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白釉鎮墓獸,隋代,一對(獸面獸身鎮墓獸,人面獸身鎮墓獸),獸面獸身鎮墓獸高56釐米,人面獸身鎮墓獸高50釐米。1959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在安陽北郊豫北紗廠發掘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白釉鎮墓獸

195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在安陽市北郊豫北紗廠張盛墓發掘時,出土一對白釉鎮墓獸。墓主張盛,字永興,南陽白水(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生於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卒於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5年),享年54歲。張盛出身名門望族,家中世代為官。隋朝建國後,他從縣令一類的下級官吏,遞升至徵虜將軍、中散大夫,遂成為統治階級的中上層人物。

白釉獸面鎮墓獸,獸面獸身,呈蹲獅狀。齜牙,雙目圓睜前視,兩耳豎起,前額長出一對羊角,呈螺旋狀向後彎曲。腦後有兩小耳,飛雲須。背有火焰型鬃毛,頸後部附一戟,前肢著地,後部蹲於底座之上。蹙眉鈴目,直鼻,大嘴微張,露出排齒。通身施白釉,眼珠、耳輪、鼻子及四肢關節處飾有黑色或褐色彩釉。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白釉獸面鎮墓獸

墓中同時還出土一件白釉人面鎮墓獸,人面獸身,高50釐米,青白釉,頭頂施黑釉。大耳闊眉,瞠目,翹鼻,閉嘴,鼻下有上翹八字鬍,嘴巴有三條短鬚,粗頸,上身後傾,獸爪,短尾,作蹲坐姿。腦後有沖天劍,脊背有火焰狀鬃毛,前肢飾有帶狀鬃毛,兩肩飾有條帶狀羽翅,前胸飾平行條帶紋和點線紋,下方有長方形臺板。獸面鎮墓獸和人面鎮墓獸分立於墓室口的兩側,獸面鎮墓獸在東側,人面鎮墓獸在西側。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白釉人面鎮墓獸

比較研究

從發展序列入手,將鎮墓獸分為五個時期作以研究,第一階段,戰國到秦漢的始作期;第二階段,魏晉南北朝的發展期;第三階段,隋唐的鼎盛期;第四階段,晚唐至五代的衰落期;最後一階段,五代以後的消亡期。

始作期。鎮墓獸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楚國墓葬。據已發表的資料,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的楚墓中均出土有鎮墓獸。戰國早期楚墓出土的鎮墓獸,形狀比較簡單,僅初具雛形。有頭、頸、身三部分,頭上沒有器官,身軀部位植於木質方座之上。戰國早期以湖北江陵雨台山21號戰國楚墓出土的一件木質鎮墓獸為例,整體由座、身兩部分組成,而鎮墓獸的身和座是分別雕成,獸身插在底座上。座為方形,長、寬均為24.5 釐米。鎮墓獸為單頭,面作長方形,長舌,曲頸。眉、目彩繪,通身塗黑,上面繪有紅色捲雲紋和菱形紋,頂部有兩個插角的方孔。鎮墓獸身長32釐米、通高46釐米。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木質鎮墓獸

戰國中期,較早期而言,鎮墓獸器形變得複雜、規整,出現對稱的造型。以1986年江陵雨台山18號墓出土的彩繪龍雲紋雙頭鎮墓獸為例,盝狀座浮雕出相間的方塊,雙獸的首、身背向相連插於座上,獸作凸眼、齜牙吐長舌、曲頸、彎體狀,獸首上插有四隻真鹿角。鎮墓獸有器座,身為木胎,雕制,裸黑漆,用紅漆繪出龍紋、雲紋、變形菱形紋和幾何紋等繁褥的紋飾,通高100釐米。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彩繪龍雲紋雙頭鎮墓獸

戰國中晚期,鎮墓獸造型多出現鹿角,戰國早期的這類鎮墓獸是沒有鹿角的,中晚期才出現鹿角,一般認為鹿角象徵防禦,以免墓主人受鬼邪侵擾。以河南信陽楚墓1號墓出土的漆彩繪鎮墓獸為例。頭頂插有兩個鹿角,角上髹成組的黑色捲雲紋,兩耳翹起,頭部似獸。雙目圓大,張口吐舌,舌垂直值腹部。胸部繪有雙乳,背部雕刻有四組對稱的捲雲紋。全身除眼、舌髹有紅漆,耳、爪髹有黃漆外,其餘各部皆髹褐色漆並繪有紅黃相間的鱗紋。通高128釐米。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漆彩繪鎮墓獸

秦漢時期,墓葬中很少隨葬鎮墓獸,文章選取一件出土於陝西西安市北郊一座秦墓中的陶質鎮墓獸為例。此陶質鎮墓獸,頭頂獨角,面似馬頭,肋生雙翼,長尾上揚似彎刀,前肢伏地,後肢彎曲,作跳躍狀,雙翼欲張,顯得兇猛強悍。這件極具神性的怪獸,為後世鎮墓獸肩生雙翼開了先河。到了漢代,厚葬始興,崇信巫術和原始神話,更突出了死後繼續享樂和死後昇仙的思想,對亡魂的安全護衛很重視。出現了一些動物造型的鎮墓獸,如南陽市郊區漢墓中出土的立姿牛形鎮墓獸,紅陶質。頭部似牛,有長長的獨角,呈低頭前衝之勢,頸上厚厚的鬃毛成排豎起。雙耳向前,兩眼鼓凸,四肢粗壯,尾巴上卷,表現了獨角獸在低頭前衝時精神的集中和力量的強大。前肢上部塑有雙翼,表明該獸有飛昇的能力,並非一般的動物。身長22釐米、通高12釐米。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陶質鎮墓獸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立姿牛形鎮墓獸

