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薦讀】焦若愚同志留給平谷的兩幅字

“桃苑之星”

【薦讀】焦若愚同志留給平谷的兩幅字

焦若愚同志(左三)為平谷桃棚題字

平谷是革命老區,抗戰時期屬於冀東。焦若愚同志是冀東抗戰的主要領導者之一,對以平谷為主要駐地的冀東西部抗日根據地和平谷黨組織的建立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1940年7月,冀東辦事處和八路軍十三支隊建制撤銷,成立晉察冀邊區第十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簡稱冀東專署),焦若愚任專員。9月,在桃棚村紅崖洞裡建立了平谷第一個黨支部,當時魚子山和桃棚是一個行政村,稱為魚子山黨支部,平谷黨組織迅速發展壯大。

1940年11月間,在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山間小路上,行進著一支十多人的隊伍。隊伍中有一個一米八幾偉岸的身軀,一直走在隊伍的前邊,用帶著中原口音的話囑咐戰士行路要注意腳下,不要滑倒。這位高個子幹部就是第十三專署專員焦若愚。焦若愚和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此行到平谷地區來的目的,一是來西北辦事處檢查工作,二是建立平密興聯合縣,建成以平谷為主要駐地的抗日根據地。在檢查工作過程中,焦若愚專員、包森副司令每夜都與老百姓圍著火盆親切交談。老百姓感覺到他們就是自己最至親的人,把自己心裡的話全掏給焦專員和包司令聽。在走訪基層群眾和地區辦事人員後,發現極少數幹部有貪汙和吸毒等問題,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威信。針對這種情況,焦若愚首先對幹部作風進行整頓。經過深查細究,發現分區區長王文興、李少伯存在貪汙、吸毒,並有投敵跡象。情況查實後,對他們進行了逮捕,搜身時發現他們的棉衣裡絮滿了偽中國聯合儲備銀行發行的偽幣。對這樣的犯罪分子,給予了抗戰時期的特殊極刑。焦若愚果斷懲治革命隊伍中的腐敗蛀蟲,有效地教育了幹部,挽回了惡劣影響,為平谷抗日根據地的廉政建設打響了第一炮,根治了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頑疾,成為平谷黨組織的第一次動真格的整頓,為冀東抗戰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

【薦讀】焦若愚同志留給平谷的兩幅字

1944年9月4日,八路軍十三團一舉攻下平谷縣城

1945年8月12日,焦若愚配合李運昌司令員成立“東進委員會”和前方指揮部,抽調主力部隊和地方幹部分東、中、西三路,以神速行動立即開赴熱河、遼寧,配合蘇聯紅軍作戰,收復東北失地,冀東部隊成為打回東北最早的部隊。焦若愚離開了冀東和平谷,但他始終沒有忘懷這片深情的土地,在日理萬機中經常關心著平谷的建設和發展。

1974年5月,外交部安排一批資深駐外大使來平谷參觀考察農業學大寨情況。焦若愚和韓敘兩位大使都曾在冀東打游擊、搞土改,對老革命根據地感情深厚,他們來到魚子山,尋訪革命老人,尋找當年兵工廠舊址和牆上寫的打倒日本鬼子的標語口號遺蹟。焦若愚同志還專程到盤山烈士陵園為包森獻了花圈,並囑咐平谷同志,獻給包森司令員的花圈,緞帶落款只寫焦若愚,不寫職務。

1981年,在焦若愚同志的大力扶持下,革命老區魚子山村建起了一家紙箱廠,被北京市授予“明星企業”稱號。後來,村裡又開發出京東大峽谷景區,旅遊業也紅紅火火地發展起來。

1989年12月,平谷樂政務鄉北辛莊村村民宋浩志家蓋起了全縣第一棟被動式太陽能採暖房。焦若愚同志在縣委書記劉福海陪同下觀看了太陽能採暖房。

1998年7月7日,“魚子山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開館,焦若愚出席開館儀式,並深情做長時間講話。

1991年8月4日,平谷金海湖水上游樂場舉行開業典禮,這是全市第一家大型水上游樂場。時任中顧委委員的焦若愚同志為開業剪綵。同日,焦若愚在聽取縣領導關於縣城規劃的彙報後,就縣城建設提出寶貴意見。

【薦讀】焦若愚同志留給平谷的兩幅字

桃棚村抗戰舊址——焦老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


2009年9月9日,焦若愚同志到桃棚村參觀抗戰舊址,與當地具有抗日經歷的老同志進行交流座談,舊地重遊,時任平谷區委副書記劉軍同志全程陪同。焦若愚同志對平谷區的建設給與肯定,對平谷區農業的快速發展十分讚歎,現場與座談同志講述在平谷的抗戰經歷,並提出桃棚村應利用歷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大水景觀建設,對平谷區正在著手編制紅色旅遊規劃一事表示贊同。那次座談會結束前,當第一批黨員符運廣的侄孫、桃棚村黨支部書記符寶森請焦若愚同志題詞時,焦老飽蘸濃墨,深情地寫下了“桃苑之星”四個大字,鼓勵這一方紅色的熱土再鑄輝煌!筆者有幸為焦老泡開所用毛筆。桃棚沒有辜負焦若愚同志的囑託,市級紅谷黨員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區已經建成,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平谷全域紅色旅遊穩步推進。


