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非典那年服装行业回顾及粗浅预测


大灾大难面前我的专业能做点什么?除了保证坐在家里不乱跑,就写点东西吧。

复盘之后再去预测今年的情况倒不是太糟糕。


2003年全国服装行业的消费市场以线下为主,所以反而容易统计,当时网络不普及,没有什么新媒体,网购较少,信息传播以传统媒体为主,服装销售数据大多来自行业媒体,除了转载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包括我以前任职的行业报纸每周都会公布一些重要商场的品牌销售排名。顺便一提,现在随着行业媒体的消亡,这类数据更难有渠道获取。


销售探底


2002年12月,首个非典病例出现在广东,这次新肺炎第一例时间(暂时确认的时间)是2019年12月1日,时间、气候非常接近。

2003年2月,非典蔓延到东南亚,3月6日,北京报道第一例非典病,当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出了全球警告。

当时服装市场的销售下滑主要是从4月开始的,因为4月之前国内官方报道没有太严重,群众也不可能意识到这个病有多严重。

4月4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通告:“中国作为最理想投资沃土和最安全的旅游胜地,一切旅游活动正常进行,热忱欢迎世界各地人士来华旅游”。

这则新闻在中新网依旧能查到,不难想象当时的舆论倾向。


但其实4月1日,美国就召回了驻香港和广东的非必要外交人员及其家眷,并警告美国公民,除非必要不要到广东或香港访问。


4月的经济转折来得极快。

4月12日,WHO将北京列入疫区。

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病毒名为SARS。那天上证指数大跌,服装市场迅速遇冷,大家开始疯抢板蓝根和醋。

疫区服装产品的销售下降60%以上,5月初跌到谷底。

我印象很深,当时在南京,南京不算严重,五一时街上人非常少,我们学校所在的巷子有一家宾馆被征用用来隔离。但是由于网络不发达,信息传播并没有今天及时,同时,非疫区,并没有过于恐慌。


触底反弹


在全面大肆隔离之后,疫情快速缓解,这点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5月中旬,南京的气氛已经接近往常。

5月1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数降至个位。

6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河北、内蒙古、山西和天津市的旅游警告。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

前期服装销售遇冷,4、5月被积压的购买力在7月得到释放,销售有了大幅上涨,服装零售业复苏。为了促销,商家展开了一系列的大力度的折扣活动,解决前期春季以及初夏积压的服装。


可能很多人认为那年服装这种非必要型购物会受到疫情的极大冲击,但实际上,2003年整年的销售情况数据并不差。2003年截至11月份,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总额达358.2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2.3%,各种服装共销售18664万件,比2012年同期增长8.6%。这里两个百分比挺有意思,钱数总额增长的百分比比件数要多,能看出来大家购买的单价应该是上涨的。


今年服装行业情况会与2003年一样吗?


从消费结构来看,现在与2003年完全不同了,线上服装消费逐年上涨,线下放缓明显。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9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0.3%,其中,化妆品类、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正增长,且增速快于上年,服装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不及2018年同期。

这个不同点即便没有数据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

尽管2003年网购没有普及,但是非典促使开辟了中国网上购物的新纪元,许多人认识到网购的方便,非典过后,更多人参与网购,当时最大的收益者是当当和卓越。

如今,网购早已普及,一旦疫情趋向稳定,情绪上人们能够放松下来,即便逛街还不允许,但线上服装类消费应该能更快触底反弹,从积压需求到复苏的过程应该与2003年无异。

较为危险的是销售主要依赖线下的部分品牌,这两年传统品牌遇到问题的非常多,其中不乏一些品牌早已进入下降通道,工厂结算滞后,现金流吃紧,疫情会极大加剧这类品牌的问题,一两个月实体店的少钱进账很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当然,没有疫情这些品牌多半也要完蛋,只是完得更快些。


