经做过省会;②大学历史上曾经位于省会;③特例

三、为什么这些大学不能以省命名?

山东省曾经有过山东工业大学(已合并进入山东大学),目前有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以工科为特色的山东省内大学,已经没有什么用“山东”两字命名的机会了。

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更为现用名,在此之前的1999年,山东科技大学就已经更名完毕了,况且后者的主校区也搬迁到了青岛。

青岛大学,1993年,由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而来,私以为当年要想用山东纺织的名字也未尝不可,但是怎么看也不像综合类大学的名字,更何况中国纺织大学改名成为了东华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改名成为了天津工业大学,大家似乎对“纺织”二字避之不及。

青岛理工大学,2004年更为现用名,在此之前的2002年,山东理工大学已经更名完毕。

青岛农业大学,来源于1951年成立的莱阳农学院,2007年更为现用名,而山东农业大学1983年就已经存在了。

青岛工学院、青岛滨海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这几所大学,要么是民办大学,要么是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前者不能以省份命名,后者的命名跟随公办大学母体。

四、大学的名字越“大”越好吗

大学的名字,并不是越大越好,名字中行政区域大的,未必就比行政区域小的综合实力更强。我来举几个例子:

医学院校:中国医科大学 VS 北京协和医学院;

工科院校:合肥工业大学 VS 安徽工业大学;

综合类院校:南京大学 VS 江苏大学;

可见,时代在发展,院校也会起起落落,只有用动态的眼光去观察,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总结一下,用城市名字命名的大学,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教育部在审核高校名称的时候有着明确的标准。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


缪老师妙笔生花


不请自来!

为什么青岛的很多大学都以城市命名呢?

很好回答!

1.首先,肯定是以“山东”为名的都被抢完了,只能以城市命名了!😂

比如青岛农业大学,前身叫莱阳农学院,它在2007年才更名青岛农业大学,但山东农业大学在1983年就叫山农了,你觉得莱阳农学院还能再改一个“山东农业大学”吗?

叫其他的,类似于“华东农业大学”你觉得教育部会批批吗?办学定位和实力在这摆着,肯定不是你想叫啥就叫啥的!

青岛还算是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自然叫青岛农大是个最好的选择了,总不能换回莱阳农大吧!

在当下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高校改名基本上都是往“高大上”改,能改名改的越大越好!


2.青岛本身是计划单列市,国内知名度高,有利于学校招生!

为了突出自己的地缘优势,自然以副省级二线城市青岛,为校名更有利用学校的发展!

加上本身青岛科技、青岛理工、青岛农业等,都是青岛本地土生土长的大学,冠以青岛的名字,无可厚非!

当地学校的财政来源很多也是青岛市给一定的补贴的,当然具体补不补、补多少,还要看青岛市对你这个本地学校的定位,比如中国海洋大学肯定比一般的青岛地方大学经费多,无论是教育部、山东省还是青岛市都会对这个学校有支持的!



3.这些学校本身就位于青岛市,如果不是某个学科特别突出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以培养地方人才为主,比如青岛大学,你在青岛当地能遇上青岛大学的校园可是很多的,本来也就是服务当地经济的高校!


青梅煮酒论高校


对于这个话题,青岛人表示不服,知道不知道有句话怎么说得?


哪一句?“山东济南,中国青岛”啊。


所以,楼主提的这个问题,画风似乎不太对。


来,先看看济南市排名前几位的高校:


山东大学——济南,以省命名。



山东师范大学——济南,以省命名。



山东财经大学——济南,以省命名。



山东艺术学院——济南,以省命名。



再看看青岛市排名前几位的高校: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以国命名。


中国石油大学——青岛,以国命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青岛,以国命名。



济南最近没有筹备什么新高校。看看青岛筹建的高校:

中国康复大学,国字头。


中国能源大学,国字头。

还有中国海军军官大学……


好了,大家明白“山东济南,中国青岛”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在哪里了吧?(笑)


Magic6981045


青岛的大学原来有一些以山东命名的,后来青岛市强迫这些大学改名,有个词“脱山入青运动”。比如山东海洋学院,就曾经被迫改名青岛海洋大学。幸亏最后改成了中国海洋大学。那些没可能改中国的,就垮掉了。比如山东化工学院,原来响当当的大学,省内一流,改成青岛后,就垮了,无声无息,没人知晓。


马家西


青岛的大学很多都是以城市命名的,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确实有很多大学以省命名,但这些大学在省会城市比较多,如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当然,地方也有一些大学以省命名,但相对较少,如山东农业大学(泰安)等。

