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千年以来商都“西亳”到底在何处?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西亳[xī bó]

西亳(bó),是洛阳偃师在商代的旧称,其位置在豫州的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处[1],西距汉魏洛阳城约10公里,西南6公里便是二里头遗址。商代于帝乙、帝辛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存在着一座商王居住的城邑,称为“洛”或者“洛师”,位于洛阳,为商代的西亳城[2][3]。

亳为五帝时期帝喾的都城[1],商朝的立国之都。商汤即位商部落的首领时,定都亳(今河南商丘)[4]。在推翻夏后氏的统治之后,成汤在夏都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称西亳。商代中期,商王盘庚迁殷前曾“从先王居”定都西亳[4]。

西亳遗址位于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即偃师商城遗址。

五帝时期的帝喾,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帝喾即帝位后,能够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可见帝喾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诚服的帝王。后订立节气,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迁都西亳。以西亳为都城[5][6],避免了部落受洪水侵袭,并彻底消除共工余部。

1984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队在河南偃师县城西发现了一处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规模宏大,而且恰好有一条叫“尸乡”的沟横穿城址。经过对考古发掘资料和古文献的研究,初步断定这座古城址就是商汤所都的“西亳”[18]。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河、西距汉魏洛阳故城约10公里,西南距夏都斟鄩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古城遗址全部湮埋在今地表以下。[19]

西亳商城遗址

经过15年的勘察、发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两面较直,北垣东段向东南斜收,为避开城址东南一个陂池,东垣中段偏南部位的墙体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城墙南北最长1700余米,东西最宽1200余米,南端仅宽740米。可确认的城门有5座;北垣近中部1座,东、西垣对应部位各2座。

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部,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40米。墙宽6~7米。其南墙、西墙和东墙的南段同大城城墙重合,大城西墙北段、北城墙全部、东城墙的大部则为新建。宫城位于小城纵向轴线偏南部位,面积约4万平方米,四周有宽约2米的宫墙。宫殿建筑群密集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现已发掘的有4号、5号、6号、2号、7号等宫殿建筑。

偃师商城小城北墙遗址

洛阳偃师商城是商灭夏后最早建立的商城,商城小城的始建就是夏商分界的界标。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投资在此建设商城遗址公园[19]。





充电一分钟浪费两小时


《墨子》﹑《孟子》和《尚书序》等历史文献均说汤居亳,但古地名亳者有若干处。《尚书·立政》有“三亳”,晋人皇甫谧认为系三地: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据《括地志》,南亳在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今河南商丘东南),为汤都;景亳(即北亳)在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今商丘北)﹐为汤所盟地;西亳在河南偃师(今河南洛阳偃师西),为盘庚所徒都。因此,学者多主张汤先居南亳﹐后迁西亳﹐但也有专主北亳说的。  甲骨文《殷虚书契后编》有“在商贞〔今日步〕于亳”之语,联系其它有关材料,商应为商丘(今商丘南)﹐而亳与南亳位置适合。

《汉书·地理志》云汤都在偃师尸乡,即西亳。20世纪50年代﹐在河南偃师西的二里头﹐发现并开始考古发掘了被称为二里头文化的遗址﹐面积约为三平方公里﹐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至前1500年。在遗址中发现有建筑基址﹑作坊遗址﹑墓葬等﹐出土了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大量遗物。1983年﹐在距二里头六公里的大槐树村与洛河间,发现一座商代前期古城﹐初步发掘结果﹐城约建于二里冈下层时期﹐形近长方﹐南北长一千七百余米﹐东西最宽处约一千二百余米,已找到七处城门,城内发现有建筑基址。二里头遗址和上述商城,都有学者主张是西亳,后者从地望上看似更切合。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书所载,自汤起,在亳建都的共有十王﹐至仲丁始迁于嚣(即隞﹐今河南郑州)。或说盘庚又迁回亳地。



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亳只有一个,就是现在中草药药都的安徽亳州。

亳本型是三尖山峰上有一弯新月的形象,是黄帝没入中塬时,中塬人放祖牌位之处。

所以天下之中在嵩山,淮阳由炎帝总族长居住,其东放祖灵于亳。自此王都不过嵩山东,只可立于嵩山西了。

所以人文始祖归黄帝,人族初祖是炎帝,炎帝是族长,黄帝是带青壮劳做与保卫自人群的首长,巫师各用个人群巫师为大巫师。

黄帝没入中塬时,炎帝族群是长老.首长.巫师的三老者,祝融.刑天.蚩尤.共公是四少,即当时的三老四少制的人群。

而,西安.洛阳.嵩山.淮阳.亳,成为京城线。宋建开封称东京,明建江南南京又迁入北京,其名有据的。

商即商丘,丘是大禹前人们居于台岗上,防洪水的居住选址的规则,黄帝时的轩辕丘,就是居岗台上的述词。

当时各人群依自居地水系为氏族称谓词,也有土地名为自人群称词的,因而元剧里问哪里人氏,答山东人氏就可以了。

商丘居住的人自称商人,但显排时用亳地人对答,东迁西迁时,亳也东西南北的有了。从而西亳在距洛阳西的偃师县境内。这如同宋朝王家陵在巩义一样,归向陕的王居地靠近的用意。

陕地本一块,周公辅政期,被周公划成两块,自居陕东的河南界内,王居陕西的现陕西界内。

商人仿黄帝部族居无定所,巡狩于各人群地盘上,迁移不定,现朝歌仅纣住处,其他族长几迁的。巡狩各人群之地,最后成为帝王巡察自国各地的惯例。

这是一幅地图。

三山五岳,天塌西北,地陷东南,京城线以嵩山为天地中心直贯东西,呈纬线,再贯南北成经线,将大地分成四个区域,加中心点共五州,表示用五岳为地标。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味哎儿


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现,遗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城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