“大小官莊戰鬥中烈士”

【薦讀】焦若愚同志留給平谷的兩幅字

平谷官莊烈士陵園,坐落在順平路官莊路口東北側,大小官莊是兩個村的合稱,分別為大官莊村、小官莊村,現隸屬於平谷區峪口鎮。1944年寒冬這裡發生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突圍之戰。12月28日,日軍駐北平的第63師團主力及偽滿第5軍管區一萬餘人聯合奔襲合擊我冀熱遼軍區領導機關主力部隊和延安派來的支援冀東抗戰的80多名高級幹部。其中,十三團工兵連、宣傳隊、三八步槍訓練班一個班和義勇大隊共300餘人在官莊地區與敵人遭遇,經過十多個小時的浴血奮戰擊退敵人多次進攻,殲敵百餘人。在突圍中,二區隊政委譚志誠、十三團參謀長關旭、工兵連長杜榮春、宣傳隊長王群英、專署財政科長陳仁等120餘名指戰員壯烈犧牲。為緬懷先烈,平谷縣人民政府於1979年修建了平谷官莊烈士陵園。

2016年,時任北京市公安局平谷分局警務保障處處長、黨支部書記杜浩和他的戰友把平谷官莊烈士陵園作為支部開展紅色教育的基地,並對陵園的環境進行了維護修整。經過修整後的陵園,翠柏環抱,日見肅靜整潔。但他心裡仍有一份遺憾,先烈戰死沙場,英魂飛揚乾坤,陵園的英烈史料記載尚有很大缺失。為此,每每追思,他的內心總是難以平復,決定追尋整理一份烈士名錄。2018年5月,他正式踏上征程,到冀東革命老區唐山、薊縣、寶坻、興隆、香河、大廠、三河、遵化、灤平承德、廊坊等民政系統調查訪問,走訪史學專家,共收集整理了90餘位烈士名錄和冀東抗戰史料。為了確保史料的真實準確,他也越發急切地想見到曾經在平谷工作和戰鬥過的焦若愚同志。

【薦讀】焦若愚同志留給平谷的兩幅字

2018年8月7日下午4時許,懷著無比崇敬和萬分激動心情,杜浩和平谷區興谷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崔學軍一同拜見了焦若愚同志。焦老的秘書向他們講述了焦老的革命史,焦老21歲投筆從戎投身革命,如今他已是103歲的老人了,82年黨齡,成為十九大年齡最大的黨代表。焦老對紅色文化建設和傳承非常重視,得知哪裡修建烈士陵園或革命公墓,他帶著對犧牲戰友的深切懷念之情都慷慨解囊捐款。當秘書同志向焦老介紹杜浩是從平谷趕來拜見時,焦老連聲說:“好好好”,稱讚平谷素有“鐵北寨,銅南山,打不垮的魚子山”美譽,是革命老區,是冀東抗日根據地的組成部分,是革命根據地的典範,是抗戰革命的大後方,也是自己戰鬥過的地方,焦老還介紹自己八年抗戰可以用“三年縣長五年專員”做概括。

向焦老彙報來意後,杜浩將大小官莊戰鬥五路突圍出來的共和國將領的名單呈現在焦老面前時,焦老仔細查看目錄並讀出了李運昌、張明遠、詹才芳、蘇林彥、曾雍雅、李雪瑞、肖全夫、舒行、李振聲、李道之——聲音也越來越高,對昔日一起戰鬥的戰友情感溢於言表。隨後,焦老逐頁翻看並仔細閱覽,逐一朗讀著每位烈士、戰友的名字,彷彿回到了冀東的崢嶸歲月。

“魂飛萬里,盼歸來,此山此水此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念奴嬌 追思焦裕祿》的名句,所有獻身祖國的英魂都應在黨和人民的心中找到歸宿。焦老無時無刻不在追憶緬懷著自己犧牲戰友,“烈士林間葬,忠骨埋他鄉”,看過杜浩蒐集整理的材料後,這也許是焦老心中所思、所想、所盼的一部分吧!彷彿那硝煙瀰漫的戰爭歲月又展現在眼前,焦老欣然為烈士英名錄題寫了“大小官莊戰鬥中烈士”。

作為103歲的老人欣然命筆,是真情所致,更是信念使然。中國抗日戰爭歷史的長河中,無數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捨生忘死的民族英雄,築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讓我們踏著先烈的足跡,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共產主義信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薦讀】焦若愚同志留給平谷的兩幅字

焦若愚同志接見杜浩

燕山不老,泃水長流。焦若愚同志留給平谷的兩幅字,字字珠璣,飽含心血,這是老革命家的紅色遺產,是永遠傳承的紅色文化瑰寶!

焦若愚同志千古流芳,英魂永在!42萬平谷人民向焦若愚同志致以崇高的敬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