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古老的紫禁城中,这位精通英文名叫德龄的贵族女子是什么来头?

古老的紫禁城中,这位精通英文名叫德龄的贵族女子是什么来头?

琉璃瓦衬着一抹阳光,投下几许斑驳的倒影。宫墙边,一位年轻的贵族女子,正在把玩着一台进口照相机,只见那女子时髦前卫,气质华贵,让这千年的紫禁城,也带上了几分时尚之气。

几位外国贵妇恰好在此时经过,她们看到那年轻女子,无不笑着和她打招呼。谁知年轻女子竟马上用娴熟的英文答复,英文水平之高,让人几乎听不出她的中国口音。

古老的紫禁城中,怎么会出现一位精通英文的贵族女子呢?她到底是谁?

一、游历各国

贵族女子的故事,要从清末外交官裕庚说起。

1895年,裕庚奉命出使日本。为免家人无人照料,裕庚将全家人都带去了东京赴任,这其中,就包括他的女儿——德龄。

日本的外交工作,裕庚一做就是三年。三年间,德龄一点点长大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让德龄开拓了视野,思想也变得开放而前卫。

古老的紫禁城中,这位精通英文名叫德龄的贵族女子是什么来头?

日本的外交工作结束后,裕庚又被任命为驻法使臣。德龄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随父一同前往巴黎。西方世界的生活让德龄见识了不少新奇的洋玩意,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文。

回国后,德龄的海外经历让她成为清廷急需的外交人才,慈禧太后特别下诏,让德龄担任紫禁城女官一职。

如此一来,才有了那宫墙下把玩相机,还能用娴熟英文聊天的宫中贵族女子。

二、宫廷女官

进入紫禁城后,德龄凭借她出色的英文水平,成为了慈禧的翻译官,还带给古老的紫禁城,一股时尚的潮流之风。

比如,慈禧人生中第一张照片,就是在德龄帮助下完成的。在此之前,由于宫中的人对摄影不了解,误以为摄影会伤害人的灵魂,几乎没有人向慈禧推荐过摄影。

第一次拍摄完成后,慈禧好奇地想看看拍摄出的照片究竟是什么样。谁知拿到手中一看,“照片”不仅模糊不清,人像还是倒立着的。

看着慈禧略有些失望的样子,德龄解释道,现在的“照片”还没有做好,等到冲洗之后,人像就正常了。

古老的紫禁城中,这位精通英文名叫德龄的贵族女子是什么来头?

过了几天,德龄做好了照片,拿给慈禧观赏。慈禧发现人像果然正过来了。欣喜之下,慈禧不禁一下子喜欢起照相机这个西洋玩意,此后摄影成为了慈禧晚年的一大爱好,无数珍贵的史料,便通过相机镜头流传于后世了。

除了时髦的摄影技术,德龄教会慈禧的东西还有很多。当时大清帝国内忧外患,慈禧很想了解国外的情况,而德龄,则成了慈禧获取外界知识的重要窗口。

“我还听说洋人生病了要开刀,他们为什么不吃中国的草药?”

“我还听说外国传教士把中国小花的眼睛挖出来做药,究竟有没有这回事?”

慈禧千奇百怪的问题,德龄一一如实解答。一问一答中,外国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慈禧渐渐了然如心。这让慈禧在与外国公使打交道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三、帮助光绪

如果说德龄的到来,是打开了慈禧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那么对于光绪,德龄便是他困境中闪烁的希望之光。

一次偶然的机缘,德龄成为了光绪的英文老师。然而,当德龄近距离接触光绪后,才发现九五之尊的帝王,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哀愁。

古老的紫禁城中,这位精通英文名叫德龄的贵族女子是什么来头?

用德龄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上课期间,“(光绪)屡次告诉我他对于自己国家的抱负,他希望中国幸福,他爱他的百姓,逢到饥荒水旱的时候,他几乎愿意牺牲一切来救助他们,我可以看得出他对这些事情是如何的关切。”

光绪的哀愁,绝不是瀛台泣血,而是有志难舒。

与德龄接触时间长了后,光绪发现眼前的英文老师,似乎与一般的宫中女子不一样。于是,光绪将他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德龄身上。

他告诉德龄他的理想,他的抱负,请求德龄帮他求慈禧,学习外国的优秀治国经验,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

为了帮助光绪,德龄在一次给慈禧读外国新闻时,专门翻译了康有为从巴达维亚到达新加坡的资讯,想要试探慈禧的反应。

谁知慈禧一听到“康有为”的名字,马上大怒,她愤愤地诉说着康有为等人计划“围园杀后”之举,说到愤怒处几近声嘶力竭的咆哮。

德龄眼见慈禧如此反感康有为,深知光绪希望通过游说慈禧来变革,究竟是难以实现了。

古老的紫禁城中,这位精通英文名叫德龄的贵族女子是什么来头?

德龄突然感到一阵疲惫,海外多年的经历,让她觉得大清若想富强,必须做出改变,可慈禧的一腔怒火,又吓退了她全部劝谏的勇气。

既然留在宫中也不能改变什么,那么,是时候,与这深宫告别了吧。

就在德龄萌生退意之时,刚好传来了裕庚病重的消息。德龄马上借口要照顾父亲,离开了生活两年的皇宫。

此后,德龄再也没进过宫。1907年,德龄移居海外,一年后,她听到了光绪与慈禧的死讯,又过了三年,大清在武昌起义的枪声中,走入了历史的尘埃里。

参考资料:《清宫二年记》《御苑兰馨记》《清末政局回忆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