影响较大的是活动


2003年,由于非典,瑞士巴塞尔钟表展组委于4月1日通告禁止中国内地和香港、新加坡、越南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参展。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表示这一决定使接单损失超过50亿港元,香港的直接损失超过5000万人民币,内地直接损失达700万人民币,希望要求赔偿1000万。

最终是否有赔偿我找不到信息了,不过非典结束后,当年7月20日,瑞士巴塞尔钟表展组委会致函深圳钟表协会,邀请中国钟表企业重新参加2004年的世界钟表展,同时也希望两地厂商能够放弃赔偿要求。现在回顾一下,瑞士方拒绝我们参展确实没毛病,还是要对其他国家的人负责,而且当时国内大众对疫情没有严肃认知,太容易蔓延了。人家不是针对哪国人,针对的是疫情。


今年疫情严重之前,我已经定好初五从上海出境去国外看秀的日程,初二下午,品牌方通知活动取消,注意,用词是取消不是延迟。但前期主办方肯定有不少投入,钱打水漂难以避免。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止损,取消活动恰好是止损的最好方式,毕竟活动即便举行了,报道很难引起关注。

今天的服装行业,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刚刚结束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周,尽管有中国设计师郭培继续走秀,但时值国内疫情突然严重,大家正开始焦虑无暇分心,关注有限。


非典那年服装行业回顾及粗浅预测

郭培高定新秀,图自玫瑰坊官方微博


而接下来的2020秋冬四大时装周即将举办,纽约时装周从2月6-13日,伦敦时装周是2月14-18日,米兰时装周是2月18-24日,巴黎时装周是2月24-3月4日,纽约和伦敦的日程已经公布。

伦敦时装周的日程上有波司登的名字,时间是2月16日,估计这会品牌方非常紧张,会不会发生变故很难说。

而原定于巴黎时装周办秀的Calvin Luo,已经宣布发布取消,以线上形式进行发布,并设立捐款。

现在本行业已经公告取消的大型活动有原定于2 月 12 日-15 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的 ISPO Beijing 2020 展览会,ISPO是一个关于户外、运动品牌的展会。


今年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时间是3月25-31日,上海时装周应该也是3月底,暂时没有找到时间。我对这个时间还比较乐观,实在不行还能再往后延期。CHIC原计划是3.11-13,有点呛。不过如果2月中旬疫情没有走到转折点,那3月下的大型活动还是悬。


为什么我觉得3月下旬的活动问题不大,复盘非典的时间段,当时全国重视起来之后,大面积隔离之后,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前期是因为瞒报,大家不知道严重才导致一直拖着,当年3月中国国际时装周是照常进行的。

几个时间点,4月4日旅游局还在“中国欢迎您”,4月12日北京就宣布成疫区了,4月17日中央开始全力应对,19日中央警告地方政府不能瞒报,20日卫生部宣布实行“疫情一日一报制”,我们现在是疫情一日几报,而且手机就能看到了;4月30日小汤山医院启用,这是个重要转折点。5月1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数降至个位。


今年的反应速度对比当时已经快了太多,当然今年新肺炎的感染速度确实更快。虽然春节前人口流动太大是不利点,但是,过年期间原本就是消费淡季(旅游除外),节前已经消费完毕,加上放假,对工作时长影响有限,现在各地处理相当严格,越快恢复秩序,损失才尽可能减少。


尽管疫情会扼制服装消费,但是今年因为口罩和防护服的需求太大,这类工厂已经提前开始行动。

在初一那天,我在两个服装媒体群里看到了寻求有生产口罩和防护服资质的厂家的消息,这类企业复工的不少。

这里插播一条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倡议书,希望有关厂商能看到: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倡 议 书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依然非常严峻,并且有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对各种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为了确保这些重要物资的稳定供应,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出关于会员企业提前复工,保障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重要物资供应的倡议书,协会倡议:


一、各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以及原辅料企业提前安排春节假期的生产复工,尽快恢复正常运转,满负荷生产保障供应。