第二,高校命名,是需要经过省教育厅乃至教育部审批的,校名冠上省,无形中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是对学校实力的认可,但是大多数学校不能获得省的冠名,包括青岛的高校也是如此。

第三,青岛的高校较多,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如果把青岛换成山东省,变成山东大学(济南),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山东农业大学(泰安),这些名称的学校都已经有了。

第四,上述“青岛某某大学”,属于青岛市属大学,挂名青岛天经地义。

青岛市有个中国海洋大学,以前叫青岛海洋大学,是隶属教育部的,所以后来换成了“中国”,无形中感觉学校上了一个档次。

所以,我认为,不是青岛的高校不肯挂“省名”,是不能随便挂啊。不过,青岛城市的魅力,会吸引很多学子选择在青岛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日照李老师


因为以山东命名的大学让济南抢走了,如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医学院等,所以只好用青岛命名济南才不好意思来抢了,😄😄😄话说济南什么都和地方上抢,仗着自己是省会,结果抢了那么多还是个全省老三!被青岛烟台实力碾压,临沂维坊眼看着赶上来了!淄博日照济宁也在奋起直追,太特么没面子了😂😂😂


于是非凡1


这个现象在国内存在的比较多,不仅仅青岛,像南京有南大,南航,南师大,南理工,南邮,南工大等,西安有西安交大,西安科大,西安理工,西安建大等,其实学校命名或者改名无非是为了从表面上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档次,那么为什么要以城市命名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命名需要审核,不是想叫什么名字就叫什么的,审核的话,就会有很多考虑不让你通过!

第二,学校不情愿用省来冠名,为什么?因为城市名比省名更有底蕴,更有知名度,省名毕竟是近现代或者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命名的,底蕴自然差一点,比如南京六朝古都,西安底蕴更不必说,有底蕴的城市自然愿意以城市命名!

第三,组织上有时候为了均衡发展更愿意把省冠名的留给一些非著名的城市,或者说一些非著名城市更有意愿去申请省冠名的学校名称,比如山东农业大学,不知道你以为在济南或者青岛呢,其实在泰安,安徽工业大学(原华东冶金学院),不知道以为在合肥呢,其实在安徽马鞍山,等等!

现在学校改名后,会出现分数突变,那是因为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对学校历史和实力不了解,感觉名头大,就敢报,比如曾经的泸州医学院在15年先后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川大华西医学院表示不同意),后来直接改名为西南医科大学,这下名头一下就上去了,家长和考生在报志愿的时候多家留意!


高考数据分析王纪兵


一个学校的命名首先会想到他的地理位置

例如他在北京就叫做北京大学,在天津就叫做天津大学。青岛的大学当然就是用青岛的地名来命名呀。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问为什么青岛会有这么多的大学,青岛是山东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了吧,经济实力在全国也都很靠前。所以就会有很多的企业 研究院啊啥的 科技比较发达就衍生了很多的高级院校。不过青岛还是有不用青岛命名的

中国海洋大学


街头起艺


大学的名称,是挂省的名称还是市的名称,并不重要。北京大学,国家最好的大学,也没叫中国大学。也是用了一个地域名称。名称是省是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办学质量,和对社会得贡献。国内有好多用市的名称的大学,名气都比用省的名称的名气大。如西安交大、太原理工、大连理工、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等。

青岛是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越,这几年引进了好几座大学,地方政府有需求,大学也愿意到青岛去办学,两厢情愿,是好事。以莱阳农学院为例。挺好的一所大学,但在一个县城里,各方面发展都受到影响,就是招生也不好招啊,现在的孩子谁还愿意去一个县城上学啊。于是,青岛农业大学就诞生了,这名字一看就舒服,你还愁生源嘛?


一味一瞥678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理解。在我国以省命名的大学,大都位于省会城市(当然也有除外),所以对于一个对学校了解不多的人来说,一听大学名字,如果是以省份命名,假如不搜索的话,第一感觉就是位于省会。

而在很多省,有些城市的名气是盖过省会的。比如青岛、大连、厦门,这几个城市都是计划单列市,经济发达程度也都比省会强,位置也优于省会。如果以这几个城市命名的大学,考生的第一感觉就能知道这所大学位于青岛或者大连,比如青岛科技大学等等。而地理位置对于一所大学的招生就业影响还是蛮大的,所以以这些城市命名的大学,对大学来说,校名影响力不亚于以省会命名的大学。

当然上述仅仅是一个原因,还有些原因,比如山东农业、山东师范、山东科技等大学校名,早已占用,即使青岛科技大学想用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想用山东理工大学,也要有个先来后到吧。

再者,青岛也有以省份命名的大学,比如山东科技大学,而且也有以中国命名的大学,比如中国海洋、中国石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