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盪、分裂割據,是中國古代民族大融合時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墓中隨葬鎮墓獸的數量較之前明顯增多,開始有流行趨勢。如河南偃師杏園晉墓所出標本M 34 :64陶質鎮墓獸,頭似牛,神態兇猛,頸上三處鬃毛前剌,四腿粗壯,蹄足,前腿八字形分開,後腿用力猛蹬,如拼命之鬥獸。肩胛及脊背處刻印出捲曲鬃毛,尾巴向上捲曲。長34.5釐米,通高23.7釐米。這一時期的鎮墓獸在形制上較前期有明顯的變化,頭部向獅面演化,頭生短角或頭頂後部伸出一支朝天戟。大體上仍著重表現其動態,缺乏細部雕飾,顯得拙稚、古樸,軀體低矮,四肢粗壯有力。但從造型上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鎮墓獸並沒有完全形成自身特有的藝術風格和時代特徵,明顯表現出接受了東漢時期造型奇特的獨角鎮墓獸的影響。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陶質鎮墓獸

鼎盛期。隋唐時期,結束戰亂,平息割據,國家空前強大、統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昌盛,墓中隨葬鎮墓獸達到一個高峰鼎盛期。特別是盛唐厚葬之風盛行,上層人物的墓葬中出現大量軀體高大、製作精美、裝飾華麗、釉彩鮮豔、形象猙獰恐怖的三彩鎮墓獸。以河南偃師城關鎮北窯村出土的兩件三彩鎮墓獸為例, M5:32出土三彩人面獸身鎮墓獸,人面獸身,闊口,高鼻,怒目,突眉。頭頂生螺旋角,額上有一繩索狀小角,腦後生沖天戟,一雙大耳左右對稱,兩肩生飛翼,足成牛蹄狀,前肢直立,踞坐於梯形高臺上。通體飾橙、綠、白三彩,製作精美,為三彩中之佳品。通高77釐米。M5:31出土的三彩獸面獸身鎮墓獸,獅面,張口露齒,大眼圓睜,獠牙外露,顎下生須。頭頂生叉形雙角,腦後生沖天戟,頭後加飾火焰紋,頸部兩側鬃毛伸展,肩生雙翼。足呈牛蹄狀,前肢直立,踞坐於梯形高臺座上。釉色與人面獸身鎮墓獸大致相同,整體施黃、綠、褐釉,同為三彩中之佳品。通高76釐米。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左:三彩人面獸身鎮墓獸圖 右:三彩獸面獸身鎮墓獸

衰落期。晚唐至五代,這一階段鎮墓獸已出現衰落之勢,鎮墓獸已很少出現,代之而起的有一種猙獰可怖的圓形陶製面具,古人稱“魌頭”。例如河南鞏義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藏的陶繪彩魌頭。虎面,高額突眉,瞠目,寬鼻,闊口露齒,頭頂雙角已殘失,兩耳殘,胲下有5個角狀鬍鬚,其中三個殘。耳部下方各有一鑽孔,灰白胎,胎質堅硬,有繪黑、紅彩痕。直徑23.5釐米,厚10釐米。

【國寶品鑑】白釉鎮墓獸

陶繪彩魌頭

消亡期。五代以後, 鎮墓獸作為隨葬明器則已基本絕跡。究其消亡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晚唐時期,人們的喪葬觀念發生了變化,逐接受了堪輿術的喪葬觀念和喪葬禮儀,與之相配套的墓葬儀式取代了人面獸面鎮墓獸。晚唐墓葬中確有鐵豬、鐵牛出土。有學者認為,其與鎮墓獸不同之處在於:“以往的鎮墓獸是以神通廣大、威力外溢的氣勢、兇猛可怖的姿態震懾、驅除鬼魅,起著守護死者亡魂的作用;而鐵牛、鐵豬完全沒有這種氣勢,僅可預防土龍、水龍對死者施暴,起著保佑的作用”。也是實證了人們用與之相配的墓葬儀式取代人面鎮墓獸的說法。

其次,紙錢的流行,紙錢也稱“紙稞”“冥鈔”或“冥幣”,是專為死者準備,所謂通行於陰間和鬼神之間的一種“貨幣”。紙錢源於漢時的隨葬“痊錢”,魏晉之後以紙寓錢,稱紙錢,唐代已很盛行。《新唐書:王嶼傳》載,“漢以來葬喪皆有癱錢,後世裡俗稍以紙寓錢為鬼事”紙質明器的使用,對我國喪葬禮俗產生了巨大影響,燒紙錢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所以,紙錢、冥幣的流行更是鎮墓獸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有觀點認為,鎮墓獸消失原因是自古盜墓現象猖獗,鎮墓獸貴為護墓之神獸,連自身也被歹徒盜掘不保,人們總是講求實用的,因此鎮墓獸的湮滅適當必然。

但筆者認為,人們喪葬觀念的轉變是鎮墓獸消失的重要的原因,同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紙幣的流行,鎮墓獸在多種原因的影響下最終走向了消失。

王宇,女,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研二學生,文物與博物館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