二、确保产品质量,将高质量的防护产品交付给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不降低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三、保持口罩、医用防护服出厂价格稳定,杜绝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


四、保持疫情期间的信息畅通。协会工作人员将联系企业,统计产能和产量,跟踪口罩、医用防护服原辅料和制成品的生产、流通、价格信息。


协会已于1月27日(正月初三)恢复办公,协调解决口罩、医用防护服等物资的供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原辅料供应、物流等问题均可以联系协会,协会将协调各种资源帮助解决,或汇总后反馈给相关国家部门予以解决。 让我们行动起来,万众一心,为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应有的贡献!

联系人:

李桂梅(总协调):13683094557

李昱昊(科技、质量、标准等事项):13810687465,01085229474

孙蓓蓓(产业链协作):13811520525,01085229421

季建兵(物流、政策及其他事项):18611445189,01085229491


几个注意


营销方面,疫情过后,真心希望各品牌不要滥用疫情这个点来做营销,处于真心的关怀可以合理捐钱、出力,事后若想就此做营销文章真的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你首先要摸着自己良心问问,是不是真的出自关怀和爱,哪怕用心真诚也很容易搞偏,再加上时尚行业对舆情的预测能力非常差,别踩雷。


春季服装销售多少会积压,不妨合理改变一下上市时间,减少春款数量,或者看情况改到秋季。初夏款销售也许会较往年提前。


经过这一疫,大家消费情感上的需求会更加明显。这一点之前在写别的文章时就提过,现在已经没有丑的衣服了(个性丑除外),大家抄都抄会了,那么消费者怎么去选择?

价格因素以外,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品质和三观,品质没啥要解释的,三观是指情感链接,以Gucci和Balenciaga为例,炫耀型消费一定存在,但也有不少消费者是因为这类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氛围,不得不说这两个品牌的广告水准是顶级的。

一个更鲜活的“拟人态”的品牌更容易吸引未来的消费者,疫情之前便是如此,疫情之后更是如此。


本文没有涉及出口问题,出口问题比较复杂,2003年1-11月出口同比增长25.21% ,当时年产服装近100亿件,其中50%以上出口国外市场,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列前三位的是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增幅最大的是对俄罗斯的出口,同比增长23.23亿美元。

但是近几年纺织服装的出口早就下滑非常严重,疫情确实会加重问题,这类企业的日子还是挺难过的,想办法转型吧,感觉以后对有品质的加工需求会增加。


多罗嗦几句

不要恐慌,无论是对疫情还是对经济,一切会好的。写这么多最想写的就是这句。

我们多数只能呆在家的普通人,刚好借这个时间养精蓄锐,疫情结束又是一条好汉。

在家别太长时间看新闻,非常容易身心不舒服,肯定要关心疫情,但是也要转换心情,看看沙雕剧、追追星、打打游戏,不要因为有人在痛苦而我们还能感受到快乐就内疚,这个时候保持身心健康也就算是好事情了。

除了大年三十,其他几天我每天在家继续健身,时长增至一小时,有效缓解焦虑。

你要实在没事干还可以辟谣,微博上有专门辟谣专区,多多转发到家族群和朋友圈。每次看到封城的假消息就头大,湖北以外的城市封城可能性真的很低,这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基础生活用品、医疗、运输等等需要提前筹备,而且太容易造成全民恐慌,一些小道消息就还是先查下是不是谣言再传播。

善待湖北人吧,说不定哪天我们就成了湖北人。


大家都要好好的。


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相关明细




非典那年服装行业回顾及粗浅预测

是本人,不接受反驳

文刀米,媒体人、策展人、设计师,曾获中国时尚大奖年度最佳时装评论员。

自我包装完毕。

其实就是一个喜欢写稿、设计、画画、沉迷于自己厨艺无法自拔的吃货,在避免社交方面也有很强的功力。

微博:文刀米呀

联系:[email protected]

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